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心安处 > 第144章 第 144 章

此心安处 第144章 第 144 章

作者:很饿大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4:23:41 来源:文学城

杨桥躺着也中枪,但千万里外的,也没人在意他。

说到底,像李宝柱跟石头这样的程度,说认字,真的认得不多,恐怕连三字经都读不顺溜。可说不认字,又都够用了,太难的没有,轻松应付日常生计却可以了。所以平时不显,也没人特意拿来说,甚至因为达不到普遍认知中的、读书的最低程度,就□□脆的划归进不认字的行列。

直到陆岑川改换概念,瑞王较真儿查证,这才为人所知。

瑞王再次细品陆岑川所谓“实用”,所谓“基础教育”,如何能算作“足够”,还有她总结陈词般的那句“环境改变观念,认知改进生活”,提笔蘸墨,又写了封信回京去。

等待皇帝陛下回信的日子里,瑞王不再着重于科举复习材料,转而关注起了识字卡应该如何接档。

他们之前虽然讨论过一二,但不知道实际会不会成功,就没太费心,也着实没想过会学得这样快,这跟瑞王从小进学所经历所知道的,实在是相差得太多了。

根据村人们的学习进度,识字卡在开春之前都足够应对,接着春耕农忙,村人们的进程还会更慢。如今才刚进腊月,等杨桥把他那边的情况反馈回来,过了年再做计较也不迟。然而慈幼局的孩子们,以一种出人意料的速度完成着对识字卡的学习,最多撑到过年,几套识字卡就会教完了。

“这就是全日制跟业余学的区别啊。”

陆岑川倒是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

而且村人们虽然农闲,但家里的活计也不少,该做工得做工,该愁钱得愁钱,地里的庄稼还得管啊,哪能全付心神都用在识字上呢?

再加上一方是小孩子,一方是成年人,如今用以启蒙的基础固然一样,但打过基础之后,面对的可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了,本来就应该区别对待,进阶时间不同步也没什么。

至于慈幼局的孩子们应该如何接档,启蒙的识字卡之后,那就是讲故事的图画书咯。

不过瑞王听了一下陆岑川描述图画书的内容,明确的表示了质疑。

他接受了注重实用的识字卡,却依然认为幼童启蒙不应该仅止于这样的简单。识字卡当做个起步就算了,作为后续承接的,具有连续词句跟叙事性的图画书,已经可以讲述更多的道理,不能再只着眼于浅显了。

更别说要注重什么“趣味”。

陆岑川好不容易打听清楚这年代注音的问题,弄明白了什么叫直音什么叫反切,觉得图画书也不用担心生僻字造成的阅读障碍,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瑞王泼了一盆冷水。

“……你都不准备给孩子们点儿童年吗?”

瑞王大约,应该,不,肯定是听懂了,但不准备接她这茬儿,一脸的你在说什么我不明白。

而杨桥得知前事,干脆利落的写信斥她,

“就知道玩儿!就知道玩儿!!”

瑞王跟杨桥在幼童启蒙之事上达成空前的统一,认为绝不应轻忽松懈,陆岑川啧了一声把杨桥踢出局,以合作者的名头跟瑞王大谈特谈童年的重要性。

什么儿童教育、寓教于乐、身心健康等等有的没的,阿越作为一个儿童,坚定的站在自家姨姨一边,仨人分成两派,辩得不亦乐乎。

图画书的问题谈到最后,白管事提议选一些文辞简单、朗朗上口的五言七言。既熏陶了文采,又不会叫孩子们读起来枯燥无趣,感到吃力,陆岑川跟瑞王各退一步,同意了。

文字定下,又开始讨论配图。

因为注音从未有过,莫小阁还跟了陆岑川好几天确认版式,最终真正开始印的时候,宋老爷子的年礼都送到青树村了。

陆岑川:“???”

谁家腊月初就开始收年礼的!?

而且来送年礼的还不是宋老爷子的手下,而是袁成。

“小宣王爷也来了?”

贴身护卫都到了,正主人呢?

袁成欲言又止,好半天才到,

“王爷跟宋老爷子叫我带了信来。”

也不知是因为语速太慢,还是单纯的错觉,陆岑川竟然觉得他话里有些吞吞吐吐的,

“请姑娘赶紧回信。”

袁成从怀里恭恭敬敬的掏出两封信来递给陆岑川,不等她看,就默默退走了。

数月未见,陆岑川觉得袁成去了一趟江南,言行都变得古怪,一头雾水的拆开信封,才明白他为何如此。

老爷子跟宣王都坦率极了,信虽然有两封,传达的讯息却只有一个:年礼别的不用准备,零食吃完了,多送些来就好。

如此直截了当。

陆岑川无语的看完了两封信,腹诽了半天这两个吃货远在江南竟还如此嘴馋,年礼都要特意点单,还“见信速回”……

回什么回?叫袁成跑这一趟就是为了来监工的么!?

翻了个白眼儿,陆岑川哦了一声不置可否。

其实陆岑川尽管被宋老爷子跟宣王的直白震惊了,但也差不多是时候,该为过节的年礼做准备了。

今年宋老爷子跟杨路一家都在江南,杨桥在外任上,这两边的年礼都需要一个路上运输的过程,肯定要比去年提前送。另外就是宣王,即使他说送些吃食就好,陆岑川也觉得要年礼就是他嘴馋的一个借口,但……这是要送到硕王府的意思吗?

恕陆岑川想象不出往高门大户里送粉条酸菜跟酸辣粉调料的模样。

而且,这爷儿俩到底是怎么把腊味煲当小零食给吃完的?

还有,送了宣王,瑞王要送吗?自己准备的年礼实质上都是些食物半成品,这人连过年都在自家吃饭,送给他有什么意义啊?

陆岑川默默在心里考虑今年的年礼应该怎么预备,要送的人家又都有哪些,可是越想觉得问题越多。

自己准备的那些东西在县里还算体面,尝个新鲜之外说不定还能混个有巧思的名头,又都是亲近的人家,重在心意。京中繁华,这些出手阔绰,节礼都按车走的人家,到底要送些什么上门才好?

她烦恼不已,瑞王却不以为意,不但对要送什么指手画脚,很是列举了几个宣王没尝到过的吃食,还为陆岑川解惑到,

“我的那份当然也送到京里去啊。”

陆岑川:“……”

陆岑川一脸的无奈,瑞王就笑得更深一些,这人从来能够坦然面对门第跟身家的差异,还以为她不会在意这些。故作了一会儿高深,才到,

“难道送我们的就不是心意?”

“哪儿能呢~”

诶了一声,不再提那些乱七八糟的,陆岑川摒弃杂念,用心准备起年礼来。

首先,去年送出的年礼反响很不错,陆岑川出手的那些腊味腌货,特别是咸水鸭跟腊肠,博得了一致的好评,不如今年便拿来当个基本款,还很能体现自家的特色。

然后就是家里为过年准备的豆干、酥糖这些讨小孩子喜欢的小零嘴儿,今年也可以放进年礼里一并送出,大家相距得远了,特意单另出来反倒添麻烦。

最后再附上按照各人喜好特意准备的小物什,这份年礼就算备齐了。

前两样都好说,只是今年需要准备的分量大些,像去年那样只叫三娘四娘帮手,显然是不够了。

最后这样虽然分量不用很大,但最是花心思,也最能体现心意,是个点睛之笔,这就有点儿麻烦。

对于几位嫂子跟小朋友们的喜好,陆岑川不说是信手拈来,也算是了然于心,哪怕出了点偏差没能讨好,也绝不至于出错。

京里的两份,该送什么呢?

陆岑川琢磨了半晌,拿出初次去朋友家上门拜访的严谨劲儿,结合杨二嫂曾经教导过她的种种礼仪,决定把这心意落在两位母亲身上。

为以防落错,又去向瑞王打听,瑞王一听,疑惑问她,

“为何不预备硕王爷的份?”

年礼既然要送入家中,她作为小辈,预备一二物什作为给长辈的孝敬,才是正途。自家那位都宾天了,不准备自然无可厚非,可王叔偶尔都会被提起,故意忽略可就不应该了。

陆岑川比瑞王还疑惑,因为杨二嫂说,像她这样的身份年纪,就算应全家之邀上门,待客这事也多是家中女主人操持,是绝不会直面男主人的,更何况只是送个年礼。

“而且我也不认识硕王啊。”

上赶着送礼是不是不太对?

理由说了那么多,瑞王觉得“不认识”才是陆岑川的心里话,差点儿没忍住喷笑出来。

到底是多不肯献殷勤啊!?

那可是顶级的皇亲国戚,多少人想有个幌子好趁机送点儿东西过去,都不得其门而入呢!

不过她连对自家皇兄都是这副态度,瑞王就也不提点她。毕竟,如果以普通世家作为范本,硕王世子没有大婚,所以硕王府的女主人确实是硕王妃没错,可自家皇兄早有嫡妻,母后又已经放权,执掌中宫的,是皇嫂呢。

既然是以“不认识”为衡量标准,那大家都少一份才公平不是吗?

完全以现代社会家庭构成作为想象的摹本,陆岑川根本没有领会到他们这一层一层的内情,哪儿能想到这年代是这样的?见瑞王没想给她更多关于两位长辈喜好的提示,陆岑川就也不强求,决定自力更生,回头自己想。

她的思路是这样的:

本地结婚生子的年龄普遍都早,以瑞王跟宣王的年纪推测,两位长辈最多只有四十上下,甚至硕王妃可能只有三十来岁,都正在成熟又有魅力的阶段。然而,都是这个不友好的年代的错,即便陆岑川不肯,觉得三四十岁的女性正是风华正茂,她们也会自觉的将自己放在年长的定位上了。

何况以萧家大哥来看,萧母怕早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祖母辈分,宣王前面也有兄长,虽然不是一母所出,但他年纪摆在那里,硕王妃大约不遑多让,也是含饴弄孙的状态了。

所以再转回来,用陆岑川粗浅的了解来做分析,上了年纪的长辈们,最普遍喜欢、不会出错的礼物是什么呢?

当然是营养品嘛。

陆岑川主意定下,材料单子也列好,就去城里跟丁艾调人。

这回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陆岑川想着至少得要两个小工,再加上村里老孙一家,才能忙得过来。顺道把木梧桐带走,给自己打个下手之外,正好带在身边教导几天厨艺。

丁艾对陆岑川培养木梧桐的意向心知肚明,他也很乐见其成。王小喊一人如今虽然足够支应店里,但偌大个店,拢共只有一个支柱,别说有什么突发事件了,厨房里丁点儿差池也不能有,实在叫他难以安心。

想了想又把秦河塞给陆岑川,专门看着材料往来,试着管账之外,也免得万一有事,连个往店里跑腿的都没有。

这样安排起来就没什么疏漏了,丁艾正在盘算陆岑川抽调之后店里人手的轮换,就听她说为了忙年礼,打明日就不来店里了,一切都交给你云云。刚要点头,就听这人继续到,

“松哥儿陪着阿越,要不要跟我回村里住啊?”

陆岑川脸上笑得甜蜜,拐带小少年的坏心思都要藏不住了。

丁艾:“……”

看店没问题,你老想拐走我弟弟是几个意思!?

点头的趋势戛然而止,打起全部精神跟这笑嘻嘻的家伙打机锋。

最终因为打从有了识字卡,丁松就从他哥哥手中接过了教导伙计们学习的任务,丁艾把这事搬出来一说,小少年贼有责任感的,就把跟陆岑川去村里玩儿的提议婉拒了。

陆岑川:“……啧。”

没能拐到小少年,反倒要多带一只皮猴子,陆岑川表示不开心。秦河委屈巴巴,

“东家,不带您这样儿的,我跟松哥儿差什么呀?”

陆岑川看了他一眼,不留情面的打击到,

“你自己心里没点儿数么?”

秦河默默退走,十分有自知之明。

一行人回到村里,先给几人安排了住处,秦河带着两个伙计去找老孙,陆岑川就带着木梧桐直接进了厨房。

刀工,火候,调味,以前只泛泛说过的各项重点,如今一一实例展示。木梧桐起初有些惊讶陆岑川会教得如此细致,本来他以为能跟来就已经很好了,没想到除了置办年礼之外,陆岑川竟然会在平时做菜的时候也带他进厨房。但他很快调整心态,打起百分之两百的精神,努力学习起来。

陆岑川没特别说什么,木梧桐比起王小喊,差的不单单是生来的天赋,更是日常的积累跟品鉴的眼光。

没见识过真正的美味,就连自己往后要努力的目标都没有。

此时叫他跟自己一起下厨,不过是开阔下眼界,知道知道厨艺的境界有几层,并不是能做几锅兔肉、几只烤鸭就到头了。

至于别的,陆岑川最近没准备开分店,慢慢来就好。

等食材人手都到位,各项工序安排好,调味手法等等都教了,确认木梧桐一个人能行,陆岑川就把这事全交给他,自己跑去准备别的。

所谓别的,当然就是按照个人喜好特意准备的小礼物了。瑞王还出主意叫她送小朋友们识字卡跟图画书,陆岑川觉得这人坏透了,想都没想就否决了。

思来想去,陆岑川决定用掐丝珐琅的技法,做些首饰。

打从仿制鬼国嵌成功,到如今柳师傅已经做出了无数的成品叫世人惊艳。且自陆岑川当初做的珐琅插屏之后,柳师傅跟他手下的徒弟们举一反三,各种用途的珐琅画应运而生。据说珐琅画现在跟大大小小的珐琅器皿一样,千金难求,紧俏得很。

想来若是做出几个鬼国嵌的首饰,都不必太过奇巧,嫂子们也能好好儿显摆一番,叫大大小小的姑娘们,都走在时尚前沿开心开心。

陆岑川把这想法跟柳师傅一说,本来又去蹭材料又去蹭工本,还挺不好意思的,结果实际做起来,根本没能插手的份儿。

以柳师傅为首,后面他的徒弟们一字排开,陆岑川想看一眼都难,作为一个手工爱好者,拿出图纸之后竟然没法儿动手,只能默默在旁边运气。

还是最后柳师傅从得了新思路的欢喜里冷静下来,想起这人的小爱好,哈哈笑着叫徒弟们给她准备东西,材料管够还包后期,随便做,做出来优先进窑烧制,这才迅速凑齐了能送人的成品。

不过这回做各种鬼国嵌的首饰,是突发奇想的头一次试验,陆岑川便没有选太难的种类。多是镯子戒指之类,耳钉耳环也有几对,梳篦多做了几把,小孩子戴的钿子也有几个,还做了几个坠子。

反正思路已经给了柳师傅,陆岑川拿着自个儿的成品,留下开始钻研怎样叫鬼国嵌更轻薄、更小巧、更适合做成华丽首饰的工匠们,扭头就跑了。

至此年礼已经备齐八成,只剩下给京中两位长辈的营养品。

虽然瑞王的提议老是没什么可取之处,但他身体孱弱,久病多年,总能对营养品有些见识不是?陆岑川摒弃偏见问过之后,甩了他俩白眼儿就把他的答案扔在一旁了。

天山雪莲,见都没见过好吗!

又把周围人的意见都打听过一遍,陆岑川毫无收获,差点儿写信去江南求救。关键时刻还是瞿老爷子给出了解决的办法,最终陆岑川定下要送出的营养品,是一种花蜜。

说是叫做花蜜,其实并不是什么蜜的种类。

其中花,指的是制作时用料繁多手法复杂,说一句花里胡哨也不为过;蜜,是因为里面又有许多的蜂蜜,最后的滋味儿也甜丝丝的。陆岑川最不耐烦起名字,放在年礼的礼单上又不好没个说头,就直白的拿来冠名。

而实质上,这是一味补身安神的膏方。

结合陆岑川做药膳时的心得,加上研究瞿老爷子药膳手札所得的启发,还有一点每夜读夏家医谱当睡前故事的潜移默化,和许多严肃认真的请教,最后由瞿老定方,瞿镜锋小朋友监督指导,陆岑川亲手制出来的。

已经从做药膳发展到了熬膏方,下一步,大约就可以搓药丸了。

陆岑川有些好笑的这么想着。

没辙啊,这年代哪有那么多现成的高级补品满大街兜售呢?只好靠自己啦。

何况两位长辈即富且贵,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也只能用亲手制作的心意,提一提这礼物的价值了。且这又不是糊弄人吃不坏就好的广告商品,经过了瞿老的考量跟陆岑川的精益求精,这可是真真儿能对身体有裨益的好东西。

况不止是里面的膏方,装盛的小罐儿跟外面的礼盒,也全都由陆岑川一手包办,这么一来,可谓是最诚心诚意,又多才多艺的一份礼物了。

她准备得这样仔细,更难得的是其中一份体贴的用心,瑞王那极其偶然的一点点坏心眼儿转瞬而逝,捏着陆岑川请自己指正的帖子,想着皇帝刚刚送来的回信,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种附在年礼上送出的拜帖,类似于现代的贺年片,只是郑重许多,不但有单独的拜匣,还有固定的格式。陆岑川这是头一回写,除开被杨桥盯着练习,总算周整点儿了的字迹,实在没什么自信。见瑞王还端详这么久,以为出了什么问题,赶忙问到,

“有什么地方写错了吗?”

瑞王放下手中的帖子,看看陆岑川,又看了看桌上她特别准备的拜匣。

明明是来自异域的技法,却偏偏刻画着大祁最常见的吉庆花纹,有了这新鲜漂亮的鬼国嵌的匣子开路,哪怕里面的拜帖写得狗屁不通,也看在这匣子忍了吧?

说起来,鬼国嵌好好儿的一个异域珍玩,到了陆岑川手里,真是特别的能拿来取巧,也特别的……会拿来讨好。

当初拿鬼国嵌的烧制方法做插屏,就是为了给杨桥做个贺礼,结果不但给了柳师傅许多启示,把鬼国嵌以“幅”的形式做出许多变化,还试着把烧好的鬼国嵌镶在家具箱笼上,掀起了一阵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的风潮。

如今又因为要给她喜欢的小动物们送些别致的礼物,就不再拘泥于盛器摆设,而是做出一水儿的首饰。

头一批鬼国嵌首饰做好拿回来的那天,瑞王就看了,稀奇的花色与质地,同寻常饰品大相径庭。颜色新鲜夺目却又不十分突兀,掐丝嵌色的手法用在各种首饰上,显得内敛而精巧,有一种奇异的融合感。

想来此物一出,定能让本就紧俏的鬼国嵌,再上层楼,更加被人趋之若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