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一时语塞,半晌说不出话来。她怕自己一开口,那些惊世骇俗的现代观念就会不受控制地蹦出来。
范大太太见她错愕的神情,只当是小女儿家猝不及防,羞怯难当,便温言道:“郡主不必立刻答复,此事关乎终身,自当细细思量。”
旁边的稚娘早已羞得满面通红,低头摆弄着衣角。
其实,范大太太身边的掌事女使丝桐曾委婉提议是否让稚娘回避,但范大太太认为女儿已到相看人家的年纪,听听这些,也好心中有个衡量,知道未来该寻怎样的人家,故而未允。
林薇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才缓缓开口,语气尽量显得庄重而坚定:“多谢大太太为我费心。只是…我从未想过婚嫁之事。我蒙太祖太宗宏愿召唤至此,身负襄助大宋之责,心中所思所想,皆应为国为民,不敢存有私念。”
“若成了家,有了自己小家,有了夫君孩儿,难免会产生私心杂念,届时如何能一心一意完成太祖太宗的重托?如何能坦然面对官家与朝廷的信任?”
她越说越觉得自己找的这个借口简直棒极了!天衣无缝,堪比道德金钟罩。
以后谁再敢打她的主意,她就用这顶“为国奉献”的大帽子扣过去,看谁还敢接话,不怕被质疑“难道你觉得小家比大宋还重要”就来!
范大太太彻底愣住了,她想过她可能会拒绝,但从未想过这个方向,“这…这…郡主,女子终归是要有个归宿的。若如此,您日后…”
林薇微微一笑,为自己这无解的一招感到轻松,“这样很好。麻烦大太太就这般回绝吕家吧,若是可以,也不妨将我这心意传扬出去,也好绝了日后类似的麻烦,省得总有人为我这不相干的事费心。”
范大太太是何等精明人物,立刻明白了林薇的决绝和此举的深意。
这是要彻底堵死所有觊觎她婚姻带来巨额财富和政治资本的人。
既然林薇心意已决,她乐得顺水推舟,既卖她人情,也避免范家被卷入不必要的纷争。“妾身明白了,郡主放心,此话定会带到。”
次日汴京贵妇圈子里便传开了“永嘉郡主立志为国奉献终身,不言婚嫁”的消息,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连范纯仁都神色复杂地来问她,“何必如此决绝?你年纪尚轻,未来路长,此话一出,便再难转圜了。”
他深知此举对稳定林薇超然地位,避免她被各方势力争夺有利,其实是个好做法,毕竟林薇能够带来的东西,不会有人愿意看到为个人所用。
但见眼前这灵动少女竟要选择一条如此孤寂的路,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怜惜。
林薇看出范公是真切关心自己,心下微暖,展颜一笑,语气轻松却诚恳,“范公,幸福其实有很多种模样。实现人生价值,也并非只有相夫教子这一条路。在我的故土,许多人选择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或探索世间奥妙,或济世安民,同样活得精彩充实,内心丰盈。”
“您看我现在,食有禄,居有府,行有仪,陛下信重,诸位相公亦多有照拂。说句实在话,日子过得比许多人想象的都要自在、充实。这已是常人难及的福分啦。”她先坦然肯定了自己当下的优渥生活,随即眼神清亮。
“人生价值的实现,亦有层次之分。能超越一己之私,将心力用于更有益于天下百姓的事情上,所得的满足与快乐,并不是嫁人生子能够同日而语的。”
“于我而言,能以此身所学助益大宋,便是我所能想到的、最高层次的志趣与价值所在了。我真的很好,并非逞强,而是乐在其中。”
她巧妙地将后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内核,与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式价值观,包裹在北宋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外壳里说了出来。
范纯仁静静听着,眼中流露出思索与赞赏的神色。他微微颔首,沉声道:“郡主此言,深得理趣。人之所求,确非止于温饱安逸。这‘层次’之说,由己及人,亦是契合圣贤之道。”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种深沉的追忆与认同,缓缓说道:“先考在时,常与人论及士人之责,以为当以天下为己任,常怀忧乐之心于百姓之先。今日闻郡主之言,虽言语新奇,然其内核,与先考所倡之精神,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能持此志,确可谓内心丰盈,何憾之有?”
林薇确实欣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但是这价值上得太高了,她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有点聊不下去这个话题,便调皮地补充道:“后世好多人连孩子都不愿意生呢,要是养出个不孝子,还不够怄气的。还不如自己逍遥快活,游遍名山大川,领略世间美好呢!”
这话虽带着玩笑,却也透露出几分她真实想法。
但没想到她的婚恋观,不只是范公来关心了,甚至还惊动了行宫里的哲宗皇帝。
官家召她入行宫,先是对她“深明大义”感慨了一番,继而提议,“郡主既不愿外嫁,难免孤单。不若…朕纳你入宫,常在身边,也好有个照应?”
林薇吓得差点从绣墩上跳起来,连忙摆手,语气急切:“陛下!不可不可!我在郡主府被照顾得极好,真的,自在度日,衣食无忧。陛下和朝中重臣都很看顾我。陛下您是知道的,我这性子跳脱散漫惯了,入宫反而拘束。”
她一边说,一边暗示性地眨了眨眼,想提醒皇帝陛下,自己可是在端王府有过发癫“前科”的呀。
哲宗看着她那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样,再一想她平日言行,确实与后宫规矩格格不入,便作罢了。既然她志不在此,自己多赐予她食邑封赏,在朝堂上给予她足够的尊重和庇护,让她以郡主之尊逍遥自在便是了。
林薇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仔细想想,她现在的日子简直不要太惬意了。
社会地位崇高,财富自由实现,仆从多到她都觉得自己实在太奢靡了,使唤人都有心理负担和负罪感的程度,得变着法儿给管家和沈姑姑他们涨工资、发奖金来平衡心态。
事业方面更是节节升高,推动商业、举办医学论坛、与偶像苏颂一起搞科技兴国、等着苏轼回京说不定还能探讨一下“东坡肉”的规模化养殖以丰富大宋百姓的菜篮子……
这种生活,比起陷入后宅争斗或者应付一个可能完全无法理解她的古代丈夫,不知道要快乐多少倍,她是有多想不开才会想去嫁人啊!
至于男女之情?林薇觉得自己世俗的**几乎降到了冰点。
身边环绕的衙内们固然不乏仪表堂堂者,但在她看来大多透着中二气息;像韩肖胄、王谨那样成熟稳重些的,早已是英年早婚。
可以说,她目前的生活充实得根本不需要爱情来点缀,完全不需要。
从行宫回来,刚踏入范府二门,早已等候多时的颖娘和稚娘姐妹俩便焦急地迎了上来。
稚娘因知晓母亲提亲及后续风波,更是担忧,拉着林薇的手小声问:“郡主,官家召见,可是…可是因那传言责备你了?”
林薇“噗呲”一笑,“不要把官家想成洪水猛兽嘛,他大部分时候都是很讲道理的。”
不过真的沉下脸的时候,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也确实挺吓人的,她心里暗暗嘀咕。
她笑自己又乱发散,“我的想法已经过了官家的明路啦。以后再不会有人拿这个来烦我了。”
颖娘和稚娘这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林薇看着她们,忽然想到什么,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不过,你们可别被我这话带偏了。我不想嫁人,原因很复杂,牵扯很多我自身的特殊情况。颖娘你已与郑谕定亲,两情相悦,将来和和美美,自是人间佳话。稚娘你还小,日后慢慢思量,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就好。”
她顿了顿,目光真诚地看着两位少女:“我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是基于我的来历、我的责任,以及我对自身价值的认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婚生子就不好。在这世间,寻得良人,经营一份美满姻缘,享受天伦之乐,同样是莫大的幸福,是许多人真心向往的归宿。”
她并不希望自己的选择,给这两个尚未完全定性的年轻女孩造成误解或压力。在这个时代,在这样的家族长大,她们若被她影响,会面对的阻力和社会压力绝非儿戏。
而且她从来不认为结不结婚有多么重要,只是一个选择罢了,能说明什么?所谓自由,归根结底是选择的自由,既能选要,也能选不要。
遵从本心、清醒做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咳咳,林薇只是不想结婚生孩子,并不打拳,30几岁的人也不是母单,恋爱也是谈过的。而且她的身份确实麻烦,结婚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除非进后宫。那更是不用了,后面,可能也会谈个恋爱吧,咳咳,但就是一段快乐的感情罢了,嗯,也许不被人认可或者觉得她轻浮,但是,这不影响不结婚的打算,只要不结婚,也就不涉及背后的一些利益的结盟,势力的勾结之类的,嗯,咱不搞这个,主线是科技兴宋来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毫无世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