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京华无雪 > 第24章 师弟

重生之京华无雪 第24章 师弟

作者:古木逢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22:18:16 来源:文学城

“咔擦咔擦…”

开颜像变了一个人,他那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圆润光溜的脑袋。

他正蹲在地上,似是在做什么细致活,丝毫不受周围一圈人的影响。他面前立着一块长条状的石材,专心致志拿着油石不停地来回打磨,地上还散落着滑石,砂纸,小刀这些东西。

隋垂容和祁云照上前,他听见脚步声,若有所感的抬起头,敛眉笑了一声,隋垂容微愣,那眼神,和她那日不经意间看到的一模一样,矍铄清明,丝毫不见疯态。

“你要给楚山大师再做一块墓碑?”隋垂容开口。

开颜点点头,“这木碑已快被蚜虫叮咬空了,我准备再做一块石碑。”声音清缓,混然不似先前尖锐粗哑。

隋垂容注意到他身侧的空智,空智双手被缚在身后,嘴里塞着一块不知道哪找的抹布,像死鱼一样躺在地上,胸口微弱起伏,他眼神憔悴,溢着满满的恐慌,像是看见了什么极为可怕之物。

“你为什么装疯?”隋垂容移开视线,重新看向开颜,问道。

开颜顿住手中的动作,歪了歪头,他掬起一捧黄土,又洒在地上,目光如堕五里雾中,似有痛苦在其中挣扎不休,他盯着面前的石碑,一言不发。

半晌,他终于开口道,“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

从前有个行脚僧,他四处游历,传道授经,在民间威望甚高。某日,他走进了一座小城。

小城名为不渝城,城内并不十分繁荣,但百姓个个赤诚善良,尤为尊敬这位方外之士,每日一到时辰,都拿着自家的小板凳去城门口听他讲经。

第三天,高僧在槐树下温声诵经时,忽听一道稚弱声音自人群后方传来,“大师,佛祖能让我吃饱肚子吗?念经能让我不再受寒冷侵扰吗?”

众人大惊失色,纷纷紧张看着高僧,原来是一个乞丐小童,他头大身子小,整个人像一株随风而倒的蒲公英。

他全身上下只围了一个四不像的破布,堪堪遮住身子,裸露的手臂小腿上刻满了陈年疤痕。虽狼狈却不见他有丝毫畏缩,那双圆眼睛里面盛满了机灵,说话时能隐约看见他缺了几颗牙。

高僧闻言,招手示意小童去到他身旁,他解下自己的袈裟披在小童身上,笑道:“斋戒,**,削髪,束髪,不吃鱼肉,身上涂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许多不朽的苦行、颂诗、供奉、祭祀、顺应节气,所有这些都不能净化一个没有摆脱疑惑的人。”

小童懵懵懂懂,黑白分明的眼睛睁大,他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说道:“那我这样也算是在苦修吗?那为何他却不用忍饥受渴,也能与我得一样的道?”

他指的是坐在第一排的男孩,他认得这男孩,是城内赵记药铺掌柜的儿子。

每次他去酒楼与其他乞丐争夺倒掉的饭菜时,都能瞥见这男孩坐在店门口,拿着包子馒头慢悠悠地吃,店内时不时还走出来一个妇人给他递鸡腿茶水什么的,这男孩一边吃一边看着他们为了半个吃剩的包子大打出手,好像他们是什么下饭菜一样。

小童看见那眼神,忽地发了狠地咬他面前的一只乞丐的手,那只乞丐痛的嗷呜大叫,连忙伸回手,他顺势抢了那半个包子就跑,跑到墙角一边吃一边哭地吸溜鼻子。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他恶狠狠地咬了一口手中的包子,明明是差不多的年岁,那男孩锦衣玉食,他却得用十足的气力才能够个将将温饱。

高僧但笑不语。

那第一排的小男孩却不服气地站了起来,走到小童面前,“你根本不懂大师的意思,大师意思是说,外在的仪式和苦行,如果缺乏内心的觉悟和坚定的信念,就无法带来真正的解脱。”

小童撇撇嘴,尽力仰着胸膛,佯装不屑,“你挨过饿吗?你知道肚子咕咕咕叫是什么滋味吗?你知道手上冷得起冻疮是什么滋味吗?你光觉悟了,根本没有苦过。”

“你!”男孩怕是长这么大没吵过架,被他这一番胡搅蛮缠气得脸通红,眼里是欲坠未坠的泪花。

“今生种因,来世结果。渴饮饥餐都是外在,人生来便在**之内挣扎,你想要多大的东西,就得偿还多少的东西。只要你内心足够坚定澄澈,幕天席地又有何妨?”高僧慈眉开口,

小童旷若发蒙,久久,道:“这些都是我的必经之路吗…苦难会历练我的心智,困厄能锻造我的慧心,我要把这些一层层剥离开才能找到我自己,才能真正净化我的心?”

高僧满意点头。

他对着小童和男孩开口道:“我在外游历多年,一直在寻找承继我衣钵之人,今日是缘,你二位可愿意跟随我,拜我为师?”

“弟子愿意。”二人跪伏,恭敬开口。

就这样,高僧带着二人落宿到了京城外的一座破败庙宇中,经常去城内化缘授法,久而久之,这座庙有了名气,来祭拜香火的人越来越多,庙中弟子也越来越多。

“那个高僧就是楚山大师吧。您所说的破庙,就是现在的水阁寺,那小童和男孩,就是您和空智吧。”隋垂容肯定开口,开颜不置可否。

高僧将小童和男孩带到正殿,让他们跪在佛像前,二人依做,“你二人皆为我的弟子,年岁几何?”

男孩开口道,“禀告师父,徒儿十岁。”

小童紧跟其后,撇撇嘴道:“九岁。”

“好,那你二人按年岁分谁为师兄,谁为师弟。”高僧交代完又开口,“从今以后和睦相处,不可争吵是非,寒秋暑暖,日日都不可忘记打坐念经,诵读佛理。”

他看向男孩,“你为师兄,要亲近师弟。你生来九窍通透,但慧极必伤,为师赐你法号空智,望你不执着于外物,静心只观自己。”

随机,又对小童道:“你为师弟,要尊敬兄长,切莫再口出妄言。你自小失怙,飘零无依,虽有慧根,却悲观厌世,心如槁木。如此,便叫开颜吧,望你舒展释然,早日放下,方能修成正果。”

那是很美好的一段时光,开颜微微出神。

一天,二人上山捡柴,途中偶遇一落单的豺狗,大概是饿急了,龇牙咧嘴,嘴角流着恶心的涎水,冲着他二人便飞奔过来。

二人张皇失措,大声尖叫却没有人听到,慌乱逃蹿之下,师弟扭伤了脚腕,一把摔在地上,眼看着豺狗越离越近,他强撑起浑身发软的身子往后挪,吓得眼泪鼻涕都糊在一起,可豺狗已近至眼前,只差一尺,他绝望的闭上眼睛。

可是随即而来的不是痛觉,他被溅了一脸黏糊的粘液,睁开眼一看,面前是拿着一截干柴,面色苍白浑身颤抖的师兄,他双眼无神,楞楞地盯着一个地方发呆,他顺势看过去,那条豺狗伏在地上不住发出“嗬…嗬”声,它脑袋破了一个窟窿,嘴角溢出血沫子,爪子四下翻腾,几下便没了气息。

“师兄,没事的,没事的,你救了我!”他随意一抹脸,起身夺去那根干柴。

“佛祖不会怪罪的,万物有灵,这豺狗会伤人,以后保不准有山下村民上山会被咬,我们把他埋了吧。”

他牵着师兄发僵冰凉的手,吃力地挖了一个大坑,把那豺狗放了进去。

“阿弥陀佛。嘶…”,他脸色扭曲一瞬,师兄双眼顿时有了焦距,连忙扶住他,拧眉道:“怎么了?受伤了?”

“扭了一下,哎,是我没出息,还得师兄你来救我。”他羞赧地低下头。

“上来。”师兄没有多说,干脆利落地蹲下身,声音像淙淙流水拂过坚冰。

他极为不好意思,可看师兄那么坚持,也不敢多刺激他,只得爬上了他脊背,快走到水阁寺时,师兄突然开口,“之前的事,对不起。”

“啊?”

“当初你与…他们抢饭,我不是故意要看你笑话的,我只是…没见过这般大却活得这么艰难的小孩子,是我狭隘了。其实,你如果当时和我要馒头的话,我一会给你的!”闷闷的话语透过胸腔传到他耳朵,“嗯,鸡腿也给你。”

他笑了,眼眶逐渐被湿润蔓延,其实他早就不在意了,随着日益精进不断参透的佛理,他早就对当初的遭遇释然了。

“没关系,师兄,我那时平白无故朝你撒气也是我的不对,你并没有任何错,是我那时太偏激了。”

寒来暑往,师父并不大约束他们,他们师兄弟的关系越来越好,几乎成了莫逆之交。

每每完成当日师父留下的任务后,便跑到斋院菜园子里摘黄瓜吃,黄瓜脆声声,能把疲惫都一扫而光。

他和师兄一手拿一根,露出缺牙的两张嘴相视而笑。

他那时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了,那段遥远的吃不上饭的日子,竟不知不觉早已在他记忆中模糊了,只有身上依稀残缺的疤痕提醒他,仿佛他还度过了一段似乎颇为艰难的幼年时光。

“师弟,日后我当住持,你当都监!”

“嘿嘿嘿好好好,我一定能辅佐好师兄。”

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

庙里的日子如流水般一天天流过去,当初的小人儿也越长越大。

那天宫里来人,要召一位僧侣去宫内为生病的太后娘娘祈愿,如果这事办好了,对整个寺里来说,都是莫大的好事。

高僧已年纪大了,不愿外出走动,于是他把两个徒弟叫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