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初头鸟 > 第12章 笔记

初头鸟 第12章 笔记

作者:昀寞Mo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4:47:46 来源:文学城

周三下午第一节是物理课。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教室,在课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上课铃响前,徐嘉庆正百无聊赖地转着一支黑色的中性笔,笔杆在他修长的指间灵活地翻飞,划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旁边空着的座位——许源被物理老师叫去办公室帮忙整理竞赛资料了。

他正想着早上跑步时许源那句“笔记在书包里”,前排的林浩突然转过身来,胖乎乎的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表情,压低声音说:“嘉哥,重大消息!听说下个月省里有个物理创新竞赛,含金量挺高的,老班好像有意向让许源参加。”

徐嘉庆转笔的动作一顿,笔“啪”地一声掉在摊开的物理课本上,在空白处留下一个小墨点。他不动声色地捡起笔,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哦,所以呢?”

“所以?”林浩瞪圆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听说拿了名次对自主招生有帮助。不过……”他凑得更近,几乎要趴到徐嘉庆桌子上,声音压得更低,“报名好像需要组队,至少两人。你说许源会找谁组队?他刚转来,跟其他人也不熟啊……”

徐嘉庆的心莫名跳快了一拍,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懒洋洋地掀了掀眼皮:“关我什么事。”说完,他重新低下头,假装研究课本上的电路图,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

就在这时,许源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从后门安静地走进来。细碎的阳光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清瘦的轮廓。他走路的声音很轻,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径直回到座位,将资料整齐地放在桌角。物理老师随后走进教室,扶了扶眼镜,开始讲解新的知识点——关于电磁感应中能量转化的综合应用,内容明显比课本深奥,涉及了不少竞赛级别的思路和技巧。

徐嘉庆立刻打起精神,收敛了散漫的表情,专注地听讲。但老师讲得很快,思路跳跃性很强,板书也写得龙飞凤舞。他微微蹙起英挺的眉头,右手下意识地握紧了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记下几个关键公式和零散的思路,字迹是带着点连笔的草书,略显潦草,但关键点都抓住了。

课间休息的铃声一响,教室里瞬间喧闹起来。物理老师前脚刚离开教室,许源便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深蓝色的硬壳笔记本,封面是磨砂质感,只有一个简洁的银色原子结构图案浮雕。他转过身,将笔记本轻轻放在徐嘉庆的课桌左上角,动作自然得像只是递了支笔:“笔记。”

徐嘉庆愣了一下,目光落在那个深蓝色的本子上。他伸手拿起,指尖触到微凉的封面。笔记本有点分量,看得出里面内容很扎实。他翻开第一页,眼前顿时一亮。

许源的笔记完全不同于普通课堂笔记。它不是简单的抄录,而是用清晰工整的行楷精心梳理出的知识框架图。页面布局清晰:左侧用黑色水笔清晰地列出核心公式和严谨的推导过程,右侧则用蓝色和红色的细笔配了简洁的图解和关键条件标注,不同颜色区分了基础重点和拓展内容。

在刚才老师快速跳过、许多同学可能根本没听懂的难点处,比如“涡流损耗的定量分析”部分,还有用更细的铅笔笔迹补充的注解和典型例题的多种解题思路,条分缕析,一目了然。

这简直是一本 mini 版的高质量、个性化教辅。

徐嘉庆看得入了神,手指无意识地抚过纸面上工整的字迹。尤其是关于老师一带而过的那个难点,许源不仅用三种不同方法推导了能量转化效率的表达式,还在每种方法旁边用蝇头小楷标注了适用情境和优劣对比,思路之清晰,令人叹服。

“这里,”许源不知何时侧过身,手臂搭在椅背上,用指尖的笔轻轻点了一下笔记上一处用橙色荧光笔标出的星号旁边,“老师的解法虽然快,但容易忽略这个边界条件。下面这种思路更稳妥,计算量稍大,但不容易出错。”

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贯的平静,在课间的嘈杂中恰好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温热的气息若有若无地拂过徐嘉庆的耳畔。

徐嘉庆顺着他修长的手指看去,果然看到一种更严谨、考虑更周全的推导方式。他心中豁然开朗,之前听课时的模糊处瞬间清晰了。他抿了抿唇,目光仍停留在笔记本上,低声道:“……嗯。谢了。”

许源几不可察地扬了一下嘴角,没再说话,转回身继续看自己的书,留给徐嘉庆一个清瘦安静的背影。

下午第三节自习课,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翻书的轻响。阳光变得柔和,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徐嘉庆开始啃一道物理老师留下的思考题,题目涉及变加速运动中的动量守恒,条件设置得很刁钻。他卡在了一个关键步骤上,尝试了几种常规思路都感觉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不对劲。

他习惯性地用笔帽轻轻戳着自己的下巴,眉头微锁,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桌角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窗外的光线照在封面的银色浮雕上,反射出一点微弱的光。犹豫了几秒,像是终于向某种力量妥协,他伸手将笔记本拿了过来。

翻到相关章节,他仔细阅读着许源整理的类似题型解析。纸张散发出淡淡的墨水味和纸张特有的清香。在一种非常规解法的旁边,许源用极细的黑色水笔备注了一行小字:“此方法对初始条件敏感,需注意判断题目是否适用。”

徐嘉庆盯着那行清秀的小字,又反复看了看题目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隐藏条件,忽然灵光一闪——他的思路之所以卡住,就是因为盲目套用了常规解法,而恰恰忽略了题目中那个不起眼但至关重要的初始条件限制。

他立刻放下笔记本,拿起笔,换了一种思路,顺着许源提示的严谨方向重新演算。笔尖在草稿纸上快速移动,发出连贯的沙沙声。这一次,思路畅通无阻,公式推导如行云流水,很快便得出了清晰准确的答案。看着草稿纸上圆满的推导过程,他长长舒了口气,向后靠在椅背上,心里对许源的那点不服气和暗自比较,在这一刻悄悄又淡去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信服。

放学铃响,同学们开始收拾书包,教室里重新喧闹起来。徐嘉庆拿起那本深蓝色笔记本,转身递还给许源:“看完了。”

许源接过,随手放进书包侧袋,拉上拉链,动作自然流畅,仿佛那本凝聚了心血的珍贵笔记只是件寻常的文具。

两人并肩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夕阳西下,天边铺满了绚烂绮丽的晚霞,橙红色的光芒将整个校园笼罩在一片暖融融的氛围中。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投射在布满斑驳树影的水泥路上。

“喂,”徐嘉庆双手插在裤袋里,目视前方,状似随意地开口,声音融在放学的嘈杂里,“那个物理竞赛,你要参加?”他的脚步节奏不变,耳根却不易察觉地微微发热。

许源脚步未停,目光看着前方被染成金红色的教学楼尖顶,淡淡应道:“嗯。老师建议参加。”

“哦。”徐嘉庆应了一声,仿佛只是随口一问。他停顿了一下,踢开了脚边的一颗小石子,用更随意的语气接道,“组队……找好人了没?”问完,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许源侧头看了他一眼,霞光给他白皙的侧脸和浓密的睫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让他平日里清冷的神情显得温暖了些。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似乎比平时放缓了语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还没。你有兴趣?”

徐嘉庆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像有只小鼓在胸腔里敲了一下。他强作镇定,用满不在乎的语气说,眼神却飘向路边开始亮起路灯的梧桐树:“闲着也是闲着。要是找不到人,我勉强凑个数也行。”说完,他暗自咬了下舌尖,觉得自己这话说得真是别扭又幼稚。

许源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形成一个极浅淡的弧度,很快又恢复了平直,仿佛那只是霞光造成的错觉。

“好。”他应道,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波澜,但并肩而行的徐嘉庆感觉到,他脚步的节奏似乎轻快了些许。

霞光万丈,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身后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某种新的、心照不宣的开始。

晚自习时,窗外已是一片深蓝色的夜幕,繁星初现。教室里的日光灯发出明亮的光。徐嘉庆正对着一道数学题冥思苦想,忽然发现许源又将那本深蓝色笔记本推到了他桌角。他疑惑地翻开,发现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多了一张淡黄色的便签纸,上面用熟悉的行楷写着几本参考书的书名、作者和推荐版本,字迹清隽工整:“图书馆有。这几本书的第三章,对竞赛准备有帮助。”

徐嘉庆捏着那张便签纸,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细微的纹理。他看着上面详尽的信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暖洋洋的感觉。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许源的“好”,并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或炫耀,而是一种平等的、建立在认可和尊重基础上的、真诚的分享。

他拿起笔,在便签纸的空白处,用他特有的、略显不羁的草书潦草地写了两个字:

“收到。”

笔迹与许源的工整形成鲜明对比。然后,他将笔记本轻轻推了回去。

许源看到那两个字,目光在上面停留了片刻,指尖轻轻拂过那潦草却有力的笔迹,然后将便签纸小心地取下,平整地夹回了笔记本的扉页里。

晚风透过半开的窗户吹进来,带着初秋夜晚的凉意和青草的气息,轻轻翻动了书页,也仿佛悄然拨动了某些年轻的心弦。

竞赛的事,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次,不再是单方面的靠近与试探,而是有了双向的、默不作声的回应与靠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