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荒年之山间生活 > 第2章 第二章

重生荒年之山间生活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菡九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1 10:20:10 来源:文学城

才六月初,天气就已经变得十分炎热,闷热的天气更是加深了内心的焦躁不安。

慧娘望着窗外快落山的太阳,实在躺不住了,决定再次爬起来。

虎子望着不听话的阿姐道:“阿姐,阿爹说了让你好好躺着!”

这是慧娘第三次爬起来了,前面两次都被虎子和阿娘制止了。

“阿姐已经好了,你看。”慧娘假装轻快地转着身子对虎子说。

时间紧迫,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要不是虎子看得太紧,慧娘早就躺不住了,比起要做的事,额头上那轻微的疼痛根本算不了什么。

慧娘走出房间,层层热浪迎面而来,外面的植物全都耷拉着叶子,看来干旱比慧娘原想的还要早,也许是上辈子的慧娘根本没留意过。

宋大年一边挑着木桶,一边抹着汗走进来,心里一阵担忧,河水每日都在下降,又一直不下雨,今年怕是要大旱。地里的小麦收割完了,得赶紧种上苞谷,不然今年怕是连税粮都凑不齐。

“阿爹,你回来了,我去给你打水。”慧娘看着热的满脸通红,全身是汗的阿爹,十分心疼,急忙跑到水缸边去打水。

“慧娘,你慢点!伤口还没好。”宋大年赶紧放下木桶,急忙上前接过木瓢。

赵氏听到院子里的声音走了出来,“这孩子,怎么又爬起来了。”

跟在一旁的虎子连忙附和:“阿姐不听话,老是想跑出来。”虎子一边告状,一边心虚地看了一眼阿姐。

慧娘揉了揉虎子的头,说:“阿爹,阿娘,额头敷了药已经不疼了。再说已经躺了两天了,出来走走没准能好的更快呢。”

“走走可以,现在可不能干重活。”宋大年嘱咐道。

“就你惯着她,受了伤还到处乱跑。”赵氏一边嗔怪,一边回到厨房继续准备夕食。

“孩子躺久了也难受。”宋大年随便抱了把柴火跟了进去。

“我还不是心疼她。”赵氏低声道。

真好,慧娘望着眼前的一幕。

屋里的油灯散着微弱的光,一家人围坐在陈旧的桌子边吃着夕食。

桌上摆着一碗酱黄瓜,一盘凉拌婆婆丁,每人一碗糙米粥。

尽管粥里也没多少米,但在这个时候能维持这样的吃食已是不易,有些人家家里已经没有米粮了。

这还是因为慧娘家人口少,阿爹又认识一些常见的草药,所以平时还能用草药换一些粮食,虽然不多,但勉勉强强能够一家四口人吃个六七分饱。

阿爹之所以能用草药换粮食,多亏了一位老大夫。

阿爹在逃荒来上阳村之前,曾在路上救过一位老大夫,老大夫感恩,一路上便教阿爹认识一些民间常见的草药和偏方。

阿爹知道这是能够谋生的手艺,极为难得,即使他不识字,但所幸记性好,便记得牢牢的。

虽远远抵不上医馆的大夫,但一些常见的疾病,例如发烧、风寒、泻肚等,靠着老大夫教授的偏方和草药大半也能治愈。

今日的朝食比昨晚的多了三个野菜做的窝窝头。还有一碗阿娘昨日许诺的鸡蛋羹。阿爹、阿娘一人一个窝窝头,慧娘和虎子因为现在不用下地,所以只分半个。

乡下人一般一天只吃两顿饭,只有农忙时,有条件的会一日三顿。早上基本都要多准备一份窝头或者饼子,因为早上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完成一天繁重的农活。

慧娘端起鸡蛋羹,正打算舀到阿爹阿娘的碗里。

宋大年和赵氏连忙用手将自己的碗盖住,“你和虎子吃,阿爹阿娘不用。”

虎子也学着阿爹阿娘双手把碗蒙住,“阿姐你吃。”

慧娘才不管那么多,径直地拿过碗,挨个舀上一瓢鸡蛋羹。

“阿娘,你和阿爹每天都要干这么多的农活,不吃好点怎么行呢?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慧娘想从现在开始把大家的身体养好一点,这样将来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宋大年道:“吃吧,孩子的一份心意。”

“嗯。”赵氏有些哽咽道。

赵氏知道村里的人爱嚼舌根,常常说她和当家的脑子不清楚,对女儿比对儿子还上心。

赵氏也是从小受尽了家里重男轻女的苦,女儿也是她十月怀胎,又苦苦熬了大半夜才生下来的,她才不像别家一样将女儿当丫鬟使,饭也不给吃饱,再说了谁家孩子能有她家慧娘贴心又懂事。

宋大年一边喝着稀粥,一边说道:“这几日把小麦收了,抓紧把苞谷种下去,天越来越热,河里的水也越来越少。”

“眼瞅着粮税一年比一年高,要是真遇上大旱,老天爷,这是不让人活呀!”赵氏拍着大腿抱怨着。

“阿爹,山里需要交粮税吗?”慧娘正愁怎么跟阿爹阿娘提出搬去山里生活,刚好谈到粮税。

“山里不用,他们靠打猎为生,粮食种的少。”宋大年随口回答。

“再说了,没人领路,外人很难找到他们的位置,那点粮食官差也不愿费工夫。”

“阿爹,那我们可以搬到山里生活呀!这样就不用交粮税了。”慧娘有些急切地说。外人不易找到,在乱世算得上绝佳的避难地了。

“这怎么行!那都是穷得没办法的人才逃去山里生活!”赵氏大惊,这孩子说的什么胡话。

宋大年一怔,没有立即反驳。

这几年因为北方不停的打仗,官府定的粮税一年比一年高,现在山里的生活反而比外面的轻松。

但搬去山里生活,意味着他幸苦挣下的田地和房子都要舍弃。

慧娘望着阿爹紧锁着眉头,但并未出声反驳,便知道阿爹真的有在认真思索这件事。

慧娘再接再厉道:“我们可以去投奔大姨,大姨不是在山里嘛。”

“那怎么能一样!你大姨不嫁进山里,就会被你舅舅嫁给一个老鳏夫。”赵氏急道。

“好了,吃饭吧。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地里的粮食。”宋大年结束了这场对话。

慧娘有些泄气,看来现在一时半会不能让阿爹下定决心,得想办法找个不得不搬的理由。

有了!

“阿娘,明日是不是要去舅舅家帮忙?”慧娘记得上一世也是伤了额头,阿娘不放心,加上两家关系也不好,也就没去表哥的婚宴帮忙,只托人带了礼送去。

“你不说我都忙忘了,要是不去,你舅娘又要在背后说道。”赵氏一下子就转移了注意力。

“慧娘明日就不去了,伤口还没好全。我带虎子去就行。”赵氏跟当家的商量着。

“阿娘,我真的没事!明天你忙起来肯定没时间照顾虎子,万一有人欺负他怎么办。”

“行,那你明天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挤。”赵氏也担心虎子被人欺负,大嫂家的孩子个个霸道不讲理。

慧娘打定主意明天是一定要去的,不然她怎么借着去舅舅家的由头,把官府要抓壮丁的事情提前透露出来。

上辈子,阿爹被抓走后,家里又断了粮,阿娘只好厚着脸皮去娘家借粮。结果去了才知道,舅舅一家早就搬走好几天了。

慧娘猜测上辈子他们应是早就知道官差要来村子里抓壮丁,所以提前就搬走了。

正好,慧娘可以借着此事,说服阿爹阿娘搬去山里投奔大姨。

翌日,赵氏带着慧娘和虎子出发去下阳村,在村口就瞧见了大门上红通通的喜字和往来帮忙的妇人。

“赵家大嫂,你家小姑子来了!”

“这是慧娘吧?长得可真水灵。”

“哟,虎子都这么大了!”

徐氏闻声走了出来,赶忙接过小姑子手里的篮子,趁大家不注意用手掂量了一下,撇了撇嘴。

转脸笑道:“他小姑,你可来了,今儿你大侄子结婚,你可得帮忙支应一下。”

说着便把赵氏往厨房里带,徐氏正愁厨房人手不够。

赵氏转过头连忙叮嘱:“慧娘,看着点虎子。”

“二壮!三壮!慧娘和虎子来啦!带她们一块玩。”赵氏扯着喉咙把躲在屋里偷吃的两个儿子吼了出来。

“知道了!阿娘。”两个小胖子从堂屋走了出来,嘴角还在挂着油迹。

待赵氏一进厨房,二壮转头就说:“走吧,穷鬼。”说罢便往外走去。

“二哥,你快看他们的衣服上全是补丁。”三壮一边走,一边还津津有味地盯着慧娘和虎子的衣服。

慧娘望着这两个小胖子,心想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讨人厌。要不是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慧娘巴不得离舅舅家越远越好,有些亲戚哪怕家里再有钱,别人家的三瓜两枣也不愿放过,舅舅家的尤其如此。

“阿姐,我不想和他们一起玩。”虎子悄悄地扯了扯慧娘的衣服。

“虎子乖,先跟着他们,等傍晚我们就回家了。”慧娘心里也很着急,但只能耐着性子等待。说罢便牵着虎子跟着前面的两兄弟。

黄昏将至,赵氏帮忙收拾完准备带着两个孩子离去,“大哥大嫂,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就带着慧娘和虎子先回家了。”

“哎呦,今天可真是太感谢小姑了,我和你大哥就不留你了,晚了路上也不安全。”徐氏满脸笑意的坐在椅子上,嘴上说着,身子一动也不动。

“对了,小妹,明日让妹夫来家里帮忙收小麦。”赵有财学着地主家的老爷一样,整个身子靠在椅子上,手里还端着一杯茶慢慢地品着。

“家里的地还要浇水呢,当家的没空来。”赵氏带着孩子转身朝门口走去,她早知道兄嫂是什么德行,但还是忍不住生气。一时间有些羡慕大姐,嫁的远,这一辈也回不了几次娘家。

“阿娘,我们快些回家,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告诉阿爹。”如果不是担心引起怀疑,中途好几次,慧娘早就忍不住拉着阿娘回家了。

“什么事这么着急?”赵氏也顾不着生气了,连忙问道。

“阿娘,回家再说。路上不方便。”慧娘加快脚步朝家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