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423章 相敬如冰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423章 相敬如冰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14 来源:文学城

又问道:“我方才说到哪里?”

阿秋立即应道:“您说到武帝同着您拟了那道诏书。”

司马瑶道:“是,是。说到后来,我还以为自己藏起了那道诏书,因为我很清楚这诏书不能被任何人看到。但既现在不在我手中,那便成了悬案了。”

阿秋绞尽脑汁道:“毕竟是多年前的事,有没有可能瑶姑姑你记错了,放在了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带进禁地来?”

司马瑶摇头道:“断不可能。若是我收了,就必然会在这只木匣里。你要知道那诏书的重要性,虽然那诏书不可能令谁继位,却会成为别人扳倒我琅琊王一族的把柄,若落在我父亲手中,他更可能以此去试探我皇兄,而我绝不能让这些事发生,故此哪怕丢了这珠簪玉镯,那诏书也是不能丢的。”

她作出结论道:“因此,必然是不在我手中。但也侥幸,没有人留心这事,想必是自动作废诏处理了。”

阿秋听得此事,心中却忽然警铃大作。

因为她自赵灵应处,得到过一个线索:前桓宫中所有诏书都有记录存档,哪怕是废诏。

昔日上官皇后意图离宫而被当场撞破的那一夜,司马炎曾连下五道惩处诏书,道道作废。但那其中却有拜谢朗为御林军大统领的旨意。

因此司马炎与司马瑶一同拟就的这道诏书,按宫规来说,哪怕作废,也必然是要进档的。

只不过,恰好没有人与司马瑶为难,故而不动声色掩去了历史上这一笔。

阿秋忽然又道:“瑶姑姑你当夜作意想要收走那诏书,就不担心第二天武帝陛下酒醒后追问你,诏书何在吗?”

圣诏毕竟是圣诏,司马瑶偷匿藏回家,司马炎虽然不会怪罪,难道不会追问她吗?

司马瑶苦笑道:“皇兄性情,我所素知。他等到第二天一早,怕早忘记了这回事情,毕竟又不是真的有个女儿,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就等着他传位。这不过是他酒后胡乱揣测设想而已,哪里作得数的。”

阿秋不死心,依然追问道:“那他第二天酒醒之后,就再没提过此事?无论那诏书见与不见,他都当作前晚的事情便像没有发生过一般?”

司马瑶努力回忆了下,道:“我想起来了。他第二天倒不是毫无动静的,只不过那动静与我无关了。”

阿秋急忙道:“他有什么动静?”

司马瑶慢慢地道:“他下了道诏书,将栖梧宫赐为废殿,令上官后以后无事不得出此殿。而且,据说还送了块‘栖梧废宫’的牌子过去。这件事当时算是我皇兄在位期间的大事了,我故此记得。至于前一晚的话,他自后半个字都没有提过,权当从来没有过此事。”

阿秋心中只如一瓢冰水泼下,寒冷彻骨。

应当是第二日醒来,他不知听了何人的话,坚定了决心,认定上官皇后的那个孩子非他亲生,故而决定惩处皇后。皇后的惩处令既下,那个孩子的事,便再不提了。

司马瑶的声音仍在她耳边响着。

“其实这件事,人人都很奇怪。第一便是,若皇兄真的要惩罚皇后,应当是废后且贬入冷宫,而不是倒传来,皇后尊号也不去,也不用挪地方,反而是将历来后宫中地位最高、位置最尊贵的栖梧宫变作冷宫,用以软禁皇后。”

“因为这样一来,皇后固然是受了罚,可也意味着受罚的皇后还是皇后,宫中永不可能再有新的皇后。因为人可以换,地方是动不了的,与云龙殿等级相配的宫殿就那么一处,关了禁闭之后,上官后至死不挪窝,就意味着她永远占着栖梧宫。”

是了。阿秋从来不是伤春悲秋之人,却只能忧郁地想道,的确如此。栖梧宫至今仍然是皇后宫,哪怕到了新朝大衍,宫中仍然没有皇后。上官皇后是栖梧宫最后一任主人,到现在也仍是;褚元一到现在也仍然在那里,徘徊不去。

“第二便是,皇后究竟犯了什么过错?上官后与皇兄之间的关系形同虚设,这点人人皆知。但也因此,这么多年他们算是相安无事:皇后常年告病,不管皇兄的事,随便他纳多少美人进宫;皇兄也不去叨扰皇后,轻易不踏栖梧半步,两人一向‘相敬如冰’得很,尤其皇后,虽不管事却恪守本分,我们这些外人一年到头连见她个面都难。难以想象她究竟是犯了什么事?”

阿秋只管怔怔地听着,却找不出半句话来说。

还能有什么事……自然是生下孩子的事。司马炎原先认为那个孩子是他的,后却发现琰秀生下孩子后竟打算私奔离宫,他开始怀疑这孩子是否是他的,却又反复拿不定主意;琰秀不可不罚,可罪行终究未曾坐实,罚重了又怕误伤无辜,于是司马炎采取了这般自相矛盾的举措,将栖梧改为冷宫,却也并未再多惩处。

“第三便是,人人都知上官后虽然多年无出,也不管事,却是动不得的人,因为她是上官家的女儿,前中书令大人的侄女。皇兄这般地公然封栖梧为废宫,是将她打落冷宫之意,也是表明以后绝不会再去。这般地削上官家的面子,难道他就不惧怕前中书令动怒?但怪得很,前中书令大人居然当真没有任何反应。”

阿秋想,他并不是没有反应。诏书才下,栖梧宫立翻成火海,那一夜上官谨提着剑闯入了建章宫。他要为侄女寻回一个公道,却被天机四宿并德宗皇帝司马敬文拦下,硬碰了荣月仙一记“天机横绝”之后,得知自己寿数不过五十的谶言即将应验,他再没有心力与司马炎纠缠,只能全力准备即将发生的渡江大战,不得不放弃替琰秀讨回公道。

司马瑶的声音仍旧悠悠地响着:“不过很快,上官后便薨逝了,紧接着便是迎击八十万胡马南下的渡江之战,大家的注意力都到了这上头去,也就没有人再管这些事。但我总觉得,皇兄的家事,是一笔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糊涂帐。”

是。阿秋心想,司马炎与上官琰秀,原本想要奉行一生相敬如冰,秋毫无犯,却终因赵灵应的一次算计,而有了那个孩子。

而若后来,没有石长卿的介入,琰秀与司马炎,会否因着孩子的缘故,芥蒂渐消,尝试共处?

至少现在看来,司马炎或许是会的。在知道他可能有了个女儿的时候,他未尝不是高兴的。毕竟他曾亲口对司马瑶说过,他不想要孩子,只除非那是上官琰秀为他所生。

他甚至想过,若此生只有这一个女儿,便要设法将皇位传给她,为她试着做一次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翻天举措。

只可惜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假设。

阿秋听得自己声音闷闷地道:“瑶姑姑似乎不大喜欢上官皇后。”

司马瑶先是一愣,而后道:“你从哪里听出来的呢?”

阿秋道:“我听人称呼她,一般都称为文皇后,熙宁皇后,少见如瑶姑姑般只叫她姓氏。”

司马瑶直爽地道:“确是如此。我对她没有太多好感。首先你要明白,我从不喜欢高门仕女那一套的蕴藉温婉,而琰秀姐正是仕女中的仕女。若换了我自己,我不想嫁给皇兄,便打死也不会嫁,长痛不如短痛——站在司马家的立场上,她这般阳奉阴违,便也是害了我皇兄一辈子。”

阿秋明知司马瑶说的,亦有道理,却苦于找不出反驳的话。

司马瑶继续道:“再说到称呼的话,哈,若从小时的交情论起,我其实叫她一声琰秀姐,因为打小便是这般。后来她嫁了给我皇兄,我应叫她一声嫂子。但后来我们很生分,她几乎是躲着司马家的人,比之出嫁前反更生分,故而我提到她,便和我皇兄一般,只称上官后。再后来,”

司马瑶的头低了下去,不无寂寞地道:“我嫁入上官家,若真的按辈分论,琰秀也得叫我一声婶婆。不过我们此后再未见过,而玗琪和上官家的人,均叫我瑶姑姑,其实还是按司马家的辈分。”

那即使说,上官家其实仍是将她看作琅琊郡主,以未嫁之女的地位尊重于她。

阿秋想起前话,不由得提醒她道:“瑶姑姑之前说到去西市书肆买那本《山河图要》,那是你嫁入上官家的开始。”

司马瑶经她提醒,立即道:“是!都忘了这一节了!那一日我难得一身女儿装束,只带了一个仆从便去了西市。”

她伸手拿起匣子里那支明珠金簪,怅惘地道:“那一日我戴的,便是这只金簪,和这对耳坠子。”

阿秋可以想见,当年的司马瑶绯衣似霞,明珠点髻,拿着马鞭子风风火火闯入书肆的模样。

司马瑶失笑道:“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夸张。毕竟高门还是有高门的礼仪制度。当时我是站在门外等着,令我的仆人进去问的。”

这种与贩夫走卒打交道的事,非必要司马瑶也不会去掺和。

她这么站在门外等待,自然地便游目四顾,一眼便望到了街边对面,离自己十数步之遥的地方,正停着一辆挂着青布幔的马车。

那马车样子朴实无华,车身以结实杉木做成,轻便简单。

她仅看了一眼,便忍不住再又多看了一眼。

因为马车本身虽然普通,但车前的那匹青骢马却是神采奕奕,毛色油亮漆黑,一望可知并非普通人家养得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