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泾家住在康平坊椒汤三巷,他的肉铺也开在康平坊左近,离家不算远,只是平日里难免有血水和丢弃的碎肉,门面还是开在街上,出了坊门走不了多久就能到。
季殊荣一路走一路观察着周遭的情况,每个坊附近都有不同的街道,做的营生细分起来种类很多,大体上无非也就是衣食住行这四种。
康泾站在摊子前,摊位上吊着的摆着的都是大块的猪肉,客人伸手比划两下,康泾便手起刀落,上称一称,分毫不差。
银钱就扔进一旁的木匣子里,康泾也不沾手,脚边还放着一桶清水,方便随时清洗屠刀、案板还有他的手,干净又卫生。
煎着季殊荣和严豪两人来了,康泾眼里流露出一丝疑惑,但仍旧放下刀迎客。
“两位来这有何贵干?若是又添了新案子,差个巡捕来唤我就是了,何必亲自来一趟。”康泾说着,从隔壁的馄饨摊子上借了一条长凳来,“有话坐下说吧,若是不急,等我收了摊再和你们一块去。”
季殊荣暗道这人有意思,分明看出了他们不是为了差事来,说话的时候却总提差事,兜着圈子不肯入正题。
他们还没说明来意,康泾就已经替他们要了长凳。
再说了,万一真要是急案,哪里由得了他收摊了再去,每一秒尸体都在发生变化。
他不可能不清楚。
“不是为了差事,大理寺的验尸官倒也不是吃干饭的,我就是想着,康兄帮了不少忙,理该过来看望看望。”季殊荣说着,目光落在康泾面前的猪肉上,“顺便带些肉回去,给弟兄们添点荤腥。”
康泾闻言就伸手拿起一块五花肉,冲着季殊荣示意两下:“季大人要多少?”
“也不劳烦你切了,整块都要。”季殊荣说着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一颗碎银,约着一两多,直接扔进了康泾的钱匣子里,“不用找了。”
康泾看着钱匣子里那一堆铜钱里唯一一块银子,不由得多看了季殊荣两眼。
他问:“季大人进大理寺尚不满一个月,手头倒也宽松?”
季殊荣一拱手:“托秦大人关照,日子过得滋润,某在司天监也有些积蓄。”话锋一转,季殊荣反倒问起康泾来,“倒是康兄,怎的不待在大理寺当差,偏偏跑来杀猪?”
康泾咧嘴一笑:“怎么?季大人瞧不起杀猪的?”
“那倒不是。”季殊荣摆了摆手,“只是有些好奇罢了。屠户固然滋润,但再怎么样也比不上大理寺,好歹是个官身。康兄又是战场上回来的,经验颇丰,办起事来比旁的人要熟练、稳妥得多。”
季殊荣说罢,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仿佛是在遗憾大理寺少了一名干将。
康泾笑着盯着季殊荣的脸看,似乎想看出她脸上的惋惜中究竟有几分是真。
康泾一面看,一面拎起屠刀,将面前的那块肉切分开来:“这块大的肥些,小的嫩些,瘦肉多。姑娘家许是吃不来太腻味的东西,我给你分好,回去也好让厨子多做一道菜色。”
说完,康泾将屠刀钉在案板上,拉着身后的小凳坐下。
“大理寺固然好,但杀多了人,总归是再见不得人死了。”康泾说着,从腰间的囊袋中取出两枚丁子香塞进嘴里嚼了起来,他笑了两声,“杀猪好啊,我最开始也不会杀猪,猪的力气比人大多了!我刚开始都摁不住,被人笑了好了一阵。猪也会疼,也会叫,乍看之下和人没什么两样,但它到底不是人。”
见季殊荣默然,康泾笑得更开了。
“你怕是不理解,我就问你,送一颗人头到你手上,你是何感觉?”
季殊荣哑着嗓子答:“不敢想,只觉得骇人。”
康泾点点头:“是了,可一颗猪头落下,是没什么感觉的,甚至会想着,这猪头肉不管是炒着吃,还是卤着吃,都香得很呐!再佐上两瓣蒜,二两烧酒,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了。”
康泾越讲越起劲:“我还是爱烤着吃、煎着吃,那油汪汪的,泛着焦香,余下的猪油改日还能拌菜佐饭,又是一日荤腥。”
季殊荣了然,不是同类,共情的程度也就不会那样高,也不会有刻写在本能里的恐惧。
哪怕这种恐惧往往只在最开始的那么两三个人身上,但只要经历过一次,就足以悬起警铃,往后回忆起的时候,总会想要避开。
那种天生的杀胚就不在此列了。
吃上猪肉,人人只会夸你好福气,能过上好日子,可要换做是人,那就大不相同了,哪怕只是遥遥听闻了,都得躲得远远的。
季殊荣听完却在思量康泾这话有多少是故意说给她听的。
瞧着康泾那一副说上了头的模样,还在咂摸着那口香煎猪头肉配的那二两烧酒,已经与严豪攀谈起来。
两人在吃上可谓是一拍即合,季殊荣险些都要插不上嘴。
就在这时,摊位上来了一位妇人,满脸堆笑:“康家兄弟,今日竟还未见着你收摊,我可算是赶上了!”她说着,打眼往一扫,抬手就指了康泾切完还未用油纸包上的那块肥猪肉,“就这块吧!瞧着就肥,回去也好熬点油渣给孩子解解馋。”
康泾满脸堆笑:“婶子,真是对不住!我这顾着闲聊,忘了给人把肉包上,这两块肉都已经被买下了,您瞧着那块行不行?瘦是瘦了点,我多饶您一根尾巴,您回去炖汤喝,成吗?”
见心头肉有了主,妇人一开始有些不高兴,可又听着康泾说饶她一根猪尾巴,还是点头答应了。
“你都这样说了,我再不点头可就不识趣了,不过下次可得给我留块肥一些的!”妇人说着叹了口气,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给我划个二斤肉,我家那口子好容易回来了!想给他补补!”
康泾一听,手上那块肉干脆也不切了,直接给她包了起来:“李大哥回来了啊,那这肉也甭切了,一整块您拿走,就收您一钱银子,多的算我送的。”
“那不成不成,他知道了要说我的。”
“那我切块板油总行吧,给孩子熬油渣吃。”
话音落下,康泾也不再搭理妇人的拒绝,一刀下去二斤整,分毫不差,又随意剌了一块板油一同包好,直接塞进妇人的菜篮里。
妇人忙不迭地往康泾的钱匣子里放钱,康泾便将多的银钱扔回她那菜篮子里。
两人拉扯一番,到最后以康泾一句似假似真的威胁结束。
“你再同我拉扯,我可就不给你留肉了。”
妇人张张嘴,只得感激地谢了又谢才作罢。
板油,这位置都是争着抢着要,又能吃了荤腥,又能得了油水,稍有钱些的人家都会赶早来买板油。
季殊荣往康泾脚边的竹篮里看了一眼,两大块约摸着有大几十斤的板油,就这样在康泾的篮子里放着。
“这板油怎么不卖?”季殊荣问,“这可是好东西。”
“好东西自该有它的去处。”康泾说着,开始清洗刀具,然后收拾东西收摊。
季殊荣闻言思索片刻,心里很快就有了答案。
“康兄也是有情有义之人,伤兵退下来,多的是无处可去之人,能得康兄帮扶一二,也算是一桩幸事。”
康泾收拾东西的手顿了顿,面上扔作无事的模样。
“同为战友,我实在不忍。”康泾收拾好东西,背上竹篓,拎起竹篮,“但这也是我不愿留在大理寺的原因之一,他们拼死拼活,不得健全,也无容身之所。当今圣上,就是这样对待他们的?”
撂下这句话,康泾转身就走。
季殊荣连忙带着严豪跟了上去,跟得不紧,但也没有出声,只是安安静静地跟在康泾身后。
他脚程快,季殊荣和严豪两人几乎要小跑才能跟得上他。
刚才康泾说起昔日战友时,把自己给摘了出去。
同样是没有后续的安置,但康泾认为自己和那些战友不同,他四肢健全,尚且还能讨生活,家中无人,没有后顾之忧。
但还有多少人,远赴边疆,再回来时,家里一个人都不剩了。
如何不怨,如何不恨?
几十两银子,有些地方更是十几两银子就买了一个人的命。
上了战场,生死自负,却似乎从不提他们是为国。
康泾早就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他也没有不让他们两个跟过来的意思,否则以他脚上的功夫,这两人追不上他。
到了坊门口,坊门口却不见士兵把守,周围也没什么人烟,康泾到了这忽地停下脚步,垂着头,深呼吸两口气后才抬脚迈进坊内。
二人抬头看向坊门上的匾额——拾药坊。
一进坊门,还没靠近哪户人家,一股淡淡的药香就已经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这里不比别的坊市,路不规整,房屋也破败不堪,有些地方直接将自家房子建在了路上,占了近乎一半的地,但也没人管。
季殊荣沿路看去,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这样,至少不是每家每户都有钱有人去建这房子。
与他处不同,拾药坊内几乎家家户户门户大开,屋里有什么东西看得一清二楚。
季殊荣只是瞥了几眼就发现,这里大多数人家里除了一张土炕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架在土灶上的都是从别处捡来的破陶壶,不是缺了嘴就是缺了把,更有的碎了一般,只能装半壶东西,也一样被拿来用。
这里鲜少有外人来,更少有他们这样衣着整齐的人来。
凡是他们路过的地方,每个人的目光都牢牢盯在他们身上。
看着他们一个个苍白的脸色,季殊荣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庆幸,还好今天他们穿的是官服,又有康泾带路,光瞧着就不像是什么好惹的人,否则她相信这些人会把他们身上的服饰扒得一干二净,拿去换钱买药。
活着,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