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盛夏到深秋 > 第13章 书签

从盛夏到深秋 第13章 书签

作者:荒渡Dust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07:09 来源:文学城

林叙就坐在这片光晕的边缘。他微低着头,额前细软的黑发垂落,遮住部分光洁的额头。

笔尖在铺开的草稿纸上流畅地划过,发出极轻细、极规律的沙沙声,与窗外渐渐稀疏乏力的蝉鸣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片独属于黄昏的、令人心安的宁静。

暮色四合,西斜的日光如同一匹柔软的金色绸缎,穿过高三教学楼四楼那扇未完全拉拢的窗帘,精准地铺洒在靠窗的课桌上,将木质桌面染成一片温软而澄澈的淡金色,边缘晕开柔和的光晕。

空气中的尘埃在光柱里缓慢地浮沉、旋转,像是被时光浸透的、有了重量的细小精灵,在寂静中演绎着无声的舞蹈。

沈知时就是在这片宁静中走近的。

他的脚步声很轻,落在水磨石地面上,几不可闻。

校服袖口随意地卷至肘间,露出少年清瘦而线条清晰的手腕。

他的目光先是好奇地落在林叙桌角那本只露出一角的灰蓝色图册封面上,继而缓缓移向对方低垂的、被光影勾勒得格外安静的侧脸。

“果然,”他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午后特有的、懒洋洋的笑意,像是无心的自言自语,又像是特意说给身边人听,“最好看的晚霞,总是出现在你没带手机,没法把它拍下来的那个傍晚。”

林叙的笔尖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在纸面上留下一个微小的墨点晕痕。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回应,只是浓密的睫毛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像受惊的蝶翼。

沈知时似乎早已料到这沉默,并不在意。他自然地伸出手,指尖轻轻点向那本露出半截的书脊,语气随意却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这本……讲古建筑的?能借我看看吗?”

那是一本《江南古建构造与尺度之美》,封面是素净的灰蓝色,没有任何花哨的图案,只在右下角印着一行纤瘦的银色小字,像是生怕惊动了什么似的,安静而低调地存在着,与它的主人气质莫名契合。

林叙沉默了片刻,空气仿佛凝滞了几秒。他才低声应道,声音轻得像耳语:“……嗯。”

林叙放下笔,俯身从桌肚里取出那本书,动作略显迟缓地递过去。

他的动作很轻,带着一种固有的谨慎,但指尖在接触到书册时,却流露出一些不易察觉的僵硬,仿佛递出的不仅仅是一本书。

沈知时伸手接过,触手是略带粗糙感的布纹质感,书脊处已经有了些许柔软的磨损,边角亦微微泛白,显然是时常被主人翻阅的。

他唇角弯了弯,语气轻松自然,试图化解那点无形的局促:“最近正好在试着画一些徽派民居的草图,总找不到特别靠谱的参考,感觉细节总是差那么点意思。你这本,”他掂了掂手中的书,笑容真诚,“简直是雪中送炭。”

建筑学是要考画图的,沈知时担心自己到时候暑假才学来不及,已经陆陆续续抽时间开始学了。

林叙只又低低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便重新埋首于眼前摊开的数学习题之中,仿佛刚才那短暂而意外的交集,只是夕阳投下的一缕浮光掠影,掠过便散了,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沈知时拿着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与林叙相隔不过一条过道。他小心地、几乎是带着某种敬意地翻开那本素雅的图册。

旧书特有的、被时光抚摸过的温润纸张气息扑面而来,并非新书那般尖锐的油墨味,其间还隐隐混杂着一丝极淡极清的铅笔石墨的清冽味道,很好闻。

书页内是大量工整而精准的建筑线稿——复杂的斗拱、精巧的雀替、严谨的屋架、雕花的窗棂……每一笔都克制而准确,显示出绘制者极高的专业素养。

但在某些图纸的边角空白处,偶尔能看到用极细的铅笔留下的批注,字迹清瘦、内敛,条理却异常分明,偶尔还会标注出某个细微的尺寸或结构要点。

沈知时一页页静静地翻过,心中的波澜却渐渐兴起。

他从未想过,身边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似乎只与复杂公式和冰冷定理为伴的少年,竟会对这些沉默矗立了数百年的古老建筑,怀有如此细致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

那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层面的掌握,更近乎一种灵魂上的审美共鸣,一种发自内心的、近乎温柔的注视与痴迷。

就在他翻到约莫三分之一处,一篇详解“斗拱结构与力学之美”的章节时,一张素白的卡纸书签悄然从书页间滑落,轻飘飘地、无声地坠于他的膝上。

沈知时怔了怔,下意识地俯身拾起。

那是一枚手工制作的书签。

卡纸是纯净的素白,约一掌长短,宽度适中。上面用极细的勾线笔触,工整而精准地勾勒出一角飞檐与斗拱的局部。

线条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冗余,榫与卯的咬合关系清晰严谨,椽子与梁架的排列组合精准得像一首沉默却充满力量的建筑律诗,充满了理性的美感。

它绝非随意涂抹的产物,而是一种极为克制、却充满自信的表达,每一笔落下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认真与热爱。

沈知时的指尖轻轻抚过微凉的纸面,触感光滑。

他的目光忽然在飞檐下方的一小片空白处停住——那里有一行极小极淡的字,像是书写者刻意想将它隐藏起来,几乎要完全隐没于纸张的细微纹理之中:

“影随檐起,人随心动。”

他的手指蓦地停住,呼吸也跟着滞了一瞬。

那行字写得极轻,笔画细瘦,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味道,仿佛书写者生怕稍一用力,就会被人窥见心底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因美而生的涟漪。

可正是这种近乎笨拙的刻意隐藏,反而让它像一枚悄然落下的、带着体温的私人印章,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某种秘而不宣的、细腻的心事。

更令他暗自惊叹的是那墨色的层次与光影的处理——并非使用张扬夺目的水彩,而是仅用铅笔不同硬度的侧锋与极淡的灰墨,层层叠染,精心营造出丰富而柔和的光影过渡,让整个构图既充满了惊人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又保留了素描独有的那份冷静与克制,一种禁欲式的美感。

他忍不住低低地、发自内心地叹了一声:“哇……”

这绝非任何机器印刷能带来的质感。笔触间呼吸的节奏感,线条里蕴含的内在力度与情感,只可能来自于人的手,来自于笔尖与心灵的直接对话。

“你画的?”他转过头,目光灼灼地望向身旁似乎正专心做题的林叙,将手中那枚书签轻轻举起,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奇与赞赏。

林叙闻声抬头,目光触及那张素白卡纸的瞬间,整个人明显地僵了一下。手中的笔尖在习题册上重重一顿,洇出一个不小的墨团。他几乎是立刻站起身,一步跨过短短的过道,伸手便要取回:“不是……只是随手瞎画的,不好看。”

“哎,别啊!”沈知时手腕灵巧地向后一转,轻巧地避开了他急切的手,语气带着玩笑,眼神却格外认真,“这还只能叫‘瞎画’、‘不好看’的话,那我平时画的那些草图,岂不是该直接扔进回收站,永不见天日?”

林叙伸出的手尴尬地悬在半空,指尖微微蜷缩起来,无处安放。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那红晕甚至还有向脖颈蔓延的趋势。

他脸上掠过一丝罕见的、近乎慌乱的窘迫,像是某个精心隐藏多年的宝藏洞穴,突然被人发现了入口。

“真的……”他的声音低得几乎要被窗外拂过的微风彻底盖过,带着一丝无力的辩解,“只是随便画着玩的,没什么意思。”

沈知时看着他这般反应,脸上惯常的、略带玩味的笑容忽然慢慢敛去了。他没有再继续追问,也没有再出言打趣,只是格外小心地、用一种近乎郑重的态度,将那枚纤细的书签重新夹回书中——正是刚才那页“斗拱详解”之处。

“你以前……”他斟酌着开口,声音放缓了许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系统地学过美术?或者……专门练过建筑素描?”

林叙摇了摇头,视线低垂,死死地盯着自己洗得发白的鞋尖,仿佛那里有什么极其吸引人的东西:“没有。就是……小时候偶然看到这类书,觉得喜欢,就……照着图册自己瞎画,瞎琢磨。”

“你这若是瞎画,瞎琢磨,”沈知时的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认真,眼底有明亮而真挚的光在微微闪动,“那很多正儿八经学这个专业的人,大概真要感到无地自容了。

林叙,”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简直就是……天生就该去学建筑或者美术,你的手和你的眼睛,是为这个而生的。”

林叙没有回应这份直白的赞赏,只是沉默地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重新拿起笔,指尖用力得有些发白,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强行灌注到眼前密密麻麻的题目里,试图将自己重新藏进那个安全的、只有数字和公式的世界。

只是那彻底红透的、几乎要滴出血来的耳廓,却无比真实地泄露了他此刻并未平静、甚至堪称汹涌的心绪。

那天之后,沈知时再看向林叙的目光里,便悄然掺入了一些别样的、复杂的东西。

那不再是简单的好奇或同窗间的欣赏,而更像是一种发现瑰宝后的惊叹,一种渴望深入了解的探寻,以及一丝……连他自己也尚未完全明晰的、被强烈吸引的暖意。

三日后的黄昏,气氛同样宁静安然。沈知时终于将那本厚厚的图册归还。

他特意用柔软的纸巾仔细擦净了封皮上可能沾染的所有微尘,连书脊缝隙那些难以触及的角落也极其耐心地轻轻拭去,仿佛对待一件珍贵的易碎品。

“还你了。”他将书轻轻放在林叙桌角,指尖在光滑的封面上下意识地轻点两下,语气寻常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郑重,“书签我也原样放回去了,就在斗拱详解那页,我保证没动,也没折到任何一个角。”

林叙低低地“嗯”了一声,并未抬头,仿佛全身心都沉浸在一道复杂的物理题中。然而,那握在手中的笔尖,却在练习册的空白处无意识地停顿了长长的一瞬,泄露了他并非全然不在意。

沈知时没有立刻离开。他看着他沉静的、仿佛无波无澜的侧脸,看着他握着笔的、指节分明而修长的手,忽然又清晰地回忆起那枚书签上精准而无比温柔的线条,那份细腻,那种克制,以及线条之下蕴含的、难以言喻的静默力量。

他忽然清晰地意识到,林叙平日里的沉默并非出于冷漠或孤僻,而更像是一种近乎固执的、习惯性的自我收敛。

他像是早已习惯了将自己安放在一个安全的、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除了必要且简短的回应,从不轻易向外显露半分内心的情绪与波澜。

可恰恰是这样一个人,却用他笔下那些冷静的线条,构建了一个如此丰富、细腻而温暖的内心世界。

那些线条,不是为了炫耀技法的娴熟,也绝非无意间的随手涂鸦,它们更像是一种沉默却坚定无比的语言,一种与世界对话、也与自我对话的独特方式。

沈知时忽然毫无预兆地俯身,靠近了些,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缩短。他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气音,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

“那张书签,”他开口,目光落在林叙微微颤动的睫毛上,“画得是真好。比我见过的很多专业书里的插图还要好。”

林叙放置在桌下的左手指尖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

“特别是那行小字,”沈知时的声音放得更轻了,像一片羽毛缓缓落下,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温柔,生怕惊扰了什么,“‘影随檐起,人随心动’……写得真好,很有味道,也很……你。”

林叙整个人仿佛被瞬间施了定身咒,僵在原地,连呼吸都似乎停滞了。

他以为那行字写得足够轻,藏得足够隐蔽,足以完美藏匿住自己一时兴起落笔时,那份不合时宜、也不敢示人的细微心绪。

他却忘了,沈知时有着怎样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晚自习时,窗外夜色渐浓,如同墨汁滴入清水,缓缓晕染开来。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随风悄悄潜入室内。

沈知时坐在窗边,手下的笔却迟迟未动。

脑海中反复浮现的,依旧是那角飞檐清晰而优美的轮廓,那精准的榫卯结构,那柔和的灰色调光影,直至身旁的林叙收拾好东西,起身离开座位,他才蓦然从遐思中回神。

但他的脚步只是动了动,最终却像被钉在了原地。他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

只是静静地目送着那道清瘦挺拔、却总带着一丝孤独感的身影,安静地、一步一步地融入走廊尽头那些明明灭灭、摇曳不定的光影里,直至彻底消失不见。

在那一瞬间,沈知时心中忽然涌起一个奇异的念头:林叙就像一栋隐秘的、饱含故事的古典建筑。

外表沉静,甚至因为历经风雨而显得有些疏离冷淡,但内部的每一处结构,每一笔细致入微的刻画,可能都是经年累月用心打磨、反复思量的结果,内里藏着旁人难以轻易得见的丰饶、深邃与深情。

而那枚意外被发现的小小书签,或许便是他得以窥见那复杂而精美内部结构的第一扇窗,一扇对他悄然打开的、通往林叙内心世界的窗。

某日下午的一节自习课临近结束,阳光西斜,温度宜人。林叙大概是连续做题久了,有些疲惫,竟罕见地趴在桌上睡着了。

额前柔软的黑发有些凌乱地垂落,遮住了部分阖上的眉眼,露出的小半张侧脸在夕阳温暖余晖的涂抹下,显得格外柔和宁静,褪去了所有平日里的清冷疏离。

沈知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立刻离开教室。他坐在后排自己的位置上,一手随意地支着下颌,另一只手无意识地在空白的草稿纸上涂画着。

笔尖滑动,不知勾勒的是某座建筑的骨架轮廓,还是某种此刻正萦绕在心间、难以精准捕捉的朦胧心绪。

他无意间回头,目光掠过林叙垂在桌边自然微蜷的手。

那只手看起来干净而修长,指节分明,此刻正松弛地虚握着,像是在睡梦中也无意识地想要握住一点什么实在的东西。

他忽然想起几日前,林叙试图“抢”回那枚书签时,那一瞬间流露出的、近乎慌乱的紧张。

那并非源于害怕什么秘密被窥破的恐惧,更像是一种长久以来精心藏匿的柔软心意与热爱,忽然被意外而来的阳光直接触及时的本能退缩——急切地想要遮掩,想要保护那份尚未准备好、也不知该如何示人的珍重。

沈知时无意识地用牙齿轻轻咬住了铅笔的木质末端,目光变得有些深远。

胸腔里,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正在悄然发酵,温软而鼓胀,带着陌生的暖意。

林叙的安静,他笔下那些克制而精准、却蕴含无限力量的线条,他拙于言辞却善于用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温柔与坚持……

所有这些细微的碎片,都像悄无声息的绵绵春雨,一点点地、持续地渗入他的心扉,无声地改变着他内心原有的认知地貌,重塑着他对“林叙”这个人的全部理解。

或许,从一开始,他对林叙的感觉,就不仅仅是“佩服”或“觉得他很厉害”那么简单。

——他是想要靠近他。想要读懂他沉默背后的语言,想要分享他笔下那个安静而丰富的世界。

自习结束的铃声即将响起,悠扬的前奏在走廊回荡。沈知时忽然站起身,绕过几张摆放凌乱的课桌,径直走到林叙旁边。

林叙已经醒来,正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惺忪倦意,慢吞吞地翻阅着下一节课的资料。察觉到他的靠近,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

“怎么了?”他抬起头,眼中还残留着一丝迷茫,带着些许疑惑望向他。

沈知时嘴角弯起一个惯常的、略带懒散却足够好看的笑意,语气轻松:“想找你帮个忙。”

林叙静静看着他,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清晰地映出他的影子,安静地等待着他的下文。

沈知时眨了眨眼,刻意拖长了语调,带着点半真半假的玩笑意味:“你上次夹在那本古建书里的那张书签,我特别喜欢,看了好久。”

林叙的呼吸几不可察地滞了一瞬,刚刚恢复常色的耳垂又隐隐有泛红的趋势。

沈知时见他没什么反应,只是沉默,便又凑近了些,声音压低,语气却悄然褪去了玩笑,变得认真起来:“能不能……也替我画一张?”

林叙彻底愣住了,眼睛微微睁大。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滞。他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像受惊的鹿,很快又垂下去,视线落在自己交握的手指上,声音轻缓得如同梦呓:“……为什么突然要这个?”

“因为好看啊。而且非常特别。”沈知时的手臂自然地撑在他的椅背上,形成一个略带侵略性却不会让人不适的包围圈,笑容依旧轻松,眼神却格外明亮,“你画的比书上印的插图还清晰,还有味道,那飞檐、斗拱、椽子……每一个细节都好像活了一样,我看一眼就记住了,忘不掉。”

林叙的眼睫轻轻颤动了一下,像蝴蝶挣扎着想要起飞,依旧没有作声,只是抿紧了唇。

沈知时看着他这副模样,收敛了些许外露的情绪,语气放缓,带上了一种难得的、与他平日形象略不符的郑重与温柔:

“我就是想要一张,专属的。”

“你亲手为我画的?”

话音落下的瞬间,林叙交握的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像是在抵御某种突如其来的、过于汹涌的情绪。

那句“专属的”,像一颗被精心打磨过的温润石子,隔着层层叠叠的心湖波澜,精准地、轻轻地投入了他心中某个从未被外人触及的柔软角落,漾开一圈又一圈无法平息的涟漪。

他低着头,鸦羽般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所有可能泄露的情绪,但那渐渐从耳根蔓延至脖颈的、不易察觉的绯色,却诚实地背叛了他。

“……你想要什么样的?”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沈知时几乎以为他不会回答时,才终于开口问道。声音轻得如同午夜梦回时的呓语,仿佛怕稍一大声,就会惊扰了此刻空气中流淌的、微妙而脆弱的氛围。

“随你,”沈知时靠在桌旁,目光落在他低垂的、轻轻颤动的眼睫上,语气宽容而充满期待,“画任何你想画的都可以。但是我希望——”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柔和,“那是你愿意送给我的。是你用心画的。”

林叙像是被这句话烫了一下,指尖又是一颤。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眼。

沈知时的目光正正地、毫不避讳地落在他脸上,眼底含着浅浅的、如同春日溪流般的笑意,那笑意之下,却是一份深藏的、不容错辨的认真与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叙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他只是极轻极缓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点头。

一个微小的、却重若千钧的承诺。

沈知时看着他终于点头,眼底的笑意瞬间如同星光炸开,璀璨夺目。

他强忍着想要欢呼的冲动,只是同样郑重地点点头,然后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

嘴角那抹抑制不住的、大大咧开的笑意,直到他坐下后,也始终未曾散去。

他没有再看向林叙,但心中却已开始悄然地、无比雀跃地期待起来——那张专属的、独一无二的书签,最终会是什么模样?

是一角他熟悉的、来自江南水乡的飞檐?一根沉默却充满力量的椽子?还是一道他此刻或许并不能完全看懂、却愿意反复揣摩、珍藏心底的、独属于林叙的线条语言?

其实,具体是什么图案,在此刻,仿佛都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那将是林叙——亲手为他而画的。

一笔一划,皆如心绪装订,落墨即是馈赠。沈知时觉得,再没有什么比这样一份独属于他的、带着对方温度的心意,更加珍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书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