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422章 传位密诏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422章 传位密诏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14 来源:文学城

司马瑶笑道:“皇兄只是笑,感叹说有女如我,其实有没有嗣子根本不重要。又向我保证,至少只要他在位一日,无论琅琊王有无后人,琅琊郡主的尊贵都会永远保持下去,无论谁也不能撼动这事实,叫我放心。”

她忽然低头,寂寥地道:“无论皇兄当初笼络我,是否真的好心,他对我,总归是极好的。”

其实阿秋也大致能猜到司马炎不遗余力笼络司马瑶的用意:她是女子,怎都不可能参政,对她的宠渥优至,是对琅琊王司马骏的便宜示好。朝中虽然有上官世家作为外戚支持着他,但他又岂可能会放弃自己父系血亲的支持。

从这个角度来说,琅琊王的无后,司马瑶的招摇及嫁不出去,反而令他能放心。

阿秋怔怔听着这些事,只觉得百感交集。

司马瑶继续道:“皇兄又说,我若果一辈子嫁不出去,也没什么要紧的,有他一日,我便是大桓最尊贵的郡主;他若不在了……说到这里,他便抬眼看我,醉眼似乎都清醒了几分,”

司马瑶回想起那时皇兄的眼神,可能是她一生人当中,见过司马炎最清醒理智的眼神,宛如头狼,锐利而带着野性:

他轻声问:“阿瑶,我若同皇叔一般,没有儿子,而只有女儿,你说,我能否让她继承我这帝位?”

一股奇特的热流涌过阿秋心中。她急急地问道:“您又是如何答的?”

司马瑶道:“我那时摸不准他的心意,只能顺着他道,天下都是皇兄的,皇兄当然想给谁就可以给谁,儿子女儿又有什么要紧。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兄若许可,谁还敢反对不成。”

又苦笑道:“看看,我这佞臣当得不错吧,阿谀逢迎,揣摩上意,当年也是全套的功夫。有我们这班人日夜哄着,皇兄他想不出事都难。”

阿秋却忍不住,再问道:“那听了您的回答,他又是如何说的?”

司马瑶挠了挠头,回忆着道:“那都是些酒后胡话了,当不得真的。他听了我的话,果然十分高兴,便说若他的女儿继位,我是宗室中最贵重之人,是必要支持维护于她的。我顺着嘴说那是自然。他又说,我目前只是亲王之女琅琊郡主,若他的女儿继位,则会封我为大长公主,协理国事,扶助幼主,哈!”

她是又好气,又好笑的模样,道:“说了那么多,我只不知他那女儿在哪里,心想必是他想子嗣想疯了。只要有后,不管男女都安排上,连托孤都准备好了,只可惜我不是诸葛丞相。”

阿秋怔怔地道:“也许正因为是女儿,故而他才要再加叮咛,格外操心。若果是儿子,什么也不用嘱咐,自可以按天家规矩,一切水到渠成。”

司马瑶却依旧沉浸往事之中,道:“还不止如此。我记得那一夜,喝到后半夜,越说越真,皇兄还真的叫人拿纸笔来,拟了一份诏书,要我做见证,说是给未来女儿的传位诏书。哈,若是清醒,我哪里敢接他这话。他要传位给谁,岂能不经过前中书令大人。不过那时都醉了,我也就顺着他说,我记得印玺都是我亲自盖上去的。”

又道:“其实我肯陪他演戏哄他,也是抒发我自己的不平之气。若真有这回事,我也算在我爹爹面前扬眉吐气了。大桓唯一的摄政大长公主,哈哈,这封位得来既不必靠父亲,也不必靠丈夫,只要站在皇兄一边,忠心扶助幼主即可,想想都觉出气。”

说着,她便起身道:“我去找找,不定这旧诏还被我收在哪里了,给你看着玩。”

阿秋在她身后道:“瑶姑姑还当真地收起了这份密诏?历来传位之诏干系不小,姑姑就真不怕惹祸上身。”

司马瑶回身苦笑道:“我当时收起,可不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什么密诏,而是我心中清楚,我们兄妹这般胡闹,绝不可留下什么证据落到前朝那些人眼中去,又要挨骂,故而留心了下,要把这罪证给藏起来。”

又道:“那印玺都是我帮盖的,我也是趁皇兄没有留心,挑了个闲印盖上,盖的并不是真的传国玉玺。也是防着这节。不然第二日流传出去,说琅琊郡主就敢撺掇着陛下,不经群臣私定皇位继承人。且不管有没有这个人,皇兄是天子也许没事,我必然够喝一大壶的。”

阿秋心想,当年司马瑶真是心细如发,表面醉了,实则清醒得不能再清醒。她既陪着司马炎胡闹说狂话,实则又谨慎之至,若非如此,也不能在桓末独善其身,难怪是唯一幸存的司马氏之人。

却见司马瑶在灶下某处摸索了半天,阿秋便诧异:诏书即便无用,多少是件旧纪念,她就这般胡乱塞在灶下不成?

司马瑶似是猜知她心中所想,道:“我初来这上官禁地时,除了习剑之外,厨房便是我呆得最多的地方,连地铺都打在这里,故而什么重要东西都放在这里的。”

阿秋讷讷道:“难怪您的厨艺如此之好。”——原来是练习勤奋之故。

司马瑶果然自柴草堆中掏出一只已被烟熏黑、尺许长的浑圆木匣,道:“你看!”

这木匣表面却有镂空花纹,其上刻着兰草、芙蓉等纹饰。透过已经焦黑的木纹表面往里瞧去,却能看到一点金光闪动。

阿秋不意这么多年过去,司马瑶居然真的能将故物找出来,颇觉惊喜,赶忙道:“瑶姑姑真是太厉害了!”

司马瑶道:“很多年没打开看过,我也不记得这其中有什么了。”

她说着,便将匣盖打开。

却见这里面放着一只刻着卷草纹、镶嵌单颗明珠的金簪,一对同样饰着明珠的耳坠,还有一只碧玉镯,倒是再没有其他东西。更没有司马瑶方才所说的诏书。

但以阿秋眼力,却轻易便能看出,这几件貌似不起眼,样式镶嵌简单之至的首饰,却都是难得一见的上品。

首先金簪和耳坠的工艺虽然简单,却是为了衬托其上的明珠。那珠子本身莹白,却还透着冷蓝光,质地温润,无论自哪个角度转动,均透着熠熠七彩,这么多年下来,光泽依旧亮得慑人,相形之下,连镶嵌的金子都似乎失去了色泽,昏暗发旧。

阿秋目前见过最好的珠子,便是斛律光号称向南朝行聘礼的那十斛明珠。但她却能断定,即便不论珠彩,只论大小,这一簪、二坠上的珍珠,那十斛里,便没有一颗及得上这三颗的。

而那只碧玉镯虽通身无任何纹饰,镯身却极厚重,一整块碧绿如春水的料子雕琢而成,光华浑厚多变,不时透出猫儿眼的折射效果。哪怕是在如今的宸妃、穆华英等人身上,阿秋亦从未见过可以与之匹敌的宝物。

而这些宝物,这些年便这般被司马瑶随手塞在灶台下,放了这么多年。

司马瑶见到这些宝物,浑不在意地伸手翻动了几下,只叹气道:“竟然不在!那想必是我记混了,也许我当时虽然有心,却未来得及收起来。唉,那时留在了宫里,怕也是一把火烧成灰了。我还是很想拿到它的,那上边除了传位,还有我皇兄敕封我为大长公主的敕意,我记得他当时给我拟的封号还是‘珏仪’。”

阿秋心想,难怪她要偷收起来,这般一封大逆不道的传位诏书要流传出去,司马炎或许真的不会怎么样,因他本来就是皇帝是天子,没有人能骂皇帝逆天而行,但她这位皇妹真的会被诸大臣视若洪水猛兽般的野心家和篡权者,不被口水淹死都算好的了。

但只见司马瑶对这些珍宝视若无睹,反而恋恋不忘当年皇兄与她醉后玩的一个“密诏”游戏,失望之情如此显然,便可知司马瑶心中最珍视的东西,仍然是那些屈指可数的、充满温情的回忆时刻,而非象征权势的珠宝与地位。

司马瑶见阿秋呆呆地瞧着簪环玉镯,轻描淡写地道:“这些东西你要喜欢,拿去便是。我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姑娘,这些也用不到了。”

阿秋吃了一惊,立刻推辞道:“这些都是极贵重的,阿秋不敢领。我瞧着走神,却是因为如今宫中也不曾见过如此绚丽的宝物,想起前朝风物之华美,便发了呆。”

她作为刺者的习惯是从来不戴首饰,后来入宫作舞伎,倒是带了几个公仪休送的花钿用来遮她的额间花。再后来顾逸送过她一套金绿猫儿眼的宝石,赵灵应又送过她一支金簪,如今全留在了金陵台。

至于如今司马瑶的这些,别说她本来就不爱金银珠宝,就算她是爱的,也绝不敢戴:这般的顶级奢华之物,连宸妃都没有的,她若戴着现形,那是明明地僭越了。

一念及此,阿秋忽又觉得心酸好笑:她还在意这些干嘛?难道她还能戴着回到宫中去不成?

可见那些人……她们的一笑一颦,早已融入了她的心神,成为她的习惯,以至于她做任何事都会想起她们。

司马瑶看着这些宝石,却毫无激动兴奋,只是感慨地道:“我只听说我皇兄那一朝的奢靡花费,为历代之冠。你们新朝估计不会这般铺张浪费,追崇奢华的。”

又道:“这些都是皇兄赏我的,我是宗室中最最显赫重要的琅琊郡主,他当然拣好的赏。”

又回忆道:“我已经算十分轻省,入禁地时已经脱掉了所有华服美饰,只有这几件是我当时最心爱的。你有眼光,这几件雕镂简单,但珠子玉石质地上佳,恐怕如今的南朝也没有同样品质。我没有舍得留在外边,还是带了进来,当时也当作宝贝藏好。可是你看,这么多年过去,也就这么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