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 > 第18章 第十八章

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 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霜拂剑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9:59 来源:文学城

会昌侯府。

连日来,侯府大门紧闭,下人们在府中来来往往都是蹑手蹑脚的,虽是艳阳高照的天气,气氛却平白添了几分萧索。

韦秉礼自老夫人院内走出,望见等在门外的白菡萏,面色一缓。

白菡萏莲步轻移,迎到韦秉礼面前,扶住他手臂:“母亲……不,老夫人怎么样了?”

“犯了头疼,还是老样子,多休养就好了,”韦秉礼同样深情款款,“苦了你了。”

最近会昌侯府被皇帝下圣旨申斥,丢了大脸,如果要追溯到更远,自从与舒宜和离,会昌侯府就成了满长安的笑柄。老夫人一生要强,被气得犯了头疼。

她生气,又舍不得怪儿子,只能将怒火转向心头肉身旁的女人,白菡萏。要不是触怒皇帝的诗是她写的,说不准连和离都是她挑唆了。在这种心态之下,老夫人严令不许白菡萏侍疾:“你们还没成婚呢,哪家未婚小娘子巴巴跑到婆家来的,成何体统?”

韦秉礼却割舍不下心头爱,只觉得白菡萏什么都好,又懂得体贴他的心思,少不得敷衍着老夫人,老夫人越发气得起不来床了。

好在白菡萏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我们做儿女的,少不得为父母尽孝,有什么可委屈的?最近事多,郎君不要烦忧才是。”

两人挽着手臂缓缓走回正院,下人们不敢多言什么,悄无声息地退下,韦秉礼就把话说得更明朗了些:“不怪你,圣人……哼!”

“郎君慎言。”

“我知道。”韦秉礼犹自愤愤不平。圣人爱名,有些时候做事任性了些,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淑妃也没少明里暗里提醒他,记得顺着圣人的毛摸。之前无非哄着圣人累些,自家得的都是实惠,可现在不小心马屁拍到马腿上,韦秉礼才开始对圣人不满。

说到底,还是圣人不够贤明。要是来日大皇子登基 ,自己就是圣人的亲表哥。思及此,韦秉礼嘴角微翘,捋着颔下短须。

白菡萏不知他做梦做得如此远,宽慰道:“郎君勿要担心,圣人只是一时气急,我还有一诗,过几日再呈给圣人,也显示我们潜心思过,关心百姓,圣人看了诗,想必就不气了。”

韦秉礼摇摇头:“你虽是好意,但圣人心思难测,献诗一事,还是稍安勿躁。”

“郎君有所不知,”白菡萏笑得娇俏,“圣人生气,无非是我们献的诗有些不合时宜。可若我们这次既能帮他解决问题,又能加上一首妙诗赞颂圣人仁德,圣人哪有不转嗔为喜的道理?”

“哦,”韦秉礼听得好笑,“朝上诸公都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你有什么妙法,不妨说来。”

白菡萏将韦秉礼的不以为然尽收眼底,压住脸上的神色,仍笑道:“郎君就听我说说嘛。洪灾之后最怕什么,无非流民,流民一往长安来,今岁圣人寿宴的气派怕就要折损不少了。要是我们能给流民施粥,以彰陛下仁德,既想圣人之所想,急圣人之所急,还有好诗助陛下爱民的名声流传。届时,问题可不就迎刃而解了么。”

韦秉礼睁大眼睛,激动得双手轻颤:“好,好啊,蓉娘,万万没想到你有这样的好主意!”

他左右四顾,宽敞的房间内只有两个侍婢。韦秉礼心头一松,不过还是严厉地警告道:“今日我和夫人此言,绝不许流传出去,不然,你们性命难保。”

侍婢诺诺,忙退出门去。

白菡萏将柔荑攀上韦秉礼肩膀,曼声道:“郎君也不怜香惜玉,且宽心,她们不敢的。”

韦秉礼不置可否,回握她的手:“我得贤妻蓉娘,方知其他人都是庸脂俗粉,女子能有如此才气,如此胸韬,简直不亚于我。你我二人夫妻一心,是极大幸事。”

白菡萏露出极动人的微笑,柔顺地依着韦秉礼的动作靠在他肩上,眼底却划过一道浓重的讽意。

这个男主在书中明明挺正常,真穿过来才知道他尽日只知吃喝玩乐,写些附庸风雅的平庸诗词,夸她有能力还不忘捎带着自己。

白菡萏嘴上敷衍着韦秉礼,漫不经心地玩弄自己的指甲。不过,就连原男主都这么没水平,书中其余配角龙套就更不必说了吧,也是,本就是本消遣的降智文,想必也不需要多少智商,这样也好,更方便些,白菡萏嘴角挑起一丝笑。

不知她施粥之后,皇帝会如何大喜过望,将她引为帝师也说不定。不过原书中对皇帝的设定还是少了,要是多写些,她更好掌控住皇帝。

如果知道白菡萏是怎么想的,舒宜一定会笑掉大牙。至少舒宜从来没有幼稚地以为过可以凭借穿书优势为所欲为,周围的所有人可能在书中只是一个不超过两行字的角色,但是在这里,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不过舒宜也并无和白菡萏认亲的打算,看她拿着抄来的诗词搅风搅雨就知道,虽然不知道白菡萏目的如何,但她看所有人的视角都是居高临下的,要是知道了解先机的不止她一个,一定会不择手段对付舒宜。

舒宜没有当靶子的嗜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方伯晏骑在马上,原本在慢跑,瞥到闻岱执旗的那只手动作变化,立即调转方向,如一支离弦的箭般飞驰,策动着马匹在校场上极速兜了半圈。

闻岱在原地看着他逐渐靠近,微不可见地一点头,又高举起手中旗帜示意,随后抛出一个装了沙土的布袋。

方伯晏目光追随着不过两拳大小的圆滚滚布袋,引弓抹弦。他反应已算快,不过还是慢了一拍,箭矢恰与布袋擦过。

方伯晏放慢了马速,小跑过来,闻岱示意他去捡箭,笑着鼓励道:“殿下悟性不错。”

方伯晏用弓弦一挑,握住箭柄,将脸皱成个包子样:“还是没射中。”

“这才第三次,”闻岱面色沉静,“勤学苦练即可。”

新走马上任的闻将军堪称铁面无私,对方伯晏的要求极高,上课也是一丝不苟。

舒宜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难得你有这么听话的时候。”

不是说方伯晏不好学,但他毕竟是龙子凤孙,锦绣堆里长大,平素聪颖却调皮,而且才十岁,难得能耐下性子一遍遍重复枯燥的练习。

“闻将军能百步穿杨,”方伯晏累得灰头土脸,仍兴高采烈,“那么远还能一箭射中柳枝中端!他说多练练,我也可以。”

看来闻岱已经轻易凭实力让二皇子折服了,舒宜暗笑。

方伯晏咕嘟咕嘟灌下几口水,道:“你也来练,你就知道了。”

舒宜一笑。

这几日她时有入宫,名义上蹭方伯晏的骑射课,实际上是跟舒皇后通通消息,已经跑够马了。

闻岱将扔远的布袋捡回来,随手扔在一边,与舒宜友好地打了个招呼。

方伯晏冲上去扯住他袖子,哀求多给半炷香的休息时间,闻岱笑得和蔼,却坚定地拒绝了。

方伯晏一口一句师父,叫得比长安城外唱莲花落的还凄惨,宫人骑奴纷纷暗笑不已。

“皇上驾到——”

骑射苑骤然一静。

方伯晏已经飞快直起身来,在舒宜身边束手站好,跟着众人下拜。

他看上去没心没肺,脾性肆意又飞扬,非常拉得下脸,很多时候让人忘了他是长于深宫的二皇子。

那些或调皮或天真的表象他毫不吝惜地展露,可二皇子同时在某些事上有敏锐的直觉,比如今日,他还没见到皇帝,就知道皇帝心情不好。

而皇帝确实是带着怒气来的。

他刚一落座,先问二皇子骑射课为什么不练习,然后又发落了两个端茶倒水的小太监。王德忙赔着笑脸让人将两个求饶的小太监拉走,亲自斟茶,皇帝的脸色才稍缓。

“没事,”他一挥手,“朕今日心情不爽,不怨你们。”

王德放下茶壶道:“陛下可别气坏了身子,原本会昌侯献诗也是好意。”

皇帝不容置疑地一挥手:“你别替他说话了,朕已下旨,不是会昌侯,是会昌伯!”

王德忙虚虚掌自己的嘴,众人皆不敢接话。

“我看他故意打我的脸,”皇帝犹恨恨道,“是不是先前我申斥了他,心怀怨怼?专门等着流民入长安,第一个跳出来施粥。朕还没死呢!!!是显得我大桓朝中无人了吗?”

舒宜眉梢隐蔽地一挑。流民快到长安的事前几日就传遍了,据说是因为沿途也没有充足的粮食和土地,无处落脚,只得继续向前走以求生,沿路的野草树皮都啃尽了。

而会昌侯府今日在城东门摆出极大的场面施粥,灾民感恩戴德,动静很大,她进宫时也远远望了一眼。

可皇上如此气,还直接把会昌侯削成了会昌伯,是他们有自作聪明做什么了?

果不其然,皇帝冷笑着将手中奏折扔出去:“真是好极了,还上了这首诗,百姓饥馑,无家可归,都是朕的过错啊,踩着朕来刷名声!好大的胆子!”

那奏折刚好落在舒宜脚边,她一直垂目低眉,奏折上的字刚好映入眼帘。

白菡萏还真是专挑好诗抄,是杜甫的诗,忧国忧民之情力透纸背。

……舒宜默默在心里给韦秉礼点了个蜡。

“好啊,好啊,朕是个昏君,你们都是忧国忧民的好臣子!”皇帝吼完这一通,命王德去将奏折捡起来,刚好看见舒宜,道,“你与他和离,真是离对了,这就是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舒宜深知怎么将火拱得更旺些,道:“许是他忙昏了头,有所疏漏吧,会昌伯本意是好的也说不定。”

“我看他本意就是想气死我。”皇帝气哼哼地还要再说,被追进来的大臣们打断了。

方才皇帝是在宣室殿私下和几个重臣开小会的时候打开这封奏折的,打开之后气得事都没议完,就跑到骑射苑想要骑马发泄了。孰料他跟舒宜、二皇子一通发泄过后,还没来得及骑上马,大臣们就追来了。

“陛下,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安置好流民呐。”袁执绶先道。

皇帝发完脾气,又要着力维护形象了,他扫了一眼王德,后者立刻机灵地屏退了多余的宫人,为皇帝和几位大臣提供了清静的环境。舒宜、闻岱和方伯晏想趁机出去,皇帝却让他们留下,一道听听。

“朕看你们比有些大臣靠谱多了。”皇帝如是说。

皇帝非要任性,也没人拦得住,他们也只得坐在一旁,安静倾听。

“如今城外聚集的,大约有多少人?”皇帝高坐上首,因是背着光,看不清脸色。

户部尚书小声报出一个大略的答案。

皇帝脸色阴沉:“好啊,泰州灾民有近三成的人都奔长安来了?”

舒宜在心中默算,其实不止,要考虑遥远途中的损耗。

但没有人纠正皇帝,殿中一时静默。

有几人提了几个建议,皇帝都不置可否。

“在这里的都是朕的自己人,也就不绕弯子了,”皇帝脸上笼罩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阴影,缓缓道,“流民一事,朕属意快刀斩乱麻。派些精锐出去,使其不要扰乱长安,最近的风波自然无疾而终,卿等意下如何?”

很不如何!

要不是之前在越国公府议事时,越国公和其他老臣未卜先知的提示言犹在耳,舒宜现在已经跳起来了!饶是有准备,她也觉得浑身有一团火在烧。

赈济流民需要哪门子的精锐,是赈济,还是镇压?

沽名钓誉的伪君子,究竟是谁?

改了个文案,小天使们千万不要认不出我哇!

现在的文名太长了,其实还想改改文名,备选如下:

1.侯府继室和离了(穿书)

2.和离后我成了将军夫人(穿书)

3.和离后我成了国公夫人(穿书)

4.和离后我走上人生巅峰(穿书)

5.穿书的第一步是和离

6.炮灰女配和离了(穿书)

7.维持原名不变

不知道大家觉得哪个比较好……我承认我的文名都很烂俗QAQ(要是没人回我就随便选一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