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定阳侯府。
朱漆大门前的马车络绎不绝,身着各色官服的朝臣与华服盛装的命妇贵女们穿梭其间。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好一派钟鸣鼎食的风范。
帝驾亲临,更是彰显无上荣光。听说那位新册封的镇国昭衡公主崔枕月,也跟随着皇帝銮驾盛装出席,给足了定阳侯府荣光,众臣皆翘首以盼。
约莫一炷香后,成宣帝和镇国昭衡公主的身影出现在气派的侯府大门前。崔枕月身穿烈焰般灼目的红缎绣花金丝牡丹长裙,头戴熠熠生辉的红宝金钗,仪态万方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全场霎时一静。
少女的容颜尚带几分娇嫩,可那双微微上挑的丹凤眼中,是足以睥睨天下的凛然威仪。
众人暗叹,果然是皇家风范,这通身的气度风华,竟将所有精心打扮的贵女都比了下去。
“臣等/臣妇/臣女,参加陛下,参加公主殿下!”黑压压的人群跪倒一片,恭敬之声响彻庭院。
成宣帝含笑摆手,目光扫过女儿时满是骄傲。
男宾席上,宋时宴看着崔枕月那美的令人惊心动魄的脸,心底涌上一股被惊艳的悸动。情报没错的话,崔枕月偏爱诗词,他今日准备好大放异彩,加上前几日的英雄救美对她下的“清风散”,他不信拿不下这个娇滴滴的镇国昭衡公主。
崔枕月的目光淡淡地扫过他,此时宋时宴一身月白长衫,玉冠束发,眉目温和,身上没有几年后的威仪之度和肃杀之气,看着就像一个无害的温柔公子。可是这温柔刀啊,最是致命。
崔枕月冷笑:装,继续装。你这幅温润皮囊下,藏着怎样一副恶鬼心肠,我比谁都清楚!
定阳侯老夫人拄着拐杖亲自出来迎接,成宣帝命人赏下贺礼。一时间,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分外热闹。
定阳侯林震岳跪地恭祝母亲生辰:“儿子恭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为贺母亲寿辰,儿特命人寻到了母亲最喜欢的苏州七怪的真迹。”
座上的林老妇人瞬间喜笑颜开:“好!好!你有心了!”
“儿子特排了一支舞,恭贺母亲寿辰,请陛下和公主鉴赏!”
崔枕月心底冷笑:来了!
林震岳话音刚落,丝竹声起,一群身着轻纱的舞姬翩然而入,水袖翻飞,莲步轻移。为首者面覆薄纱,不过就算如此,她婀娜曼妙的身姿和勾人的眼波已勾去大半男子的魂儿了。
崔枕月余光瞥向身侧的成宣帝,果然见他已放下酒杯,眼里闪着浓厚的兴趣与惊艳。此时想阻拦父皇纳她入宫根本没有办法,只怕会打草惊蛇。也罢,只能等她入宫再找出她通敌的证据了,她自有办法瓮中捉鳖。
一舞毕,掌声四起。那领舞的女子纤纤玉指轻抬,缓缓揭开面纱,只见一张倾国倾城、我见犹怜的脸庞,媚骨天成,眼光四射,引起惊呼一片。
宋时宴的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芷儿的容貌,他是极有自信的。
果然,成宣帝龙心大动。
后帝摆驾回宫,命镇国昭衡公主主持寿宴。林震岳送帝驾至府门,小心翼翼地试探:“陛下,今日这舞女……”
成宣帝投去探究的目光,吓得林震岳后背直冒冷汗,好在成宣帝并未多疑,沉声道:“如果她愿意的话……”
而府内的寿宴还在进行,很快便来到了诗词环节,众人皆知昭衡公主最喜诗词,个个都想铆足了劲地讨她欢心。
崔枕月冷眼瞧着台上跃跃欲试的宋时宴。
果然,他第一个起身。
第一个试题是咏秋。
只见他含情脉脉的眼神投向上座崔枕月的方向,明明是咏秋,词句却有意无意地往崔枕月身上引,在场不妨有精通诗词的文人骚客,再联想到前日公主落水,状元郎第一个冲过去营救……
暧昧的气氛在两人之间流转,如果此时崔枕月还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姑娘,谁不定她会沦陷。
可惜——
她不是!她是从地狱杀回来的鬼魂,来向乱臣贼子索命的!
待他咏诵完毕,赢得满堂喝彩。宋时宴正得意时,一声轻笑骤然响起,笑声清脆好听,却藏着一丝轻蔑。
众人愕然望去,只见昭衡公主凤眼微挑:“状元郎好辞藻,只是本宫竟然不知,我朝状元,胸中竟无半点“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情,反而汲汲营营,竟学些谄媚邀功,拜颂风月的小女儿情态,真是……”她刻意顿了顿,才缓缓吐出三个字,“可惜呐。”
字字清晰,如冰珠落玉盘。
宋时宴错愕抬头,只见上首的昭衡公主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里是藏不住的鄙夷。
怎么会这样?
他把她从水里救出来的时候,分明下了“清风散”,按理说她该对他情深不能自抑才是?
一旁的林老夫人见状,立刻笑着打圆场:“公主殿下言重了,助兴之作罢了。况且宋状元于公主尚有救命之恩,殿下还需宽容些才是。”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想给她扣上忘恩负义的帽子。
崔枕月红唇勾起一抹嘲讽的轻笑:“林老夫人所言极是,只是本宫没记错的话,父皇已经赏赐了黄金千两给了宋状元。莫非……咱们的状元郎看不上这黄白之物?那真是本宫眼拙了。”她转头眯着眼,笑看下首的宋时宴,“那么,状元郎,你所求为何呢?”
宋时宴瞬间如坠冰窖,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探究的眼神投向上座的崔枕月。
崔枕月眼底淬冰,前世的记忆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他温文尔雅地靠近、情意绵绵的许诺、红烛添香般才子佳人戏码后,是阴谋诡计、兵戈铁马、尸横遍野。灭家灭国仇人在前,却只能放任其逍遥法外。她咬紧牙关,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
只是此时,她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打草惊蛇。
崔枕月深吸一口气,眨眨眼睛,脸上冷意瞬间如冰雪消融,变回了那个娇憨任性的少女模样,语气却带着一丝娇蛮:“前段时间夫子还教导本宫做诗不可堆砌,词风理应宏大,本宫实乃不服。父皇也训斥到大熙儿郎应该志向高远,本宫身为公主更是理应如此。今日见状元郎亦是这般,本宫心下不解……”她适时地流露出一抹不被理解的恼怒,“王子安的《滕王阁序》名满天下,缘何誉为天下第一骈文,难道也会被诟病堆砌?花间词派的柳三变难道不是凡饮水之处皆歌柳词?”
宋时宴抬起看向上座恼怒的公主,只当她是因被训斥而郁闷不解,试探道:“词风何如,皆是词人自身的领悟,没有生搬硬套之道,公主不必过分忧虑。”
崔枕月故作思索:“言之有理……你刚才那首诗,虽然格局小气,辞藻堆砌,但念在你用词尚算工整的份上,本宫就给你一个机会。”她纤指一点,“宋时宴,明日入宫,来教本宫诗词吧。”
面对这忽冷忽热、喜怒无常的态度,宋时宴心中的石头并没有就此放下。这公主真的是娇蛮任性,还是别有所图,他还不能妄下定论。
罢了,现在一切都是在按照计划走,芷儿顺利入宫了,他……也算是能跟公主近距离接触了,姑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跪地应是。
林老夫人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堪堪松了口气。
“对了,老夫人,不日前的荷花应该败的差不多了吧?”崔枕月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回公主殿下,残荷破败,无甚好看,恐污了公主殿下的眼睛。”一旁林震岳的夫人谢芝兰恭敬地回道。
崔枕月这才将目光投向这位一整个宴会都不发一言的侯府主母。她约莫三十上下,穿着一身素雅的藕荷色缎面袄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簪着几支素银簪子,与满堂珠光宝气的命妇相比,显得格外简净,甚至有些格格不入。她容貌清秀,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淡漠与倦怠,仿佛对周遭的一切都兴致缺缺。
“林夫人此言差矣,万事万物都由盛转衰,岂有长盛不衰的道理?可若是根基烂了,就算外表装饰的再华丽,也只会加速衰亡。本宫倒是想再去看看呢。”
林老夫人脸色微僵,旋即笑道:“公主高见。”她转向身侧的儿媳妇,“芝兰,你陪公主去看看吧。”
谢芝兰躬身应是。
“公主殿下见谅,老身年迈,恐不能作陪。”
“无妨,那就麻烦林夫人带路了。”
崔枕月一路走一路看,事情过去数日,那日落水的可疑痕迹搜已经找不到了。到了荷花池畔,果然,昔日的接天莲叶此时已是满地的枯黄残荷。
“公主殿下,您看,举目破败。”谢芝兰望着远处,语气幽幽,眼神空洞。
崔枕月一怔,侧目地看向身侧这位定阳侯府的当家主母。
前世她死得太快,根本不知道这个谢芝兰是何结局,且前世自己跟她也接触甚少,每次宴会,她都是跟在林老夫人身边,当一个合格的透明人。
“盛衰有时,本是常态。”崔枕月接口,目光依旧落在谢芝兰沉静的侧脸上,“那依夫人看,来年盛夏,此处的风荷……可还能如旧?”
谢芝兰缓缓转头望向崔枕月,眼里的落寞比这荷花破败十分。她轻轻摇头,声音低的几乎听不见。
“不会了……根基已朽,泉源将涸,何来明日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