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第61章 旧友重聚

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61章 旧友重聚

作者:绿水浮鸥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08:25:41 来源:文学城

瞿宝砚出了殿门,只觉晚风扑面,透着几分清凉。

殿中灯火犹盛,重门深阖,巍峨森然,不容外人窥探。阶下两侧,内侍分列肃立,气氛凝静如水。

阶上却独立着一人,锦袍微曳,玉冠映月,正是二皇子赵琛。

听得身后动静,他略一回首。

瞿宝砚脚步微顿,随即上前一揖,低声道:“微臣叩见殿下。”

赵琛见到来人,眸光染上几分笑意,抬手一拂:“免礼。”

言罢,他目光又掠向殿门,似在揣摩方才殿内的光景,眉梢微挑,似笑非笑道:“父皇可是许久未曾与哪位大人谈得如此之久,瞿大人——果然是不同寻常。”

瞿宝砚垂眸拱手:“殿下谬赞。”

赵琛微笑道:“上回一谈,还是在琼林宴上,转眼已是数月。瞿大人近来如何?”

瞿宝砚揖礼道:“谢殿下挂念,微臣一切安好。”

赵琛说罢转眸望向瞿宝砚,眼中笑意更深几分:“是么?”语调又似不经意般落下:“殿试过去也未多久,当初瞿大人在宴上曾言,‘朝堂若问,自不惧答。’不知如今,这话,可还作数?”

瞿宝砚微一颔首,神色澄静如水,语声恭敬不失从容:“殿下所提,臣自不敢忘。朝堂所问,不过如常理事,臣心中坦然,自然不惧作答。臣才识浅陋,所能者有限,但自当守此一念,不敢有失。”

赵琛闻言,轻轻一笑,眼底却闪过一抹若有若无的意味。随即转身半侧,目光掠过殿外垂灯与天色,神情放松几分,语调也添了些随意:

“殿中议事甚久,瞿大人也辛苦了,今日就早些回去歇息吧。这几日回到京中,也是故地重游,怕是旧友重逢,交游不绝……不知——”

话音未落,只见殿内帘影摇动,一个小太监趋步而出,俯身道:“二殿下,陛下宣您入内。”

赵琛眉梢一挑,似觉意犹未尽,目光在瞿宝砚身上停了片刻,唇角含笑:“如此,改日再叙。瞿大人,回见。”

言罢,衣袂一拂,从容入殿。殿外灯影摇曳,风声微动,仿佛方才一问,也随夜色掩入宫墙深处。

瞿宝砚随着小太监原路出宫去。

两侧宫墙依旧高峙,宫人来往行迹寂静。

她步履平稳地行在宫道上,目光掠过四周熟悉的景象,心中隐隐生出些感慨。

此番确实是“故地重游”,上一次行此长廊,还是赴殿试之时,那时自己还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书生;而今转眼,再度而来——也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官罢了。

念及此,瞿宝砚不禁轻吐一息,似是在笑。

前面领路的小太监听得声响,忍不住回首,放慢脚步,侧身抱拳低声笑道:“恭喜大人,这一回进宫,怕是可以留京了。”

瞿宝砚收了笑,眉梢微挑,看他一眼:“公公何出此言?”

小太监笑容未敛,悄悄看了四边,压低声音:“大人不知道,我师傅说,在宫里头要有眼力见,我在御前瞧唯有被陛下看重的,方能在那殿中久坐言事。今儿大人与圣上谈了这许久……只怕,是要升迁了。”

瞿宝砚神色澄静,只淡淡一笑:“圣意不可揣度,莫须有的事,公公可不能随口乱说。”

那小太监一愣,不知如何应声了。

恰至宫门,她略一驻足,朝他颔首一笑:“多谢公公领路。”

身旁同伴忍俊不禁,暗暗取笑:“瞧吧,讨喜没讨着,倒触了个霉头。师傅平日怎么教咱们的?少言多做,你偏要多嘴。这位大人在里头待了这许久,竟还没升官。”他说着摇了摇头,“估计以后也都没戏咯——”

小太监没理会这话,只目送着瞿宝砚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喃喃自语:“但是这位大人却有些不同呢,没升官,竟也是笑着对咱们的说话的。”

·

大殿中灯火依旧,却失了人声。内侍近侍早已尽数退下,重门阖闭,空阔的殿宇愈显沉寂。

赵嵩独坐御榻,长久绷直的身子这才缓缓松下,他的背微微一倚,沉入厚实的锦垫。殿顶垂下的金灯火焰摇曳,他的神色依旧淡淡,却有一瞬的疲倦显露其间。

榻后斜影处,陈慎依旧眉目低敛地伫立在一旁,仿佛一樽雕像陈设在殿内,殿宇静极,却连他的呼吸都捕捉不到。

赵嵩阖了阖眼,低声似是自语,语调沉缓:

“世人皆争勇,然有勇无谋者,多如过江之鲫,终究只是匹夫之勇,难当大任。”

“而这个瞿宝砚……”他微微一顿,目光落向殿前的空阶,似仍映照着那道青蓝身影:

“却是有谋无勇啊——”

话音方落,陈慎方微一躬身,低声道:“陛下何出此言?今日殿上,奴婢瞧那位瞿大人被奴婢当面厉声质问,却仍神色不变,不疾不徐,自陈其情。此等镇定与分寸,岂非胆气所成,何以言无勇?”

赵嵩闻言,眼神微敛,缓声道:“此勇非彼勇也。”

陈慎闻言,复又躬身,恭声道:“奴婢愚钝,愿闻其详。”

赵嵩道:“《太原旧闻录》中,曾记过一则故事,昔年有一猎户,姓邢,猎户出身,技艺极精。循迹可知兽行,布网必得其形,百步之内,罔有脱者。乡人皆叹,以为一方绝技。有一日,他困得一鹿。白鹿素身,眼如清泉,哀鸣不止。邢见之怜悯,竟将网开,放之归林。此后不复入山,技艺虽高,却终弃而不用。”

“倘若邢在山林,此举便是仁者;但倘若他在朝堂,那便是无勇之懦夫。因为他忘了,自己是个猎人,捕猎便是本分。技在身而不用,纵是巧绝,又有何益?”

良久,陈慎方低声道:“陛下所言极是,奴婢受教了。”

顿了顿,又道:“可还有一事奴婢不解,今日瞿大人于殿上所献三策,不独能解渌州积弊,且言及水利、商贸、赋税,若其所行有成,渌州便可为江南财脉,助国库充盈,解陛下之忧。此岂非技之所用?”

赵嵩缓缓起身,叹道:“是啊——所以朕才允了她渌州三年。”

·

日已西沉,长安街上渐渐热闹起来。

天边残霞未散,宫阙剪影横亘,暮鼓声声传远。街市两侧的瓦肆油灯次第挑亮,纸糊的灯罩映得橘黄一片,照见街上人来人往的碌碌身影。

归邸的官员正散出衙门,有人乘马车徐行,有人走着与同僚并肩低语,谈论公事之余,也顺口抱怨几句今日章程繁琐。小贩们推着担子挤入街巷,吆喝声此起彼伏,卖栗子的炉火噼啪作响,香气随风四散。

酒肆门口高挂的灯笼随风摇曳,彩绸幌子猎猎作响,已有人在里头举杯高谈。孩子们在楼下巷子里追逐嬉闹,笑声与犬吠交织,与远处渐起的暮钟相和。

街灯一路铺展,从长安大街直抵城门,灯影与人影交织,暮色中透出一股安稳鲜活的烟火气。

翰林院,文渊阁内,火匣子一擦,油灯亮起,映得铜鹊灯台微光摇曳。

案上仍有数十余道诏稿待润,阁内诸人皆埋首于案,满屋子笔声沙沙不绝。

主案上坐着一人,身着黛青补服,胸前鹭纹隐映在灯火下,显得衣袂清简。她眉目冷峭,神色淡若秋水,执笔时腕力沉稳,字势峻整,映得整座文渊阁都静肃了几分。

案下新来的小吏悄悄抬头,看了眼主案上的人,又不动声色地扫了一圈四周,只见一屋人皆埋首伏案,灯火映得影子斜斜落在纸上,无人说话。她目光最终落在窗外,神色不觉有些飘忽,眼底写满了归意。

身旁同僚察觉,悄悄瞥了她一眼,又朝她递了个眼神,意味深长地将视线往案上按了按。

小吏接到这暗示,只得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无奈重新转回案上。

就在众人皆以为今夜依旧如常,萧修撰又要独坐至灯昏漏尽,等手中那几页批完才肯起身。

却不料,屋外钟声方响,萧令仪便停下笔来,随即将案上文书一一收拢,覆墨、拭砚、理袖,动作利落而不显匆忙,转瞬间便收拾妥当。

案下的同僚们齐刷刷纷纷抬头,惊怔之下有人脱口而出:“咦?萧修撰一向最晚,今夜怎地如此准点?”

有人面色立即紧张起来:“莫非有急章要面奏宫中?”

萧令仪闻言,神情不似往日肃整,眉眼一松,竟淡淡一笑,道:“今夜并无召见,诸位不必多虑。只是今日与人有约,时辰将至,便不久留了。”

“今夜无事,诸位也早些回去歇息罢。”

言罢,她执箱而起,步履从容而去。

留下身后一众人面面相觑。

·

萧令仪的居所在京中东城一隅,临街不喧,院落方正。其间松竹掩映,颇为雅致,可见屋主气性。

天色渐暗,暮色将城中慢慢收拢,巷口灯火次第亮起,街上也人声渐寂。

马车转入小巷,在朱漆小门前停下,萧令仪掀帘下车。

正值晚膳时分,往日清幽的小院今夜却别有一番热闹气象。尚未入门,便听得院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暖灯映着窗纸微微晃动,照得廊下竹影轻颤,将这素常寂静的宅院也衬得分外生动起来。

随行的小厮快步上前,推门报声:“大人回来了——”

话音刚落,一道碧衣身影已自廊下快步奔来。

绿珠眉眼飞扬,笑靥如花,行至近前,欣喜地唤道:“大人,您可算是回来了——快瞧瞧是谁来了!”

小吏:耶!准点下班!

***

家人们,三次世界的强度太疯狂了,最近是真的太忙太忙了,完全没有时间写文……

俺会暂缓一个月,11月继续更新!

感谢大家的理解和等待!

爱你们!!![红心][红心][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1章 旧友重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