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这顿早膳的气氛算得上凝重。
陶千照准时准点梳洗好坐在膳厅,待陶云涣来了,看见的便是她肿着一双眼睛,沉默无言埋头静坐的模样。
看她的样子像是哭过,昨日让她接受的信息量总归是太多太意外,不管怎么说,陶云涣还是心疼女儿,他走得越近,看见陶千照丧气的神情,心里堵着的石头就越沉重。
父女俩全程都没什么交流,安静地用完一顿饭,陶云涣收拾齐整,陶伯送他坐上马车,临走时,他嘱咐:“今日她要去哪都不必阻拦,学堂去与否,让她自己决定吧。”
陶伯低头:“知道了老爷。”
待送走陶云涣,陶伯回府又去寻陶千照,看时辰,也到了学堂上学的时间。
他原模原样转述陶云涣的话,等着陶千照抉择。
这让陶千照觉得意外。
她还以为昨天旷了学堂被发现,陶云涣今天会强制监督她去上学,哪里想过竟会由着她和前几日一样乱跑。
刚才一顿饭吃得慢吞吞的,想问的话屡屡到了嘴边,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合适,只能把问题再原原本本咽下去。
系统打破她心里想的,白色面板浮出新一章的剧情任务,提醒:“方靖霖今天会送温若嫣去学堂,这是宿主送去桂花糕的最佳机会。”
陶千照会意,转头告诉陶伯:“就去学堂吧。”
“行,那小姐先回屋收拾,马车即刻备好。”
陶千照点了头,陶伯去安排马车和车夫,她回了厢房,让苔果去膳房看看有没有做好的桂花糕,过了片刻,苔果提了点旁的糕点回来,苦着脸说膳房只有这些。
那就只好去外面买一些了,虽然原剧情里,送去的东西是原身亲手做的。
系统在这一点上倒是没讲究,它主张反正方靖霖又没尝过原身的手艺,把买来的骗他说成自己做的,他估计也尝不出什么分别。
于是陶千照带了点所剩无几的铜板碎银,和往日一样坐上了马车。
先去坊市买桂花糕,再去儒昌书斋。
这一番折返用去大概两刻,等到了书斋门前,恰好遇上一架眼熟的檀木马车由路口驶来。
果不其然,从车上下来的是方靖霖和温若嫣二人,周围有不少学子,仔细看,能发现他们的目光或多或少都聚焦再这两人身上。
方靖霖侯府世子的身份,总是格外吸引人的注意。
陶千照忽视旁边看热闹的其他人,抓起路上来时买的那包糕点,面无表情地大步朝他们两人走上前。
本该是郎情妾意的一番美景 ,如今又变成了二女争一男的刺激戏码,至少在旁人看来,确实是陶千照苦追方靖霖许久,嫉妒温若嫣,甚至不惜跟着她来到学堂。
陶千照上步径直插在他们两个中间,不多废话,把手里的糕点包一股脑塞进方靖霖怀里,抬了一下头,“方公子,里面的桂花糕是我亲手做的,希望你能收下它。”
她说完这句话,系统以为她要转身离开了,可陶千照又凑得方靖霖更近了点,引得看热闹的其他人一阵惊呼。
方靖霖皱眉。
陶千照分明已经数日没有来纠缠他,今日怎么突然又找上了门,还当着阿嫣的面,若叫她误会,也不知道阿嫣会不会给他机会让他解释。
可若是阿嫣当真误会了,她是否会为此吃味。
短短片刻,方靖霖在心里已经生出了许多思绪,可陶千照不知道他的这些心思,她压低声音:“方公子,如果你想挽回温姑娘的心,就好好看完纸包里夹着的字条。”
没看方靖霖听完这话有什么反应,陶千照转身走了。
她走进了书斋大门。
温若嫣目睹一切,起码把陶千照送糕点,并且强调亲手两个字的那句话,她都一字不落地听到了耳朵里。
温若嫣还是那副淡淡的,没什么情绪起伏的样子,旁观者没有看到期待的场面,有些失望,方靖霖没看到她像是吃味的样子,也有些失望。
书斋大门背后,陶千照问系统:“温若嫣看着有没有像是吃醋一样伤心紧张?”
系统:“没有,”它回答完,又惊喜问,“不过宿主什么时候在纸包里夹了字条,你写了什么?”
“昨晚写的,在路上的时候夹了进去。”至于内容,陶千照也没有把握方靖霖到底会不会看,又会不会按照字条内容达成她的期待。
门外,温若嫣微颔首:“既然送到了,方公子就去忙自己的吧。”
她的态度依旧疏离,方靖霖面上苦笑,克制道:“下学时若我空闲,便接你一起回去。”
温若嫣不愿意在众人旁观的大门前同他争辩什么,微微欠身,“多谢公子。”她转身走进大门。
目送着她背影跨过门槛再消失,方靖霖回头坐上了马车,待上车后复又注意到手里的油纸包,耳边回响起方才陶千照的那些话。
挽回温若嫣的心,这句话像什么莫名的咒语,不停地在方靖霖脑子里盘桓。
这个小插曲不影响众人今日上课,王当进了聚士堂,正常开始授课,陶千照依旧没有好好听他讲课,一堂课下来,她视线几乎没有从温若嫣的身上离开过。
如此一早上下来,温若嫣忍不住了,她侧过头,忍无可忍问:“陶姑娘,你又一直看我做什么?”
又?
陶千照反应过来,好像是这样,她上次有话想和温若嫣说的时候,也是盯着她看了许久。
她脸颊红了红:“抱歉,我只是有点事想问你”。
“什么事,陶姑娘直说就是。”
陶千照便没客气,不做铺垫,直截了当问:“方才我送方公子糕点,温姑娘,你心里有没有点什么特殊的,像吃了酸枣一样的感觉?”
“……?”温若嫣看她的眼神有些莫名。
陶千照的目光太炽热,温若嫣好脾气道:“陶姑娘,我再同你说一次,我对方公子,当真没有你想的那种感情。”
这是不是温若嫣的实话,陶千照不敢确定,她又抛出一个问题:“侯府要给方公子选门亲事,不管以前如何,不管是我纠缠他,还是有其他人爱慕他,只要这门亲事定下,他日后就真的和旁人绑在一起,同你我没有关系了,”陶千照紧紧盯着温若嫣反应,“即使这样,你也一点都不在乎吗?”
很轻微,几乎捕捉不到的,温若嫣的眼睫颤了颤,她桌子底下的手攥了起来。
陶千照眉梢一挑,了然笑了笑。
“其实你并非不在乎他,你只是在掩饰,对吗?”
温若嫣要否认的话到了嘴边,可转头对上陶千照的眼神,她却生出一种被她看穿一切的感觉。
和以前像只骄傲的孔雀般的神态不一样,陶千照此时的眼神很平静,像一汪无波无澜的秋水,再看不出以前那种对方靖霖势在必得的姿态。
藏在心底的暗流似乎有了宣泄的出口,温若嫣忘记挪开看向她眼睛的视线,二人对视,温若嫣忽然低低叹了口气,眉心轻蹙,似哀似愁。
“我在乎又有什么用?”
这便是承认了她对方靖霖还是有情的。
陶千照没理解:“为什么没用,你们既然彼此有意,你何须掩饰?”
温若嫣只觉得她问得天真,据她所知,陶尚书的这位女儿自幼娇宠长大,这样的人,有爱就大胆地说出来,又怎么会懂得她经历过的,所背负着的。
“以前我是侯府的客人,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我被侯爷收留在府中,寄人篱下,又怎么好去想那些扰侯爷忧心的事情,纵然我与方公子有情,但侯府要为他定亲,定的自然是门当户对的人家,我不藏起来自己的心思,岂不是平白毁了方公子一门好亲事?”
温府在扬州应该也算是家大业大,《迷京》里只写了温若嫣是家中生变才来京城投靠亲戚,却没写究竟生了什么变故,才会使得温若嫣产生这么消极的想法。
这话陶千照没问,只要温若嫣此刻对方靖霖有情,那就一切好说,如果她变得和石头一样,彻底对他没了心思,那才是难办。
“世上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样的远离是为在意的人着想,把一颗滚烫的心变得冰凉,到了最后,又有多少人会后悔他们曾经做下的决定。”
陶千照这话说得像阅尽沧桑的老人。
温若嫣盯着陶千照看,像是第一次认识她一样,良久,她牵唇笑了笑:“陶姑娘和我年纪差不多大,上哪里学来的这些话?”
陶千照听了这句调侃却没笑,她直直望着温若嫣的眼睛,“戏文里不都是这样吗,主角两人一个追一个躲,明明能做一对佳偶,却非要把自己熬成怨偶。”
“温姑娘平时就在侯府,应该知道过不了多久,方公子的亲事就会定下来,到那时,你真的甘心此刻亲手放弃这个机会吗?”
温若嫣抿唇,袖口都攥进掌心。
话要点到为止,多说无益。
温若嫣会做什么决定陶千照还不知道,在女主这里下功夫要是没用,那就只能寄希望于男主,让那张字条起作用。
天气逐渐逼近深秋,天色黑得更快更早。
下学后,书斋门口出现两架马车,一前一后停靠着。
前边那辆马车外面坐着朔飞。
后边那辆,则是早上才见过的,方靖霖的马车,倒也无需再多确认,因为方靖霖便在马车前无声立着。
陶千照走出大门,看见这两架马车,意外地挑眉,不明情况。
方靖霖就算了,他是来接温若嫣一起回府的,那另一辆呢,是来找她的吗。
朔飞看见她,转头向车厢里低语:“主子,陶姑娘来了。”
裘止揭开侧窗帘子,侧目去寻她的身影。
刚看见她,人已经三两步并一步地凑了过来,脸上浮着笑,“大人,你来找我的吗?”
裘止淡淡否认:“不是。”
“那你来干嘛,这里还有你认识的人啊?”陶千照对他的话信以为真。
裘止还没说话,侧窗里又探出一个人,嬉皮笑脸地替他回答:“怎么他说什么你都信,不来找你,难道他是来上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