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张凤兰一直跟着燕妮上山挖野菜,趁着天好多晒点野菜等姐姐走的时候带点回去。
小两口也知道了姐姐怎么有时间跟着姐夫一起休假,原来张凤兰被他们服装厂招为正式工了,她在服装厂干临时工时能吃苦,手脚麻利踏实肯干,而且她手工活做的好。
特别是她听了燕妮的建议面试那天她穿了燕妮设计的衣服,果然她被厂领导一眼相中。
后来她把设计图给了厂领导,然后她就被派来出差顺便探亲。
她这次的任务就是要请李燕妮进厂,实在不进厂能合作也行,厂子里的意思是想招李燕妮进厂,张凤兰只说回来问问,但是她其实是不太想燕妮进厂的。
好不容易弟弟娶了个好媳妇,她怎么能让两个人两地分居?那绝对不行,除非小弟也能跟着一起去,不过她也不能私自替弟妹做决定。
心里在不愿她还是跟燕妮说了厂里的想法,但是燕妮一口就回绝了,李燕妮怎么可能同意,进厂子有啥前途,一个月就挣那么几十块的工资。
她现在多好,自由自在的每个月都会挣他们几个月的工资,她才不去受那个罪,每天起早贪黑的,再说了她还要考大学呢。
说到考大学她觉得应该把小三子的学习计划做出来了,现在就开始准备,她就不相信他们两口子下手这么早会考不上心仪的大学?
除非他们是两个榆木脑袋,啥都学不会。
张凤兰也放下心里的大石,本来她还担心弟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毕竟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从农村一跃成为城里正式职工任何人都会动心吧。
她都想好了,万一燕妮同意了想去,不管用什么办法她也要让弟弟跟着过去,总之就是不能让他们分开。
小弟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幸福,无论如何她都要让弟弟永远幸福下去。
李燕妮跟张凤兰谈好了一年一千块钱聘请李燕妮作为他们服装厂的设计顾问,时间为期三年,三年后是否继续合作双方再定。
李燕妮负责每个季度提供最少五张有效设计图,超出五张的每张按一百元服装厂购买。
李燕妮对于这次的合作还挺满意,毕竟有人给送钱总是好事。
张凤兰即完成厂领导交代的任务还能让弟妹挣到钱,她也挺高兴,晚上李燕妮做了一顿好吃的鱼肉火锅庆祝了一下,还特意给小峰做了一份不辣的。
小峰看见红彤彤的辣锅心痒痒的,李燕妮给他端来一碗水,把鱼肉在水里涮一下再吃。
小峰尝了一口后坚决不吃不辣的锅,虽然辣的小嘴通红,但是还是一口一口吃个不停。
这顿火锅可把一家三口撑坏了,于**穿着背心吃的汗流浃背。
他说:“媳妇儿,你一定跟弟妹学学怎么做这个,这个真是太好吃了,要是冬天来一顿这个,那可真的是神仙日子。”
李燕妮笑着说:“那太好办了,一会儿我把做法给姐写出来,姐回去了照着做就行,这个锅底不放鱼放各种肉和菜都好吃。”
小峰这几天和周围的小朋友们都混熟了,每天跟小朋友们跑出去玩,稍微晚出门就有小朋友找到家里来。
这天一大早又不见小峰的人影,小三子把洗好的玉米叶子放进锅里,他问于**,“小峰又出去玩儿了?”
于**把另一个锅里上完色的玉米叶子拿出来晒上,他说:“已经好几天不着家,我看这小子都玩疯了。”
“对了,我和你姐明天要回村一趟,去看看村长再回去看看俺家的老房子,明天就不回来了,晚上我想去看看我爸妈。”
小三子说:“家里的老房子多少年没住人了,你回去搁哪住?你骑自行车回去,看完大爷大娘再回来,骑车也就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别回家遭那罪。”
于**想想也是,他在部队什么苦都吃过,睡露天地都行,他老婆孩子可不行。
第二天于**骑着车带着老婆孩子和送给老村长的礼物出了门,小三子给他拿了手电筒还有燕妮以前用过的那把匕首防身。
太晚上山还是要小心点比较好。
这几天给玉米叶子上色可把小三子忙够呛,多亏姐夫帮忙才能做出来不少存货,最近农闲社员们都努力在家编包,材料用的特别快,没有存货小三子感觉不踏实。
好不容易告一段落,小三子今天一整天都在家陪媳妇哪都不想去。
姐夫他们到家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小峰坐在自行车大梁上高兴的手舞足蹈,这还是他第一次坐自行车,他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了。
下了车不顾屁股颠簸的疼马上跟舅舅舅妈分享自己的快乐。
李燕妮稀罕的掐了掐他的小嫩脸,“小峰饿不饿,舅妈给你留了饭要不要吃点再睡?”
小峰欢快的说:“好啊好啊,舅妈给我留什么好吃的了?”
张凤兰点了点儿子的大脑门说:“你不是吃晚饭了吗。”
小峰嘿嘿一笑,“村长爷爷家的饭没有舅妈做的好吃。”
小三子掐了掐他的小脸,“你小子的嘴也被舅妈养刁了,等着,舅舅马上给你准备吃的,姐,姐夫你们也吃点吧。”
于**打了盆水洗手,他说:“吃点也行别弄的太多,三子,活都干完了咱啥时候上山?”
小三子说:“明天你休息一天后天一早咱就去,用不用再找几个人跟咱一起去?”
于**想了想说:“咱们要进深山,去的人得有进山经验才行,万一遇到猛兽别出意外,有这样的人带几个也行。”
小三子想了想还是决定只带高大升去,毕竟其他哥们都没怎么上过山,最有经验的只有他媳妇和高大升了。
第二天三个人在小三子家做上山前的准备工作,于**是当兵的出身,什么危险的地方都去过,深山老林也不在话下。
不过小舅子二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今天一整天他都在给他们科普各种野外求生技能和遇险的应对之策,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翌日天还没亮三人就聚在小三子家,李燕妮给三人准备了不少吃的,又给他们带了新做的香辣肉丝酱,小三子装了两壶热水,三人全副武装的出发了。
这次进山他们预计会待一两天,不过也不一定,要是早早遇到大家伙他们就能早点回来。
九点多的时候王芬来了,这几天没啥事王芬经常来坐坐,她和张凤兰也熟悉了,坐在一起聊聊天做做针线活时间过的可快了。
小峰又跑出去玩了,李燕妮真羡慕小孩子可以每天无忧无虑的。
王芬今天有点心不在焉,张凤兰看出了她的不安,她笑着安抚,“不用担心,没事的。”
王芬笑笑,她怎么能不担心,以前上山当天就回,今天说要在山上过夜,那多危险,不过她看这两人一点不担心的样子很好奇。
她问张凤兰,“姐,你不担心你家姐夫么?”
张凤兰笑了,“担心啥,他整天在部队,哪里危险去哪里,我要是天天担心日子不用过了,放心吧,他们心里有数,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
李燕妮也笑了,“就是,嫂子不用担心,高大哥已经很有打猎经验,再说还有三哥和姐夫呢没事的。”
王芬也只能压下心中的担心,跟燕妮和张凤兰继续聊天。
没一会儿张婶子来了,一进院子她就大声喊:“燕妮,燕妮你快来。”
李燕妮听见声音赶紧走出屋,“咋了婶子,你找我有事啊。”
张婶子喘口气说:“可不有事么,我跟你说,咱们学校要招两个民办老师,说是干得好了还能转正,你想不想去试试?”
李燕妮想了想摇摇头,她现在每个月不少挣钱,她可不想起早贪黑去学校上班,特别是冬天,七点来钟就得到校,李燕妮觉得太遭罪了。
而且民办教师也是挣工分的,一个月挣不了多少工分,她是不想去。
不过她想起了知青院的知青们,他们基本上都是高中毕业当老师绝对绰绰有余。
李燕妮问张婶子,“婶子,去哪报名,我去问问马娟他们想不想去?”
张婶子一拍大腿,“对啊,马娟他们文化水平都够我怎么忘了呢,让他们去大队部报名,好像还得考试啥的,我知道的也不多。”
李燕妮跟张凤兰说了一声去了一趟知青院,果然,他们都挺感兴趣的,特别是女知青,教书总比种地轻松的多。
男知青们到没有太多想法,带孩子的活儿太磨叽,一般男人不愿意看孩子。
李燕妮消息带到,去不去就不归她管了,在知青院唠了一会她溜溜达达的往家走,路过方大娘家的时候正好看见方巧玲背着背篓回来。
看见李燕妮她高兴的拽着李燕妮进了屋,方大娘正在家里编包,看见燕妮来了她赶紧放下手里的包。
“燕妮来了,快过来坐,你今天咋出来了,平时也不见你串个门啥的”
李燕妮笑着说:“我去趟知青院,最近家里都挺好的吧。”
方大娘乐的合不拢嘴,“好,好,现在全家都跟着你们做包,日子好着呢。”
方大娘一把握住李燕妮的手,“燕妮啊多亏了你,现在老三还能上学,老二也整天乐呵呵的,还有人给老二介绍对象呢。”
李燕妮一听顿时八卦起来,“这是好事啊,介绍谁家的姑娘?”
方大娘笑呵呵的说:“外村的,姑娘挺能干就是黑了点,人挺好家里家外一把手,我看着是挺满意的,我想着再让人打听打听他们家的人品咋样。”
李燕妮特别赞同这点,不论嫁娶都得看看对方家里的人品,毕竟以后都是亲戚要走动的。
在方大娘家坐了一会儿李燕妮回了家,王芬已经走了,李燕妮等到很晚上山的几人果然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