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拂面,有朋至 > 第53章 江南反骨

春拂面,有朋至 第53章 江南反骨

作者:解风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22:38:23 来源:文学城

时值江南多雨,连日不开。

若是文人雅客,一人独处时,最喜临窗观景,品茗听雨。若三五成群,则会评诗论画,闲谈古今。总之,极尽风流雅趣之意。

可这淫雨霏霏对平民百姓来说,却是数不尽的忧愁。

农户们披着蓑衣,在田间挖沟泄水,将积水引入河渠,防止冬小麦因涝灾烂根。

不远处的山间有座望岳亭,从亭中向外看去,雨雾从谷底慢慢腾起,远山晕成淡墨,近处有一方水池,雨打荷花,便有雨过荷声细,茶烟入画轻。

“这明前龙井,配上这三四月份的桃花雨,茶汤更为鲜爽。”王曜轻轻啜了口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明前龙井的采摘期极短,需在雨季未来之前快速采摘,芽叶若受雨水浸泡,则会极大影响口感”,谢尧往炉中添了块松炭,不多时便有细密的气泡从壶底冒起,初如鱼目,渐成蟹眼,“王相来的刚刚好,雨亭听涛,煮茶品茗,别有一番滋味。”

王曜前几日到了谢家,宋瑞提前给谢尧送了消息,信中并未提及为何王曜会离开都城,只知走的匆忙,若是被皇上发现,被迫逃离都城,此时收留王曜岂不给朝廷留下谢家窝藏罪犯的铁证?可若不是收留,逼急了王曜,把他们暗地里那些勾当都捅出来该如何?

谢尧做事优柔寡断,不似其大哥果决,他还在思来想去,王曜已到了家门口,这才无奈开门迎客。

从亭廊走过来一个小厮,低声道:“二爷,客人们到了。”虽说谢沅常年在山里静修,不问世事,谢尧接手了家族事务,但家主名义上还是谢沅。

谢尧说道:“王相,您看?”

“走吧。”蒙宽为王曜撑起一把油纸伞,几人向谢府走去。

谢家正厅内。

“江南的雨还是这样,黏黏糊糊的,总不如北方透着爽利。”说话的是卢家家主卢俊文,浅褐肤色上两鬓微白,声音浑厚带有着关中人的爽朗。

崔佑站在正厅门口,微仰头望着廊檐下的两盏走马灯,灯罩是素色的绢面,绘着《兰亭雅集图》,雨丝斜斜打在灯罩上,晕开淡淡的水痕,倒让画上的山水温润了几分。

崔佑心里暗道,都道这谢二爷痴迷书法画作,而今看这屋内摆设确实如此,不似从前谢沅掌家般素有威严,如此只懂风月的家主,谢家衰败亦是迟早的事。

“看什么呢?”王徽音不知何时走到崔佑身旁,顺着他的目光向上看去。

崔佑说道:“我在看廊檐下的走马灯,多年前描绘的是谢家先祖的功绩,如今却换成兰亭雅集,也不知是何故。”

王徽音怎能没听出来崔佑的暗讽之意,将话茬转手扔给了卢俊文,“卢家主可知为何?”

话还没传到卢俊文处,王曜和谢尧已从右侧回廊走至门口。

“王相。”

“崔兄,卢兄。”

“崔家主,卢家主,萧夫人。”

众人客套寒暄一番,只有王徽音见到王曜闭口不言。

谢尧并不知道其中原因,笑着说道:“王相与萧夫人久别重逢,今得一晤,正宜促膝话旧,共叙手足之谊。”

王曜没想到萧家竟派了王徽音前来,脸色一沉,说道:“萧振庭怎么不来?”

王徽音冷笑一声,说道:“这些年萧家事务都是我在打理,自然是我来更合适”,她往前走了两步,细细打量着这个从小宠着她,却缺狠心将她嫁到萧家的哥哥,“兄长老了,头发都有些花白了。”

王曜的头往后稍仰,尽量避开迎面呼出的温热之气,王徽音将细节看在眼里,她把这一切看作嫌弃,面无表情,内心却如蚁噬。

酒菜早已备好,谢尧带着众人在桌前坐下。

王曜说道,“诸位,今日邀各位来此,是为商讨几大家族存亡事宜。此前我已找过各位,可除谢兄外,其他几位并未下定决心。如今朝中形势如何想必诸位也看到了,还要对上面那位存有什么不该有的念想吗?”

多年官场的热炉已将这位权臣的五官淬炼的无比敏锐,没有人能从那双亮如弯钩的眼睛下逃脱,也无法从密如织网的言语中幡然醒悟。

谢尧心里直叫苦,这哪是他答应的,只是他迟迟不回话王曜就当他默认了,如再去反悔,倒显得谢家言而无信。

此刻他已然成了同伙,只能硬着头皮一干到底,“我谢家已在会稽屹立百年,比大裕王朝的时间还要长,数百年来封侯拜相者、紫袍加身者不计其数,说来惭愧,此等荣耀到此我一辈不增反减,京官寥寥,更无甚金鱼袋者。所持土地,奴仆已被收走半数,若某天我下至黄泉,不知有何颜面面对先祖啊!”

卢家的情形和谢家也差不多,只剩下商贸一路还算昌盛,卢俊文叹气道:“哎,王相,不是卢家不愿出头,而是朝廷有意削弱我们,若要顶头而上,下场恐怕和四年前的那些人一样凄惨。”

“卢家在前朝也是出过几名将军的,至今潼关的城门还刻着‘潼关戟,卢郎血’,如今畏畏缩缩,是被吓破了胆?”卢俊文的退缩让王徽音想到了她那无用的夫君,忍不住出语讽刺一番。

卢俊文褐色的脸上浮起片片红色,如同染了朱砂的茄子,气的胡子一撅一撅的,“萧夫人!我卢家如何,还容不得旁人置喙!”

谢尧忙安抚道,“卢家主莫要动怒,从前七姓世家只剩下四姓,如此生死存亡之际,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一致对外。”

“崔兄有何高见?”崔佑迟迟不说话,彷如局外人般一杯茶接一杯茶的喝着。在场所有人,王曜最想探查他的意向,可以说他的态度会影响整个局面。

崔家是所有世家里受影响最小的,虽说无人担任三品以上官员,但礼部和工部仍有崔家的人,此外崔家的产业亦无太多减损,可以说是万分幸运了。

崔家能在如此情形下仍能保存自身,最重要是依仗晋王妃崔琰留下的名声,早在晋王妃入宫为教学女官时,她就以崔家名义开设书院,本是行仁义之举,也间接为崔家攒下了美名,无心插柳倒成了如今崔家的保命符。

崔佑自知崔家现在暂时安全,不用着急趟这浑水,他能来也是为日后寻个保障,此时缓则安,他颇有些云淡风轻说道:“崔家世授皇恩,必当结草衔环,不做半点逾矩之事。”

王曜冷冷的笑了几声,眼底覆着一层寒霜,“崔家无非是靠着晋王妃的那点名声才得以至今,可崔家主可别忘了,名声和已故的人一样,会死去会消散,在圣上那儿你们还剩下多少?千石还是百石?”

说到此处王曜稍作停顿,端起面前那杯已温温热的茶盏细细品茗。话不能说的太多,就如同这杯中茶水,不能不满如剩,亦不能过满溢出。

崔佑眉头一紧已是掉入王曜给他设计的陷阱,越是深思越是一步步靠近那条规划好的路径。

“若崔家主还在计算晋王妃的份量能撑多久,不妨回忆一下,晋王妃那些未面世的手稿都在谁那里。据我所知,晋王妃选定的人并非崔家那位江东才女,若那位继承王妃衣钵之人站出来,你觉得圣上还会对崔家手下留情吗?”

王曜轻飘飘的说出这段话,对崔佑来说等于给崔家下了一道催命符。

崔佑呼吸有些急促,连茶汤溅到手上都未察觉,先前那般松弛之姿变得僵硬紧张。

王徽音对自家哥哥这些手段早已熟悉,在座这些世家家主们,于世俗中身份高贵,自然才学,能力好像也高人一等,但终究没进过权力的染缸浸染,像王曜这种泡了几十年,早已化作溶液本身,沾上他的就会被无知无觉的销毁。

“兄长还是先管好自己吧,你现在可是涉及谋逆的嫌犯,缙儿因此都不能参加科举,你当如给我一个交代?”

若不是王徽音提及此事,众人恐怕都忘了王曜此时是何种身份。

王曜狠狠瞪着王徽音,小时那样乖巧,而今性格变得嚣张刻薄,他以一种不可挑战的威严厉声道,“若连这点微末伎俩我都处理不好,这些年的宰辅算是枉做了!”

檐下灯绳旁的铜铃“叮铃叮铃”的哼唱一串春雨的音符,屋内悄无声息,只剩下王曜厚重的声音回荡着,迟迟不肯随风而散。

谢尧咽了口唾沫,小心的问道,“不知王相可有妙计?”

王曜眯着眼睛,气息绵长的吐出一口气,说道:“圣上失德,臣子当以理匡正。”

崔佑说道,“王相是想重设宰辅班制,补缺拾遗,制约君权?”

王曜嘴角上扬,并不答崔佑的话。

风一吹,檐下的灯架便微微轻晃,灯壁上的会稽山似活了般,伴着雨水留下一圈圈墨色倒影,“谢兄,兰亭山水虽好,却不及以前先祖建功立业的明灯更让人难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