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48章 第 48 章

大唐九万里 第48章 第 48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五日后的宣州城外,晨风裹着几分料峭寒意,卷得路边尘土打着旋儿飞。璎璎站在岔路口,回望身后那道城门轮廓,已缩成一道模糊的灰线,像被晨雾揉皱的纸边。

她转回头,目光投向西方天际,那条流放的队伍早已成了一串蠕动的黑点,正沿着蜿蜒的官道往大漠深处去。风里隐约传来驼铃似的单调声响,却辨不清是押送的兵甲碰撞,还是远行人的叹息。

路边的野草被风吹得伏倒,露出底下新冒的嫩绿芽尖。璎璎望着那串小黑点彻底融进地平线,忽然觉得,宣州的故事就像这晨雾,正被风一点一点吹散,只留下些微湿意,沾在衣袖上,也沾在心里。

她侧头看向身旁的王二娘子,轻声道:“姐姐当真不去送一送吗?”

王二娘子垂着眼,指尖紧紧攥着吉祥的袖口,许久才缓缓摇头,声音轻得像叹息:“我没有脸面去见他。”

“可这或许是此生最后一面了。” 璎璎望着那队人影彻底消失在天际线,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

这句话像根针,猝不及防刺破了王二娘子强撑的平静。她猛地捂住脸,泪水从指缝间汹涌而出,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最后索性埋首在吉祥怀里,哭得肝肠寸断:“我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 往日里恨他入骨,半句多余的话都懒得说;如今却忽然恨不起来了,可阿爷大约…… 半句也不想听我说了吧。”

“怎么会呢……” 方静鱼看得心疼,刚想开口劝慰,却被李祈安用眼神拦住了。有些情绪,终究要自己淌过去。

李祈安待王二娘子哭声渐歇,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人总要向前看。二娘子与王君的父女缘,到今日也算尽了。眼下该上心的,是往后的日子。” 他顿了顿,看向两人,“不知二位日后有何打算?”

吉祥扶着王二娘子站直了些,朝李祈安深深一揖,眉宇间是卸下重负后的清明:“多谢李郎君连日来的相助,大恩不言谢。我与二娘子打算去姑苏定居,去看看江南的繁华。”

王二娘子抬起头,泪痕未干的脸上却有了几分向往,她望着东南方向,轻声接道:““姐姐生前曾踏足江南,总说那里的春天是浸在花香里的,秦淮河畔的画舫载着笙歌能飘出半座城。” 王二娘子望着东南天际,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的绣纹,声音里裹着细碎的怀念,“她当年从江南回来时,鬓边还别着朵没谢的白茉莉,说那是苏州巷子里买的,香得能绕着船头飘三里地。”

吉祥在一旁静静听着,抬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接过话头时语气格外温柔:“大娘子的梳妆匣里,至今还压着张泛黄的画,画的是西湖的断桥,背面写着‘此处最宜观雪’。她说江南的繁华不是金粉堆出来的,是石板路上的青苔、河埠头的捣衣声、还有茶馆里说书先生拍响的醒木,这些,我们都想去看一看。”

璎璎听着他们的话,眉眼弯成了月牙,忍不住笑道:“姑苏确是好地方。那里的水是软的,风是柔的,连石板路上的青苔都透着股温润气。晨起听船娘摇橹唱着吴歌,午后坐在临水的茶馆里看雨打荷叶,傍晚跟着街坊去市集买刚出水的鲜鱼 —— 日子过得慢悠悠的,最是养人,正适合安安稳稳过日子。”

她想起从前读过的话本,补充道:“听说那里的姑娘说话都带着水汽,连拌嘴都像唱曲儿。你们去了,定能寻到一处带小码头的院子,种上些芭蕉、石榴,到了夏天,树荫能盖过半院,再养只白猫趴在门槛上打盹…… 想想都觉得美。”

这番话听得王二娘子眼里泛起亮闪闪的光,先前的愁绪散了大半,连带着声音都轻快了些:“听璎璎妹妹这么说,倒更盼着早些到了。”

吉祥也跟着笑,望向王二娘子的眼神里满是温柔:“等安顿好了,便按妹妹说的,种芭蕉,养白猫,再学几句吴语,当回真正的江南人。”

风掠过路边的柳枝,带着细碎的暖意。

“如此甚好。” 李祈安颔首,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递过去,“这是立女户的凭证和王家产业折算的银契,带着路上用。到了姑苏,凭这些便能安稳落脚。”

吉祥双手接过,郑重地收入怀中,又拉着王二娘子一同躬身行礼:“大恩大德,没齿难忘。若有一日郎君路过姑苏,定要到寒舍喝杯粗茶。”

“自然。” 李祈安笑着应下。

分别的时刻终究还是来了。王二娘子望着璎璎一行,眼眶微微泛红,忽然敛衽福了一礼,声音里带着难以言喻的感激:“多谢各位这些时日的照拂周全…… 尤其是让我敢去想‘往后’二字。”

从前的日子里,她只敢在夜里偷偷描摹未来的轮廓,像捧着易碎的琉璃,生怕稍一用力便会碎成齑粉。是眼前这些人,让那模糊的轮廓渐渐清晰,让她终于敢相信,自己也能拥有一段安稳的往后。

吉祥紧紧牵着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熨帖而安稳。两人相视一眼,无需更多言语,转身便踏上了向东的路。

晨光恰好穿过云层,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将两道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在青石板路上交叠依偎。那影子没有半分犹豫,一步一步,朝着姑苏的方向走去,坚定得像早已刻在骨血里的约定,又温暖得如同此刻包裹着他们的阳光。

风扬起王二娘子的裙角,像振翅欲飞的蝶。璎璎站在原地望着,直到那两道身影渐渐融进远方的晨光里,才轻轻吁了口气。

璎璎望着那两道渐渐远去的背影,眼眶忽然一阵发热,忙抬手按了按眼角。她转头看向身侧的李祈安,见他正望着宣州城门的方向出神,眉峰微蹙,像是在琢磨什么心事。

“你在想什么?” 她轻声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

李祈安闻声收回目光,唇角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在想,这世间的路有千万条,或崎岖或平坦,或繁华或寂寥,能选一条自己甘愿踏足的,便是天大的幸事。”

“可不是嘛。” 夏循在一旁听着,也忍不住感慨,他抬手理了理衣襟,望着来时的路,“昨日仿佛才刚踏过宣州城门,看惯了这里的晨钟暮鼓,如今却要转身离别,真是世事无常,白云苍狗。”

叶守礼也点头附和:“咱们这一路从江南行来,见过的人、经的事,转眼便成了过眼云烟。也只有脚下的路,一步一步是真的。”

方静鱼望着东方天际,轻声道:“至少王二娘子他们寻到了甘愿走的路,咱们也该继续往前走了。”

马车轱辘碾过地上的石子,发出沉稳的声响,一行人缓缓驶离了宣州城的范围。起初还能望见城郭的剪影在视野里浮动,渐渐地,那轮廓被道旁的树木、田埂层层遮挡,终于缩成一点,彻底消失在天际线的尽头。

璎璎指尖勾着车帘一角,将半面身子探出去。风顺着衣襟钻进来,带着旷野的清冽气息,拂过耳畔时,仿佛卷来了远方的草木香。宣州城里的那些纠葛、眼泪与释然,都被这渐行渐远的车辙彻底留在了身后,王二娘子与吉祥奔赴江南的背影,王君流放队伍扬起的尘埃,公堂上那声震耳的惊堂木,终究都成了过眼云烟。

她收回目光,望向车窗外连绵的田畴。前路正朝着庐州的方向铺展,道旁的杨柳抽出新绿,远处的村落升起袅袅炊烟。车轮碾过新泥,带着细碎的颠簸,像在叩击着未知的命运。

“庐州那边据说有座巢湖,烟波浩渺的,比宣州的河道气派多了。” 李祈安的声音从身旁传来,带着几分笑意,“到了那里,带你去尝尝银鱼羹。”

璎璎转头望去,正见李祈安骑马走在马车侧旁。晨光斜斜地落在他脸上,将眉骨的棱角、下颌的线条都勾勒得愈发清晰,连鬓角几缕被风吹乱的发丝,都染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

她忽然弯起唇角,抬手将飘动的车帘系在窗钩上,声音里带着轻快的笑意:“好啊,那往后逛庐州,可就全靠你引路了。听说巢湖的日落能染红半片天,还有街头的米饺裹着虾籽酱,这些都得劳烦郎君一一指给我们看呢。”

李祈安闻言勒了勒马缰,侧头望向车内,眼底的笑意漫了开来,竟比头顶的阳光还要亮几分:“这有何难?等到了庐州,我便做回向导,保准让你们把当地的好景致、好滋味都尝个遍。”

马车继续前行,踏过新绿的草地,溅起几点沾着露水的泥星,慢慢的将宣州的最后一丝余韵也抛在身后。前路或许仍有风尘仆仆,但透过扬起的车帘望出去,天光正好,道旁的野花正迎着风开得热烈,那里有新的故事在等待,也定有新的光亮,在不远的前方。

第二卷也完结啦!让我们期待第三卷的故事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章 第 4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