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心安处 > 第68章 第 68 章

此心安处 第68章 第 68 章

作者:很饿大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2 22:38:02 来源:文学城

陆岑川听了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心想你们可太小看贾氏了。那是有着一颗宅斗心的女斗士,她如今有儿有女,又得丘老大看中,并且已经开始容不下宁子了,难道以后还能留着宁子分她们母子的家产么?

现在不发作,也只是因为宁子在给她的财产添砖加瓦而已,若是想受用一二,做白日梦还比较快。

“玲子,豆浆好啦!你给阿越煮吧?”

“诶!”

阿越早午各有一顿小点心,吃豆浆的时候就直接从锅里舀,广胜此时煮好了便喊她一声,陆岑川赶紧应了,砸了核桃花生磨碎煮豆浆去。想了想孕妇也能吃,陆岑川就多煮了一些给江妙雨送去。

卫婶子也是没想到,自家儿媳妇儿怀孕了,除了两家父母和自己儿子,竟是这个小姑娘最上心。隔三差五就送些小吃食过来,她手艺又好,儿媳妇儿吃得顺口,让他们少操了不少心。笑吟吟的把人领进院里,见一家人都在院子里剥玉米,陆岑川诶了一声,

“没想着里正叔跟满仓哥在,这可不够分啦。”说着举了举手里的食盒,巴巴儿的看着卫婶子。

卫婶子知道这是个好玩笑的性子,听她打趣就笑着嗔了一句,

“瞧你这说的,你叔和哥哥还能抢你嫂子的吃食呀!”

江妙雨见她又给自己送东西,不好意思的招呼她,

“老叫你费心惦记!”

“哪儿算费心,这是咱们亲近呢!”

陆岑川说着,把手里的食盒直接递给了旁边的卫满仓。她脸上笑意打趣,江妙雨看着就觉得自己脸烧了起来,偏丈夫还跟着她闹,接了食盒就直接把里面的碗端出来,还作势要舀了喂自己。

当着这么多人江妙雨要羞死了,脸上红得都退不下去,却还是张嘴吃了,又小声挨近了嗔怪。

小儿女感情好,长辈们都十分乐见,卫太婆乐得眼睛都不见了,指了指陆岑川,笑她促狭,卫婶子也拉着陆岑川在一旁坐了,如平日里聊些家常。

里正以前只是听说,到没想着陆岑川真的跟自家儿媳处得这样好。见她如今性子开阔,做事有条有理,问她家计日常,都答得十分顺畅,看阿越也被照顾的很好,不禁点头。知道她在做豆腐,就又问她买卖可好,得知俱是平顺,也就安心。

陆岑川一边答着里正问话,手里也帮着剥起了玉米。她家里那些玉米也都是这样晒得干干的,到现在也没想出来能干点儿什么,见里正家玉米也好大一堆,就顺口打听这些玉米要怎么办。

“也就是磨面磨糁,芯子烧火。”

“啊?那我跟阿越两个人要吃到什么时候啊?”那么大一堆玉米,难道要整天吃黄面馍喝玉米糁?这也太发愁了!

“你收成全留着了?也没卖掉一些?”卫婶子诧异,见她傻笑,以为是她没有经验不敢多卖,索性全留下了,就笑到,

“也没事的,这东西晒干了好好放着,能留很久呢!”

说到这里,就又问她今年玉米收成怎么样。陆岑川老实答了,卫婶子没想到她庄稼照料的这样好,这收成若只看亩产,在村里能排的上数了。里正和卫满仓也点头夸她,倒是一旁的江妙雨诧到,

“玲子,你今年不是种的豆子吗?”还拿来做豆腐了。

“豆子?”卫婶子疑惑反问,夏家一共就两亩地,当年买的时候还是看在夏婆子孤儿寡母的份上,才紧巴巴的在上等田边上划出了两亩,这都拿来种玉米了,哪儿还有地方种豆子?

陆岑川本来没想着套种这事能悄无声息的这么久。刚开始不准李宝柱说也只是不想听吴梅花叽歪,后来杨桥他们都往她地里去过,虽然她家的地比较偏僻,偶尔还是能有村人路过的,竟然都没人说什么,倒是不似平日村里传八卦的速度。此时被问起也不遮掩,答到,

“是混在玉米里种了一些,收的不多。”

混在玉米里种豆子?

里正忙活了一辈子农事,还没听说过这样的种法,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卫满仓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他到真没特意去看过,偶尔路过打眼望去,觉得就是一片玉米啊?

见他们都疑惑的望着自己,陆岑川想了想说,

“可能是玉米比较高?只混了几行,不注意怕是被遮住了。”

里正放下手里的活计,脸上有了些思索,

“玲子,你这种法可能跟叔仔细说说?”

陆岑川坦然应允,把她夏天玉米大豆套种的事情说了,卫家上下皆是惊叹,里正又问,

“你这么种的时候有几成把握?”

“没把握,只是单纯的想着多种就能多收些,里正叔你也知道,”

陆岑川挠挠头,她虽然知道套种可以实施,却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当时不过是抱着侥幸勉力一试,

“那会儿家里连盐都没有,想着一入冬吃喝度用全是花钱,与其担心能不能有收成,不如试试拼上一把。”

“大不了那些豆子就当我吃了嘛!”

她轻松的说着当时自我安慰的俏皮话,气氛却还是沉重下来。江妙雨眼见着泛起泪光,陆岑川赶紧去劝,说结果好不就好了,她秋天收成这样好,也就回报了一整个夏天的提心吊胆了。江妙雨忍着泪嗤了她一句,也不愿继续说那些事情,勉强笑着顺着她换了话题。

她们说起家长里短的闲话,里正却没再参与,只掏出烟袋默默抽了起来。见陆岑川看着自己,仿佛很惊讶他也好这口儿,笑着把烟袋磕了磕收回怀里,把略微理清的思绪问了出来,

“玲子,你可知这多收的豆子,意味着什么吗?”

“就能做豆腐了嘛!”陆岑川不在意的笑到。

她笑得无知无觉,里正摇了摇头,

“这是生计啊,遇上天灾**,这就是人命啊。”

这时代平均亩产低的令人发指,陆岑川其实并不觉得多出一二十斤豆子,能对生计性命起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里正说的郑重,陆岑川就也认真了一些,这些事情里正总比她明白。

又听里正说了一顿道理,陆岑川领会了一下中心思想,

“可是里正叔,我这也就是一季的收成,万一只是误打误撞呢?”

里正见她并没有私藏的意思,神色松快了一些,笑到,

“这你放心,来年我们先找些愿意的人家试一试,成与不成,都在我的身上。”

只要不让她负责盈亏,陆岑川就没所谓,对里正叔说自己也愿意把上一季的心得都跟大家分享。

她大方的态度叫里正喜出望外,在地上走了好几圈儿,直夸陆岑川德行上佳,又深看了她两眼,到,

“玲子,你是个好孩子,你放心,叔不会叫你吃亏的。”

“……诶。”

陆岑川告别里正一家,想着里正那句不会叫你吃亏的意思,不知道怎么样才叫不吃亏。又想到里正这个职位,其实是个国家干部来着,就把这事跟杨桥和李宝柱说了。结果两人都欣然叫好,杨桥还说明年一定要带他一个,想法阳光得叫陆岑川深觉自己内心阴暗,只好进城的时候又把这事跟杨路说了。

杨路手指轻扣桌面,面露思索,忽而笑到,

“怪不得你两亩地竟然能卖出四两银子,原来不但收成好,收的东西也比别人多一些。”

陆岑川:“……”

“杨二哥呀……”我很惆怅诶,先别打趣了好吗?

杨路见她苦脸,笑容更甚,摇头点她,

“这是个好事,你担心什么?”

陆岑川:“……”就,平头百姓,不太想在国家机关挂号啊,万一没挂好就进了黑名单呢?

看出她这点儿不愿跟官府扯上关系的心思,杨路无奈,

“你家底清白,这又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就算在官家那里挂了号,也是顶好的名声,不会与你有碍的。”

更觉得她那点担心很没有必要,

“你又并不是叫他们种什么不知根底的新作物,就算用了你的方法收成竟然少了,也怪不到你头上的。”

陆岑川一阵沉默,觉得杨路说得比里正还更夸张一点,默然问到,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么?”

以此时粮食的产量和陆岑川所知年代的巨大差距,很难让她对这仅仅十来斤的上涨,如同里正叔那样产生什么欣喜惊叹,自然也不会像杨路般,一眼就看出这“小小的”增加能产生什么样巨大的影响。

杨路看着她愈加无奈,按说她从小也是跟着母姐以种地为生,收成多寡都是仰赖老天赐一口饭吃,为什么竟偶尔一副不知人间疾苦的模样?

再想起她对那些秘方手艺不甚在意的态度,叹口气觉得增长见闻这个事,真是刻不容缓了。

杨路态度如此肯定不容置疑,陆岑川又想了想,只要会种地,能听话,连她都能根据估算和夏草玲的经验成功,别人也应该不会失败才对,到时候只要把理论重点都说清楚,问心无愧也就是了,遂点头接受。

了结心中忧虑,陆岑川便跟着杨路一同去见那个从京城赶来的管事。那管事看着五十来岁,微胖,一脸祥和的笑纹,早在杨路书房等候。见了他们先是赶紧起身向杨路行礼,听杨路介绍陆岑川之后也垂头问好,面上毫无疏异,十分的客气。

“王爷的意思,你仔细说来。”

“是。”

管事便从他进献那匣子开始简明扼要的叙说,重点说了那位王爷对这匣子的新奇和探究,

“王爷很是中意,立时赏了纹银百两,听说是东家一力打造,还问了您近日生意动向,叫向您带好,说您有了什么好东西可别忘了他。”

“小老儿便顺势又进了一个还未刻字的三问匣,王爷虽又赏了,却好像不太合心……”

杨路闻言一挑眉,

“哦?可漏了什么口风?”

“王爷最近得了一块心仪的田黄,说是想要刻枚闲章。”

杨路扣了两下桌面,

“……那位从前可不好这样风雅的事情。”

管事抬起眉头看了一眼陆岑川,见杨路并不叫回避,便到,

“京里今年出了几件大事,虽遮掩的极紧,多少还是有些风吹草动传出来。且八月节后王爷竟都没再出京游玩,只多在京郊别院,小老儿妄自揣测……”他说到这里压低了一点声音,

“怕是已经有了着落。”

杨路叩击的指节停住,只略微一想便到,

“这事与我们无干的,听过便罢。”

“小老儿懂得分寸。”

管事说完这些话又去看陆岑川,见她低头和自己怀里的孩子抱着手指无声玩耍,好像刚刚的话都没听见似的,便也当自己未曾说过什么,从怀里掏出一本账簿恭敬递给杨路,

“这是从贩卖之初就开始的账目,请东家过目。”

杨路接过略微一翻,就抬手叫陆岑川过去,

“你看一看。”

陆岑川:“哈?”

陆岑川一愣,见杨路笑意笃定,歇了耍赖的心思,抱着阿越走过去。

为什么竟然要看账啊?!虽然整天嚷嚷着要家传九九乘法,但我不只是个出主意的么!?

心中这么想着,一句话也不敢在杨路面前造次,直接就着他翻开的那页看了起来。这账本一条一目的倒是清楚明了,然而……

“杨二哥,看不懂。”

“哪里不懂?”

“字不懂。”

杨路抬眼去看陆岑川,眼里有些微妙的诧异,陆岑川怪不好意思的,

“我就能认识点儿可端正的字……”这样笔走游龙撇捺勾连的,虽然不是草书,但却胜似草书,恕她看不懂!

杨路抿唇笑着撇她,随手指了九月那页其中的一行,叫她念给自己听。

陆岑川连蒙带猜的,最上面是日期,写明了十九日,下面大约是个乌木什么什么百花什么枝纹团盒?硬着头皮念了,底下的数字倒是很清楚,入纹银八十两,付李什么光,又挠挠头,

“钱数还是认识的啦。”

好好的一条账目被她念得这么坑巴,那管事忍不住笑了一声,赶紧低下头去。杨路亦是轻笑,又翻了几页那账册,到,

“认识钱数,就足够了。”说着又从桌上的匣子里搬出几本看着相似的册子,

“这些是之前三问匣并拼图在各地的买卖账目,你回去看一看,算个明细给我。”

“……哈!?”

陆岑川对杨路叫自己看账大惑不解,并且强烈表示了不想看的意思。一点儿用没有,被杨路三言两语就镇压了,

“里面不仅有买卖进账,做这匣子所用工本人力,行路货运其间各种花销度用,皆在此列。”

看了这个账本,不但对行商来往的模式能有个轮廓,连各地民生也多少会有个大概,对增长见闻来说可谓方便快捷。陆岑川蔫头耷拉脑的应了,管事又回了京里的一些生意躬身告退,杨路这时才说,

“王爷挑剔,你可有什么想法?”

刚刚的对话陆岑川听了个全乎,便捡着其中有关的思索了一阵,本来这匣子卖点就不在花色质地上,于是便试着说,

“他是觉得锁挺好的,但嫌弃匣子的样式?”

“老赵第二个进上去的是个手掌大的扁盒,若是来当印匣其实并没什么不妥。”

没有不妥,却被挑剔,还提出方向,八成是心里有想要的样子。陆岑川腹诽了一下为什么不能明白的说出需求,到,

“只是为了一枚章的话,是要随身携带的意思么?”那就确实是不太合适,款式体积摆在那里。

“卡扣的机关镶在盒盖,加上盒子内里的空位,寸许厚度已是极限。”

陆岑川比划了一下大小,觉得能把体积压缩到寸许,随身携带也是可以了,但还得拼动,太过细小手感难免变差,

“滑块会变得特别小吧?会不会用起来不舒服?”

杨路迟疑了一下,越是做得精细的东西,越是会集中目光在手艺做工和巧思上,她竟去关注手感。

用起来不舒服?

杨路正在思索手感是否真的重要,又听她问自己卡扣机关可能改进,不由反问了一句,

“如何改进?”

陆岑川想了想,问杨路借纸笔,先在纸上画了个圆筒,中间三道横线截成四等分,

“转盘的卡扣比拼图灵活,您看这样如何?”

她一边说着,随手又画了个剖面,向杨路细说自己想法。把四方的匣子改成圆筒,转动机关的转盘改成圆环,附在圆筒之外。这样机关卡扣就暗藏在圆环与里面的圆筒之间,既精简了大小,转动圆环打开机关也比拨动细小的滑块更加趁手。

杨路一时没有评断她这想法优劣,倒是多看了两眼她画的那个剖面图,才点头到,

“如此做个手把件儿挂配之类,倒也使得了。”

“还很不显眼~”陆岑川跟着附和,两人相视一笑,点到为止。

得了一摞的账册子,陆岑川从杨路家出来就没再乱跑,径直回家了。反正听李宝柱说王家兄妹俩还是说不到一处,王大娘一会儿被儿子劝服,一会儿又觉得女儿有道理,看起来还有的好折腾,她也不用上赶着去掺和。

到家跟广胜随便打了招呼,就进屋摆了炕桌翻起账本来。

杨路给她讲了上面一些特殊标示的意思,除了名目有些含糊,别的看起来到没什么困难。大写的数字念起来直观明了,有笔有纸随手写了就算,倒也很方便。

只是毛笔太难用了。

凡是带圈的阿拉伯数字什么6啊8啊9啊都得小心写,一顺笔就给糊成了个团团,一停手就在纸上顿出个大墨点,还好没直接在账本上写画,不然叫杨二哥看了还不得笑话到死。

算了几笔就索性放弃,去削了根木棍,前端削尖,做成铅笔的模样,磨了墨汁沾着写,虽然还是麻烦,总算顺手了些。

这几本账册里项目并不凌乱繁杂,数目也都不大,最多是五位数上的加减,零碎的大不了再带个小数点当尾巴,完全没什么难处。算完了便把每月出入明细誊在纸上,夹进对应账册里面,换另一本继续。

埋头苦算间,陆岑川发现阿越捡了她用过的草纸抓在手里看。上面数字对齐排列密密麻麻的,猛的看过去还以为自己多么的用工,一时兴起抱着阿越看自己手下的数字,单另写了整齐的十个数念给阿越听,

顺手把汉字写在对应阿拉伯数字的下面,看阿越听得十分认真,就放下了木笔,掰着他的小手数起数来。

“一,二,三……九,零!”

阿越虽然还不能说话与她回应,但神态行动都摆明了可以理解,陆岑川念着数字考虑是不是该开始教阿越些知识。

她从来只觉得阿越聪明,但年纪太小就没多考虑,只想叫他在无忧无虑的年岁随意玩耍,如今看来是不是有点儿浪费?倒也不是从现在开始就要读书识字,只是稍微耳濡目染一下,对以后是不是有好处?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个小松鼠。”

陆岑川一边考虑阿越的教育问题一边顺嘴念叨着,还扒拉着阿越肉呼呼的小爪子,挨个儿留下对应数字的手指,摊开成掌或者虚握成拳,小小的软软的,像一个白嫩嫩的小馒头,一口可以吃俩。

阿越任她捉着自己的手摆弄,间或咿呀两声当个回应,陆岑川跟他玩了一会儿就回去算账,见小娃娃盯着数字看,就又回来玩一会儿。磨磨蹭蹭的把几本账都换成阿拉伯数字算完了,晾干了墨汁扔在一旁,抱着阿越正色到,

“小朋友,你这不说话不对呀,牙也不长,咱们再去找上回的爷爷看一看好不好?”

“……咿呀!”阿越扭过头去表示拒绝。

“还不乐意去。”

陆岑川把他搂在怀里,除了这两样阿越哪儿都看着挺好的,还比平常小孩更乖巧省心,再去问李大娘他们,恐怕也就是让自己别着急,也不知道他们别着急的范围到底能到几岁,只好耐着性子再等一等。

又想到刚刚想着的阿越的教育问题,就去把杨桥送的三字经翻了出来,抱着阿越歪在炕上,右手擎着书吊在眼前,懒懒散散的念了起来。不过一会儿就觉得无聊,拿出给阿越做榜样的毅力也没坚持下去,深觉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陆岑川叹了口气,只好去把夏婆子的医药册子翻出来。仔细看了几页,觉得这个自己可以坚持,铺了张纸坐在炕桌前抄了一页,通读一遍没有错漏,当天晚上带着阿越洗漱过后,就轻声念着这页医理哄阿越睡觉,效果卓绝,念过大半自己就睡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