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我回红楼做贾琏了 > 第29章 病返巧经濠镜澳 置业预开新洞天

第一节

离开阿输迦寺时,锡兰山的夕阳已沉至海平面,将印度洋的海面染成一片熔金。贾琏将那片半黄的菩提叶小心翼翼地夹在贴身的锦袋里,摸到叶片粗糙的脉络,心里竟生出一种奇妙的安宁——龙树高僧的话像檀香的烟气,缠绕在心头,那些关于“真与梦”的纠结,似乎都在这片菩提叶的轻颤中,渐渐消散了几分。

他缓步走回码头,海风吹拂着衣袍,带着淡淡的咸湿气息,远处“镇海号”的龙首在暮色中泛着暗金的光,桅杆上的帆缆被风吹得“哗啦”作响。

随从见他回来,连忙迎上来:“二爷,郑公公在船上等您呢,说今晚要商议明日与锡兰山的贸易细则。”

贾琏点点头,正欲登船,眼角余光却瞥见码头角落里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穿着西洋样式的深色短袍,腰间系着宽宽的皮带,手里正拿着一张海图,对着码头的船工比划着什么,侧脸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格外清晰——竟是佛朗士!

“佛朗士先生?”贾琏心头一震,几乎以为是自己眼花,快步走上前,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惊喜。

那人闻言转过身,脸上瞬间绽开爽朗的笑容,一双蓝眼睛里满是意外与欣喜,快步走上前握住贾琏的手,力道依旧是西洋人特有的厚重:“贾二爷!真的是你!没想到会在锡兰山遇到你!”他的汉语比前年在泉州时流利了许多,只是尾音仍带着淡淡的西洋腔调。

贾琏被他握得手腕发紧,却也笑着回应:“我也没想到,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常来往于马考与锡兰山之间,做香料和宝石生意。”佛朗士松开手,指了指不远处一艘西洋商船,“这艘‘里斯本号’就是我的船,刚卸下一批香料,正准备装些锡兰山的宝石回去。”

他上下打量着贾琏,目光落在他身上的石青缎官袍上:“贾二爷如今穿的是官服!太神气了,哈哈哈……”

“不过是替朝廷办些差事。”贾琏笑着摆手,想起郑三宝也在船上,便热情地邀请,“我如今随郑三宝公公出使西洋,郑公公也在船上,不如你随我上船一坐,咱们好好叙叙旧?”

佛朗士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太好了!我久闻郑三宝公公的大名,早就想拜见,今日得此机会,真是荣幸!”

两人并肩往“镇海号”走去,佛朗士边走边兴致勃勃地说起这两年的经历:“自前年承蒙二爷相助,我与贵府织锦坊的合作一直很顺利,你家的异兽纹锦在西洋大受欢迎,尤其是那‘红狐狸’和‘蓝灰小狼’纹样,贵族们都抢着购买,价格翻了三倍还供不应求!”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银质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切割精致的蓝宝石,“这是我特意为二爷带的礼物,算是感谢二爷当年的雪中送炭。”

贾琏接过银盒,指尖触到蓝宝石的冰凉温润,见宝石色泽纯正,剔透无瑕,连忙推辞:“你太客气了,怎能收你如此贵重的礼物?”

“二爷若是不收,就是不把我当朋友!”佛朗士故作严肃地皱眉,蓝眼睛里却满是笑意,“这宝石在西洋不算稀奇,但我知道天朝人喜爱玉石,这枚蓝宝石与二爷的气质很配,你就收下吧。”

贾琏见他态度坚决,只好收下,放进锦袋里,与菩提叶放在一起。他想起当年在泉州码头,佛朗士接过三千两银票时的激动,想起他承诺介绍西洋客商的坦诚,只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果然能跨越山海与国界。

登上“镇海号”,却见郑三宝双手负背,站在甲板上,望着大海东方的远处,海风吹动他的衣带,发出轻微的猎猎声音。

听到手下禀报,三宝转过身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二爷回来了?……噢?这位是?”

“禀报公公,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起过的佛朗士先生,西洋商人,也是我的好友。”贾琏连忙上前几步介绍,又转向佛朗士,“佛朗士,这位就是郑三宝公公大人,此次出使西洋的正使。”

佛朗士连忙躬身行礼,用刚学不久的天朝礼仪说道:“久仰郑公公大名,晚辈佛朗士,拜见公公。”他的动作虽略显笨拙,却透着十足的诚意。

郑三宝笑着起身扶起他:“佛朗士先生不必多礼,咱家也听过你的名字,知道你与二爷有过一段佳话。既然是二爷的朋友,便是咱家的客人,请坐。”

三人落座后,随从奉上热茶,佛朗士抿了一口,赞叹道:“天朝的茶果然名不虚传,比西洋的葡萄酒还要清冽甘甜。”他看向郑三宝,眼里满是敬佩,“晚辈早就听说,公公此番率领船队下西洋,将遍历西洋诸国,宣扬天朝威仪,促进贸易往来,是真正的英雄!”说完,竖起大拇指。

“先生过誉了。”郑三宝摆摆手,语气谦逊,“咱家不过是奉旨办事,宣扬天朝愿与万邦协和共荣的理念,让各国互通有无,共享太平罢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佛朗士身上,“听说西洋商人如今也在竞相开拓海外贸易,不知你们的理念是什么?”

佛朗士放下茶杯,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回公公,西洋各国如今都在争夺海外航线和殖民地,我们的理念是‘强者为王’,谁能占领更多的土地,控制更多的资源,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像我哥哥马可,担任马考总督后,便带领船队开拓了通往美洲的航线,运回了大量的白银和香料,让葡萄牙变得更加富强。”

郑三宝闻言,眉头微蹙,指尖摩挲着罗盘的铜壳,语气平和却坚定:“贵国的理念,与天朝不同。天朝自古便认为,‘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才是长久之道。我们与各国贸易,讲究公平互利,尊重各国的习俗和主权,从不恃强凌弱,掠夺他人的土地和资源。就像这海上贸易,天朝的海舫带着丝绸、瓷器、织锦,与各国交换特产,既让天朝的物产走向世界,也让各国的珍品进入天朝,彼此受益,这才是长久之计。”

佛朗士沉吟片刻,说道:“公公的理念固然高尚,但在如今的西洋,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如果我们不主动争夺,就会被其他国家吞并,失去生存的空间。就像西班牙人,他们在美洲占领了大片土地,掠夺了无数的金银,国力日益强盛;荷兰人也在加紧建造战船,争夺海上霸权。我们葡萄牙若不奋起直追,迟早会被淘汰。”

贾琏坐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想起在泉州时,郑三宝曾对他说过,西洋人的“新航路”是靠暴力撑着,而中华的“通商路”是靠文明吸引力走着。如今亲耳听到佛朗士的话,更深刻地体会到中西方文明的差异。

“先生所言,并非没有道理。”贾琏开口道,“只是,靠暴力掠夺得来的利益,终究难以长久。就像贾赦想强夺石呆子的古扇,最终不仅没能得逞,还差点连累贾家;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构陷石呆子,最后也被革职问罪。历史已经证明,恃强凌弱、草菅人命,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三宝说道:“天朝之所以能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秉持着‘协和万邦’的理念,礼遇各国,与各国友好相处。就像这次咱家出使西洋,所到之处,各国都热情相待,贸易顺利,这正是文明的力量。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洋各国终会明白,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佛朗士静静地听着,蓝眼睛里闪过一丝思索,他看着贾琏真诚的眼神,又看向郑三宝沉稳的面容,缓缓点头:“贾二爷说得有道理。其实,我也不喜欢战争和掠夺,只是身不由己。这次与公公和二爷交谈,让我受益匪浅,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天朝的方式,与一些国家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

郑三宝笑着点头:“这便好。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只要各国都能放下偏见和野心,真诚相待,就一定能实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他看向窗外的夜色,提议道,“今夜月色正好,海风宜人,不如咱们在甲板上设宴,一边赏月,一边畅谈?”

贾琏和佛朗士齐声应允,三人起身往甲板走去。

甲板上早已挂起了灯笼,昏黄的灯光在海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与天上的明月、星星相互辉映,美得让人窒息。随从们很快摆好了宴席,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有新鲜的海产、精致的点心,还有上好的女儿红。

三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共饮,海风拂面,带着淡淡的酒香和咸咸的海风气息。

佛朗士说起西洋的风土人情,说起他在美洲见到的印第安人,说起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语气里满是感慨;郑三宝则说起天朝的历史文化,说起他在西洋的见闻,说起各国的奇风异俗,让佛朗士听得津津有味;贾琏则偶尔插话,说起红楼里的趣事,说起织锦坊的改革,说起出使琉球的经历,三人谈得投机,不知不觉,夜色已深。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自己的船了。”佛朗士站起身,带着几分不舍,与两人道别后,乘着小船返回自己的商船。

夜色渐浓,海风渐凉,贾琏站在甲板上,望着小船渐渐远去,望着无垠的印度洋,想着无限的心事。

第二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次日夜晚,贾琏忽然觉得浑身发冷,头也隐隐作痛。他以为是白天在甲板上吹海风太久受了风寒,便没放在心上,只喝了碗姜汤,早早歇息了。

可到了后半夜,贾琏的病情突然加重,浑身滚烫,意识也变得模糊起来,嘴里不停地说着胡话,一会儿喊着凤姐的名字,一会儿念叨着织锦坊的账册,一会儿又说起了琉球王宫的《唐船》曲。

随从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跑去禀报郑三宝。郑三宝一听,连夜赶到贾琏的船舱,见他面色通红,呼吸急促,连忙让人去请随船的太医。

太医匆匆赶来,给贾琏诊了脉,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对郑三宝道:“公公,世子爷是感染了风寒,加上连日劳累,体虚火旺,病情颇为严重。若是再在海上颠簸,恐怕会加重病情,甚至有性命之忧。”

“那该怎么办?”郑三宝急得团团转,眼里满是担忧,“我们后日就要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这可如何是好?”

“依老臣之见,世子爷需要立刻上岸静养,接受悉心治疗。”太医说道,“海上风大浪急,不利于病情恢复。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能送世子爷回国,在府里安心养病,有熟悉的环境和亲人照料,病情才能尽快好转。”

郑三宝沉吟片刻,心里满是纠结。

他与贾琏一同出使西洋,一路相处下来,早已结下深厚的情谊,他既担心贾琏的病情,又舍不得他中途离开。可太医的话也有道理,若是强行带着贾琏继续航行,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如何向圣上和贾府交代?

“好!就按太医说的办!”郑三宝当机立断,咬牙道,眼里满是不舍,“我这就写下奏折,向圣上禀报此事,让贾琏代呈。同时,我拨一艘海舫,派得力的随从护送贾琏回国,务必确保他的安全。”

太医点点头,连忙下去开药方,让人煎药。

郑三宝坐在贾琏的床边,看着他昏迷不醒的模样,心里满是感慨。

他想起第一次见到贾琏时,那个在荣国府里略显青涩的世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使者,不仅办事能力出众,还重情重义,实在难得。可偏偏在这个时候生病了,真是天不遂人愿。

不多时,贾琏缓缓睁开眼睛,意识清醒了一些,就看到郑三宝坐在床边,虚弱地笑了笑:“公公……”

“你醒了?感觉怎么样?”郑三宝连忙握住他的手,语气里满是关切。

“好多了……”贾琏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咳嗽了几声,“让公公担心了,真是过意不去。”

“你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客套话。”郑三宝叹了口气,把太医的建议和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他,“我已经决定,让你先回国养病,等病情好转后,再作打算。”

贾琏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失落和惋惜,眼里满是愧疚:“公公,对不起,我没能陪您完成此次出使任务,辜负了您和圣上的信任。”

“世子这说的什么话?”郑三宝双手握着他的手,轻轻拍了拍,语气温和,“世子只一心把病养好,才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此次出使任务,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开拓了占城、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山的贸易市场,为天朝赚回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圣上一定会满意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写下了奏折,向圣上详细禀报了你的功绩和病情,让你代呈。你回国后,一定要好好养病,不要惦记这边的事,我会继续完成出使任务,等回来后,再与你把酒言欢!”

贾琏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激:“多谢公公体谅,晚辈定当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再听公公讲述后续的见闻。”

“好。”郑三宝笑着点头,心里忽然想起佛朗士,“对了,佛朗士先生明日也要启程前往马考,我已经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他愿意与你同船,护送你回国,顺便也能照顾你。有他在,我也能放心一些。”

贾琏心里一暖,道:“多谢公公。”

这时,随从端着煎好的药进来,郑三宝亲自接过,吹了吹,竟亲自喂贾琏喝下。

药味苦涩,贾琏皱了皱眉,还是强忍着一口喝了下去。

喝过药后,再歇息了一会儿,贾琏的精神好了一些,他靠在床头,看着郑三宝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动。他想起在泉州时,郑三宝与他结为挚交,赠送他西域香囊;在刘家港,郑三宝带着他熟悉海舫,传授他航海知识;在海上,郑三宝处处照顾和指点他,他们之间的情谊,事实上已经比很多亲兄弟还要深厚。

“公公,”贾琏轻声道,“此次回国,等您回来,我一定给您接风洗尘,好好庆祝一番。”

“好,我等着。”郑三宝笑着点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贾琏的病情还未完全好转,渐渐感到疲惫,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郑三宝为他盖好被子,轻轻退出了船舱。

次日一早,佛朗士就登上了“镇海号”,前来探望贾琏。见贾琏的精神好了一些,心里也松了口气。

“贾二爷,你放心,我会一路照顾你,确保你安全回国。”佛朗士握着贾琏的手,语气坚定。

“多谢你,佛朗士先生。”贾琏虚弱地笑了笑,“这次真是麻烦你了。”

“我们是朋友,不用这么客气。”佛朗士笑着摆手。

上午时分,郑三宝把奏折亲自交给贾琏,郑重地说:“这是给圣上的奏折,你回国后,一定要亲自呈给圣上,详细禀报此次出使的情况。”

“晚辈省得。”贾琏接过奏折,小心翼翼地收好。

随后,郑三宝拨了一艘名为“福安号”的海舫,派了二十名得力的随从和两名太医,护送贾琏回国。佛朗士也带着自己的一名随从登上了“福安号”。

临行前,郑三宝亲自送贾琏到码头,两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公公,多保重!”贾琏躬身行礼。

“你好好养病。”郑三宝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牵挂,“一路顺风!”

贾琏点点头,转身登上了“福安号”。

海舫缓缓驶离码头,贾琏站在甲板上,望着郑三宝的身影渐渐变小,直到消失在视线里。

“贾二爷,别太伤感了。”佛朗士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你病好了,我们还会再见到郑公公的。现在,你要好好休息,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贾琏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了船舱。

第三节

“福安号”驶离锡兰山后,顺着印度洋的季风,一路向东航行。贾琏的病情在太医的悉心治疗和佛朗士的照料下,渐渐好转,精神也越来越饱满。他每日在船舱里静养,偶尔也会走上甲板,欣赏海上的风光,呼吸新鲜的空气。

这一日,佛朗士兴冲冲地跑到贾琏的船舱,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贾二爷,我们很快就要抵达马考了!我带你好好游览一下马考的风光,让你感受一下西洋的风土人情。”

贾琏早就听说马考是西洋的重要港口,贸易繁荣,风光秀丽,想不到,如今竟然有机会亲眼见识一番。

两人来到甲板上,远远就望见一片陆地。马考岸边的房屋大多是砖石结构,屋顶覆盖着红色的瓦片,与绿色的植被相映成趣。港口里停泊着无数船只,有西洋的多桅帆船,有阿拉伯的三角帆船,还有天朝的商船,桅杆林立。

“福安号”缓缓驶入马考的港口,海舫一靠岸,佛朗士派随从飞奔总督府奏报。

不久,佛朗士的哥哥马考总督马可就带着众官员来码头。马可穿着华丽的西洋官服,上面绣着金色的花纹,腰间系着一条金色的腰带,上面挂着一把镶嵌着宝石的弯刀,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上面插着一根白色的羽毛,显得格外尊贵。他的面容与佛朗士有几分相似,一双蓝眼睛里满是威严和热情。

“欢迎你,尊贵的公爵世子大人!”马可一见到贾琏,走上前,用流利的汉语说道,语气里满是热情,“我早就听佛朗士提起过你,知道你是天朝的杰出人才,今日得见,真是荣幸之至。”

贾琏连忙躬身行礼,语气谦逊:“总督大人过誉了,晚辈贾琏,拜见总督大人。”

“世子大人不必多礼。”马可笑着扶起他,“我已经在总督府备下了宴席,为你接风洗尘,请随我来。”

贾琏点点头,跟着马可和佛朗士,在官员和商人的簇拥下,前往总督府。

一行人往北岸走去,沿途景致愈发奇特。中式的骑楼商铺挨着西洋的拱廊建筑,瓦檐下挂着“南北行”“海味干货”的木匾,石墙上却刻着葡文浮雕。转过街角,忽见一座中式庙宇,飞檐翘角下竟挂着西洋铜铃,匾额写着“妈祖庙”,香火鼎盛,进香的既有穿袄裙的天朝妇人,也有披头巾的西洋女子。佛朗士一边向贾琏介绍着街景,一边笑道:“天朝人信妈祖,葡人信天主,却能共用一条街。前几日妈祖诞,葡人还来放鞭炮呢。”

马考的总督府是一座融合了西洋风格和中国岭南风格的建筑。府墙是用白色的石头砌成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屋顶却覆盖着中国风格的绿色琉璃瓦,中西结合,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府内的庭院宽敞明亮,还有中国式的凉亭,种满了各色花卉,香气四溢。庭院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喷泉,泉水清澈见底,喷出的水花像珍珠般散落,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

总督府的正厅宽敞华丽,墙壁上挂着西洋的油画,画的却是珠江口风光,案几上摆着景德镇青花瓷,配着西洋银烛台。

宾主落座后,宴席开始。菜式更是奇妙:烤乳猪配着西洋酱汁,有烤牛肉、咖喱鸡、奶油蘑菇汤,还有用热带水果制作的甜品。味道辛辣鲜香,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酒是西洋的葡萄酒,色泽暗红,口感醇厚。

马可举起葡萄酒杯:“公爵世子大人,马考是远东最忙的港口,这里每年要过百万两白银的丝货,有四条航线连通东方和西方——往西行到果阿、里斯本,往东到长崎,往南到马尼拉、墨西哥。”他放下酒杯,语气诚恳,“佛朗士刚刚跟我谈到他的一个设想,如果世子大人能够和我们葡人合作,我们一人一半,在马考合作投资,创办一个洋行商号,专营这四条航线的织锦贸易,您的织锦要是能从这儿出口,利润能翻番!”

贾琏放下酒杯,笑着说道:“总督大人的邀请,晚辈非常荣幸。我相信,在总督大人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的合作一定会非常成功。”

“太好了!”马可爽朗大笑,“我一定会为提供一切便利,包括土地、房屋、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我会让人寻找一处位于码头附近的宅子和商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一定非常适合开设洋行商号。”

贾琏心里满是欣喜,连忙起身道谢:“多谢总督大人的慷慨相助,晚辈感激不尽。”

佛朗士笑着插话道:“合资的洋行商号名称,我都已经想好了——公爵世子的家族是天朝大家族,是中华的名门世家,在我们这里开设分号,是高雅名门在马考的分支,所以,中国名字就叫‘世家雅各洋行’。而我们在欧洲家族的姓氏是Jacobs,合资洋行的拉丁文名称,就叫‘Saga Jacobs’。”

贾琏和马可两人不约而同,同时拍手大叫一声:“好!”,三人举杯,一起祝贺。

贾琏干了一杯,向佛朗士致谢道:“可惜我的身体还在抱恙之中,不能尽兴畅饮,此次回国,途径马考,都是佛朗士先生的悉心照顾,到了马考,还是佛朗士先生悉心尽力为商业合作之事而奔忙,我心中感激不尽。”

佛朗士假装生气:“这个时候,还跟我客气,那就是不当佛朗士是你的兄弟了!”

“不用客气。”马可也笑着摆手,“公爵世子是佛朗士的好兄弟,好朋友,我是佛朗士的亲哥哥,世子大人自然也是我们葡人的好兄弟,好朋友。真诚的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不仅能让你获利,也能促进马考的贸易发展,让马考变得更加繁荣。”

“一定,一定。”贾琏感激地说道。

宴席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之后的两日,佛朗士带着贾琏和前往码头附近,考察几家可以购买使用的宅子和商号,以供筹备中的“世家雅各洋行”使用。

其中一家宅子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距离码头只有几步之遥,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宅子是一座两层的西洋建筑,白色的墙壁,红色的屋顶,窗户上镶嵌着彩色的玻璃,在阳光下泛着斑斓的光。宅内的庭院宽敞明亮,种满了各色花卉和果树,香气四溢。屋内的装修华丽,家具都是西洋风格的,精致典雅,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商号就在宅子的一楼,门面宽敞,橱窗明亮,非常适合展示和销售织锦。商号的内部已经进行了简单的装修,摆放着几张展示桌和货架,只需要再添置一些织锦样品和办公用品,就能开业。

“贾二爷,你觉得这里怎么样?”佛朗士笑着问道,眼里满是期待。

“非常好!”贾琏环顾四周,满意地点点头,“地理位置优越,装修精致,非常适合开设织锦分号。多谢你和总督大人的费心。”

“你满意就好。”佛朗士笑着说道,“接下来,我会帮你办理相关的手续,包括我们双方合作投资的文书契约。还会招聘一些熟悉当地语言和贸易规则的员工,洋行办好之后,我会亲自联系马考的商人,洽谈业务和订购合同。”

贾琏欣然点头:“我一回京城,就安排我的林管家,把我应出本钱的银票送到泉州交到您手上,由他帮办处理洋行商号的一切事宜。”

佛朗士道:“二爷放心,我会打点好一切。”

贾琏拱手答谢,佛朗士伸出手掌。

贾琏伸出手,佛朗士拱手。

两人大笑!于是先一起拱拱手,再一起握手。

贾琏道:“那就辛苦兄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