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二人分工,副村长上房顶先修一下缝隙,他跑去一生产队拿全村最大的苫布。
大家齐心合力把房顶暂时修好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了,房顶上的人哆嗦着身子爬下房顶。
他们的手被雨水泡的白囊囊的起了皱,嘴唇被冻的青紫说话的声音都是抖的,李燕妮把小三子的干衣服递给他让他去办公室换上。
李燕妮已经把办公室的炉子点着了,她顶着雨回家拿了一大块姜,用平时他们烧水的壶煮了一壶姜汤。
几个人围在炉子边手里捧着茶缸,热乎乎的姜汤喝下肚终于不哆嗦了。
几个**的大老爷们羡慕的看着小三子,一圈人只有他的衣服是干的,他们都看见了,是刚刚李知青给他拿来的。
要说李知青可真是心细,知道他们冻够呛不仅给他们生炉子,还给他们煮了姜汤,小三子的狗屎运咋就这么好呢?
找个对象不仅有文化,长得漂亮人又温柔体贴,关键是又会挣钱,听说还可会做饭了,就连村长儿子都夸她做的饭贼啦好吃。
铁柱实在没忍住踢了小三子一脚,“你小子可真有福气,找个这么好的对象。”
小三子笑的傻乎乎的,“那当然,谁让我命好呢,嘿嘿……”
大雨还在下着,仓库里的人把包都仔细的用塑料布包好,上面又罩上一个大苫布,这回就不怕被雨水浇湿了。
这次的大雨来的太急太快,好在大家伙行动的及时,只有几个包被雨水打湿损失不算大。
可是到了第二天大雨仍然没有停歇的意思社员们坐不住了。
眼看着下个礼拜就能开镰了,这雨这么下那不是完蛋了,豆子还不得被泡涨豆了。
可是顶着雨去收回来先不说豆子还在最后灌浆成熟期,就算可以收割了,那收回来**的哪有那么大的地方晒?
到时候发霉了照样得扔,这可是整个大队八个生产队几百上千垧地。
只一晚上张保国的嘴上就起了好几个大燎泡,这雨要是在继续下村里的粮食收成至少要减产一半。
那今年社员们的日子可怎么过?还有公粮任务要怎么完成?
张婶看着张保国出声安慰,“多亏了你提前把水稻收回来,要不然今年的日子更不好过。”
“我看这场大雨咱们全公社都跑不了,要不你还是去公社看看,一切有上面的领导,咱们在家着急也没用。”
张保国一听起身穿起雨衣就往外走,张婶子喊他吃了饭再走,他摆摆手头也不回的走了。
李燕妮和小三子坐在家里发愁,雨太大包送不出去,地里的粮食再泡下去就要绝产了,也不知道受灾的有多少个村子。
未来一年的粮食要怎么解决?虽说他们手里不缺钱,可是没有粮票说啥都没用,再说了,就算有粮票他们也没地方买粮食。
城里都是每个月拿粮本买粮,他们没有粮本就算去了粮库也买不着粮食。
再说了,如果是他们一个公社受灾还好,要是多个公社受灾甚至是整个市都受了灾,到时候哪有粮食可以卖?
小三子实在待不住了,他拍拍李燕妮说:“不能在等了我去趟黑市,也不知道下雨天黑市能不能开,不管怎样先去看看再说,如果有粮食不管多少钱先买点粮食回来。”
“雨在这么一直下今年秋天队里就没有粮食分给咱们了,就算能分也就是那些泡涨了的苞米豆子,晒不好长毛了谁敢吃。”
李燕妮想了想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她去西屋翻出了两块大塑料布,不放心她又找出一块小的防水苫布。
今年开春高大升两口子就盖了房,现在已经搬进自己的新家。
李燕妮把西屋收拾一下当做了仓库。
小三子拿好钱准备出门,农村的街道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小三子家的院子里还好,春天的时候趁着高大升家盖房子跟着借光拉了几车沙子垫在院子里。
小三子犹豫着推不推车,雨下的太大小路上也骑不了车。
李燕妮说:“你还是骑着吧,骑不了就推着走,要是买到粮食还能驮着回来。”
小三子点头,他穿着雨衣雨鞋,背着一个大背篓推着车出发了。
黑市距离他们村很远,以前的小三子根本不知道黑市在哪?后来他经常去市里送货一来二去认识了不少人。
他跟着去了几趟黑市买回来不少蛋和肉,成功的在那边混了个脸熟。
黑市贵是贵了点不过货品是真多,好在小三子现在不缺钱,手工包让他和燕妮赚的盆满钵满。
每次小三子看着自己的钱匣子都有点不可思议,他从没想过他能赚到这么多钱。
燕妮告诉他多走几家银行,把钱分批存在不同的银行,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能有几十上百块的存款就很不错了。
像他这样一下子几千块还不得吓着人家,所以他听话的把钱分几个银行存了。
村里知道他们具体赚多少钱的只有几个村干部,这一年他和燕妮给大队真真切切赚了上万块。
这个年代还没有万元户的说法,要是有估计他们大队干部还不知道怎么嘚瑟,你看看那几个人平时走路都带风。
小三子跟站在门口的李燕妮摆摆手,“进屋吧外边冷。”
李燕妮不放心的说:“你自己小心点,如果发现不对就赶紧跑,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你要平平安安回来。”
小三子咧开嘴笑了一下,“放心吧,我知道的。”
小三子一呲一滑花了三个多小时来到黑市,还好这里虽然也下着雨,但是雨不算大。
这里说是黑市其实就是城市边缘的一条不起眼的街道,这里的街道四通八达,随便一个胡同都能让人跑出去。
所以就算有人举报只要公安一来,摆摊的小摊贩能瞬间四散,追都追不上。
这里一般来的都是熟面孔,基本上都是熟人带着来的,小三子以前来过几次,花钱大方专挑好的买,所以这里的很多摊贩都认识他。
今天他推着车进了黑市,因为下雨黑市的商贩不多,来买东西的人也没几个。
小三子目不斜视的往前走,走了一圈他终于看见了熟人,那个人穿着雨衣蹲在一个破房子的房檐下。
小三子走到他身边轻声跟他说:“兄弟,我要买点粮食你有么?”
中年汉子啥也没说站起身,他冲小三子勾勾手,小三子默默的跟在他身后。
俩人七扭八拐的走到一条破旧巷子,中年男人推开一扇用点力就能掉下来的大门。
门里有个中年女人边倒腾袋子边咕哝,“哩哩啦啦下了两天了,这天要漏了,这得下到啥时候才停这不是耽误事儿么,烦死人了。”
听见动静她警觉的回头,看见是中年男人她放下了心,又看见男人身后的小三子她笑的更加明媚。
小三子也笑着说:“大嫂忙着呢,我来买点粮食。”
妇女二话不说直接打开几个粮袋子,小三子一看有两袋子五十斤重的大米,还有两袋子三十斤的面。
小三子用手扒拉了一下大米,质量还行没有多少碎米,“多少钱一斤?”
妇女笑呵呵的指着袋子说:“都是六毛钱一斤。”
小三子到抽一口气,他嘶了一声说:“大嫂我上次来买还五毛钱,这咋涨价这么多?”
要知道现在粮店卖大米就一毛五六分钱一斤,最贵的时候也没超过一毛八,这价格已经翻了三倍还拐弯。”
妇女的脸瞬间耷拉下来,她说:“老弟,要不是看你是回头客我家爷们都不可能带你来这,你瞅瞅这天,要不是东西搬出来在往回搬费劲,我早就回家了。”
“你买不买,不买就算了,费点劲俺们搬回去,这雨下个没完没了冻死人了。”
小三子装作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想了想说:“买,我都要了大嫂能便宜点不?”
妇女瞬间笑开了花,“你都要了,四袋子都要?”
小三子点头,“嗯都要,家里离得远来一次不容易一次多买点。”
“大嫂给我便宜点,你看看我都给你包圆了省了你多少事,这下雨天往回搬万一被雨浇了你损失的更多,你说是不。”
中年妇女低头寻思了一会一拍大腿,“行,一斤给你便宜一分钱。”
小三子嘴角一抽,使这么大的劲就给便宜一分钱。
他说:“别啊大姐,咱实实惠儿惠儿的一斤便宜五分钱,我立马掏钱走人,你看看这天冷死人了,你们早点回家坐热炕头上喝点小酒不好吗。”
俩人你来我往,最终小三子以一斤五毛七分钱的价格买了一百斤大米,六十斤白面,一共花了91.2元。
掏钱的时候小三子的手也有点抖,九十多块钱那可真是一笔巨款,有的人家一辈子也没有九十块钱的存款。
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十来块钱,他随手买粮食一买就是九十多块钱,他不仅手抖心都跟着抖了。
不过想想大队里下的大雨,买,绝对得买,这点粮食根本不够他们吃一年的,他还要再买点东西存着才行。
中年男人帮着小三子仔细的把大米袋子用大塑料布裹得严严实实。
小三子用绳子把两袋大米捆在后车座上,他又把两袋子白面也包严实了放在大背篓里,上面仔细的用苫布又包裹了一层。
小三子背上背篓推着车脚步匆匆的走出了巷子。
外面的小雨还在下,一点停下的迹象都没有。
小三子决定跑一趟市里,他要去邵爷爷家报个信,现在来看今年缺粮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雨停了他们还能抢救回来多少。
他一路走来雨势都很大,只有市里的雨不算大,但是这样的小雨多下几天地里的庄稼照样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