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 第63章 第九章死别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第63章 第九章死别

作者:都广建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1 21:19:35 来源:文学城

“咳咳....”

恒吾捂着嘴避免吵到睡着的烛光,脚步快而无声的远离桑树下。

献同样脚步轻而无声的追上恒吾。“汝近来气色缘何变差了?”

以恒吾平时对身体健康的在乎,没理由突然身体不舒服。

恒吾道:“许是这段时间太忙,没休息好,风一吹便不舒服。”

献差点翻白眼,汝身体几时这么脆了?

恒吾也很无奈,她对自己的身体很关注,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变差了,但为何变差死活找不出原因,不论她如何回忆,自己的饮食作息都很健康,不浪也不作。

不想提自己毫无头绪的身体变化,恒吾换了个话题,看了眼靠着桑树小憩的老妪,好奇的问:“烛光为何唤烛光?”

这个时代传统的起名还是成年仪式上根据猎物而取,当然,有主流自然有非主流,恒吾自己就是非主流之一。

她成年时猎了一头豨,但她给自己起的名是恒吾:永恒的吾。

再就是恒吾之女那种,是孝子,所以生来便得名吉。

烛光的名字就比较奇怪了,烛为用浸过油的麻丝捆缚成柱状,形似虫体的火具,烛光意为火炬之光。

就算是非主流中也没见过这么起名的。

献愣了下,旋即看了眼恒吾美丽且年轻的脸,恍然:“她原来不唤此名,唤麋。”

恒吾奇道:“如何改名了?”

“修渠需要从诸部调动大量人力,而缺了人手,诸部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众人皆希望早日修完早日回部落,一些人为此在夜里都开工,但....双月虽明亮,却不够明亮,时有人受伤。尽管吾与拂晓反复叮嘱不可夜里做活,仍不时有人不听。烛光修渠时,见此便造了烛,工地上亮如白昼,让众人得以安全凿渠。为了纪念此事,众人以烛光唤她,时间久了,她原本的名被烛光取代。”

“吾才知。”

“那是七十余春秋前的事,知晓起源的人死得差不多了,汝自然无从知晓。”献有些唏嘘。“时间是这世上最无情的存在,不论什么人什么事,留下怎样的痕迹,都会随着时间而消磨,直至无痕。”

恒吾道:“只要还有人用烛,烛光的痕迹便永远不会消失。”

献想了想,赞同点头。

烛实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即便有朝一日人们忘了曾有烛光这个人,烛也会无声证明烛光存在过。

恒吾若有所思。“汝说吾会留下怎样的痕迹呢?”

献思考片刻,笑答:“百载之后,人们会在妇人生产时向汝祭祀,便如妇人分娩时,人们会在大室外跳舞祭祀,请求拂晓护佑妇婴平安。”

她亲手收敛了拂晓的遗骨,确定拂晓已化为死者。

尽管传说死者会回到人间,然近百载过去,她始终未再见拂晓,但这不妨碍人们坚定的认为变成死者的拂晓回到了人间,向她祭祀与祈祷,请求拂晓护佑妇婴。

见证了大室祭祀传统的诞生,献很难不思考诸部其它杂七杂八的传统怎么诞生的,以及,怀疑恒吾正在孕育新传统。

恒吾讶然,思考须臾后道:“比起留下传统的痕迹,吾还是更想要长久的以吾的形式存在下去,便似汝。”

献道:“汝要如何似吾呢?”

“吾还没想到。”恒吾问:“汝曾说岱舆神山上有一位对人充满善意的神,下一次汝寻找岱舆时,吾与汝一起。”

既然凡人的方式无法求索出答案,那就换个方向,从神那里请教。

献欣然应允。“善。”

“咳....”

恒吾捂住嘴。

献道:“汝身体不适便先回室休息,此地交给吾。”

恒吾嗯了一声,捂着嘴去休息。

献回到烛光身边坐下,暮春的阳光洒在身上非常温暖舒适,献不由打了个哈欠,将烛光的脑袋放到自己腿上,自己靠着桑树小憩起来。

睁眼时霞光已染上天际,献愣了下,居然睡了这么久,赶紧拍烛光。

“醒醒,别睡了....”

春季不同夏季,天色越晚气温越低,在室外睡觉很容易着凉,老人不比年轻人,年轻人着凉了起来向寒母跳舞祭祀,跳得满身大汗自然不药而愈,但老人守不住寒母的这种祭祀要求。

手拍在脸上触手冰凉,献心里咯噔了下,不死心的拍了拍,再拍....拍了好一会人也没醒。

献沉默一息,试探的将食指伸到烛光鼻下,没有一丝一毫的气息流动。

献哀伤不已:“吾不喜死亡,汝为何要让吾补上了拂晓死时错过的?”

*

合作部落群的丧仪比起过去有了变化,过去是在公共墓地挖个坑埋了即可,如今会根据是否成年选择不同葬法。

幼崽死了,尸体塞进陶瓮里再埋,大人死了则直接埋——烧不出能将大人放进去的陶瓮,而似献对拂晓、植一般做一个石制容器又太费事费时——但怎么埋却有讲究,必须头朝光照足的一边,脚向着光照少的一方。

除此之外,大人死了,还会放一两件物品陪葬,基本是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一般为骨制饰品、不能再用的生产工具(还能用的是集体财产,不能陪葬)等。

烛光的陪葬品除了常规的一串骨珠,还有众人送的东西。

恒吾在烛光身边放了一串翡翠项链,是数年前从南方带回来的漂亮石头打磨而成。

献在烛光的身边放了一枚来自深海的紫色贝壳、一支烛、一大把色彩鲜艳的鲜花。

大河之洲部落的族人也多多少少放了一两件,到最后,陪葬品几乎将遗体掩埋。

给死者的礼物放完,众人一人一铲土将坑填上,没多久墓葬坑变成了一块与普通地面没有区别的平地。

恒吾看了一会什么痕迹都没留下的平地,怅然若失。

献安慰道:“死者会回到....”

“汝见过回到人间的死者?”

“没见过,但吾记得她,汝记得她。”

恒吾没接这个话题。“汝何时出发去寻诸部?”

烛光毕竟是合作部落群大首领,死了得通知一声诸部,让诸部重新选出大首领。

“今日。”

恒吾问:“汝觉得,可还会有新的大首领?”

献觉得很悬。

合作部落群内部早就分化成了若干三三两两的小型合作部落群,只不过烛光比较能活,再加上拂晓与她在时的积累,合作部落群还在面子上维持惯性,但再强大的惯性也有消磨殆尽的一日。

献许诺:“不论有没有新的大首领,汝的养妇饮食都会流传开来。”

恒吾松了口气,旋即捂嘴闷咳了一声。

献担忧的看着恒吾。

恒吾道:“吾无事,汝不是检查过吗?”

献更忧虑了。“汝的身体在变得虚弱。”

“岁数大了都会如此。”

献:“....你才活了三十几个春秋。”

恒吾笑道:“大部分连三十春秋都活不到,然吾并不会满足于此,吾一定会坚持到汝下一次去寻找岱舆。”

献点头。

下一次岱舆的入口打开时,她一定要带恒吾寻光焰,请光焰看看恒吾是怎么回事,若恒吾真能如愿长生就更好了。

献下午背着干粮出发,带着恒吾创造的历与孕妇食谱,告诉诸部烛光死讯同时也将两种知识传授,直到秋季合作部落群的诸部议会举行才忙活完。

然,大会议并未选出第三任大首领。

获得提名的人有数十位,其中一半人票数相当。

献观察了下,发现每个部落投票时都是投给自己所在小区域最有声望的人。

每一票都投得很理智,看得出是认真选的,但每个人的出发立场不再是整个合作部落群,而是自己所在小区域。

发现这一点时,献惆怅不已。

*

恒吾部落,晒谷场。

恒吾一边咳嗽一边裹紧厚皮草,将一块肉塞进嘴里咀嚼。

倏然感觉到一阵风,抬头一看,见到一双巨大的青色羽翼。

有翼者落在身侧,青色羽翼收缩、化作光点消散。

恒吾看着身边人的神色。“汝的脸瞧着似被一群熊揍了,大会议结果如何?”

献失魂落魄道:“散伙了。”

恒吾:“啊?”

虽然猜到合作部落群迟早散伙,但这是不是太快了?

“他们争执一日也没选出新任大首领,反倒翻起往日的冲突,汝的部落曾经做过什么不好的事,他的部落曾经做过什么不好的事....翻到最后的结果是诸部决定放弃选出新任大首领,以后诸部与自己关系好的部落各过各的。”

恒吾安慰道:“诸部分散在广袤的大地上,从最东边的部落走到最西边的部落需百日,久而久之,诸部自然同往来最多的邻近部落关系更好,以前需要所有部落合力修渠修大仓,对遥远的很少有往来的部落固然感情淡,但也会维持往来,但烛光已经很久没有调动所有部落修建大型工事。”

献:“....”

烛光不再调动所有部落不是不想,是她这个信使跑了。

恒吾继续道:“如今这般也没什么不好,诸部已适应如今的气候,几个部落互相合作也足以生存。”

虽然散伙散得有点荒谬,但诸部能散伙成功足以说明散伙不会妨碍生存。

在这个生存至上的时代,没有人会与生存对着干。

“吾明白,只是怅然。”献揉了揉脸。“不提此事了,汝身体如何?”

恒吾:“....”

献看着恒吾的脸,白了不少,这不是好兆头。

这个时代除了皮肤怎么晒也晒不白的类型,大部分人都是小麦色皮肤,甚至黝黑皮肤,反正颜色很深,成天在野外活动,皮肤想不深都不行。

一个人的皮肤白皙,却不是天生的,只能说明此人户外活动锐减,而户外活动锐减的原因只会是身体不支持。

恒吾烦恼不已。“吾也不知怎么回事,身体就是越来越虚弱,吃什么药都没用。”

献想了想,道:“吾不回日旸之地了。”

“啊?”

“吾留下来照顾汝,吾会飞,汝需要什么药,不论离此多远,吾都能为汝带来。”

恒吾欢喜的抱住献:“与汝相识为吾一生之幸。”

恒吾很积极的治疗自己,尝试不同的药草,乃至将不同的药草组合搭配治疗身体,一个不行就下一个,不论药汤多苦,恒吾都面不改色一碗又一碗灌入腹中。

然越治疗,身体越虚弱。

气候温暖的春夏时节还好,精神好一些,但秋冬时节,尤其是冬季,恒吾吹个风都可能着凉,只能终日闷在屋里,等春夏时节找回一点精神。

然,顽强的挣扎两个春秋后,恒吾的身体在第三个冬季衰败到极致。

火塘中熊熊燃烧着柴草,恒吾躺在献的怀里,却一点都感觉不到温暖,双手死死抓着献的手臂,仰视着献年轻的脸庞,目光充满嫉妒。“吾不想死。”

献忍着手臂被指甲抓出伤口的痛苦,安慰着恒吾:“汝一定会好起来的,汝还要与吾一起去寻光焰,汝会活很久很久....”

恒吾艰难的松开献的手臂,抬起一只手抚向献的脸。

献配合的低头让恒吾能摸到自己的脸。

恒吾贪婪且嫉妒的摸着献的脸,这张传说活了两百多个春秋却比自己还年轻的脸庞,目光中的贪婪愈胜,似要将献生吞活剥。“吾为何不是汝?吾不甘心....”

手臂倏然无力坠地。

献低头看着恒吾,女人美艳昳丽的脸庞上充满贪婪与嫉妒,因疾病而浑浊的双眸睁得大大的,不甘的瞪着献,神情之狰狞换在任何人脸上都会很难看,在这张脸上却仍令人感觉到美,只是不如平时美。

献伸手摸恒吾的眼眸,想帮恒吾合上眼眸,然,手抚了下,眼眸还是睁着的。

再抚,无用。

再再抚,仍无用。

献只得放弃。

献道:“愿汝化为死者归来。”

冬季时身体孱弱的人很容易死,尤其是老人与幼崽,但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挖坑太辛苦了,因此每个部落都会在雪落之前提前准备好墓坑,谁死了就给谁用。

恒吾死了,等了半日确定人死透后众人将一座墓坑里的积雪掏干净,将恒吾的尸体放了进去。

将恒吾生前用的最多的捣药杵、耒等工具放入墓坑,众人依次上前给恒吾赠礼陪葬,献在身上翻找了下,最终选择一支虎骨做的骨笛、一串骨雕项链给恒吾陪葬。

礼物送完后,众人填土。

一柸又一柸土落下,容貌美艳昳丽的女人渐渐消失,直至不见。

一直没有哭的献潸然泪下。

献抹着眼泪向众人道别,不论众人如何劝说冬季不宜出行也不管不顾的背上干粮展翅离开,一路狂飙回日旸之地。

顶着冬日鹅毛大雪狂飙的后果是毫无悬念的,献一落地便晕了过去,将听到动静出门来看怎么回事的霄吓得不轻,赶紧将人扛进屋里。

放下后一摸额头,滚烫。

霄将献脱光,裹了五张兽皮后赶紧奔向仓中。

原产南方淮水的马蓝经过恒吾的研究确定可以治着凉,在献的帮助下将马蓝带回大河流域,又因为马蓝可以提取颜料,迅速在大河流域广泛传播。

夙沙部落里老人多,一不留神便会生病,霄为防万一,平时在仓中储存着两罐晒干的马蓝以备不时之需。

寻到盛着马蓝的陶罐,霄从中抓出一把,想了想,又抓了一把茱萸,回到大室,找了只盛水的陶罐将马蓝与茱萸一起投入再放到火塘上熬煮。

熬煮出药汤后,霄将热腾腾的药汁灌入献嘴里。

本来就捂着五张兽皮,再来一碗马蓝与茱萸混煮的汤药,献立时汗出如浆,最里面一层兽皮都被打湿。

霄将最里面的兽皮抽走,补了一张新的。

*

献做了个梦,梦到自己被人放到了篝火上烤,大惊,吓醒了,睁眼一看,虽未在篝火上烤,但也没好多少。

“醒了?那不需要勺了。”

霄将木勺放下,将陶碗递到献嘴边,献就着霄的手将陶碗中的药汁一口闷。

这是恒吾传授给她的喝药经验,药就没有不苦的,一口闷可以少受罪。

将药汁一饮而尽,献看向霄长满皱纹的脸,仍浓密却已苍白的头发,长长的松了口气:“汝还活着,真好。”

霄愣了下,旋即问:“恒吾死了?”

献点头。“霄,汝一定要好好照顾身体,活很久很久。”

霄看着献的脸,五六十春秋过去,变化很大,但不是往老了变,而是从稚童变成了大人。

“献。”

“嗯?”

“所有人都会死。”

“吾知道。”

“然吾等会比汝先死。”

献:“....”

霄道:“没有任何人能一直陪伴汝,汝当学着习惯死亡带来的分别。”

献一脸抗拒。“吾不想学。”

霄莞尔。“莫要说幼崽话。”

“吾不喜死亡。”

“没人喜欢死亡,然汝亦需知死亡并非结束。”

“从未有人见过归来的死者。”

“但汝见到了吾。”

“汝非死者。”

霄指着自己的脸。“吾难道不似屏翳?”

献不假思索:“汝非屏翳。”

“吾非屏翳,但吾难道不是她的遗留?”

献愣住。

“汝有很漫长的时间,在无尽的时间里,汝会一次又一次见到吾,见到屏翳,见到恒吾。”

“那都不是汝等。”

“却是一种缘。”霄笑道。“就算不是也无妨,没有人能一直陪伴汝,但吾相信,每一段路都会有人陪伴汝,便如屏翳曾陪伴汝数十春秋,浮城曾陪伴汝百余春秋,吾亦陪伴汝数十春秋,恒吾少一些,却也有十余春秋。难道因为刹那的死别之苦?汝要否去这些春秋中的每一分温暖?”

“死别之苦不是刹那,是恒久。”

“汝觉得是恒久只是因为温暖汝的个体不再继续温暖汝,但汝会遇到新的温暖,人的眼睛长在前面是为了向前看,可不是为了向后看。”

“那也不能抛下死者。”

“汝可还记得屏翳?”

“记得。”

“汝可还记得拂晓?”

“记得。”

“汝可还记得恒吾?”

“既然记得,谈何抛下?”

献陷入思考。

霄又道:“且汝没发现吗?”

“发现什么?”

“汝会生病。”

“是人都会生病。”

“是人都会死。”

献愣住。

霄含笑道:“汝亦会死,只是那一日到来得比吾等迟,而非不来。”

献一直蹙着的眉头倏然展开。

*

雪天狂飙很爽,飙完悔(苦?辣?)断肠。

献的身体一直很好,从未生过病,这一次生病却是病去如抽丝,别人几天就痊愈了,她过了十日也没痊愈,一日两餐的被霄灌马蓝茱萸汤。

一个苦一个辣,两者混合,滋味已非语言能形容,一碗药半日吃不下饭,两碗药一日吃不下饭。

病愈时,献身上的肉量肉眼可见掉膘严重。

终于不用吃药,献的胃口立时恢复,一日三碗肉汤,又因着天冷无法出门,献让霄从仓中拿一批牍。

霄不解:“汝要帮吾记盐粮?冬日无事,并无需要记的事。”

献摇头。“非是记录,不对,是记录,但不是记物资,是记旁的。恒吾最后三个春秋一直在治疗自己的身体,她死了,她一生对植物的研究也随她去了,太可惜了,吾想将她的研究都整理并记下来。”

“人都死了。”

“她活着时吾陪了她很久,她研究植物是,吾亦跟着她,她掌握的知识都有传授予我。”

霄欢喜。“如此甚好。”

恒吾的知识就这么随她的死而逝去就太令人心痛了。

霄迅速搬来一大捆木牍并一把石刀、一支笔、一碗马蓝、木蓝制作的墨水。

“汝身体尚未完全养好,汝言,吾刻。”

也行。

献点头,回忆起恒吾用一生研究出来的植物知识。

恒吾确定有药用价值的共四十六种,有的只适合内服,有的只适合外敷,有的可内外兼用,有的植物与另一种植物组合起来效果更佳,甚至会起到没想到的效果。

霄刻了数日后忍不住问:“如此多的植物与组合,她如何了解的?”

献答:“吃出来的,每一种植物,每一种组合她都吃过。”

霄佩服。

药就没有不苦的,这么多种植物与组合得吃多久?

且这还是确定有药用价值的,一种植物有无药用价值需吃过才知,可见恒吾吃过的没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只会更多。

此人对自己的舌头是真狠得下心。

感谢云容的提醒。

我都快忘了烛光的名字不是我自己起的,是有历史原型的,如果不是你提醒,我都没想起去查烛字的原始字形字意。

PS:烛字的起源居然是火炬,左半边是火焰,右半边是形状像虫的火炬——一直到先秦时期,火炬形状都长得和虫很像——真没想到烛在最初不是蜡烛,而是火炬。

后悔了,烛光应该单开一卷的。

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

啧,现实历史上这俩不会真的和我的二创一样,都是火的器具发明人吧,如果是,这也太惨了,堪比燧人的功绩,结果啥实际都没留下,还得后人翻她们名字的原始写法才从字形里看出点不对。

当然,也不排除燧人的原型之二就是她们(也可能之三,她们的母亲登比氏疑似原始光神,从宵明与烛光这俩倒霉蛋的名字上,我算是看出规律了,名字和光、夜晚有关的女神,多半是火的器具有关),但传统印象里,燧人氏是男的。

PS:恒吾最开始的原型是嫦娥和西王母,因为神话里这俩关系匪浅,但写着写着,感觉神农也能糅进去。

想了想,大概是因为神农尝百草这个神话太印象深刻了,以及,必须佩服神农尝百草的神话,尤其是结局。

尝百草,然后被毒死了。

当然,现实里没有食之立毙的断肠草,但凡药带三分毒,没病吃药,没病也吃出病,神农尝百草,就算每一种草都无毒也吃不死人,百草叠加起来,神农不被毒死都不科学。

好真实且科学的神话结局。

言归正传,神农尝百草,那么,必然会发现植物的药用价值——久病成医,久服毒成医。

恒吾参考了这些元素与原型,那么她死于中毒有什么逻辑问题吗?没有。

唯一让我犹豫的是她临终时对死亡的态度,是该无奈释然,还是不甘?最开始想的是无奈释然,以现实里的神明为原型塑造的人物,怎么也该带点神性。但后来想了想,不对啊,现实里的神明是现实里做出事迹的古人,在后人千秋万代的传颂中神化为神,也就是说,神最初是人,既然是人,有人的弱点才该正常,毕竟我写的又不是正儿八经的神话题材,主角们全都凡人。

所以恒吾生命的最后不甘,死不瞑目更合适,最重要的是,恒吾是一个单元的女主,也是高楼的一块砖石。

举个例子,一千年后,会有另一个女主,其医学造诣可以治好大部分病患,以至于除了疑难杂症没有疾病能难倒她,但她对死亡深恶痛绝,却无法改变自己终将死去的结局。

在生命的最后,恒吾往前看,不见古人,往后看,不见来者,但千年后的后来者则不同,往前看,她能看到恒吾,往后看,虽不见来者,但必有来者,来者见她必如她见恒吾。

于是,女主释然的咽下最后一口气。

我没见过你,我出生的时候你已被时间洪流风化成尘埃,骨头渣都不剩,但隔着成百上千年的光阴,神话与传说遗留的吉光片羽中,史书的寥寥数语中,我看见了你们。

对,你们,在时间洪流里,隔着历史长河看到恒吾,并且与恒吾形成承前启后关系的女主不止一个。

这样的话,每个环节的女主就不能完美了,如果一开始就是满级,那后人就只需继承,还开拓进取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第九章死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