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第62章 旧友重聚2

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62章 旧友重聚2

作者:绿水浮鸥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08:25:41 来源:文学城

绿珠语气里掩不住雀跃,喜气洋洋地奔迎到门前。

宝桃儿紧随其后,上前盈盈施了一礼,起身眉眼含笑道:“萧姑娘——哦不,如今应该唤您一声‘萧大人’才是。真真是许久未见了,我先来给您请个安。”

她眨了眨眼,语气俏皮:“我们家小姐正在厅内候着您呢——”

萧令仪朝她笑着微一点头便举步入内,身后绿珠见她家大人脚下步子都比往常快了好几分,不禁掩唇偷笑,与宝桃儿悄悄对了一眼。

萧令仪穿过檐下长廊,见厅门半掩,帘影轻曳,灯火将廊下映得暖黄如昼。她抬手掀帘而入,厅中景象便映入眼底。

那人已在座中,未着官服,只身着一袭洗得柔软的青绸直衫,鬓发松松绾起,落坐于炭炉一侧,正闲闲执壶斟茶。火光映得她眉眼分明,神情却安然若旧,仿佛回到了当初云台那个雪夜酒盏对灯的深更时分。

听见帘动声响,瞿宝砚抬眸望来,两人视线在灯光交映间轻轻一触。

一瞬之间,万语千言似都尽诉于无言之中。

萧令仪抬步进来,语声温然如常:“瞿大人果然先到了。”

瞿宝砚放下茶壶,起身相迎,笑道:“不过才一盏茶的工夫罢了。”

话音刚落,她唇角忽而深了几分,语调一转:“往日可常听人说,翰林院的萧大人总是月上中天方归邸,今日竟能在饭点前就与我相会——看来在下这面子,倒也不小。”

这一句分明带着调侃,又偏被这正经的语气说得不动声色。

萧令仪正放下手中竹箱,被这句打趣轻轻一晃,动作一顿,似有些吃惊。这瞿宝砚什么时候也学会褚清芸那套来揶揄人了?

她回身见那人好整以暇地站着,微微一挑眉,便就这么看着瞿宝砚也不说话。

瞿宝砚也不避,唇角噙着笑,直迎上她的目光。

两人就这般无言相对,谁也没开口的意思,厅中一时静默,连炉中炭火的噼啪声都变得清晰起来。忽地——

两人几乎同时唇角一勾,再没绷住,万分默契地放声大笑出来。那笑声一清一朗,在厅中叠得极妙,竟是出奇地合拍。

厅中笑声一响,后进来的绿珠与宝桃儿对视一眼,也忍不住跟着轻声笑了出来。

绿珠边笑着,又招呼起来:“两位大人午膳都吃得早了,这会儿也该饿了,我这就去传膳,不如边吃边说吧。”

萧令仪点头,与瞿宝砚一同坐下,忽而又想起什么,回头对着绿珠道:“对了,把我藏的那盏玉沽酒也一并拿上来。”

绿珠闻言笑道:“是,大人。那酒您可是藏着连我都要忘了它,如今瞧着,恐怕就是为了今日这场相聚的罢。”

“这就给您取去——”说着便转头冲宝桃儿打了个眼色,两人一齐笑着退下去传膳。

·

院中夜风微起,竹叶沙沙作响。

敞窗外,一轮弯月正挂于东檐,淡淡银光落在窗棂间,与室内的灯火交相辉映,映得一方天地静好如画。

萧令仪执壶为她添了一杯酒,抬眸一笑:“虽说先前书信往来的也频繁,但到底不及这般面面相对,说一句,听一句来得畅快。”

瞿宝砚轻啜一口,点头笑道:“是,看信终归隔着几程山水,信中纵言万事,也抵不过当面一语。”

她放下酒盏,顿了顿,又道:“近来听闻你衙门中事务颇多,一切可都还好?”

萧令仪闻言轻笑,侧首看她,语气仍是温淡:“我自是无虞,规矩之中,安分守职罢了。”

说罢又微微摇了摇头,作叹息状:“只是当了差之后,终究不似往日快活了。往日读书作诗,兴之所至便提笔;意浓便登山游船。如今倒好,每日都得点卯抄录,章奏摊开一尺厚,前批后注,皆不能缓。”

“那些个文书,就跟雨后的竹笋似的,割一茬又冒一茬,好人也招架不住啊。”

瞿宝砚见她身上衣袍仍是未卸的朝服,乌纱垂带,整饬庄重,与旧日模样已大不相同,分明稳重更多,此刻却像个孩子似的抱怨起来,忍不住笑出声来:“真是未曾想到啊,堂堂翰林院萧修撰,也有这般时候。”

萧令仪一笑,又敛了敛神色:“这抱怨归抱怨,说到底,也是分内之事,既入此途,便得照此道行。‘一入仕途深似海’倒也不是没听说过,只是从前读来只当句感慨,如今才晓得,句句都是真话。”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抬眸再望向瞿宝砚,这下正了神色,像是要说起正事来了:“倒是你——今日陛下召见,一切可还顺利?自打那日你写信托我打听渌州秦氏的来历,便知道这恐怕不是一桩好办的事。”

瞿宝砚没有立刻作答,只缓缓放下酒盏,沉吟片刻,问道:“你可知道沈仲礼此人?”

萧令仪略一点头:“知道。此人如今与我同在翰林院当差,是我们同科进士,殿试二甲第七,任翰林编修,入阁没多久,就颇得几位老修撰的赏识。沈家也算是京中士族,他父亲官拜太常寺少卿,虽非权门,家境却也殷实清贵。”

说罢顿了顿,复又道:“此人倒也有趣,我见他行事分寸拿捏得极准,和谁都能说得上话——我与他打过几次交道,印象中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说话滴水不漏,应对得体。”

说到这儿,她眸光微敛:“怎么忽然问起他来了?”

瞿宝砚眼角微动,淡淡一笑:“他和韩璟走得近么?”

萧令仪略一顿,随即便领会了她话里的深意,眸中微光一闪,语气仍淡:“若说亲近,倒不至于。但在云台之中,能找得上韩璟一同饮酒的,也就他一个。韩璟那人你也知道,素是独来独往,捉摸不定,不喜结伴。旁人敬他三分,那沈仲礼却连寒暄都省了。”

顿了顿,她又道:“不过两家倒算得上旧识。前些年沈母头疾,沈仲礼请了一位游医给治好了。后来丞相夫人也犯了此症,沈仲礼便将那游医引荐了去,竟得以根治。丞相大为称赞,丞相夫人亦十分感激,两家自那之后,便比从前走得近了几分。”

她抬眸看向瞿宝砚,语气微顿:“只是沈仲礼为人极有分寸,从不逾矩,平日待人也谦和,若非刻意深查,倒真叫人挑不出什么。”

瞿宝砚轻轻一笑:“我入京前夜,在驿馆与他打了个照面。寒暄了几句之后,他说要赠我一株南溪的玄参。”

“南溪?”

那是韩家的故里。

丞相器重这个年轻人,几乎是朝中人心照不宣的事。沈仲礼此番亲自出面,背后便已带着几分丞相的影子。看似是寻常馈赠,实则分明是一种暗示——是在试探,也是想要将瞿宝砚纳入笼络之列。

萧令仪心知瞿宝砚必然不会收下那份玄参,只是忽地又想到什么,心头一沉。她眸光暗了几分,语气似是有些懊恼道:

“……若能早些与你见上一面,也许还来得及叮嘱一二。”

瞿宝砚抬眼,语声平静:“怎么说?”

萧令仪轻声道:“如今京城可不似表面这般风平浪静了。”

话音一落,她目光转向绿珠,绿珠心领神会,立刻上前,将厅外的随侍一一遣退。宝桃儿见状,也悄然告退,带上了厅门。

片刻间,院中只余竹影摇曳,气氛也比方才沉了几分。

萧令仪:“前几日,陛下着兵部呈上一道保举文书,推举一位副将升任军务都给。此人镇边多年、战功不小,资历也够——原以为水到渠成,毫无悬念。结果呢?官是升了,人却最后被调去了西川营务处,离京千里,连都督府的门槛都未曾踏进一步。表面上说是拨冗充缺、各方都有交代,实则兵部那道荐书,不过是被借来用了个名头。”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

她顿了顿,眼中一闪,道:“宫中近来新设一职,名曰‘参事副’,说是专责整理几部密奏。此职不归六部,不入中书,设在乾元殿侧的南斋,离陛下仅数步之遥。如今有些章奏,说是密奏,不再经中枢议转,三日之内便能批覆而出。中枢向来是枢机所在,此番却有事不由、中枢不议。”她神色微沉:“若细究起来,这‘参事副’看似虚职,表面无权,却不在谁之下,只听御前一人。至于深意,旁人谁也捉摸不透。”

“听说席位皆已设妥,正物色人选,只等御前一道口谕——”

萧令仪话音一顿,眼神微颤,心底仿佛有一根线倏然被牵动,原本零散的碎片在瞬息之间拼合成形。

她猛地抬眼望向瞿宝砚。

——原来如此。

这一切的时机,未免也太过巧合。殿上方才议过渌州,转眼宫中便设新职;偏又名曰“参事副”,设在乾元殿侧,近在天颜咫尺。若说无关,如何说得过去?

只怕陛下此番召她回京,渌州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用意,却在于借她一身功绩,将她顺理成章地留在京中。

萧令仪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她素来觉得,瞿宝砚绝不是应该被轻易“外放”的人。

那等政治远见,以及洞察时局的眼力,还有殿上所陈三策的精巧周全——若仅因家世门第,便不惜弃而不用,陛下又何必当初亲点为状元?

一切也都说得通了。

“那渌州的案子,如今如何了?”

一日不写,小幸

三日不写,偷得浮生半日闲

三周不写,思之如狂——

[撒花][亲亲][害羞][让我康康][眼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旧友重聚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