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尘青一路上假装生气,压抑着怒气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里。
在小院里看到一大一小牵着手等她回来的人时,闻尘青怒气冲冲的脚步稍停,脸上有瞬间不易察觉的不自在。
“姐姐。”闻芷春忐忑地看着难掩怒意的闻尘青,乖乖地打了个招呼。
闻尘青紧抿着唇避开她们的目光。
眼前的人是原身的生母和一母同胞的妹妹,闻尘青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们,只好继续假装着原身会做出的反应。
柳青韵克制着情绪,但看着事到如今仍旧不知悔改的女儿,到底还是忍不住失望道:“……做人最重要的是知足,尘青,我叮嘱过你多少次,你只管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要去攀比,可你到好,非要走到这一步。”
在被通知府中对大女儿的处置时,柳青韵正在陪着小女儿读书,手里握着的笔当时就掉了,晕出一片墨团。
她知道大女儿性格执拗,有些偏激,却没想到她竟胆敢做出那样的事。
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也没让她那不甚聪明的脑子灵光些!
闻尘青低着头不吭声,柳青韵看不清楚她的表情,但当娘的还能不知道女儿吗?她必定没有把她的话听在心里,她也不多说了,冷声道:“你的东西我已经让人给你收拾好了,你若真的有上进心,便该知道以后要走什么路。”
闻尘青抬头,果然见到院子里放着几个大箱子。
……
去城郊别院的马车上,银杏瞄了瞄自家小姐的脸色,有心想说些什么宽慰宽慰,下一秒却见到小姐阖上双目,她连忙把张开的嘴巴闭上。
车厢内一时更安静了。
闻尘青心里偷偷松了口气,从车祸死亡到睁开眼发现穿书,她就没闲下来过,这会儿她只想趁机好好理一理思绪,思考一下自己现在面临的处境。
首先,原身溺水身亡后,她的意识才在这具身体里苏醒。
现在继续梳理。
第一,她穿成了书里的一个炮灰。原身作为庶出和嫡出的待遇不能比,加之她本就是一个气量小嫉妒心强的人,且能力不足,所以就有了后面的结局。
但现在她穿过来了,后面的死亡结局应当是可以避开的。
第二,感谢原书作者的私设,这是一个架空朝代,建朝三百多年,民风开放,女子可以读书并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想到这里,闻尘青紧绷的弦稍微松了松,这代表她不用一到适婚年龄就被闻家人薅去定亲,只要她能靠科举走出一条路,那么未来她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掌控权就会大很多。
第三,她现在是属于被闻家“流放”,看样子已然成为弃子了。
但换个想法,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除了银杏,别庄上没有熟悉她的人,即使她和以前表现的不一样也不会有人怀疑。
第四,她和原身长得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感天谢地,她照镜子时不会产生莫名的惊悚感。
思绪理到这里,闻尘青咳嗽了两下,银杏连忙倒了杯七分满的水递给她。
接过喝下,闻尘青发觉嗓子眼还是有点痒,忽然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
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好,有时候只是一场小风寒都能要了人的命。
死里逃生之后,现在的闻尘青十分珍惜自己的小命,所以为了抵御风险,身体素质也得提上来。
这样看来,她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有三个,适应生活,强身健体以及努力读书。
有了目标,闻尘青顿时又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
但下一秒接连两个喷嚏简直是在告诉她她想多了。
银杏一惊,连忙又倒了杯水递过来,担心地看着她说:“小姐,早知道应该在府里请个大夫看一看再走了,府里也真是的,干什么催得那么急!”
小姐回屋后只来得及换了身衣衫,外面就来人督促了。
还有柳姨娘,怎么就不能再拦拦……
听到银杏的埋怨,闻尘青心想当然是因为府里的人怕她借此机会干脆拖着不走了。
唉,原身可真是人憎狗嫌的家伙。
她一口气喝完有些凉了的茶水,掀开帘子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我们还有多久到?”
银杏脸上的不满收了收,问过外面的车夫回道:“大约还有半个时辰。”
“嗯。”闻尘青点头,“我随身带的这个包袱里有些药材,半个时辰后到了先把药煎上吧。”
银杏先是高兴,反应过来后又惊讶道:“我没有装药材啊。”
闻尘青看她一眼说:“我娘放的。”
银杏顿时又觉得府中还是柳姨娘对小姐最好了。
银杏心里想的什么都表现在脸上了,闻尘青看了不免觉得好笑:“到了地方药要煎够两个人的量,你也喝点。”
她落水后银杏一直在扶着她,身上也沾了不少寒意,又跟着她奔波了一整天,也需要多注意。
银杏顿时一脸感动:“小姐你对我真好!”
好吗?
分明是这个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跟着她走的银杏更好。
闻尘青伸手摸了摸她的发髻,没说什么。
到了地方时,天已经黑透了。
别院门前挂了两盏灯笼,照亮着归路。
闻尘青下了马车发现门前站了三个人,应当是来迎接她的。
她屁股坐的发硬,脑袋发沉,借着灯笼的光勉强看出这是几个中年模样的人,打头的应该是这院子管事的人,率先迎上来行了个礼:“小姐,婢子姓陈,时辰不早,您是要先用膳先去休息?”
闻尘青便道:“陈娘子先领着我去休息的屋子吧,顺便再找个人领着我身边的丫头去厨房煎一副药,其他的不必准备了。”
陈娘子扶着她道:“是。”
等闻尘青再次恢复浑身有劲的时候,已经是她到达别院的第三天了。
刚到院子的第一天晚上她就病了,喝下的药没起多大作用,第二天陈娘子去请了附近的大夫来看,昏昏沉沉间闻尘青也没听清楚自己是什么病症,但是她根据经验判断,应该是相当于发烧加重感冒。
期间她想起来走两步,晒晒太阳,有一把子力气的银杏哭哭啼啼地按下了她,她刚来就病倒可吓坏了她,死活不敢让她再吹风,闻尘青没办法,只好又回床榻上躺着。
今天她终于好了,也总算能出来看看了。
见识过闻府的雕梁画栋,再见这处三进院子,闻尘青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真的很朴实,很朴素。
她挥退想跟着她的人,绕着这处三进院子细细走了一圈,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尽管这里看着再朴实无华,该有的必要东西还是有的。
院子坐北朝南,入了大门略过几间房就是庭院,此时分明是春季,庭院里看起来却没有多少春意,闻尘青琢磨着庭院里可以种点好养活的花草,给这个看起来略显灰蒙蒙的院子添点色彩。
庭院以北是正屋,正屋两侧都是卧室,中间是厅堂,闻尘青走到东侧,站在门前往里看,计划着将这里改成书房。
正屋后面是后园,闻尘青粗略看了一下,似乎是菜圃,种了一些她叫不出来名字的青菜。
这个三进小别院原先只有三个人,陈娘子是管事的,还有一个厨子及一个门房,但以闻尘青的观察来看,其实这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们三人都做罢了。
转完一圈,闻尘青重新回到庭院里,日头正好,银杏给她搬了个交椅出来,旁边的石桌上还贴心的放着她这两天清醒时断断续续看的书。
银杏见她回来,期待地看着她:“小姐,过些日子院试放榜,如果你考上了秀才,府里是不是就会来接你了?”
闻尘青在她期待的目光下摇头:“估计不会。”
她明显已经是弃子了,只一个秀才,府里不可能改变主意。
银杏有些失望,但又觉得小姐比她更伤心,连忙道:“不管怎样,我总会陪着小姐的。”
闻尘青点头,朝她笑了笑:“嗯。”
银杏的话提醒了她,放榜的日子接近了,最早七日,最迟十二三日她就能知道成绩了。
想到这里,闻尘青有些心跳加速,忽然觉得时间过的简直又快又慢,她既想快点知道成绩,又想成绩再晚点出来,让她再做做心理准备。
闻尘青苦笑一下,苦中作乐地想,幸好她继承了原身的大部分记忆,而有关读书的更是一丝不落,不管到时候成绩如何,她收拾收拾心态,还能照计划读下去。
否则她岂不是要从认字开始?那要学到猴年马月。
眼下身体刚好,今天不急着锻炼,闻尘青定下心来,开始先温习知识。
精神专注时,常无法注意到时间流逝。
等闻到饭香味,闻尘青才从书中抬起头。
银杏把碗筷摆好,见小姐注意到了她,忍不住分享不久前看到的一幕:“小姐,我方才出门,看到有一队带刀的人骑着马飞驰而过,气势非凡,听说距离这边十里外有个皇家别院,会不会是皇家的人来了?”
闻尘青沉思,回忆道:“那个别院是长公主的资产,可长公主久居京城,喜欢热闹,应当不会来。”
这里是城郊,不比京城繁华,附近除了一个小猎场也没有别的,记忆里喜爱奢华享受的长公主不可能会纡尊降贵的到这来。
银杏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注意力很快被转移,笑嘻嘻地说:“小姐你尝尝这个,这是我亲自去摘洗炒了的!”
闻尘青很给面子地挟了一筷子,咽下后笑眯眯道:“好吃,银杏,你好有天分,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春笋。”
银杏的脸立刻变得红扑扑的。
小姐最近好像很爱夸奖她,她好高兴!
见面倒计时[减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