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人她又遭人暗杀 > 第6章 [徒儿你安睡何处]

大人她又遭人暗杀 第6章 [徒儿你安睡何处]

作者:云不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9:28:40 来源:文学城

二人一路挤出拥挤长街,穿过曲折窄巷,经闹市走向鸢城城东。

闹市上一派熙攘,祁青洲跟在林霜行身后两步远的地方,看她步伐从容,为人碰了肩膀也毫无避讳,只径直向前,头也不回。

明朗白日,刺目的阳光盖下眼睫,逐渐晕了眼睛。祁青洲视线中人群深深,林霜行寻常衣裙隐匿其中,忽而回身看他,视线交错,祁青洲一时慌神。

“到了。”林霜行轻声道。

祁青洲抬眼望去,紫檀楼阁层叠逼空,檐角铜铃清灵作响,门楼匾额上阳刻着“天渊”二字。

林霜行与掌柜攀谈几句,便提着裙摆迈步上楼。

祁青洲跟在她身后,却见她频频回头,忍不住喉头滚动:“……阁主有何吩咐?”

林霜行眉心微蹙,随即微笑:“无事,走吧。”

窄而平缓的木梯盘旋而上,朱漆扶栏,雕花斗拱。檀厚重的香气萦绕在楼中,每至一层,便听那道锦绣屏风后人语细微、杯盏轻响。

第五层。二人穿过长长的门廊,踏进了略微凹陷的开阔堂厅之中。

窗格和廊轩之上长风呼啸,林霜行定立前方,朝着檀木椅上正襟危坐的老者躬身下拜:“霜行见过先生。”

祁青洲看清了那老人的脸。

细密皱纹之间,一双浑浊的眼睛。

他浑身僵直,恍然自失,听见了前方一声怅然的叹息:“……从舟,你只身流离,竟连一个故人都不愿再见——”

声音渐趋颤抖,林霜行连忙上前扶了老人起身。她偏过脸去,并不看那沉默着的男人。

身前的老人泪眼迷蒙,怒目圆睁,颤颤巍巍举起手指:“你……你还不肯说话,我教你的为人之礼,你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吗?你的拜礼,你的尊师重道,都扔了,扔到那场大火里烧尽了吗?!”

楼阁沉寂,他终于出声唤了“师傅”。

话音轻飘飘的,像一场寒凉冬雪,盘旋而下,即刻消散。

云莽佝偻腰身,立在风口,苍白的须发轻轻颤动。

“徒儿,徒儿……七年颠沛,你安睡何处?”

……

许多年前,棠梨城中的萧从舟尚且是个顽劣幼子,终日上山下河、打鸟摸鱼,不肯有一刻清闲。

六岁时,萧从舟在守岁的家宴上四散了鸟兽猫犬。

顷刻之间,猫儿追着鸟儿,犬儿追着猫儿,一群家兽到处飞窜、打翻粥盘,最后弄脏了堂姐萧沐雨于棠梨城最好的衣阁定制的铃纱裙。

伯父萧舸勃然大怒,将顽侄最爱的家兽尽数抓回家送给女儿,权当作了赔礼。

稍大一些,作为将门之后,萧从舟便开始跟着叔伯练武。人虽在烈日下扎着马步,神却早已飘忽远游。每每逃课跟纨绔子弟出行,即为其父萧舻的眼线抓回,绑于古树之上,倒悬一个时辰乃止。

十三岁,萧从舟身量渐高,被萧舻安排入了军营,在营中替将士们搬刀架、捡箭头,时常叫苦喊累、言说不服。

萧府叔伯将其推上演武场,于是刀斧加身、俯趴在地,萧从舟右手举过头顶,终于大喊认服。

萧舻见他年岁渐长而心性不长,始终顽劣处世,不明理,也无志心,逐渐忧思惴惴,最后决心携子上不老山,叩请山中云莽先生收萧从舟为徒。

当时的云莽辞官远游,在棠梨城外不老山上开办书院,以干柴粮米充作脩金,收的全是寻常人家的子弟。

萧从舟被萧舻按在山风堂的庭院中央,头磕在石井底部的青砖上。来往学子皆交头接耳,偷笑他出身将门,连拜学都与众人不同。

“你们懂什么,这叫‘武力劝学’。”女学子乐道。

男学子连连摆手:“千万别真劝成了,萧家小子出身军营,怕是个能掀屋顶拆房子的主。”

萧舻和萧从舟耳朵双双竖起,为父的一时汗颜,绷着脸作端庄状,为子的额头磕地,满脸不悦地想:“我可不掀屋顶拆房子。”

书院深深,云莽正在古树下与林道海下棋,听闻弟子来报,二人皆相视一顿。

林道海舒朗大笑:“城里的先生教不了这萧小将军,要来请您出山嘞。”

云莽鼻间轻哼,嗤道:“虽也出身将门,但是‘小将军’这三个字,他且担不起呢。”

说着便整整衣袍起身:“走吧,看看去。”

林道海摆手:“我就不去了,散官在身,可不便跟萧将军照面。”

庭院中央光影东移。

两侧长廊上时有学子停留,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有眼尖的瞧见先生来了,连忙使着眼色示意旁人,一干人等便都抱着书匆匆离去。

萧舻抬头一望,连忙朝着走近的云莽拱手俯身:“犬子萧从舟,年逾十五,特来拜请先生教诲。”

云莽朝他颔首,略垂了双目,眼神落在正以面扑地的少年人身上。

“还不快给先生行礼?”萧舻轻踢了萧从舟的屁股。

“……师傅好。”萧从舟抬头,额上被青苔染绿了一片。

云莽看着少年人面顶绒绒绿苔,却绷出了满脸正经,终于失笑:“徒儿好。”

萧舻在旁边长吁一气,心中连连感慨着拜成了。

自此之后,萧从舟每日清晨上山,随师傅读圣人书、明世人理。午后方入营帐,继续烧火端饭、拔剑演武。

日子渐长,萧从舟已过了十七。萧舻看着自家儿子终日忙碌奔波,常与萧家叔伯谈起,言语间颇有些自豪之意:“这小子幼年丧母,少人教养,整日里上房揭瓦地胡闹。没想到如今也是长成了,像个人了。”

萧舸轻哼一气:“你就看你儿子顺眼。”

几人皆相视而笑。

不老山上的萧从舟对此一无所知,仍每日身入山风堂中,同诸生一齐跪行拜礼。

云莽一开始教他们些古人诗词。萧从舟念得头头是道,却终究不解其意。

学后,萧从舟自愿留堂打扫书室。

云莽坐在窗边的团席之上,抚须看他:“你身在军营,却未得见白骨蓬蒿,是因为此道太平,少有战事,故而你并不懂。”

窗格的光影一块一块,细细密密落在萧从舟身上。

“是。”他收好最后一本书,端坐在了云莽身前,出声温润,“师傅,徒儿还有一事请教……我终日上山入营,常于夜色深重时回城,每每恰逢喧嚷夜市,卖糖的刘老便日日赠一包杨糖于我,却分币也不肯收,徒儿汗颜,不知如何应对,于是选择绕路而行。却见刘老远远相望,神色黯然,令人见之心伤……”

萧从舟微微垂了首:“徒儿无法应对,还请师傅教诲。”

云莽淡然一笑:“你可知,这位刘老于城中卖糖多久?”

“似乎……自从舟幼时便在了。”

“那时他便赠你杨糖么?”

萧从舟沉吟,片刻后抬起头:“不曾,只是错身经过。”

云莽了然地笑道:“那想必应有其他缘由。徒儿可记得他第一次以杨糖相赠是何时,此前可有什么不似寻常的交集?”

萧从舟神色怔然,垂下眼帘陷入沉思。

“徒儿曾和一众好友,去买过一次他的杨糖。”

夜市喧闹,马蹄声阵阵长鸣。

一群锦绣华服的高门子弟自长街驾马而过,在城门口迎上了从郊外徒步回城的萧从舟。

“你的玉花骢呢?”有人笑问。

萧从舟抬头欲答,却有一红衣少年抢言道:“萧将军不让他骑马来回,说要看见一次,就把玉花骢送给旁人。”

此话一出,顿时激起了一阵调侃和哄笑。

萧从舟无奈扬唇,被下身牵马的好友簇拥着进了城。

棠梨城入夜时灯火通明,循雨街上摊位团集,熙熙攘攘。

“林小姐,你又来买杨糖啊,就不怕吃坏了牙?”

街角忽起一声叹音,声量不低,遂引了萧从舟的视线而去。

巷口石阶旁,糖架前的布衣老人正满眼迟疑地打量着客人。

林姓的少女笑颜粲然:“我的牙可硬朗着呢,吃完您这一架子都没问题。”

自长街经过的萧从舟听闻其声,扬唇一笑。

“你想吃杨糖了?去买呗。”友人勾上他的肩膀,“难不成……萧伯父竟连糖也不让吃啊?”

“看样子,钱袋子怕是都给没收了。”有人故意玩笑。

萧从舟笑了:“猜得挺准。”

“果真吗?哈哈哈哈哈……”众人顿时捧腹。

“没事儿,本少爷请你就完了。”红衣的少年却大手一挥,带着一众好友就朝杨糖摊位走去。

“老头儿,这一架子我全要了,多少钱?”他高声发问。

刚送走客人的刘老闻言一愣,抬头未答。

金纹长靴踢了摊前那张矮小的木桌,一人面色不善地扫视着眼前的破落摊位:“问你话呢。”

萧从舟伸手握上那人的胳膊:“一包便够了,三文钱。”他低头示意几人去看那案上水牌。

“米麦杨糖三文一包”,水牌之上,几个毛墨字写的很是潇洒。

“看不出来,这老头儿还是个书法家呢。”

话音落地,锦衣的少年们皆捧腹大笑。

萧从舟轻声叹息,从红衣少年腰侧摸出钱袋,俯身将六文钱置于桌面。

老人忙取了两包杨糖递上。

萧从舟接过,却将其中一包放回刘老的手心。

他歉然一笑:“我等言语不敬,这一包糖权作赔礼。”

……

“这便是缘由了。”云莽感慨长叹,“你当夜所为自是应当,但却不能自顾闭目,低看了人心。寻常心肠,债还债,报还报,你明理致歉,刘老亦然,有何不同?无有不同呐……”

忽起山风呼啸,闻言怔忪的萧从舟忙起身关窗。

云莽看着他在书堂中来回,一一阖上四周窗阁,最后回身,朝着自己认认真真地作了拜礼:“徒儿明白了,叩谢师傅教诲……”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