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上了发条般精确而飞快地转动。
林屿听如同一个浸在汗水与墨水里高速旋转的陀螺,在弥漫着汗水与松香味的练功房、洒满白色粉笔灰的教室、充斥着旧书纸张气息的图书馆以及气氛严谨的学生会办公室之间,划出一道道忙碌而执着的轨迹。
眼底那抹淡淡的青黑成了撕不掉的标签,但他那双清澈眼眸里的光,却愈发清亮坚定,仿佛淬炼过的星辰。
市级优秀学生的评选,如同悬在每位有意者头顶的一道诱人却苛刻的光环,名额稀少,竞争暗流汹涌,每个有心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暗自铆足了劲,积累着看似光鲜的筹码。
高二(七)班的陈珂,便是这无声战场上一位自认的种子选手。
陈珂在年级里确实算得上是个标杆式的人物。
成绩优异稳定,如同精密仪器般常年占据年级前十的交椅,尤其物理化学更是他的绝对领域,解题思路清晰冷峻,一如他的性格;他是学校科技社的社长,手下有一个听他调遣的小团队,拿过几个区级、市级不大不小的科技创新奖项,奖状被他仔细收藏在文件夹里,成为履历上扎实的一笔;为人处世也称得上周到得体,在老师眼中他是可靠得力的助手,在大部分同学看来,他是个有些距离感但能力毋庸置疑的优等生。
他早已将市级优秀学生这项荣誉视为自己规划中板上钉钉的一环,这不仅是一顶虚浮的桂冠,更是通往他理想中顶尖大学至关重要、甚至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敲门砖。
他为此一丝不苟地筹备了整整一年,像构建程序一样构建着自己的评选材料:无可指摘的成绩单、闪着哑光的竞赛证书、工时记录详尽的社区服务证明、甚至几次校内大型活动组织者的名头——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无缺。
他原本稳坐钓鱼台,信心十足。直到最近,那个高一的名字——林屿听,如同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程序变量,频繁地、突兀地闯入了他的视野,打乱了他预设的运行轨迹。
起初他并未投以过多关注。
一个高一的新生,专业方向还是看似与学术竞争毫不相干的京剧,能掀起多大风浪?
充其量是个有点话题度的校园名人罢了。
但渐渐地,那些模糊的风声变得具体、锐利,如同细密的针尖。
他听说林屿听要同时参加数学和化学竞赛——那两科正是他陈珂引以为傲、不容侵犯的领地;他亲眼看见素以严格著称的李婉清老师对林屿说话时,脸上那种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期许;他敏锐地注意到学生会那个高高在上、以苛刻和效率闻名的江沉砚,竟会破例主动给林屿听提供参与实质性项目的机会;他甚至有一次路过林屿听的教室,无意间瞥见那摞放在桌角的、整理得一丝不苟的评选材料,厚度惊人,条分缕析,其严谨和完备程度完全超乎了一个高一学生的普遍水平,透着一股志在必得的狠劲。
一种微妙的、冰凉的危机感,开始像悄无声息的藤蔓,顺着他的脊椎悄然攀爬,缠绕住那颗原本充满确信的心脏。
这个周六的下午,陈珂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烦意乱。
本该是去科技社带领成员准备下周竞赛集训的时间,他却坐在教室里,感觉空气粘滞得令人窒息。
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反复回响着白天在楼梯转角无意间捕捉到的议论碎片——
“听说了吗?高一那个林屿听,要报市优生了……”
“真的假的?他不是唱戏的吗?学习也那么牛?”
“啧,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这叫全面发展!李老师都快把他夸出花来了。而且你看江学长、楚学长他们都……”
“这下有热闹看了,7班陈珂不是也势在必得吗?感觉要撞上了!”
“撞上?我看陈珂悬……林屿听那势头,太猛了,还有‘贵人’相助……”
这些话语像是带着倒刺的钩子,扎进他心里,扯出隐秘的恐慌和不甘。
他猛地站起身,抓起书包,几乎是逃离般地提前离开了学校。
脚步虚浮地走在熙攘的街道上,阳光有些刺眼,他却觉得浑身发冷。
鬼使神差地,他拐进了学校附近那家颇受学生欢迎的“蓝调”咖啡馆。
推开沉重的玻璃门,冷气混合着咖啡豆的醇香扑面而来,稍稍驱散了些许烦躁。
他点了一杯最苦的冰美式,端着它走向最里面那个靠墙的角落卡座,仿佛要将自己藏匿起来。
书包被随意扔在旁边的座位上,他拿出那本翻得有些卷边的物理竞赛题集,摊开在桌上,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视线茫然地落在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公式上,脑海里盘旋的却全是“林屿听”三个字和那些刺耳的议论。手指无意识地用力,指甲抠着纸页的边缘,留下深深的折痕。
窗外,夕阳正缓缓下沉,橘红色的光线斜斜地泼洒进来,将咖啡馆内的桌椅拉出长长的影子,也将玻璃窗上他自己那张紧绷而阴郁的脸孔模糊地投射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轻柔悦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惊喜意味的女声,在他桌旁响了起来:
“咦?陈珂?好巧呀,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
陈珂有些恍惚地从自己的思绪沼泽中抬起头。
逆着窗外投来的暖色调光线,他看到一个身材高挑纤细、穿着某奢侈品牌当季新款连衣裙的女生站在桌前,手里端着两杯外带咖啡,脸上漾着明媚又略显意外的笑容。
他花了足足两三秒才在记忆库里对上号——是苏蔓。
他对她印象不深,只知道她不是本校的学生,但似乎经常来宁中,好像跟篮球队那个很出风头的林观溟关系比较近,是那种家世很好、打扮精致、出现在校园里总会吸引不少目光的漂亮女生。
他们最多算打过照面,连话都没说过几句。
“苏…蔓?”陈珂有些意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迅速收拾了一下脸上过于外露的情绪,试图重新戴回那个稳重疏离的优等生面具,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是挺巧的。你……来这边买东西?”他客套地寒暄,并不期待深聊。
“是啊,刚和姐妹在附近逛街,累了过来买杯咖啡提提神。”苏蔓笑容甜美,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他桌上那本明显被烦躁主人蹂躏过的题集,以及他眉宇间尚未完全敛去的郁结之色。
她表现得十分自然,仿佛只是遇到一个不太熟但可以聊两句的同学,轻轻晃了晃手中的纸杯,“看你一个人坐在这里,脸色好像不太好啊?遇到烦心事了?学习压力太大?”
她的语气轻松自然,带着一点善意的调侃,让人难以升起防备之心。
陈珂不太习惯向不熟悉的人,尤其是一个女生,吐露心事,只是含糊地应道:“没什么,就是有点累。”
苏蔓却仿佛没看出他的敷衍,很是自来熟地在他对面的空位坐了下来,将其中一杯印着甜品图案的咖啡推到他面前,巧笑嫣然:“呐,这杯摩卡给你喝吧,算是偶遇的礼物?我看你点的美式,那么苦,心情不好喝更苦的怎么行?试试甜的,心情会好点哦。”
“不用了,谢谢,我喝这个就好。”陈珂下意识地拒绝,不太想接受这份突如其来的、来自不熟悉异性的好意。
“别客气嘛,我都买多了,一个人也喝不完两杯。”苏蔓坚持着,笑容无懈可击,自己则打开了另一杯拿铁的盖子,优雅地轻轻搅动着,“其实我刚才好像隐约听到旁边那桌几个女生在聊天,”她声音压低了些,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分享秘密的姿态,“好像是在议论什么评选的事情?还提到了你的名字……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恰到好处的好奇与关切,仿佛只是纯粹地关心一下校友。
陈珂的心猛地一沉。
他没想到在这校外的咖啡馆里,也能被这种烦心事缠上,甚至被一个几乎算是陌生人的女生点破。
一种被窥探**的尴尬和隐隐的恼怒再次涌起,但他良好的教养让他无法对着一张笑脸发作,只能勉强扯了扯嘴角,语气生硬:“没什么,一些无聊的闲话而已,不用在意。”
苏蔓轻轻叹了口气,那双描画精致的眼睛看着他,里面流转着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同情,这神情出现在她漂亮的脸上,具有一种奇异的说服力:“陈珂,其实你不用觉得不好意思。虽然我不是宁中的,但我有好几个朋友都在你们学校,偶尔也会听他们说起一些事情。”
她用小勺轻轻搅动着咖啡,奶泡形成一个微小而诱人的漩涡,“那个高一的林屿听……最近风头确实很盛呢。听说他不仅要抢竞赛的风头,连市级优秀学生的名额,也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志在必得”四个字,她咬得轻柔,却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破了陈珂强装平静的表象。
陈珂握着冰美式杯壁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冰凉的冷凝水濡湿了指尖,却丝毫无法冷却心底陡然窜起的那股灼热的不甘与妒火。
他沉默着,嘴唇抿成一条僵直的线,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苏蔓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掠过一丝冰冷的得意,面上却愈发显得忧心忡忡,仿佛真的在为他打抱不平:“唉,其实说真的,我挺能理解你的心情的。辛辛苦苦准备那么久,付出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眼看就要到手的东西,却突然半路杀出个……背景不明的人来搅局……任谁都会觉得憋屈和不公平吧?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她的话像精心调制的温吞水,一点点浸泡、软化着陈珂本就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
“而且,”苏蔓向前倾了倾身体,两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她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分享隐秘真相的神秘感,“陈珂,有些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可能说了显得我多嘴,但看你这样,我又忍不住……我听说,那个林屿听,可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单纯无害。他啊,手段厉害着呢,特别会……利用人。”
陈珂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她,带着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利用人?什么意思?”他被这个指向明确的词汇瞬间吸引了注意力。
苏蔓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为难和犹豫,纤长的手指绕着杯口划了一圈,才仿佛下定了很大决心般说道:“你一心扑在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可能不太清楚。他和学校里那几个最有名的……嗯,怎么说呢,家境好、有影响力的男生,关系都……非同一般。高二的江沉砚、林观溟,甚至高三的楚煜,都围着他转,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
她巧妙地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陈珂越来越难看的脸色,才继续缓缓道,“你说,这次评选,涉及到那么多综合测评和所谓的‘群众基础’、‘影响力’,有这几位在后面不遗余力地给他站台、甚至帮他运作……这最终的结果,会不会……”
她留下足够令人遐想的空白,让陈珂自己去填充那最坏的、也是最符合他此刻恐惧的猜测。
嫉妒的毒藤在这一刻疯狂滋长,带着尖锐的刺,死死缠绕住陈珂的心脏,几乎让他呼吸困难。
是啊!凭什么?
一个高一的新生,凭什么能轻易得到那么多他需要努力争取甚至争取不到的资源和青睐?
难道就凭那张过分漂亮的脸?还是那些他向来不屑却又隐隐畏惧的、所谓的人情世故和背后手段?
苏蔓观察着他脸上变幻的神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了作用。
她继续添柴加火,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惋惜和不平,仿佛只是客观陈述一个事实:“有时候想想真的挺不公平的。像你这样凭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努力的人,反而可能要给那些……更懂得‘走捷径’、更会‘借力’的人让路。你说他的成绩,是不是每一次都那么光明正大、完全凭自己本事得来的呢?我朋友好像提过一嘴,说每次大考前后,总有人看到江沉砚和他单独在没什么人的地方……唉,当然,这可能只是巧合啦,是我多想了,你别往心里去。”
“走捷径”、“借力”、“成绩是否光明正大”、“考试前后单独在一起”——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暗示性极强的词语,像一颗颗毒种,精准地落入陈珂因嫉妒和焦虑而变得异常丰富的心田,迅速生根发芽。
他猛地仰头灌了一大口冰美式,极端苦涩的冰冷液体粗暴地滑过喉咙,却丝毫无法浇灭胸腔里那股越烧越旺、几乎要将他理智焚尽的邪火。
他的手指紧紧抠着冰凉的桌面,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苏蔓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她适时地收敛起所有暗示性的表情,露出一个毫无攻击性的、甚至带着点歉意的安抚笑容,语气重新变得轻快起来,仿佛刚才那些沉重的话题只是她一时失言:“哎呀,你看我,都胡说八道了些什么呀。陈珂你别往心里去,可能都是我道听途说,瞎猜的。林同学说不定就是天赋异禀,特别优秀呢?评选嘛,说到底最终应该还是要看真实力的,对吧?我相信你的能力。”
她越是这么说,用这种“为他好”的姿态来撇清自己,陈珂心里的怀疑和愤懑就膨胀得越发厉害。
看真实力?
如果实力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可以被操纵呢?
如果对方的“实力”里掺杂了水分和看不见的推手呢?
如果公平竞争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呢?
苏蔓优雅地站起身,拿起自己的咖啡,笑容依旧完美得无懈可击,仿佛刚才那番搅动人心的话语只是随口闲聊:“那我先走啦?朋友还在商场等我呢。你也别太烦恼了,放轻松点,是你的终究跑不掉的。”
她拿起包,转身欲走,却又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无关紧要的小事,停下脚步,回头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目光落在窗外,“哦,对了,听说下周末就是数学竞赛的初赛了?场地好像定在市一中的老教学楼那边?那地方听说设施有点旧了……希望你和……嗯,所有参赛的同学,都能顺利考出好成绩呀。”
她说完,翩然离去,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而渐行渐远,留下一个优雅曼妙的背影和一杯几乎未动的、甜腻的摩卡。
陈珂独自陷在角落的卡座里,像一尊瞬间被抽空了力气的雕塑。
窗外,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彻底沉入地平线,暮色四合,咖啡馆内的灯光亮起,昏黄柔和,却无法驱散笼罩在他身上的浓重阴影。
桌上的冰美式杯壁凝结的水珠蜿蜒流下,像一道冰冷的泪痕。
苏蔓的话语,每一个字,每一个停顿,每一个意有所指的眼神,都像恶魔的低语,在他脑海里无限放大、反复回响、扭曲变形。
走捷径……
借力……
成绩真的干净吗?
考试前后的秘密碰头……
下周末……数学竞赛初赛……市一中老教学楼……设施陈旧……
一个模糊而危险的念头,最初只是黑暗中一丝卑劣的星火,此刻却在疯狂嫉妒和强烈不公感的催燃下,骤然蹿升为熊熊燃烧的恶念。
如果……如果林屿听的成绩并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呢?
如果自己能想办法“证明”这一点呢?
如果能让他在这次众目睽睽之下、关乎评选的关键竞赛中,身败名裂,被贴上“作弊”的标签呢?
那样的话,他所有的优秀都会被打上问号,所有的青睐都会变成讽刺。
市级优秀学生的评选?他还有什么资格!
这个念头让陈珂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混合着恐惧、兴奋、还有一种扭曲的、自以为是的“正义感”——他这是在清除不公平的竞争者,是在维护竞赛和评选的纯洁性!
他不能让一个靠“手段”和“背景”的人,夺走本该属于他这种脚踏实地努力的人的一切。
绝不能。
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冰冷、坚定,甚至透出一丝狠厉。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屏幕的光亮映亮了他有些偏执的脸。
他开始飞快地搜索市一中老教学楼的平面布局图,特别是——考场分布、监控盲区、以及卫生间的位置规划。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各种可能性,寻找着那个可以实施他肮脏计划的、最完美的缝隙。
窗外,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勾勒出繁华的轮廓。
咖啡馆里流淌着舒缓的爵士乐,人们低声谈笑,温暖而充满生活气息。
然而,这一切都仿佛与角落里的那个少年隔绝开来。
一场针对林屿听的、源于嫉妒与扭曲的风雨,正在这片温暖的灯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里,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它的酝酿,即将破土而出。
陈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谋划中,甚至没有注意到,咖啡馆斜对角另一个隐蔽的卡座里,一个戴着鸭舌帽的身影,在他开始搜索考场地图时,悄然起身离开,帽檐下,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若有似无的、冷冽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