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漠风云 > 第26章 小岗山就地扎营,牛家村众说纷纭

大漠风云 第26章 小岗山就地扎营,牛家村众说纷纭

作者:月照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4-26 13:46:51 来源:文学城

采风队第一天就露宿野外,周音娘愁眉不展,托月愤愤不平。

云珠抓了一把野菜正央求魏淑芬:“晚上再煎野菜饼来吃吧,太好吃了。”她看到素娘站在那里要上前不上前的样子忍不住扬声喊道:“宝瓶,让她们上山呗。”

一边车夫连忙解释说:“大娘,夜间路黑,山路不比平地,车道又窄,坑洼又多,一个看不好要翻车的。”

云珠看素娘听到车夫喊她大娘面色大变,忍不住跟着喊了声:“大娘,你说是不是啊?”

魏淑芬生起火堆,又去打来两只兔子剥皮去肚烤了起来。又是烤肉又是煎饼,护卫队吃得好不快活,饶是宝瓶满腹心思也觉得队里有魏淑芬和云珠,搭档很是不错,要是两人能少些搭理采风队就更好了。

周音娘一边闻着烤肉的香味咽口水一边嫌弃粗俗不雅。周音娘等人自有携带的糕点充饥,只十来个车夫一晚上便把周音娘携带的干粮吃了大半,周音娘用来泡茶的泉水全部用了个精光。周音娘等人也带了帐篷,只是没有预备车夫的用具,如今不得不在车上凑合,第二日便又两位车夫受了风寒头重脚轻鼻塞起来,周音娘无奈只得又停了半日,等车夫吃了丸药恢复了精神才继续往前走。

接下来的路程厨子德保和太监真保,医学士生地熟地都不再坐在车里,而是跟着车夫学着赶车。等越过小岗山到了小岗村方才停下打水洗漱。魏淑芬等人纷纷拿出水囊来灌水,好在周音娘瓶瓶罐罐不少,装了半车的水。只是车夫实在能吃,周音娘带过来的糕点第二日便被他们吃了个干净。

周音娘几人在小岗村休息了一晚,魏淑芬看到太监德保找到借宿了人家,托人向村人买馒头,又将车子收拾出一个空位出来,买了不少米面。他们没出过远门,魏淑芬断定。

晚间,魏淑芬不耐烦听周音娘几人商量着要怎么补给,怎么加速。她拉了宝瓶来听,自己四处闲逛起来,不一会她皱起眉头,看着村口,又退了回来:“云珠,好像有人跟着我们。”

“真的,什么人?”云珠站了起来,想要去看看。她第一次这般慢腾腾赶路,被采风队速度拖累,无聊得发昏,幸好宝瓶回来拦住了她们。

接下来倒是再没有夜宿路边,早早出发,遇到村子便早早歇息。周音娘等人还要向村民买米买菜,日日如此如此,一日也不过赶路三四个小时,等到密山县已是过去了十天,德保,真保等人已学会了赶车,遇上稍微平坦的官道,生地等人便替换了车夫,赶着车前进。

密山县令早早等候,众人在密山县休整两日,周音娘也换了两车的行礼,瓶瓶罐罐清下去不少,学着魏淑芬几人买了水囊,米面干粮。再次上路,周音娘等人不再一直待在马车里,不是到车头坐坐,便是骑马跟在车外,周音娘等人从密山县衙领了两匹五岁的小马几人轮流着骑。云珠看到了不免和魏淑芬挤眉弄眼,拉长了强调说:“哎呦,这男女大防啊!”

宝瓶揉揉眉心忍住头疼,这一路她一直让魏淑芬监视周音娘几人,周音娘话少,托月脾气急,拈花总是居中调停,素娘总是让周音娘收服巡捕房三人,魏淑芬每每听了回来学与宝瓶云珠听。云珠本是异族人,族中没有什么男女大防,到了大正,巡捕房也少有人介意这个。素娘总是提男女大防,偏生第一晚叫她撞破了素娘与令宜的好事,她总是要揶揄两句,惹得素娘和令宜都避着云珠走。

此时在远离京城的江南府,魏家村来了一名贵客,镇南巡捕房捕头魏国栋正在拜见魏家庄庄主魏英娘。

“你怎么来了?”从外面走进来的魏敢当看着有点发福的魏国栋,“走,跟我去练练。”

“我不跟你练。”魏国栋推开魏敢当,“小芬出使西域了,我给师傅送信来。”

“巡捕房什么时候也要担任使臣了?”跟在魏敢当后面的李达走进来问道。

“小芬是护卫。”魏庄主把京城送来的信递给李达。

“勘测地形啊,这事找小芬就对了。”李达看完了信说道,“小芬画图虽然不行,但是她能记住,只要找个会画图的,那些山小芬全能画出来。”

“真的没有其它事?”魏英娘有点不太相信,“采风队要去哪里?”

“古青关。”魏国栋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宝藏的事说了。

“小芬寻宝最在行了,只要宝藏在古青关,小芬就能找出来。”李达得意地说道:“二哥这是找对人了!只是这宝藏要怎么运回来?”

“那是陛下!”魏英娘打断了他,“不一定是宝藏,也有可能是藏宝图。这就是说采风队里还有去取宝的人?”

“有可能有。”魏国栋说道,“跟着采风队一起出发的都是前高旧人,没人会武功的。”

“去那么远的地方,靠几个没有武功的?”魏英娘不相信,“她们就算会武功,只要自己不说平常不显露出来,你们就不会知道。”

“那小芬会不会有危险?”魏国栋问道。

“小芬不会有危险,我只怕她把你们派去取宝藏的人杀了。”魏敢当摇摇头,自己闺女的身手和脾性他还是知道的,有仇当场报,绝不会留人过夜。

“上头也不是真想要这个宝藏,杀就杀了吧。”魏国栋无所谓地说道,“小芬这次回来肯定能升官了。”

“她未必想当官,”李达摇摇头,“我只怕这一趟把她心走野了,往后跑得更远。”

采风队和护卫队一路北上,出了密山县,已是三月,春暖花开,田间劳作的农人越发多了起来,时不时听到呼和的号子,田头老汉青年扯两嗓子,偶尔也有大姑娘小媳妇唱和两句。每每遇上这样的村子,周音娘必要停下来耽搁两天,周音娘此时仿佛变了一个人,下车与唱歌的汉子交谈,跟着学唱,明明粗犷的劳作号子,周音娘唱来婉转多情,别有一番风味。

采风队经过一个月,终于走完两个县,来到了土林县辖下牛家村这一日夜宿牛家村,周音娘等人借住村中大户人家房舍,好在村中亲有众多,给周音娘等人腾出三间厢房。

晚上德保端着燕窝进了厢房:“大人,今日嗓子用的多,喝点燕窝再睡吧。”

拈花接过来打开炖盅一看:“怎么这么点,怎么够吃?”

“大人,燕窝不多了,这······”德保搓着手局促地回答。

周音娘接过燕窝,低垂了眉眼说道:“明日还是做三人份的,我会叫京里送补给来的。”

“是。”德保倒退了出了门去,门口碰到在村里闲逛的托月。托月挥舞着一根草走了进来:“拈花,快给我倒盏茶喝。”说罢拉了一张凳子在周音娘旁边坐下:“音娘,今日我好好在村子里走了走,大家都说大人您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呢。宫里头那位不就是仗着是白玉京来的嘛!音娘你是天上神仙投胎,只要民间传闻够广,来日音娘你上位必然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拈花倒了一盏茶过来,托月接过昂头一口喝掉:“拈花你不知道,这乡下没什么热闹,有点子事就要传到四乡八里的。乡间亲连着亲,什么话都能传得言之凿凿,跟真的似的。”

拈花给托月杯子里续上茶:“你坐好点,在大人跟前像什么样子?”

房顶上打坐的魏淑芬纹丝不动,云珠性子野些,挑了挑眉踏着屋檐离去。

当日牛家村里便有了传言,周音娘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菩萨身边的童女等话。第二日等不到周音娘梳洗装扮好出门,魏淑芬早起在村口舞剑,还飞身上树抓住几只布谷鸟给村里的孩童玩,引得村里的小孩子全部跑过来看稀奇。等周音娘再次出来唱曲时,村长也陪着宝瓶过来说:“周大人是皇宫里畅音阁的女官,奉皇命来采集乡下的小曲小调。”

“皇帝也听我们唱的曲儿?”说话的正是昨天教周音娘唱歌的小伙儿,他爹娘只想他好好在田里劳作,偏他就喜欢个词儿曲儿的,在家里待不住,在田里也待不住。

“皇帝和天后这是关心民生呢,”宝瓶对着皇城的方向抱拳:“天后娘娘说要听听老百姓的声音,也派女官下来让民间听听皇帝听的曲儿。若是有人唱得好,也可以去京城,朝廷专门设立了一个民乐部,唱得好还能亲自去唱给皇帝陛下天后娘娘听呢。”

“皇恩浩荡啊,”老村长颤颤巍巍地学着拱手作揖:“几十年前饭都吃不饱,如今家家有粮,户户有地,皇帝还让我们听雅乐儿,”村里的老人激动得留下浑浊的泪水:“这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怎么就叫我们遇上了。怪不得这唱曲的生得跟画上人似的,这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呢,也不知道皇后娘娘一顿吃几张大饼?”

“皇后娘娘那肯定是要吃油饼的!”——乡间少有新鲜事,有点子事能说得翻出花来。说者有心听者有意,妇人们只顾讨论皇后娘娘一天要吃几张油饼,唱曲的小伙儿却琢磨起进京城的事了。

大正朝建立才三十载,前朝的混乱大部分老人多记得,于是周音娘是仙女的传说很快被给皇帝歌功颂德的声音盖了下去。村里的青壮和幼儿更多的被魏淑芬吸引,毕竟此时游侠儿还时不时出没,谁心里没有一个游荡江湖的大侠梦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