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北宋捞苏轼 > 第44章 四十四回

穿到北宋捞苏轼 第44章 四十四回

作者:七年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1 18:28:02 来源:文学城

吟诗比试,也就是背诗比试,在眉州最有名的眉州书院举办。

以往吟诗比试都是眉州书院的学生夺魁。不是眉州书院偏袒自家学生,而是学生靠自己的实力获得。

眉州书院的学生考中进士者并不少。在四川路的各个州府,眉州书院最为有名。每年前往眉州书院求学的学生不计其数。

吟诗比试,不是作诗比试,所以参加者甚多。很多人参加就为了图一乐。

每年眉州书院举办的吟诗比试,是眉州一年中最为重要的盛事之一。不仅吸引着当地人,也吸引着其他州府的人前来观看。

宋嘉树和小苏轼参加吟诗比赛,史湘玉她们非常支持。虽然孩子年纪小,但是孩子有胆量参加,还有信心夺魁,在她们看来是好事。

史湘玉她们原以为两个孩子很快就会落选,没想到两个孩子一路势如破竹,闯进了前一百名。

报名参加吟诗者有几千人,宋嘉树和小苏轼俩是年纪最小的参加者,没想到他们打败了成千上百人,令不少人震惊。

先不说宋嘉树和小苏轼在吟诗比试上的精彩表现,就说宋嘉树的长相,让他已成为眉州城家喻户晓的人物。

其实,他参加吟诗比试的前几天,就成为眉州城有名的人物。没办法,他长得太好看了,凡是见到他的人,都会对他印象深刻。

长得精致,又聪明乖巧,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

现在,眉州城,和其他州府的小报,每天都报道宋嘉树的事情。

宋嘉树参加吟诗比试的目的,就是扬他的神童之名,没想到比他神童之名更为出名的是他的容貌。

他知道自己在小孩子中长得比较好看,但是他从未觉得自己是眉州城最漂亮的孩子。没想到参加吟诗比试,他不仅成为眉州城最好看的孩子,还是四川路最漂亮的小孩。

托了宋嘉树的府,史家的生意最近变好了很多。为了能生出像宋嘉树这么漂亮又聪慧的孩子,不少人跑来买史家的东西。

最近,史湘玉很烦恼,因为不少人向她打听,她怀儿子的时候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做了什么,甚至有人还问她穿了什么衣服,能不能把她怀孕时穿的衣服卖给他们。

史湘玉当初怀宋嘉树的时候,并没有特意吃什么名贵的补品,也没有特意喝什么偏方。她就正常的吃吃喝喝。

这些时日,给宋家送拜帖和请帖的人非常多。宋家的下人也因此变得非常忙。

拜帖是想登门拜访。请帖是邀请史湘玉他们去家里做客。

今日,管家又搬来一箩筐的帖子,真的是一箩筐。

史湘玉看着一箩筐的帖子,颇为头疼。

“姜妈妈,你把这些帖子筛选一番。”史湘玉最近忙着改造翻新邸舍,没空看这么多帖子。

“大娘子放心,我会筛选好。”这几日,送到府里的帖子的主人都不是身份贵重的人。如果不答应他们登门拜访,或者不接受他们的邀请,也不会得罪人。

“选出几家重要的,然后回帖说我没空,再送上一份赔礼。”她是真的没空。她有时间听这些人来问她怀孕吃什么、喝什么、做什么,又或者平日里是怎么教导孩子的,那还不如多做几桩生意。

“大娘子放心,我晓得。”姜嬷嬷处理这些事情非常熟稔,不会得罪重要的人。

史湘玉想到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很是哭笑不得。

“这就是有一个出名儿子的烦恼么。”

“大娘子,这才哪到哪啊,等二宝日后考中进士,会比现在更热闹。”在姜嬷嬷心里,宋嘉树跟她亲孙子没有什么两样。现如今,见这么多人喜欢宋嘉树,她心里又高兴又骄傲。“等到那个时候,你这个做娘会更烦恼,会有很多媒婆登门拜访来说亲。”

说到说亲这件事情,史湘玉满脸无奈地笑道:“不用等到二宝考中进士,现在就有人来说亲,要跟二宝结娃娃亲。”说亲的人还不少,其中有不少家的女儿比二宝大好几岁。

“谁叫我们二宝长得好看又聪明,那些人想趁二宝年纪小就定下亲事,可是打的如意算盘。”等到二宝日后考中进士,说亲的对象就要变成达官贵人。

史湘玉好笑道:“我看起来像是个傻的吗?”她怎么可能在二宝小时候就把亲事定下。等二宝长大了,她也不会急着给他安排婚事。等到二宝去汴京参加科举,考中进士,用不着她和官人烦心,二宝的先生们自会安排好。

“大娘子不傻,是他们傻。”别的不说,就凭二宝的两个先生,日后二宝的娘子肯定是朝中大臣的女儿。

“我去看看二宝他们。”

“那我去筛选帖子。”

史湘玉去了书房,见宋嘉树和小苏轼头挨着头,一起看诗集,忍不住微微一笑。

“看了这么久的诗集,你们两个要不要休息下?”史湘玉走过去,伸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要不要吃点心?”

宋嘉树和小苏轼立马点头:“要吃。”

史湘玉吩咐丫鬟把点心端来。

“你们两个在看谁的诗集?”

“娘,我们在看屈原的诗。”宋嘉树举起手中的书给史湘玉看,“正在看《离骚》。”每年吟诗比试都会考屈原的诗,之前的比试没有屈原的诗集,但后面肯定会考。

“会背了吗?”史湘玉关心地问道,“你们两个看得懂吗?”

“哥哥会背了,我还背的不熟练。”小苏轼诚恳道,“看不懂。”

“二宝,你会背《离骚》呢?”《离骚》可不短,重要的是《离骚》很是拗口,不像唐诗朗朗上口。

宋嘉树点点头说:“会背了。”

“娘考考你。”

“好。”

史湘玉想了下,开口道:“惟草木之零落兮。”

宋嘉树立马答道:“恐美人之迟暮。”

史湘玉继续出题:“老冉冉其将至兮。”

宋嘉树没有任何迟疑地答道:“恐修名之不立。”

史湘玉又考了几句,宋嘉树全都答对。

“二宝真厉害。”史湘玉看向小苏轼,鼓励他道,“三宝现在不会背不要紧,舅妈相信你再看几遍就会背了。”

“舅妈,我马上就会背了。”

正言间,丫鬟把点心端了过来。史湘玉陪着两个孩子一起吃点心。吃完点,她又牵着两个孩子出去散步。

这几日,两个孩子一直待在书房里看诗集,史湘玉怕他们把眼睛看坏了,时不时过来,牵他们出去走走看看。

走了一会儿,宋嘉树和小苏轼回到书房继续看诗集。

宋嘉树接着看《天问》。现在不用直接把书灌入到大脑里,他看一遍,就能记住七七八八。看第二遍,他能一字不差的全部记住。

他猜测他这快要过目不忘的本领是之前灌书的效果。他每次灌完一本书,大脑就会变得清晰一分。至今为止,他灌入了十几本书。他的记忆力也随之变得更好,悟性也随之增加。

这段时日,面板上的数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姓名:宋嘉树】

【年龄:四岁多】

【智商:139】

【力量:30】

【精神力:60】

【体质:30】

【速度:30】

【敏捷:30】

【悟性:70】

【魅力:80】

【技能:书法(初级)、绘画(待定)、棋艺(初级)

蹴鞠(初级)、插花(初级)、焚香(初级)、点茶(初级)、挂画(初级)】

这些时日,忙着吟诗比试,他并没有特意去关注面板上的数值,今天他才发现多了一个“智商”的数值。

怎么会突然多出智商?

智商一百三十九是他上辈子测试的结果。

现在出现智商的数值,难道日后还能增加?

他记得智商超过一百四十,就是天才。那他现在离天才只差一步之遥。

日后在面板的帮助下,他的智商说不定还能涨,那他就能变成真正的“天才”,不用再伪装成天才。

没想到面板还有增加智商的功能,这真是意外惊喜。

等等,智商到底能不能增加还是个未知数,还是等一段时间看看。如果那时真的增加了,那就说明面板真的有这个功能。

智商一事先暂时不管,令他最惊喜的是悟性增加到七十,难怪这段时间看书不像之前那么费力。

魅力增长到八十,是因为他参加吟诗比试,让更多人认识他,并喜欢上他的缘故。等到魅力值达到一百,那他是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啊。说实话,他有点期待魅力值达到一百的那一天。

技能这方面,除了绘画待定,其他都已进入初级,比之前入门提升了一级。这些技能中,能迅速增加的只有棋艺。等参加完吟诗比试,他日日找苏翁翁下棋,然后再多收录棋谱,这样他的棋艺应该能提升到中级。

身为神童,当然现在还是伪装的。总不能只会背诗背文章吧,还得有其他的技能,比如下棋。下棋下的好,才能让他这个神童之名更稳一些。

小苏轼听到宋嘉树笑出声,好奇看了过来,就见他哥哥笑的有些奸诈。

“哥哥,你笑的好像狐狸。”

“狐狸?”宋嘉树微微愣了愣,旋即明白小苏轼在说他笑的奸诈,他伸手捏了捏弟弟的小脸,“三宝,你胆子不小啊,竟敢骂哥哥阴险狡诈。”

小苏轼被捏脸,不仅不生气,反而笑的非常开心。

“哥哥,你刚刚真的笑的很狡猾。”

“我明明笑的很睿智。”

“哥哥,你刚才在想什么坏主意?”每次哥哥笑的跟狐狸一样,都会冒坏水。这是娘和舅妈说的,不是他说的。

“我在想等我们拿到吟诗比试的魁首,去找翁翁要奖励。”宋嘉树问道,“你说要什么奖励好?”

小苏轼想也不想地说道:“钱,翁翁有钱,问他要钱。”

“笨蛋。”宋嘉树轻轻地敲了下小苏轼的脑袋,“翁翁那里有很多宝贝,比钱值钱多了,我们得要最贵重的东西。”

“什么东西?”

“比如说古董字画,或者孤本,又或者玉石棋盘。”苏翁翁的书房里,可是有很多价值连城的宝贝。

“哥哥,那我们要玉石棋盘吧,这可是翁翁的宝贝。”君子不夺人所好,这句话在小苏轼这里行不通。他祖父越是宝贝玉石棋盘,他越是想要得到。

“那就要玉石棋盘。”宋嘉树也觊觎苏翁翁的玉石棋盘。

兄弟俩抬手击掌,然后都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

正在拿玉石棋盘跟自己对弈的苏翁翁,冷不丁地打了个喷嚏。

今天有事,来不及写第二更。明天再更六千。

小可爱们,记得收藏!记得留言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四十四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