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我在敌国当功臣 > 第48章 翻案

重生之我在敌国当功臣 第48章 翻案

作者:祁紫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4:40:13 来源:文学城

皇帝疑惑,“这是何物?”

匣子里装的,有几幅图,是徐晚自己画的,另外还有从勇叔那里拿到的证词,也是她为了以防万一,单独找勇叔写的,章行简并不知道。

每幅图都标注了图名。

徐晚躬身行礼,开始一一详述,“第一幅图,是平洲城外斩岳坝的全景,以及上游一处隐藏堤坝的位置。十四年前那场水患,便是由于上游被人悄悄筑起了堤坝又炸毁,导致斩岳坝被冲决堤,我父亲带领的北军才横遭此祸。”

此话一出,皇帝眉目聚起,蕴藏了怒气,“你说的可是实话?欺君之罪当下狱你可知否?”他知道斩岳坝长什么样,因为这是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亲自督促修建的,她并不是在杜撰。

此时朝堂的议论声也渐渐多了起来,比刚才质疑她封号的时候更纷杂。

徐晚没抬头看他,依旧微微俯身,声音却更加坚定,“臣绝无虚言。”

皇帝没管底下的朝臣,“继续说。”

第二幅图,是西山采石场的概景,以及此采石场到上游堤坝的路线。

“第二幅,是筑上游堤坝时,附近的采石之地,在堤坝以西三十余里的位置,此处隐秘难寻,但石块齐整,易采易运,附近还有不少村落,臣回京路上,走访了村民,发现十四年前,确实有官兵征用村民采石筑堤,还不在少数,只是堤坝完工之后,他们便再也没回来,只有当年一个临时没去的佣工侥幸逃了,但是依旧被追杀,现下已经被保护了起来,那底下的证词便是他亲笔所写,亲手画押,可供皇上查证。”

皇帝拿起匣子底下的纸张,逐字看了起来。

这时,众人议论声更大,有官员站了出来,“你父亲领两万兵马全军覆没,你自然想办法为其脱罪,这些是你自己找人捏造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徐晚看向章行简,眼神传达的意思,他一眼就能看懂。

“禀皇上,臣也有话要说。”

皇帝立刻准允。

章行简一改平日轻浮语气,他神色庄重严肃,中气十足的声音清晰传到大殿上每位朝臣的耳朵里。

“十四年前的水患,援军未到,我祖父守城战死,我长宁侯府应该是最痛恨徐中尉之人,所以,我更有理由去验证徐将军说的是否有假。这一路行进,我们并肩作战,军务上,她是个将才,私下我更知晓她为人如何。这斩岳坝便是我与她一同前去,她画的,我都去过,绝无虚假,她说的字字皆真,因为那侥幸逃过一劫的村民便是我安排人马护送,如今正在延辉等候皇上督察。再有西山采石场,我已借我父亲之令,让平洲城城守派兵驻守,臣恳请皇上下令,让御史陈秋物将十四年前徐筠一案,重新审理,还于真相。”

字字恳切,徐晚倒是没想到他发挥这么好。

此时陈秋物站了出来,“禀皇上,十四年前,当时还是校尉的万将军指认徐中尉擅改行军线路,才遭逢水患,因水患泛滥,边关又战事吃紧,民不聊生,朝中无余力再查此事,臣忏愧,当时刚任御史之职,前任钟廷尉之事尚且焦头烂额,分身乏术,平洲城又数年水位不降,故查不到线索,只能以万中尉的证词为主要证据,草草结案,可如今徐将军既然查出新证据,当年的水患或是有人蓄意为之,不知万中尉有何话想说?”

徐晚疑惑:钟廷尉又是何人?

万征瞪了一眼陈秋物,站了出来,躬身,“臣当年所言,句句属实,既然背后有人陷害,那此人应该就是唆使徐中尉改道之人,该严查。”

徐晚看向他,嘴角勾了勾,现在她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万征是下手之人,先留着他一段时间。

陈秋物冷哼,继续道:“若皇上亲允,臣愿将功补过,竭力详查。”

一时间,朝内归于平静,大家都都等着皇帝说话。

明涣、明若站在前方,无人说话。

明若了解父皇,此事应该不需要她的助力。

而明涣,他的脸色除了苍白,更多的是冷肃。

察觉到侧后的一抹锥骨的视线,他闭了闭眼睛,没转头,拳头紧握,最后又无力的松开。

此事,还真让他们翻案了。

明延站在最旁边,看热闹看的起劲,丝毫没有身为朝臣,要为皇帝分忧的自觉。

皇帝又将那三样东西来回看了几遍,而后放下,眼神已经归于冷静,满是阴沉,“陈秋物,朕命你一月之内,查清此事,不管费多少人力物力,都给朕查!”

陈秋物立马叩拜,“臣领旨。”

此时太监来报,太子来了。

一时间,众人纷纷侧目,只见一身穿蟒袍,缀金冠,身形消瘦的人逐步走来,他脚步虚浮,面容也看得出是强撑着精气神,一看就是多年病痛缠身。

徐晚心里暗道:这昭明太子,似乎很虚弱啊。

章行简看见他,眼前一亮,太子也朝他投来了一个目光。

徐晚在旁瞧见了,难道这两人认识?

“渠儿,你不是还在养病吗?怎么今日来上朝了?”皇上一改刚才的肃穆,语气都缓和了很多。

明涣看向他,又看着太子,低垂的眼神里,情绪翻涌。

太子明渠,规规矩矩的行礼,儒雅端正,“今日身体好了许多,便过来了,没想到还是迟了些,还请父皇恕罪。”

皇帝当然没有怪罪,“无妨,你身体还未痊愈,可再休息一段时间的,过来坐吧。”

明渠上前,坐在以往自己的位置上,旁边上来一个太监,将刚才朝堂上的事情给他一一又重复了一遍。

皇上看向明渠,“太子,你对徐将军的封号有何看法?”

明渠想了想,“徐将军在边关抗狄的事情,儿臣也略有耳闻,实在是巾帼不让须眉,英勇非凡,说为女子典率也不为过,既然徐中尉的事情存疑,案件重查是必然的。”

“儿臣还记得,十四年前判定徐中尉之时,因其生前战功赫赫,屡战屡胜,故水患之事,不殃及家眷,所以‘罪臣之后’的名号于她反倒是不妥当,而“赤羽将军”的封号才是她所应得。”

“儿臣还想有个提议,若是徐中尉翻了案,那他便是背了十四年的冤名,应当补偿,不妨再封徐将军为县主,赐封府邸,以彰显我皇家爱护忠臣之心。”

封号一事算是铁板定钉了,可县主却是实打实的追封啊。

章行简一听,立马接上,“臣附议。”

陈秋物点了点头,“臣附议。”

章佑见他如此,心下了然,也上言:“臣也附议。”

尚书台的人见上锋都发话了,也纷纷躬身附议。

一时间,有一半朝臣都表了态。

明若自然也没拉下,因明微之事,她对徐晚深有好感,“儿臣附议。”

明涣没说话,明若看向他,眼神有些奇怪,他一向不是和太子同心一体吗?

明延看着明微,又看向明涣,选择先等等看,若是他们两人都附议,那自己再说也不迟。

察觉到两人都看着自己,连殿上太子也投来目光,他掩藏了自己情绪,不疾不徐的开口:“儿臣附议。”说完,感觉身后那道目光更加强烈了,似乎要把他身体刺穿。

明延松了一口气,总算毫无顾忌,“儿臣附议。”

皇帝见此况,也点点头,看向陈秋物,“御史,此事你写册书,盯着宗正尽快将两位将军的印绶做好送去,另外,赐赤羽将军府邸,开了之前查封的徐中尉府,重新修缮,一应用物从司农寺走,不得有误。县主一事,等你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

竟是直接赐了府,没等翻案。

陈秋物:“臣遵旨。”

宗正:“臣遵旨。”

大司农李元茂,也看了一眼那站立着的消瘦身影,“臣遵旨。”

那李太常和他周围一圈的人,此时面色极其难看,本来想着以罪臣之女反对封号,没想到封号还是给了,甚至独立封府,还多封了个县主。

他们不敢向前看去,虽距离甚远,可那身居高位的人散发的寒意,还是让他们瑟瑟发抖。

徐晚一听,正感慨这太子一来,这朝野上下,什么话都好说了,而后意识到自己也要谢恩,忙上前拜谢:“臣叩谢皇上恩典。”

章行简看着前面那身影,心中暗暗得逞。

她之前说过他们身份不对,那现在,算是她在上,他在下了,毕竟他只封了个骠骑将军,而她还多了个县主之位,可真是让他高攀不上啊。

封赏结束,可朝会还没完。

皇上拿出他批过的奏折,看着太子和底下的三人。

“京郊几县最近干旱,农桑不顺,百姓收成甚少,若儿去年视察云中郡后,今年的税收便多了五成,前月又去了一趟,想必多有见解,我把这几县也交给你治理,务必安抚好民心。”

明若波澜不惊,上前领旨。

明延眨了眨眼,这差事居然没落到自己头上,他嘴角忍不住上扬,偷偷的看了眼自己的父皇,发现他正在盯着他,眼里全是恨铁不成钢的神色,他立刻低下头,不敢看了。

下旨之前,皇帝倒是有些犹豫,毕竟魏贵妃这几日都在劝他将此差事交给明延,用来历练他。

但他想了想,还是先搁下,毕竟灾情之事,容不得差池,治理农桑政务,明若才是最稳妥的人选,她和明微做事,一向让人放心,想到出使的明微,他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