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冒出了炊烟,一阵阵炒黄豆的焦香味飘散在柳河村的上空,味道一直持续了五天。
剩下的黄豆实在挑不出来好的,不是发霉了就是芽长得太长,只有一小部分黄豆没长芽的已经在晾晒。
小三子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他组织一下人员准备把包送到市里,一场雨耽误了太长时间,也不知道百货大楼现在是什么情况。
大队组织人去公社交公粮,地里剩下的活也安排了人手去干,不过这些跟李燕妮没啥关系。
李燕妮一门心思的给自家储存过冬菜,今年蘑菇出来的时候她去捡了不少,本来想晒点菜干因为大雨耽搁很多菜都蔫吧了。
好在晒成菜干也不耽误啥,这几天阳光正好,李燕妮忙碌的像个陀螺,每天都是切菜晾晒,焯水晾晒。
没过几天家里一袋子一袋子过冬的菜摆满仓库一个货架子。
小三子这几天抽空和高大升去了一趟鱼塘,这一年他们隔三差五去抓点鱼,卖了不少钱,自己家也经常改善一下生活。
趁着天好李燕妮在家晒了不少咸鱼。
一场大雨让他们今年的粮食产量减产一半,要不是李燕妮想到解决办法,今年估计能剩下来的粮食分给社员们都不够。
好在村里因为做手工包挣了不少钱,工分还是按去年的钱数给大家发了。
李燕妮还被公社点名表扬,并给她颁发了一个先进个人的奖励,公社书记亲自接见了她,当时公社还想给她一笔奖金,不过李燕妮拒绝了。
她说她只有一个请求,“书记同志,我们柳河村是一个大村,整个大队有四五百户人家好几千人,可是我们村连个供销社都没有。”
“社员们想买个针头线脑还得往公社跑,书记同志能不能考虑一下在我们村设个供销点?”
李燕妮没想到,这个书记办事效率还挺高,没过多久村供销社就开业了,就在大队部空出来的两间房。
可把社员们高兴坏了,以往他们缺根针,缺瓶酱油都要来回三个多小时去公社买,这会好了,出了家门就是供销社,可真是方便。
顺便说一下这个书记不是以前的书记,以前的书记调到县里工作,具体是升官还是平调李燕妮就不知道了。
李燕妮自己对于这个先进个人没啥感觉,可是看小三子高兴的手舞足蹈,社员们都拿羡慕的眼光看着她,她顿时也觉得自己挺光荣。
李燕妮知道这个年代重视荣誉,先进个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得的,那是让全家人都光荣的事。
最近小三子每天都要捧着先进个人证书看上几遍,每次看完证书都会偷偷的瞄她,开始的时候李燕妮还觉得是不是自己脸上沾了东西?
后来发现并没有,小三子也总是欲言又止,每当李燕妮看过来,他又装作若无其事的忙乎。
李燕妮总觉得他最近怪怪的,这几天小三子又忙忙碌碌的成天往外跑。
李燕妮虽然好奇也没管他,直到有一天小三子拉回几样家具李燕妮终于知道他为啥每天神神秘秘的。
小三子傻乎乎的看着李燕妮笑,李燕妮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下个月十号就是她生日,这小子这是着急要结婚了。
李燕妮对于结婚没有什么排斥反而有点期待,不知不觉她跟三哥在一起快两年了,这个年代的人经人介绍后几个月就结婚,他们已经算晚的了。
自从李燕妮默认结婚的事后,小三子每次去送包都会大采购一趟,家里的东西都换了新的,就连锅碗瓢盆都换成新的。
李燕妮也没拦着他,反正她这辈子只结一次婚,在现代新人结婚本来都用新的。
可是社员们聚到一起就叽叽歪歪,说小三子娶个媳妇够人家娶好几个媳妇儿了,啥都要个四眼齐,家里的东西好好的干啥花那钱换新的。
说什么这两人真不会过日子,这段时间全大队社员看他们俩跟看西洋景似的。
小三子才不管那些,他有钱他愿意买咋的了?别人娶好几个媳妇那是别人的事,关键是别人好几个媳妇绑在一起都没有他媳妇厉害。
十二月一号那天,小三子接到了一个邮递包裹,是他姐给她寄来的。
小两口坐在炕上开始拆邮包,包裹被捆的结结实实,好不容易打开了,里面露出个包装精致的小包裹,看起来就是很珍贵的样子。
李燕妮小心翼翼的打开,顿时哇的一声,好漂亮的布料,颜色正红的绸缎面料里面隐隐有暗纹浮现。
特别是在灯光下更显得流光溢彩,来到这儿这么久李燕妮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布料。
这个一定很贵,关键是就算有钱你也不一定有门路买到。
李燕妮高兴的捧起那块布料,丝丝滑滑的摸起来很舒服,李燕妮拿起布料往身上比划着,突然从布料里滑出一封信。
信封上写着弟妹收,李燕妮小心的放下布料,她打开信纸。
信纸上的字虽然写的不太好看,但是很工整,李燕妮知道小三子姐姐早早辍学,能写的这么工整已是不易。
信的大概意思就是,因为距离遥远不能回来参加他们的婚礼很抱歉,邮包里都是她帮弟弟准备的聘礼,希望弟妹不要嫌弃。
听说他们现在过得很好姐姐很欣慰,也特别感谢弟妹愿意嫁给弟弟,他们给寄过去的东西太多了,这一年多他们家经常吃肉小峰的个子长高了很多。
以后好东西多留点自己吃,不用总惦记他们,姐夫升了一级现在是连长了,工资涨了家里条件越来越好。
张凤兰告诉他们不用惦记,姐姐还在那个服装厂当临时工,听说明年厂里有招工指标,姐姐想去试试。
李燕妮看完了信,她真的替小三子高兴,他竟然有一个这么爱他的姐姐,李燕妮是独生女,她从没感受过兄弟姐妹间的亲情。
小三子把包裹里的东西摆了一炕,除了给燕妮的那块精美布料还有两块的确良,看颜色就是他们二人一人一块。
里面杂七杂八的还有很多东西,有绣着好看图案的手绢,一看就是姐姐亲手秀的,里面竟然还有一条丝巾。
李燕妮喜欢的不得了,李燕妮说:“三哥,姐的眼光真好,你看看她选的布料多漂亮,你看看这条丝巾真好看。”
小三子听见媳妇夸自己姐姐他也高兴,李燕妮说:“三哥,这些东西要花姐姐不少钱,不说别的就这一块布料,姐一个月的工资都不一定够。”
小三子也跟着惊了一下,“真的?那你可要给自己好好做件衣服,我觉得这个衣服你穿上了肯定好看,就像仙女一样。”
李燕妮心里甜滋滋的,没想到这个家伙嘴这么甜,以前咋没发现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明天就是燕妮的生日了,李燕妮跟小三子说好了,生日这天先去领证,元旦那天他们在举行婚礼。
小三子没有一点意见,这段时间他一直杵在亢奋状态,整个人容光焕发,前两天还特意去市里的国营理发店找了里面最厉害的大师傅,排队三个小时剪了头发。
回到家的时候李燕妮给了很高的评价,不愧是国营理发馆最牛的大师傅,手艺就是比别人的好。
十二月十号这一天,小三子早早的起床,从里到外换上了一整套新衣服,他对着镜子照了半天,心里对自己的长相还是比较满意的。
没白在家捂了一个多月,干活晒得黑不溜秋的脸也恢复了一点白皙。
等李燕妮来的时候小三子已经收拾的利利索索,他穿上李燕妮给他做的新棉服,整个人的气质不像农民到像个大学生一样斯斯文文。
李燕妮很满意他这身打扮,特别帅,李燕妮今天也是从里到外换了新的,身上穿着和小三子同款的棉服,两个人站在一起那回头率保证百分之百。
男的俊女的俏,俊男美女的搭配在满是红脸蛋的农村难得一见。
前两天刚下了雪路滑,两个人决定走路去公社。
李燕妮拿出两个毛线帽子,这是她这几天用钩针钩的,里面戴上毛线帽,外面戴上棉服帽子,在围上去年两个人的同款围脖。
小三子高兴的拉着李燕妮站在镜子前照了半天,李燕妮觉得自己都快冒汗了他才罢休。
两个人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公社,今天二人没在家吃早餐就是想着今天是他们大喜的日子,他们要去国营饭店吃顿早餐。
小三子推开了国营饭店的们,里面已经闹哄哄的,有不少人在排队买饭。
听见开门声有好信的人回头看,顿时眼睛直了。
其他人察觉出异样顺着这个人的目光看过去也瞪着眼睛看,一瞬间整个国营饭店似乎都静了几分。
李燕妮和小三子到是没啥感觉,他们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小三子摘下帽子围脖露出那张清秀的脸。
他说:“燕妮你等着我去买饭。”
李燕妮也摘下帽子围脖,屋里人多一点都不冷,她把棉服脱下,坐在凳子上等着小三子。
几个国营饭店服务员笑嘻嘻的凑到一起,“哎……你们看那个姑娘身上穿的衣服真好看,不知道在哪儿买的。”
“要不咱们去问问?我也想买一件,太好看了。”
“你们看出来了吗?那个男的身上穿的是一样的,他们说他俩是对象吧。”
“我觉得是,你看那个男的排队买饭眼睛还一直瞄着女的,他俩肯定是对象。”
“你们看见了吗?他们的帽子也好好看,那是用毛线织的吗?我也想要怎么办?”
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好半天,终于一个大眼睛的姑娘鼓起勇气走到李燕妮身边。
她问:“同志,我能问问你身上的棉袄在哪儿买的么,还有你的帽子也好看,是买的还是织的?”
李燕妮看见小姑娘过来她也笑了,她说:“这是我自己做的,你要是想做就去柳河村大队长家,自己带布料棉花,我们收手工费就可以做。”
巴拉巴拉李燕妮跟小姑娘说了半天话,小姑娘笑的眉眼弯弯,急得在一边等着的几个姑娘直搓手。
咋还聊起来没完了,这咋还聊开心了,那个漂亮姑娘给小江抓了一大把糖,唉呀妈呀,给糖都是一把一把的给,太豪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