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 > 第20章 第二十章

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 第20章 第二十章

作者:霜拂剑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9:59 来源:文学城

站在城墙上遥望长安城外,一派忙碌景象。

地上仓促地以木桩麻绳分割成几个区,流民们挨个登记后,便手握签筹,顺次坐下休憩。一旁的棚子里散发出阵阵粥香。

在此登记编队完毕后,流民们会被带去十几里外的折翎关修筑工事,那边的工地已经有了个大略的模样了。

舒宜微微垂头,看得出了神。

一旁的二皇子久听不到她出声,忍不住碰了碰她胳膊:“表姐,事情总算是结束了吧?”

“是啊,”舒宜笑道,“每天凭着劳动有饭吃,明年就能一道回家乡,对他们来说,再好也没有了。”

方伯晏看着下面来来往往的人群,若有所思:“那就好,我还以为是又有什么意外,母后派我来盯着呢。”

“并不是为了这,”舒宜克制住拍拍他脑袋的冲动,正色道:“叫你实地来看看情况,是让你知道,这些流民和你我一样,都是一只鼻子两只眼,两条胳膊两条腿,也是活生生的人。”

“别笑,”舒宜语气平缓,“亲眼看了,你才知道,奏折上一笔‘一万余人’,四个字不过指甲盖大,但这万余人在现实中,这么大片地方都坐不下,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别人的儿女,是别人的父母,都有骨肉至亲,都是人。上位者一个举动,随之受苦或受益的也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笔。”

方伯晏果然安静了,不同于之前,是一种居高临下,但又有了全新视角的沉思。

“郡主说的是。”

舒宜闻声转头,是闻岱。

刚才那句话仿佛令他耳目一新似的,仍反复在口中咀嚼。闻岱对舒宜的表情也添了一丝郑重。

舒宜赧然侧身,闻岱仍拱手一拜。

舒宜随口同闻岱寒暄:“这两日闻将军在府中歇息得可好?难得的休息时光,可不要浪费。”

闻岱一笑:“平日少有时间在家,犬子年幼好动,我也是好久没陪他了。这几日都耗在他身上。”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闻岱被皇帝金口玉言命令在家思过一旬,暂时没有公务。换作别人也许会觉得丢脸,难得他心平气和,既不焦躁,也不抱怨。

舒宜便也一笑,一行三人继续在城楼上,静默地看着城外忙忙碌碌。

方伯晏是个闲不住嘴的:“师父,他们现在算是有去处了吧?”

“他们在折翎关,应当能吃饱饭,能有片瓦容身,和逃荒的日子比肯定是好事,”闻岱笑了笑,“只是他们故乡的田垄,这一年收成算是毁了,待到回乡后,也不知要花多少功夫才能把房屋修好,把掺了砂石的田耕开。”

方伯晏还从未想过这一茬,沉默了,舒宜立在他身旁,也若有所思。

闻岱摇摇头,又一笑:“看事情得往好处想,他们现在已经比逃荒的日子好了,只要肯干,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是我着相了。”

这洒脱一笑,才让人想起,他也是个未满三十岁的年青人。

方伯晏生长在宫中,从未在书本之外真正了解过百姓的日子,缠着闻岱问:“他们还要做什么呢?真的会越来越好吗?”

“自然,”闻岱很有耐心,一一解释了耕地种田的一些细节,又道,“只要官府不扰民,突厥不入侵,百姓都是有韧性的,自己慢慢总能把日子过好。”

“那就是我们的责任了。”方伯晏很有自觉,仰头去看闻岱。

“对,”闻岱欣慰地和方伯晏对了下拳,“臣等守土,殿下安民,对百姓来说,就是好日子了。”

舒宜笑着道:“一定能的。”

方伯晏拽着闻岱的袖子,为他们构想出的蓝图傻笑起来。

“今年边境怕又要不安宁了,”闻岱却没有他们的乐观,他道,“去岁,就有斥候探到突厥异动,他们内部有变,头领先是抢了猃狁的草场,又同柔然贸易,所求似乎是盐铁之物。他们不产铁,因此暗暗搜罗兵器,必然所图甚大。”

“流民们现下在修关隘的防御工事了,再等两个月,寻机再向陛下建言出兵,可以吗?”舒宜问。

闻岱唇角微陷,露出一个淡笑:“如今修关隘是好事,但已失了出兵先机。”

见舒宜和方伯晏都不解,他耐心解释:“但凡突厥南侵,都是秋冬南下;而我大桓要反攻,则是春季最好。盖因夏季水草丰美,突厥的马都吃的膘肥体壮,秋季草衰无粮食,又逢我们农家秋收,他们便南下。而过了北方萧瑟的冬天,突厥往往人饥马瘦,春天时北漠戈壁不那么寒冷,我们的士兵也能适应,此时出兵,才能挫其锐气。如今已是六月,看圣人如今的情况,两个月内怕是不会允许我们出兵,只盼到八月能许我、或是别的将军练一练兵,不然怕是要措手不及。”

事态焦灼,他语气依旧平稳。舒宜看了他一眼,闻岱就像根定海神针,不管多糟的局面,只要有他在,似乎就莫名能给人安心的感觉。

方伯晏微张着嘴:“这样大的事,父皇不知道吗?”

“这规律也不难,只是非在边关常驻者不能发现,朝中诸君也许不知。我和边关将军们都给陛下上过本,不过有的留中不发,有的越级言事,都没引起重视。”

舒宜以往只模糊听越国公提过,突厥南下以秋季为多,但那么多将领,都没能留心注意过这其中的规律,还是第一次听到清晰明了的解释。

她拧起眉心:“多谢闻将军提醒,我回去便告知父亲,大家一起想想办法,下月趁万寿节再上折子,也许能有转机呢。”

闻岱点点头,望着西北方向。

他的目光悠远,似乎能穿透山川,看到很远很远的戈壁草场,万里边疆。

快到方伯晏回宫的时辰了,一边下城楼,两个人一边同方伯晏慢慢说起骑射的一些要诀。

方伯晏挺着胸膛:“等我长大了,要开十石弓!”

舒宜心念一转,问闻岱:“闻将军最高能开几石弓?”

“最高能开十二石,不过我一般用十石的。”闻岱拉了一把快跳下台阶的方伯晏,答道。

“那八石是什么水平?我要找个能开八石弓的人,好找吗?”

“能开六石弓就已能算臂力过人,我军中遴选亲卫,皆以六石为标准,更有优者,能开八石、十石,不过几十人耳,”虽不解其意,闻岱仍答道,“郡主要找护卫?我可于军中寻几个可靠的来,不过也不能只看臂力,还要考较武艺、品性。”

“不,”舒宜哭笑不得,摇摇头,“我不是要找护卫,我只是要找个人,据说曾入过行伍,可开八石弓,要是能开八石弓的人少,说不定就好找了。”

闻岱停下脚步:“郡主不妨说来,我替郡主留意。”

舒宜当下把裴家兄妹寻父亲的事一五一十讲了,末了说:“据说他们父亲叫裴重山,如今约莫四十,河东人氏,十余年前投笔从戎,自低位做起,能开八石弓。只是年岁太久,军队有移防改编,档案都渐渐湮没了,今日见到闻将军便想着问问。”

方伯晏早已听得入神:“真是英勇男儿,国之脊梁!师父,你可要帮着好生寻访一下,咱们得帮帮他们。”

“那是自然。”舒宜揉了下他的头,被方伯晏跳着脚甩开。

闻岱显得若有所思:“姓裴?我回去核对一下,便给你答复。”

“问问罢了,找不到也无妨,闻将军公务要紧。”舒宜忙摆手称谢。

“这等为国为民的志士,帮助他们也是要紧事,况且……”闻岱没说下去,只是向舒宜要了裴家兄妹现今的住址,又问了些细节,便匆匆回府翻档案去了。

满长安皆是一派安宁,只除了会昌伯府鸡飞狗跳。

被降为会昌伯,老夫人气急攻心,当时就又倒下了。韦秉礼一面侍疾,一面要安抚惊惶不安的家人奴婢,还要安排整府里的大小事务,脸颊登时瘦削起来。

更兼会昌伯府本就没什么家底,又没了常常填补的舒宜,只得拆东墙补西墙。焦头烂额之下,韦秉礼的脾气更差了。

其实他本可以将家务交给白菡萏,但自从收到降爵的圣旨,韦秉礼看白菡萏的眼神不觉便带上三分防备。

“郎君辛苦了,快来喝碗热汤,歇息片刻。”白菡萏亲手捧着托盘,被小厮拦在了书房外也不恼,依旧体贴温存。

伏案的韦秉礼抬起头,犹豫片刻,吩咐道:“让白姑娘进来吧。”

小厮要接过汤碗,却被白菡萏闪过,她坚持亲手将冒着热气的汤稳稳放在黄花梨木书桌上。

韦秉礼不禁放缓了语气:“什么都要亲自来,累着怎么办?”

“为郎君分忧,妾不累。”白菡萏柔顺地垂下头,见韦秉礼一挥手,一旁便有人上来舀了一勺汤先尝,又有人将她带来的筷子换成银筷子,心内冷笑。

这男人真是多疑,前脚屁滚尿流接完训斥的圣旨,后脚面色铁青地给了她一耳光,直问她做何居心。

白菡萏寓居在韦府,和韦秉礼的关系本就不清不楚,挨了这一巴掌,身份更加尴尬。原本韦秉礼拖着,是想拖得老夫人松了口,给白菡萏一个正头娘子的身份;这会韦秉礼拖着,保不齐就把白菡萏拖得没名没份。

白菡萏心内暗恨,但事已至此,只作不知韦秉礼竖起的防备,这几日愈加小意殷勤,盼着早点把韦秉礼再哄回手掌心。

韦秉礼眯起眼,审视着眼前的女子,这几日,他经常露出这样的眼神。

白菡萏浅浅一笑:“郎君,怎么了?”

“这些天,也是委屈你了。”

白菡萏刚要配合地作出泫然欲泣状,韦秉礼突然话锋一转:“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你的诗和你的想法,是怎么惹怒了圣人?”

无需矫饰,白菡萏脸上浮现出真实的委屈和不忿:“妾怎么知道?难道妾是刻意要陷害郎君吗?况且上奏折之前,郎君也几经考虑,最后同意了呀!”

“我没有怀疑你的意思。”韦秉礼敷衍道。他压下心中的怀疑,随口哄了身边女人几句,就想把这一茬带过去。

白菡萏偎在韦秉礼身边,不再出声。

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和故事脉络,谁能比她更了解?是她太过轻忽,才将自己置于如今的尴尬境地。白菡萏纤长的指甲深深刺入手心,这次教训,她记住了,但不认,下次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转瞬,她就又扬起一张清纯如水莲花的笑脸,叫人丝毫看不出心底的图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二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