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六十年代我看戏吃瓜 > 第131章 大年三十

经过一晚上的琢磨李燕妮决定把副业小组的管理任务分派下去。

早饭的时候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小三子,小三子也觉得这个办法好,这样燕妮只要管好几个人就行,其他的让别人去操心。

于是她把首批跟她学习的人分成四队,由铁柱,二强子,二小子和王二赖子一人带一队。

后来的人以家庭为单位分别加入四个小队,由队长统一管理。

她任命四人为第一小队依次到第四小队的队长,主要负责安排和管理自己小队成员的学习和制作等方面。

以后各个小队都由四位队长和她报告每个小队的生产情况,她这里只把账目汇总,在验收成品就行。

至于小队长的报酬方面李燕妮也想过了,每人每个月多给十块钱的补助,以现在出货量来算,之前算出的成本剩余用来支付队长的工资缺口不会太大。

她又和小三子商量了一下原材料的问题,如果手工包真的要持续不断的发展,那他们就要考虑去别的大队购买玉米叶子了。

毕竟仅仅是他们大队的玉米叶子根本不够他们一年使用,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如果他们自己出钱购买,这就涉嫌倒买倒卖投机倒把了,如果被有心人举报一下,他们这样严格来讲还真不那么清白。

所以这件事必须是大队出面,以集体的形式购买就没有那么多的后续问题。

这个手工制品就是他们村里的副业,到时候由村里统一管理,她摇身一变成为村里特聘技术员,专门指导社员们的手工制品,顺带的给他们提供设计图。

三哥是村里特聘的销售顾问,主要负责和市里供应站对接。

然后她和三哥可以光明正大的拿走净利润的百分之十,剩下的全归村里所有,至于社员们挣的辛苦钱那不可能变动,社员们也不会同意。

她和三哥虽然比现在赚的少了些,但其实也不一定,毕竟全村一起做工和他们这样小打小闹净利润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关键是他们不用提心吊胆,即使有人举报也无所谓,她们拿的都是自己应得的,想查就去查呗,这样两全其美岂不是更好。

不过李燕妮觉得他们还要再等几天,事情发酵的还不够大,再等等。

一切商量妥当之后李燕妮开始专心研究她的设计图,

大楼采购部对精美款包包评价很高,所以她要尽快多出几套设计图。

这几天她每天都忙忙碌碌,学员增多,她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光要教学,还要给玉米叶子染色,多亏了有小三子帮着她。

至于过年,李燕妮现在完全顾不上,上次王主任来的时候说了,他们的包有多少要多少,现在的这些只够他们一个大楼卖。

其他县市公社的都不敢给他们分配,因为没有那么多货。

不过即使缺货李燕妮也不打算随便招人,万一来了一个搅屎棍就闹心了。

人选她还是要考察好了再用,宁缺毋滥。

就这样忙忙碌碌中迎来了1969年的春节,这是李燕妮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年,不过这几天忙的她脚打后脑勺,她把过年都忘了。

三十早上,天空飘着稀稀疏疏的雪花,温度比前两天好了一些,听小三子说通常下雪的天气都不会很冷,果然有经验的东北人说的都是对的。

一大早小三子就杀鸡宰鱼的准备过年,今年过年的条件可比往年好,他兜里有钱仓房里有粮。

想想去年过年,他虽然也弄到一点肉,但是他只会清水炖,跟现在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燕妮拿着本子从仓房里出来思思哈哈的跑进屋,她说:“三哥,以后的包会越来做多,咱们家的仓库里装不下了怎么办?”

小三子把收拾完了鱼放进大盆里,他说:“实在不行开春的时候咱们再盖一间房,正好院子里还有地方。”

李燕妮琢磨一下觉得可行,她点头说:“我也觉得以后咱们的包肯定会大卖,再盖一间仓库很有必要就算用不上咱们还能放别的东西。”

李燕妮想的是,供应站负责物资调度,他们北方会调来南方特产,那北方的特产肯定也会调往南方。

那他们的手工包会不会成为北方特产调度到南方呢?

要是真的可以别说他们一个大队了,就算整个公社都不一定能满足市场需求,那时候他们可就不是一个手工作坊,而是一个有规模的加工基地。

想想李燕妮都觉得浑身充满干劲,她把小本子放回屋里又开始画她的设计图。

小三子趴在门框上看着李燕妮他无奈的说:“燕妮,今天过年你就休息一天吧,以前我咋没发现你竟然还是个工作狂?”

李燕妮愣了一下这才想起今天可是大年三十,她嘻嘻一笑把画笔和纸收了起来,“我都忘了今天过年了,不画了,今天开始我要休息,大年初六在开工。”

小三子宠溺的笑笑,“这还差不多,柜子里有好吃的你先吃点,累了就躺一会儿。”

李燕妮摸摸挺饱的肚子,早上刚吃完饭她一点都不饿,看看外面飘着雪的天气,正好天气不算冷她想去知青院一趟。

这段时间她忙的不可开交,好像很久没看见马娟他们了,还有方大娘也要去看看,自从他们回来她还没见过方大娘呢。

跟小三子说了一声李燕妮出门了,她把自己捂得像个球一样。

在看看大街上的小子们帽子都不带一个,脸蛋冻得通红大鼻涕刺溜刺溜的还是在大街上疯跑。

小女孩们就文静许多,她们仨一帮两一伙儿的在大道上溜达。

有的女孩穿着新衣服,有的女孩子头上带着头绫子,她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整个村子里洋溢着新年的喜悦。

李燕妮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这是她第一次在冬天里过年,一时之间还有点不太习惯。

村里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贴着对联和挂贴,李燕妮还是第一次见这种五颜六色的挂贴,她好奇的问过三哥这是干什么的。

三哥说这是驱邪避灾,招财纳福的。

三哥还说,以前过年的时候村里更热闹。

他们村很多人家过年的时候都要供奉家谱,就是找特殊画师画的一张家谱,上面有老祖宗和历代祖先和配偶的名字。

三十上午要做好贡品摆在供桌上,三十下午天黑之前,家中男丁会去十字路口或者自家坟地放一挂鞭炮,再告诉祖先一声跟着他回家过年。

李燕妮听着汗毛都竖起来了,要不是大白天她都不敢一个人出门。

不过三哥说了,现在这些风俗已经没了,就连上坟都没人敢去。

这可是封建迷信,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糟粕,谁敢不怕死的顶风作案?

李燕妮脚步匆匆的跑到方大娘家,方大娘家房门大开着,里面正雾腾腾的往外冒着热气。

隐约能看见厨房锅台边方巧玲正在做着什么,李燕妮已经习惯了这里人串门的方式,所以她也没打招呼直接进了屋。

方巧玲看见李燕妮来了她高兴的喊,“妈,燕妮姐来了。”

方大娘高兴打开房门,看见李燕妮她满脸是笑,“燕妮来了,快进屋上炕坐。”

“老三,快点把炒好的榛子松子拿过来。”

李燕妮这才想起来她家好像也有不少榛子,今天没看见三哥拿出来,估计也跟她一样忙乎忘了吧。

在方大娘家坐了一会儿,李燕妮告诉方大娘,如果她们想跟着一起学做包就让王芬教他们。

不管多少总能挣点钱贴补家用,方老二和方巧玲惊喜的看着李燕妮。

他们家受了李燕妮和小三子太多恩惠,所以知道他们做包挣钱了他们也没好意思再去麻烦他们。

没想到李燕妮竟然主动找上门,方家人真的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报答他们。

揣了满满两兜松子去了知青院的李燕妮倒没觉得有什么。

方家兄妹人品都很不错,这样的人再多点李燕妮也愿意要。

在知青院待了半下午李燕妮才回了小三子家,他们做包的队伍又增加了几个人。

今晚的年夜饭主厨是李燕妮,没办法谁让她做的菜最好吃,王芬负责给她打下手。

四个人围坐在炕桌前,桌子上摆的满满的八道菜。

小三子拿出了一瓶酒给四人每人倒了一杯,高大升看着满桌子的鸡鸭鱼肉他感慨的说:“第一次啊,长这么大第一次过年能吃上这么好的年夜饭。”

王芬也端着酒杯跟着点头,高大升说:“这一切都多亏了你们两口子,我和媳妇敬你们一杯。”

四个年轻人推杯换盏,满桌子的菜竟然被他们吃的七七八八。

李燕妮揉了揉肚子,不能再吃了,半夜他们还要吃饺子呢。

小三子今天喝了不少酒,实在是因为今天他太高兴了。

多少年了,自从姐姐嫁人后他就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看着那家人热热闹闹的过年。

后来他搬出来也是一个人,他以为他孤单惯了也很享受孤单,但是自从有了燕妮,他才知道他很讨厌孤单。

小三子笑呵呵的看着李燕妮,王芬拦住要帮忙的李燕妮说:“不用你,你们先休息一会儿,这几天累坏了吧,我收拾收拾也回屋躺一会儿,半夜再起来煮饺子。”

李燕妮也没坚持,小三子还坐在炕上看着李燕妮傻笑,李燕妮拿了一个枕头说:“三哥躺着睡一觉,你刚刚没少喝,现在晕不晕?”

小三子摇摇头,他不觉得晕,他就想这么看着燕妮,越看越觉得燕妮好看。

小三子的眼神炙热的盯着李燕妮白皙的脸蛋,燕妮长得真好看,那一张一合说话的嘴巴更好看。

小三子无意识的吞咽了一下口水,他怎么觉得屋子里这么热呢。

大年三十供家谱是我们家的传统,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妈就开始准备贡品,天快黑的时候,我爸爸会拿着一摞黄纸和一挂鞭炮去十字路口接祖先们回家过年,俗称接年。

回到家后房门前要放一根棍子拦着,是阻止孤魂野鬼跟进家门的意思,然后直到初二下午送年,就是把祖先们送走,家里的垃圾都不能往外面扔,自家的东西也不能拿出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1章 大年三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