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城阳公主 > 第40章 喜结良缘(六)

大唐城阳公主 第40章 喜结良缘(六)

作者:泠泠弦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48 来源:文学城

眼见薛瓘的状况不太好,李仪倒是想和他先行出宫回府,但是小侄子这边情况紧急,她作为姑姑又不好就这么一走了之。就在她犹豫纠结时,榻前的御医终于起身开口道:“太子殿下,太子妃,微臣已经暂时稳住了小郡王的病情,今晚之前应当能退烧,否则……一切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又是这句听天由命……李治面色微沉,却还是保持着镇定,“那便有劳你先将旁的事放一放,留在这里与宫人一起照看小郡王。”

“殿下有命,微臣自当从之。”御医也未有任何异议。

“哇呜——”

婴儿的哭声突然在大殿内响起,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目,原来竟是榻上的小郡王醒了,旁边的御医终于是松了口气。

欣喜若狂的王泠当即走上前去,俯身轻轻将孩子抱了起来,“忠儿……”

婴儿的哭声绵延不绝,这让旁人都甚是欣喜,因为他还有力气哭闹,就说明他的身体状况不会太差。

作为父亲的李治也凑了过去,两人对视之时皆展露笑颜。

看来他们对孩子的关心是一样的。

王泠一边轻轻拍打着襁褓一边哄孩子,手法看着颇为生涩,以至于怀中的婴儿一直啼哭不止,王泠也紧跟着皱起了眉头。

第一次带孩子,确实还不太熟练。

李治见此遂示意乳娘走上前来,然后对王泠柔声劝道:“把孩子交给乳娘吧,他没事就行,你也不要累着了。”

王泠也意识到自己哄不好孩子,于是便听从李治的意思将孩子交给乳娘。

乳娘抱着孩子哄了一会后,果然停止了啼哭。

直到此时,李仪才终于有机会上前来看望这位小侄子,只见其模样确实生得很是可人,一双黑不溜秋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

毕竟父亲的基因在这,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忽有一阵冷风吹了进来,王泠不禁捂嘴轻咳了两声,旁边的李治便赶紧握住她的手,满眼关切,“泠儿可是受寒了?”

自从王泠小产之后,身子骨便一直不太好。

见此李仪便也跟着劝道:“九嫂,这里有御医和乳娘守着,你要不先去歇着吧?”

王泠则摇摇头表示自己无碍。

从进到光天殿之后,李治就一直守在王泠身边,跟他一道前来的萧婉君已经被晾在一边许久,她看了看乳娘怀里的孩子,一双媚眼噙着意味不明的笑,“这小郡王当真是乖巧,应好生照料才是,听闻太子妃身子孱弱,这照料小郡王恐怕是力不从心啊……”

本是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她这番话自然是显得格外突兀,明显是意有所指。

在其他人还未开口之前,萧婉君行至李治面前又接着道:“殿下既要太子妃好生休养,何不将小郡王交由她人代为抚养,也免得太子妃为此劳心劳力啊。”

她看上去是真的在为王泠着想,眼中的关切让人察觉不出任何端倪。

可明眼人都知道,若是将李治的长子交由她人抚养,没有子嗣的王泠在东宫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受益人是谁自不用多说。

“忠儿既然已经过继给太子妃,又怎能再交给她人抚养?”李治眸光微沉,但面上依旧和颜悦色,软语温言,“你与其她人皆是刚入宫不久,对宫中环境尚不熟知,又如何能代替太子妃抚养好忠儿?”

李治明显不赞成这个提议,看待萧婉君的目光都已有所不同。

萧婉君却并不打算就此作罢,她当即俯首欠身,神态很是恭顺,只是秀眉微皱带着忧思,“殿下明鉴,妾并无针对太子妃的意思,只是这毕竟是殿下的第一个孩子,若是再有疏忽可当如何是好?”

听闻这番话,王泠略为惭愧地低下了头,静默不言。

虽然王泠是出身五姓七望之中的太原王氏,但出身兰陵萧氏的萧婉君也没有差到哪里去,故而无惧王泠身后的家族权势。

依照王泠对孩子的态度来看,她至少并不抗拒这个孩子,那么将孩子留在她这才是最有利的。

可李治也不好明面上得罪萧氏。

思及此,李仪果断笑吟吟地站了出来,并且出手将萧婉君给扶了起来,“萧良娣这可就多虑了,光天殿有这么多宫人,还有乳娘专门看护,难道还照顾不好一个孩子?这次只是事发突然,而且也及时察觉了,并非是太子妃的疏忽。”

眼见在场无人支持自己的提议,再看李治也没有要松口的意思,萧婉君也只得知难而退,“城阳公主所言在理,倒是我思虑不周了……”

话虽如此,可李仪还是在她眼中看到了不甘。

她与王泠的纷争才刚刚开始。

小侄子的情况已经稳定,李仪和薛瓘终于可以出宫回府了,在这宫内处处都是明争暗斗,还是她的公主府好。

两人刚踏进公主府的大门,李仪就迫不及待问道:“你住的地方在哪?”

她与薛瓘是时候该分房睡了。

偌大的公主府都是他们两人的地盘,所以都有各自单独的庭院,李仪还不知道薛瓘是住哪里。

薛瓘拂了拂落在衣服上的霜雪,道:“浮光阁。”

“浮光阁?”

李仪才刚搬来公主府没几天,倒是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听名字还挺有意境的。

“珊珊,让人送些驱寒的药去浮光阁。”李仪吩咐完阑珊,转头就伸手搭上了薛瓘的肩膀,将其揽进自己的臂弯之中,“走,去你住的地方看看!”

薛瓘现在的年纪还不满十八岁,身高比穿越之前矮了一些,这才让李仪能毫不费劲地搭上他的肩膀。

只见他满眼震惊地看着李仪,更是停下了脚步不再往前。

对于勾肩搭背这种举动,李仪自己不觉得有任何不妥,还侧着身凑近他笑嘻嘻道:“怎么,你有意见?”

“怎么会?”

薛瓘很快回过神来,恢复了一贯的从容自如,面上同样是笑若春风,“小的哪敢有意见。”

既然是李仪要与他亲近,哪有不从的道理。

李仪对此甚是满意,就这样与他勾肩搭背往前走,不过倒是苦了后面为他们撑伞的侍女,得与他们两人保持一致的步伐。

越往前走,李仪就越觉得这条路很熟悉,这不就是通往月华庭的方向么?

正在她困惑之际,忽然看见旁边有一座院落,牌匾上写着“浮光阁”三个大字。原来这浮光阁与她的月华庭相隔这么近,据说薛瓘的住处是兰沁安排的,这可真是别有用心。

进到里面一看,果真有一座阁楼,目测得有好几层楼高。

这居住环境也不比月华庭差,就是庭院没那么大而已,这座高耸的阁楼都是月华庭没有的。看着看着李仪心里就羡慕了,这两个地方她都想住怎么办?

李仪收回了搭在薛瓘肩膀上的手,停步于阁楼前,此时送驱寒药的侍女也已经到来,看着薛瓘那略显苍白的脸色,李仪抬起下巴指了指阁楼内,“你快进去休息吧,省得冻坏了身体到时候赖我身上。”

薛瓘低眉笑了笑没说话,明明是关心,却还这么嘴硬。

但见李仪的目光还停留在这座阁楼上,似乎颇为犹疑,薛瓘瞬间心领神会,试着问道:“既然来都来了,要不进去喝杯茶?”

这句话正中李仪下怀,她确实想进去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

既然薛瓘主动开口邀请,那她自然不会拒绝,“恭敬不如从命。”

当她站上浮光阁的最顶层,才发现在这里刚好可以将月华庭内的景象一览无余,整个公主府比这还高的建筑没几个,浮光阁当之无愧是个绝佳的观景台。只不过现在是大冬天,站在这里别提有多冷了,那寒风呼啸而来还裹夹着霜雪,冻得让人直打哆嗦。

回到阁楼内才终于暖和许多,而浮光阁的侍女也已经泡好了热茶。

窗外大雪纷飞,寒风肆虐,屋内却是茶香氤氲,温暖如春,这样的生活着实惬意。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终于到了来年开春。

李仪本以为这份平静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宫里却突然传来消息,因高句丽屡次侵犯我朝边境,李世民忍无可忍便决定御驾亲征,去收拾一下这个不安分的边境小国。而此次出征不知何时才能还朝,所以李世民要带着李治等其他朝臣一同前往,也包括李仪和李微在内。

当然李仪姐妹和太子李治并非亲临前线,而是留守定州,主持后方事务。

李世民已经率大军先行出发,李仪则是跟着李治等亲眷一同启程,定州距离长安路途遥远,没有一两个月都到不了。

既然要离开长安那么久,李仪当然也叫上了薛瓘。

春寒料峭,这段路途并不好走。

皇帝以及储君都已离开长安,整个皇城突然显得空旷起来,平时香火鼎盛的弘福寺,如今也不见有几个人前来上香。

在那高台之上,身披雪白大氅的李妍静立于此,一动不动地望着台下被霜雪覆盖的古树。

那古树上挂着许多祈福的红丝带,承载着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那里面却没有李妍的祈福带,因为她知道即使祈福也没用。

李世民此次出征将心爱的儿女都带了过去,却留下她在这长安城遥望漫天飞雪。

父亲记挂的人始终没有她。

无论她如何努力,却始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连自己的夫君都心系她人。虽然有着当朝公主这个尊贵的身份,但实际上她是一无所有,没有父母的关心,没有夫君的疼爱,更没有可遇不可求的手足之情。

虽然已经入了春,但这场大雪却是下个不停。

纵使天气再寒冷都没有她的心冷。

“阿弥陀佛,公主纵有烦心事,也当保重身体才是。”

正当李妍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忽然身后响起一道温和的声音,仿佛是不染杂质的世外之音,直击她心灵的最深处。

头顶也随之多了一把伞,为她遮挡漫天风雪。

李妍缓缓侧过身来,却见是一位年轻的和尚为她撑起了伞,碍于男女有别,他站的位置也比较远,伞面大部分都在李妍这边。

“大师,可有办法解我心忧?”

她不自觉的就问出了这句话。

眼前的僧人虽然十分年轻,但他给人的感觉却是看破红尘的世外高人,眉眼之间不染一丝尘埃。

他却不与李妍对视,虔诚地垂下眼帘避开她的目光,语气亦是不悲不喜:“佛曰,人生苦短,诸行无常。静心无我,得大自在。”

李妍自嘲地笑了笑:“静心?所求不可得,如何能静心。”

“既然得不到,那又何必再强求,一切随缘,心无挂碍,自在如来。”僧人将手里的伞递给李妍,随即双手合十微微俯首行了个僧礼,而后转身离去,独自行走在漫天风雪下。

他的身影坚韧挺拔,仿佛行走在世外之人。

李妍呆站在原地望着僧人离去,他所说过的话始终回响在她的脑海。

一切随缘,心无挂碍……

所有烦忧,皆来自心中**太多,不过是作茧自缚。

看破,放下,方得自在。

定州的治所在中山郡,也就是说李仪的最终目的地就是位于中山城中的皇家行宫,而那泡菜国是在东北部,那么定州应该就是河北一带。

这段路程果真持续了一两个月,才终于抵达位于定州境内的中山城。

边关已经传来战报,唐军首战告捷。

不愧是天策上将,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中山行宫不比皇城,这里宫室有限,李仪只能和薛瓘同住。本来也可以有分房睡的余地,但是公主府的兰沁也跟来了,李仪自然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一进到屋内,李仪就立马倒在了榻上,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可把她折腾得够呛。

阑珊默默来到她身旁,揣着手试着问道:“公主,夜色已深,要不奴婢先侍奉您宽衣洗漱,然后再上床休息?”

李仪起初并未理会,但没过一会还是坐了起来。

没办法,当公主就得有个公主的样子。

这间屋子非常宽敞,屋内陈设应有尽有,除了一张床铺以外,靠窗的位置还有一张美人榻。等到侍女们都退出去之后,李仪就将床上另一套被褥扔给了薛瓘,并且抬手指向那张美人榻,“这段时间就委屈你睡榻上了,只要你睡觉安分些,应该不成问题吧?”

“这是应当的。”薛瓘对李仪的举动毫无意外,二话不说就抱着被褥去到了美人榻前。

等到他铺好了被褥,李仪早已经躺上床睡下,他便来到烛台前熄灭了烛火,然后转身回到榻前躺下。

窗外月色如水,整个行宫一片沉寂。

然而在月光没有照到的黑暗角落里,一抹身影悄然划过,紧接着消失在这朦胧夜色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