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红着眼,发狠地道。
军师暗叹一声。
善谋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这沈千奴,明显善于猜测人心,虽然不知道援军是怎么潜行至洛阳而不被他们发现的,但是沈千奴做出援军在百里之外的假象,诱刘聪和他入套,在他们中计之后悍然发动,明摆着逼他们与大晟皇宫残部兵力拼个你死我活。
战场瞬息万变,匈奴赶在在援军之前,闯进皇宫擒获皇帝的这一种可能,沈千奴会没有算到?
更甚者,这可能正是他想要的……
这种情况下,他会在乎惠帝性命么?
战斗至今,他们五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三万多,再是悍勇,疲惫之师也难敌对方有备而来,若他是沈千奴,必然会握住这个机会,一举全歼敌军,把这三万匈奴人留在洛阳城。
然而,从援军发动攻击开始,对方的攻势就显得十分奇怪,说是包围,但西明门一带十分松弛,就好像专门留出一条道路,等着他们攻占皇宫之后逃走一样……
想到这里,军师不由得心里一紧,看着激愤的刘聪,斟酌着词语,缓缓说道:“这世上,最凉薄的人有两种,一为戏子,一是谋者。戏子演惯人世情爱而无爱;谋者无心,却因他们看透世态炎凉而麻木。”
刘聪莫名其妙地看着军师,脸上显而易见的困惑。他不明白好端端怎么突然说起什么谋者戏子来。
军师只好说得更直白一些:“纵观沈千奴过往种种所为,可见此人善于谋略。此类人,生性凉薄,轻易不会被世俗情义所惑,不能以一般人的想法揣测他的行动。万一我们以惠帝性命相胁迫,他却不上当,我们得另有安全退走的办法,需做好两手准备。”
刘聪听着,很是不以为然:“军师多虑了,人在俗世,哪能不为世俗所桎梏?!就算他不在乎惠帝性命,名义上他依然是臣,惠帝是君,他罔顾君主性命,与弑主又有何区别?一旦事发,天下悠悠众口,每人一口唾液也会淹死他!
一旦惠帝因他而死,那些汉人士族必然震惊哗然,进而疏而远之,群起攻之!区区胡姬之子,卑贱出身,竟妄想僭主称王,实属荒谬!他之下场,只会沦落为世人不齿,亲众离心离德,贵人寡助,时而久之,便忧惧终日,惶惶郁郁,再无称帝可能。”
刘聪以己度人,自认为沈千奴这等聪明人,不会做出自掘坟墓之事。
军师笑了笑,知道说服不了刘聪,干脆闭口。刘聪母族是匈奴贵族,父亲刘渊常年在汉人王朝为质,深受汉族儒家熏陶,连带着匈奴大族多数汉化。
汉人强调血统门第,在世家与平民之间竖起比海还深、比山还高的藩篱。匈奴内部逐年同样强化血脉,讲究正统。
刘聪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又怎么会知道平民和贱民出身之人经历过什么?又怎么能确定他们会与贵族持同样想法?
军师见过为爵位而抛妻弃子的平民,也见过受尽恩赐却刺杀主子为父报仇最后被杀死的宠奴。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按照普罗大众眼中的活法去活着的。
人哪,太过自以为是,终究是要付出代价……
此时,前线禀报,匈奴大军已是攻破大晟前两道宫门!
“我们的暗线已活捉大晟皇帝!”
刘聪喜上眉梢,疾步往外走:“走!我们去看看大晟皇帝长什么模样!”
皇宫内,一刻钟前。
石公公走到急不可耐的惠帝身边,笑道:“皇上勿要急躁,等我带上太子。”
说完,他从惠帝侧后方绕了过去。惠帝强行按捺住心中雀跃,等着石公公把身后皇后身边的小太子带过来。
忽然,惠帝全身一僵。
某种坚硬而冰凉的物品抵在了他的脖颈上。
“皇上,得罪了。”石公公阴柔而熟悉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大殿内,包括太后在内的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霎时凝固。
惠帝声音发抖:“石、石公公,你这是什么干、干什么?”
太后又惊又怒:“哀家自认待你不薄,你为何要……”
石公公眼含泪水,依然是那副慈爱仁善的模样:“刘渊多年前曾救我一命,如果当年没有他向老奴伸出援手,老奴也活不到现在,这是老奴欠他的。太后对老奴的恩德,老奴一直记在心里,时刻不敢忘记,自古忠义两难全,太后的恩德,老奴唯有来生再报了!”
石公公说完,不再理会太后,转头看着周围的守卫,厉声喝斥:“通通让开!不然我就杀了皇上!”
守卫们投鼠忌器,看着神色决绝的石公公和他手下双腿打颤的惠帝,神色忌惮而犹豫。
石公公见状,手上微一使力。
惠帝脖子顿时一阵刺痛,有温热的液体顺着走抵、住的地方流了下来。
惠帝惊恐地瞪大了眼睛,被杀的恐惧席卷全身,疯狂喊叫起来:“让开,让开!”
“你们是不是要害死朕?”
“朕要诛你们的九族!”
守卫们一听,神色惶恐,马上陆续退开。
拥挤的大殿门前,原本围满了退守至此的皇宫守卫和兵马司,而此时,因惠帝被人劫持为质,摩西分海一般分出一条通道来,石公公挟持着惠帝,在两侧守卫的虎视眈眈之下,顺畅地离开了包围圈。
来到混战区,匈奴人见到被石公公挟持走来的汉人男子,以及他头上皇帝特有的黑色十二旒冕冠,全都兴奋地大吼起来。
刘聪被亲卫们簇拥着来到近前,见到萎靡不振的惠帝,大为失望。
“派出使者,告诉大晟援军,他们的皇帝已被我们殿下抓住,让他们立刻放下武器投降!”
传令兵快步跑走,传达命令。
不久,气喘吁吁跑回来:“殿下,那些汉人没有亲眼目睹,不相信大晟皇帝已被我们擒获。”
刘聪哈哈大笑:“不见棺材不落泪,本太子就让他们死了这条心。”
他挟持惠帝登上大晟皇宫城楼,居高临下俯视着城楼下的大晟援军。
传令兵喊话:“你们的皇帝在我们太子手上,立刻放下武器,退离洛阳城!”
城楼之下的大晟援军走出来了一个七尺壮汉,他朝周围的援军说了些什么,大晟援军中顿时一阵哗然,已经追着匈奴人进入皇宫的士兵陆续从各处宫门退出来,恨恨地把手中的刀枪掼到地上。
而后反应过来什么,赶紧把刀或长。枪捡回来,抱在怀里吹吹摸摸,很是心疼的模样。
城楼上的匈奴士兵见状,全都得意地大笑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晟退出来的士兵分成三股,潮水一般从宫门前朝城内各处散去,消失在大街小巷之内,如来时一样突然而迅捷,只留下皇宫门口几千手持弓箭的士兵。
左贤王有些不明:“这些汉人要做什么?”
刘聪笑道:“王叔,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来这般痛快!”
军师在一旁沉声道:“殿下,趁着大晟援军撤退,我们马上从西路离开洛阳。”
刘聪:“不急,大晟援军来得太快,将士们还没有抢掠到什么值钱的物什,等半个时辰后再考虑退去不迟,他们的皇帝在我们手上,不怕!”
军师看着有恃无恐的刘聪,有些焦急地道:“若援军首领改变主意,不顾惠帝性命执意要与我等决一死战呢?殿下非要闹到鱼死网破不可么!”
刘聪不悦:“张老,你胆子太小了!”
军师冷冷看着刘聪:“你父王分匈奴一半兵力予你攻打洛阳,若这些匈奴勇士全部折在这里,汉(前文刘渊建国为“汉”)必遭重创,虽胜尤败,少了一半兵力,汉拿什么与周围群雄争霸?陛下宠爱月氏,月氏之子不过小你五岁,日渐崭露头角,朝中已出现立贤不立长的声音,若你想不通其中关窍,你这个太子,也做到头了!”
军师一番话说得刘聪冷汗直冒。军师是汉人智者,原本隐居山中。是他母亲三顾茅庐,老人才答应出山来辅佐他的。虽然说话不好听,但老人所推演之事,十/又/八/九不落空。
“那些汉人在干什么?”左贤王突然指着城楼下的援军大叫。
刘聪和军师急急朝下面看去。
“轱辘轱辘……”成千上万的木推车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大地仿佛也随着车轮子的急速转动而害怕地震颤不休。
只见原先退去的士兵们人手一辆独轮木推车,快速地从远方奔来,越冲越快,越冲越快——
“哗啦!”一声,木推车上的柴草倾泄一地,一辆接着一辆,顷刻间就堆满了宫墙外面的空地。
又有双轮的木车停在弓箭手旁边,上面堆满了一个个一头捆绑着草包的细杆。
草包油光发亮,像是涂上了油脂一般。
左贤王蓦然大吼:“撤退,撤退!汉人要火攻!”
刘聪下意识反驳:“不可能,他们的皇帝还在我们手上!”
左贤王直接蛮力撞开刘聪,带着自己的亲信快速沿着楼梯下了宫墙。
刘聪难以置信,横刀架住惠帝的脖子,怒吼:“叫你们的人住手!不然我现在就杀了你!”
惠帝脸色惨白,嘴唇哆嗦:“住手!朕在这里!”
他的声音细如蚊蚋,在猎猎寒风和呼啸的烽火中几不可闻,刘聪气急败坏,一把扔开惠帝,朝城楼下大吼:“你们疯了吗?你们的皇帝在这里!睁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你们的将领在弑君!你们也要助纣为虐吗?”
刘聪吼得声嘶力竭,回应他的,却是轰隆隆不断的推车声,源源不断的柴草接连不断地堆积在皇宫宫墙之外,数量之大,像是把整个洛阳城填满一样。
眼前所见,击溃了刘聪的镇定从容,他惊惶地看着先前那个七尺壮汉拿起一个木质的喇叭,面朝皇宫,声如洪钟地下令:
“将军有令,不放走皇宫内任何一个人!”
刘聪以为自己听错了。
卸完柴草的士兵把木推车扔到一边,快速奔至双轮木车旁边,抽/出悬挂在车耳上的弓箭,握住弓身,右手拿起细杆,草包那头从火堆上一点晃过。
“嗤!”
一个个浸泡了猪油的草包瞬间点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油脂芳香气味。
八排士兵保持相同距离,环绕皇宫外墙而立,他们手持弓箭,斜拉向上,对准宫墙之内。
“放箭!”
跟编辑商量8月19日也就是周三入v,从29章开始倒v,93章倒v结束,大家请注意不要购买已阅读内容,还没看过的明天也抓紧趁未入v赶紧看,不要便宜了j.j.
明天不更,我要攒v.╮(╯▽╰)╭
终于不用被你们催入v了,从周三开始,我快乐舒适的假期也结束了,我的咸鱼生活没了/(ㄒoㄒ)/~~
大家有钱捧场,没钱随缘不强求,相识就是有缘,感谢过去三个月以来大家不离不弃的陪伴和鼓励。
不管怎样,我会慢慢写完它,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给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不会因为订阅少就随便应付大家。
再次感谢那些一直不离不弃用霸王或评论“鞭策”、支持我的小伙伴们,感恩有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3章 焚宫(倒v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