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为后宫文男主的下堂妻 > 第8章 赶集

穿为后宫文男主的下堂妻 第8章 赶集

作者:野阿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7:07 来源:文学城

虞满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带着虞绣绣踏进家门时,听见动静的邓三娘赶紧出来。

“爹呢?”绣绣伸着头看了半天,都没瞅见虞父。

邓三娘从虞满背后接过背篓,边回道:“还在你叔伯家干活,我想着先回来弄饭。”她看到背篓里满当当的收获,尤其是那肥嫩的草菇和罕见的鸟蛋,眼睛顿时亮了,“今个儿去山上弄了这么多好东西,这草菇看着就鲜灵!”

虞满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笑道:“绣绣他们眼睛尖,帮了大忙。”她没急着休息,而是立刻开始分拣食材。

今晚的饭菜虞满也打算掌勺,与山上那只靠盐调味的野菌汤不同,她先取出一部分品相最好的草菇和地耳,剩下的仔细摊开在阴凉处晾着。然后,她从屋梁上挂着的篮子里取下一小条风干的腊肉,虽然瘦削,但颜色暗红,透着咸香。又舀了小半碗金黄色的豆酱,这是邓三娘自己晒的,味道醇厚。

邓三娘在旁边打着下手,也看着虞满弄饭,她没有直接做汤,而是先处理腊肉。她将腊肉切成薄薄的片,肥瘦相间,在烧热的铁锅里慢慢煸炒。很快,透明的肥肉部分变得焦黄卷曲,沁出诱人的油脂,浓郁的腊香味瞬间霸占了整个灶房,比山上的菌香更添了几分扎实的荤腥气。

“滋啦——”一声,切好的草菇条被倒入锅中,与腊肉一同翻炒。蘑菇迅速吸收着腊肉的油脂和咸香,自身的水分被逼出,又与锅气融合,发出更加欢快的响声。待草菇变得软滑油亮,虞满才倒入井水,盖上锅盖焖煮。

这一回,汤底因了腊肉的加入,不再是山泉的清澈,而是呈现出一种更深沉的、接近浅褐的色泽,味道也层次倍增,既有菌类的鲜,又有腊肉的醇,豆酱的加入更添了一抹酱香的回味。最后放入地耳和马齿苋,稍煮片刻即可。这锅“腊肉野菌烩菜”,汤浓味厚,是十足的下饭菜。

她取了还剩的鸟蛋,也没有简单做成蛋饼。她将鸟蛋磕入碗中,加入切碎的野葱末和一点点细盐搅匀。然后,她将家里仅剩的一小把晒干的野蕨菜泡软切碎,和鸟蛋液混合在一起。锅里放少许刚才煸出的腊肉油,将混合蛋液倒入,煎成一张厚实、内容丰富的蕨菜野葱蛋饼。蛋饼金黄蓬松,其间点缀着翠绿的野葱和深褐的蕨菜碎,口感比山上的纯蛋饼更加丰富有嚼劲。

除了这些“硬菜”,虞满还用剩下的野葱,切得细细的,撒在已经蒸好的、热气腾腾的粟米饭上,米香混合着葱香,简单却诱人。她还凉拌了一小盘洗净的马齿苋嫩尖,只用了点盐和醋,清爽解腻。

当所有的饭菜端上桌时,小小的炕桌几乎被摆满了。那盆腊肉野菌烩菜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浓香,金黄的蕨菜蛋饼厚实诱人,点缀着野葱的粟米饭冒着热气,再加上一碟清爽的凉拌马齿苋,这顿饭堪称丰盛。

虞承福扛着锄头一进屋就闻见久违的香气,打趣道:“也是老天下红雨,阿满又进灶房了。”

正在擦头上热汗的虞满:……也没有吧。

邓三娘拿着筷子,都有些不知道先夹哪一样好了。她夹起一块吸饱了汤汁的草菇,放入口中,夸道:“这蘑菇,又鲜又香,还有腊肉味儿!比肉还好吃!”

虞绣绣早就等不及了,扒了一大口带着野葱香的米饭,又去夹蛋饼,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蛋饼也好吃!有蕨菜,脆脆的!”

虞父没说话,先是舀了一勺烩菜汤泡在饭里,埋头吃了一大口,咀嚼了几下,然后长长舒了口气,眉宇间的沟壑都仿佛舒展了些许,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时。

一家人闲话,说虞老七的地弄得差多了,今个还去他家转了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先前只晓得他儿子摔断了腿,还以为养养就成,没想到这隔了这么久都还下不了炕,虞老七还向他们打听给虞满看病的大夫。

这回虞承福多了心眼,只说是县里头请的,不想扯出裴籍,毕竟阿满还没嫁过去,老是劳烦也不好。

邓三娘也赶紧帮腔,说了几个自己知晓的大夫,总算把事情糊弄过去了。

说完家外的事,她又瞅了眼灶房,继续道:“明个儿时候,我去街上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补身子的。”

听到要赶集,虞绣绣眼睛都亮了,饭也顾不上扒,嘴上含糊道:“我要去!”

这回还采了不少药材,虞满也打算送到医馆卖了,于是便开口:“邓姨你也累了,明儿我带绣绣去。”

“也成!”邓三娘想了想,这村里闲话多,让阿满去县里赶集也算是散散心。

用完饭,虞父便去洗碗,邓三娘去灶房烧些水洗漱,虞满还是照旧给虞绣绣讲了西游记的一部分算作睡前故事。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虞满就带着妹妹出了门。背篓里面分门别类放着昨日采摘的品相还算不错的药材,如止血消肿的白芨、清热利尿的车前草,还有几株难得的半夏,这些她都打算卖了,像金银花这种常见的就留在家里泡水喝了。

虞满有车绝不走路,本来打算去文光叔家借驴车,正巧撞见村里一叔伯驾着骡子车准备去县城做工,她们搭了趟顺风车,一晃一晃,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镇上,集市已经热闹起来,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虞满没在集市多停留,带着绣绣径直朝着万民医馆走去。

她心里还有个念头,裴籍上次请来给她看伤的老者,据说就是这万民医馆磨药的,那日她也问了裴籍,他只说是曾经帮过老者一回,也算结下交情。

虞满看得出来,裴籍没骗她。

找了些人问路,终于在县西边瞅见这算得上逼仄的医馆,来来往往的人少,自然患者也少,一进馆里,就嗅到浓重的药味,掌柜的是个留着山羊胡、脸削瘦的中年人,正扒拉着算盘,见虞满姊妹二人进来,衣着朴素,背着背篓,便知是来卖山货的,态度不冷不淡:“丫头,卖什么药材啊?”

虞满也不怯场,将背篓放下,把用湿布包裹的药材一一取出,摆放整齐,挨着指了一遍:“掌柜的请看,这是新采的白芨,个头饱满;车前草全株完整,正是药效好的时候;这几株半夏,挖得小心,根须都没断。”

掌柜的起初没太在意,随意瞥了几眼,但看着看着,眼神就认真起来。这丫头拿来的药材,处理得倒是干净利落,品相确实比一般乡民胡乱挖来的要好上不少。他伸手拈起一块白芨,看了看断面,又闻了闻气味。

“……东西还行。”掌柜的放下药材,开始压价,“不过这白芨,市面上也多,给你这个数吧。”他比划了一个手势。

虞满时而跟着邓三娘赶集,消息也灵通,这价格正常,但是对于那些品相不算好的药材,知道这掌柜的在试探,她面色平静,摇了摇头:“掌柜的,您是行家,这白芨的成色您看得见。这个价,我不如拿回去自己留着用了。还有这半夏,炮制好了,可是止呕良药。”

她语气不卑不亢,点明了药材的价值,脸上更没有急切脱手药材的着急。

掌柜的有些意外,又打量了虞满几眼。这乡下丫头,倒不像是个好糊弄的。他沉吟了一下,又看了看那几株难得的半夏,终于松了口:“罢了,看你这丫头也不容易。这样,白芨按这个价,车前草这个数,半夏……再给你加一点。总共这些,你看如何?”他报出了一个公允不少的价格。

虞满在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已经到了自己的心理价位,便点了点头:“成,就依掌柜的。”

银货两讫,她将铜钱放在绣绣紧捏着的小布袋,随即问道:“掌柜的,陈老在吗?”

掌柜的正在清点药材,头也没抬:“他前几日还出诊去了你们村呢,不过眼下他不在医馆,回州上探亲了,怎么,找他看诊?”

“不是,就是随口问问,多谢老先生那日辛苦。”虞满心里有了数,不再多问,带着绣绣便离开了医馆。

走在喧闹的街道上,这位陈老回州上探亲,说明他是州上的人?医术高明,却在这县里做着磨药的活计,‘扫地僧’既视感啊。

虞满一边想着,边从万民医馆出来,空气中弥漫着集市特有的混杂气味——刚出炉的烧饼面香、熟肉摊子的卤味、青菜的土腥气,还有牲口市那边传来的淡淡臊味,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这县城比镇子稍微大一些,青砖绿瓦,比村里归整干净得多。

“阿姐,我们现在去买什么?”绣绣攥着姐姐的衣角,圆圆的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看着卖泥人的、吹糖人的摊子,充满了好奇,但懂事地没有开口要。

虞满环顾了一圈,有了盘算,她先拉着绣绣来到了肉摊前。摊主是个围着油腻围裙的壮实汉子,正挥舞着砍刀剁着骨头,那刀明晃晃的,碎末带着血溅开,案板上摆放着不同部位的猪肉,肥瘦各异。虞满仔细看了看,最终指着一条带着厚厚肥膘的五花肉:“掌柜的,这个怎么卖?”

“四十文一斤。”

饶是虞满也咂舌,要知道虞父在县城搬一日货物才一百文左右。

经过一番简短的讨价还价,她割了一斤半肉,肥多瘦少。肥肉可以熬油,油渣炒菜也香,瘦肉则能给饭菜添些荤腥。摊主用干荷叶把肉包好,用草绳系上,虞满接过放进背篓里。

接着,她来到对面左边的布摊,各色粗布、细棉布陈列着,还有少量颜色鲜艳但价格昂贵的绸缎边角料。虞绣绣看到一匹印着细碎蓝花的棉布,眼睛一下子挪不开了,但没有自顾自伸手去摸。

邓三娘偶尔送绣品来县城的绣庄,却从来不敢扯布,只因太贵了。

虞满看着自家妹妹的眼神,问了下价格:“这布扯一尺多少文?”

圆脸盘的卖布婶子满脸是笑:“这是新到的松江细棉,一尺三十五文。”

“三十五文?”虞满手指轻轻摩挲布面,“这织得虽密实,手感却不及上回在李家布庄的柔软。三十文如何?”

“哎哟,这可要亏本了。”这婶子连连摆手,“你摸摸这质地,染得又匀,三十五文已是实惠价。”

虞满作势要走:“那我去别家看看。”

她拉着虞绣绣转头,嘴上默数三声。

果不其然,“诶,”婶子忙唤住她,“三十三文,最低了。”

虞满站定,回头温声道:“三十二文吧。我扯六尺,正好给您开个张。若是穿得好,回头还要带着邻里些来。”

婶子装作为难,手上已拿起了量尺:“罢了罢了,也难得遇上你个好模样的丫头,六尺一百九十二文,那两文零头给你抹了。”

虞满这才露出浅笑,看着老板娘利落地量布、裁剪,转而看向那些颜色素净但厚实耐磨的青色和褐色粗布,这种布更适合日常劳作穿,她仔细摸了摸布料的厚度,又聊了价,最终扯了足够给绣绣做一件新褂子、再给虞父邓姨各补一条裤子的蓝灰色粗布,又额外买了一小块便宜的白色细棉布,打算做点里衣或者手巾,虞绣绣开心得咧嘴笑了。

赶集多是周边村落的人带着自家土产或是菜来卖,落脚便扯来摆着,只要不碍着店铺,也无人赶,虞满看到有卖鲜嫩的小青菜的,索性也买了些;还有妇人拿着编好的草鞋询问能否换点针线;更有甚者在集市角落的空地上,摆开自家打的简陋农具,总之是花样百出。虞满逛了半天,终于看见自己想找到的东西——在一个老妇的摊子上,用两个铜钱换了一小包自家种的、晒得干透的葵花籽,准备拿回家当零嘴。

她还特意去杂货摊看了看,补充了家里快见底的粗盐,又买了一小包便宜的土糖块。看到有卖种子的,她驻足看了看,问了下菜籽的价钱,心里记下,盘算着等闲时在屋后开一小片菜地。

集市越发拥挤喧闹,虞满又带着虞绣绣去看了耍猴的,猴儿机灵地做着动作,引得阵阵哄笑;也有说书人坐在茶摊边,唾沫横飞地讲着前朝演义,吸引了不少闲汉老人。

估摸着时辰不早,虞满不再多留。她带着绣绣,背着沉了许多的背篓——里面装着肉、盐、糖,绣绣也乖乖地拿着一个小篮子,里面就放的布。

回去的运气没有那么好,没碰上回兴成村的驴车,姐妹两人只好走回去,好在先前两人都馋,买了两个大肉包,这时一口咬着,一边说着话,倒也不算难熬。

花了足足一个时辰才进村,瞅见自家那熟悉的篱笆小院,炊烟已经袅袅升起,想必是虞父和邓三娘已经回来在做饭了。

邓三娘刚收拾完灶台,一抬眼看见姐妹俩,尤其是虞满背上那个明显沉甸甸的背篓,吓了一跳。

“哎哟,你们这是把集市搬回来了?”她连忙上前帮着卸下背篓,入手一沉,更是惊讶。等从里面一一取出用荷叶包着的五花肉、叠得整齐的蓝灰色粗布,还有瓦罐、盐包、糖块,甚至连葵花籽都有,邓三娘的眼睛越瞪越大。

“这……阿满你……花得真好,都是我想买的,”她本来想问虞满是不是被坑了,但话没出口又吞回来,毕竟孩子大了,还是要面。

虞满知道邓姨的心思,便让绣绣拿出钱袋,将里面得铜钱尽数倒在炕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有今早出门前邓三娘塞的一百文。

“买这些东西,没动用家里的钱。”虞满解释道:“我平日攒下的一点,加上今天去万民医馆卖药材得的。那掌柜的说我采的药材品相好,给了个不错的价钱。”她又指了指那块蓝灰色粗布,“这布厚实,给您和爹各做条裤子耐磨,另外一块软和的料子给绣绣裁件新褂子。”

邓三娘听着闺女条理清晰的话,看着炕桌上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心里一时五味杂陈。她虽然是后来的,但打从心底把阿满当成自己闺女,尤其还有那件事,她更是知道这丫头面软心更软,总是忍不住多疼她一点。而对她的好,阿满这丫头都记在心里。

一时竟然有些难受,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红着眼圈,重重拍了拍虞满的手背:“……我……我这就去把肉腌上,省得坏了。”说着,拿起那包肉,转身就去忙活了,背影有些匆忙。

挥着勺的虞承福见自家这口子匆匆出去,又提着篮子匆匆进来,还抹着眼睛,他低了低头,凑过去从下往上看:“真哭啦?!”

一句询问,换来结实的一巴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赶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