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我和对头驸马联手了 > 第8章 鹰者,硕大飞鸟也,好吃好用

晨光熹微,霜寒露重。

凌婉醒得极早,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

昨夜书房那短暂却惊心动魄的触碰,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至今未平。但天色将明,她便强行将所有纷乱的思绪压下,重新戴上了那副冷静自持、算无遗策的长公主面具。

重生至今,已近一月。距离她前世呕血身亡的那个雪夜,还有整整五年。

这五年,是她从命运手中抢夺而来的时间,也是她布网收网的关键。而她手中的一张重要底牌,便是历经七年暗中经营、如今已趋近完善的暗卫组织——玄鹰卫。

“玄鹰”之名,取意其如玄色鹰隼,目光锐利,行动迅猛,隐于九天,一击必中。这是独属于她凌婉的力量,不受朝廷规制,不录任何官档,甚至绝大部分成员彼此互不相识,只通过严密的单线或间接方式与她联系。

玄鹰卫主要分为三支:

“影爪”:负责追踪、监视、潜入、情报搜集。张诚便是“影爪”在京畿地区的总负责人之一,其下人员混杂三教九流,遍布市井、衙门乃至部分府邸。

“铁羽”:负责护卫、清除、特殊行动。成员多为身手高强的亡命徒或退役边军,忠诚由严酷的筛选和巨大的利益共同维系,平日分散潜伏,唯有执行特定任务时才会被激活。

“锐目”:负责情报分析、文书破解、策略制定。由一批精通刑名、账目、各地风物乃至异族语言的文士组成,他们不参与具体行动,只在她设定的安全地点,对汇集而来的海量信息进行梳理、研判,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情报。

联络方式更是五花八门,且定期更换。

可能是某家不起眼绸缎庄特定的布料订单,可能是城隍庙香炉下压着的特定形状石子,也可能是酒楼说书人一段看似寻常、内藏暗码的评书。所有信息最终会通过数道中间环节,确保绝对安全后,呈递到凌婉手中。

此刻,凌婉并未在议事厅,而是在寝殿更深处的、一间看似普通、实则墙壁夹层灌了铅、隔绝内外声音的密室内。她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墨绿色劲装,长发简单挽起,面上未施粉黛,更显眉目清冽,眼神锐利如刀。

她面前站着三人,皆身着玄鹰卫统一的深灰色无标识劲装,面带特制的薄皮面具,遮住容貌,只露出一双精光内敛的眼睛。

这三人,分别是“影爪”、“铁羽”、“锐目”在京畿地区的三位核心统领,代号分别为“癸七”、“庚三”、“壬一”。能同时召见三位核心统领,意味着有重大指令下达。

“赵铭之事,尔等已知晓。”凌婉开口,声音在密室内回荡,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对方反应之快,手段之狠,超出预期。这非一时之功,乃长久布局。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组织严密、能量庞大的对手。”

“癸七,”她看向“影爪”统领,“将所有盯梢王崇及其核心党羽的人员,撤下一半。剩余之人,距离再拉远一倍,只记录其大致行踪,不必深究细节。重点,转向刑部。尤其是昨日经手赵铭案牢房看守、验尸仵作,以及所有可能接触过赵铭尸身、处理过其‘遗物’之人。查他们近三个月的所有异常,包括但不限于突然的阔绰、家人的变故、接触过的陌生人。记住,宁可跟丢,不可暴露。”

“癸七明白!”代号癸七的统领沉声应道,声音经过改变,带着嘶哑。

“庚三,”凌婉目光转向“铁羽”统领,“挑选一组绝对可靠、擅长隐匿和反追踪的好手,秘密潜入赵铭已被查封的府邸,以及他可能存在的外室、别业。不要动明面上的东西,重点是查找暗格、密室,检查墙壁、地板的异常,寻找可能未被官府发现的、他来不及销毁或转移的私密文书、账册。若遇阻碍,或察觉有另一方人马也在搜寻,立刻撤离,以保全自身为要。”

“庚三领命!”

最后,她看向“锐目”统领“壬一”:“将近年来,尤其是最近三年,所有与工部军器制造、物料采买、边军武备调配相关的奏章副本、朝廷邸报、乃至地方上与此相关的零星信息,全部重新调阅、交叉比对。重点寻找几个异常:账目上无法合理解释的巨额耗损、同一批物资在不同文书记录中的矛盾之处、以及所有看似正常流程中,出现的微小、不合常理的阻滞或异常顺利之处。赵铭区区员外郎,权限有限,他若贪墨,必有其渠道和掩盖手段,这些痕迹,很可能就藏在浩如烟海的文书之中。”

“壬一明白。只是……此类文书,尤其涉及具体军械制造明细和部分核心账目,大多存于工部档案库及……翰林院书库。工部尚可想些办法,但翰林院……”壬一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一丝迟疑。

翰林院书库看守严密,非翰林官难以随意进入调阅,尤其是涉及军国要务的存档。

凌婉眸色微凝。翰林院……沈砚。

这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节点。

她需要翰林院书库里的那些关键文书,而沈砚,是如今她能接触到的、最合适的进入翰林院书库且不引人怀疑的人选。昨夜那短暂的“和解”与暧昧,或许……可以顺势利用?

“翰林院那边,本宫自有安排。你们先按吩咐行事,将能查的部分查清。”凌婉压下心头的异样,冷静吩咐,“记住,玄鹰卫的存在,是我们在暗处最大的优势。任何时候,保全自身,隐匿行踪,高于一切任务。若有成员暴露,依最高预案处置,断尾求生。”

“是!”三人齐声应道,声音低沉却坚定。随即,他们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依次离开密室,融入外面刚刚亮起的天色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密室内重归寂静。凌婉独自站在中央,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如同有一张巨大的京城舆图在缓缓展开,上面标记着各方势力,流动着无数或明或暗的线索。赵铭案像是一根被点燃的引线,虽然被迅速掐灭,但那瞬间爆开的火光,已经让她隐约看到了隐藏在黑暗中的、庞大而狰狞的轮廓。

她走到密室一侧的墙壁前,轻轻按下几块看似普通的砖石,墙壁无声地滑开一道缝隙,露出里面一排排整齐码放的卷宗。

这些都是“锐目”历年整理的精华,是她经营七年的心血。她抽出一本标注着“工部物料采买异常汇总(承天十二年至十六年)”的厚厚册子,就着密室顶端镶嵌的夜明珠光芒,快速翻阅起来。

承天十五年春,河西道呈报,精铁产量因矿脉枯竭略有下降,但同年工部军器局从河西采购的精铁数量却不减反增,价格亦微微上浮。当时批注的理由是“战备所需,预为储积”。

承天十六年夏,闽南运送火硝的船队在漕运途中曾“意外”倾覆,损失一批,但后续补运的数量与账目记载略有出入,当时归为“路途损耗,不可避免”。

……

一桩桩,一件件,单独看来,似乎都能用各种理由解释过去。但若将它们放在一起,与赵铭的权限、其突然暴富的时间点,以及王崇那近乎完美的“罪证”联系起来,一条若隐若现的、贪婪而隐蔽的利益链条,便逐渐浮出水面。

这绝不仅仅是赵铭一人之贪,而是一张覆盖了物料产地、运输、验收、入库乃至最终核销多个环节的网!

而这张网的最终受益者,或者说掌控者,会是谁?王崇显然不够格。他更像是摆在明面上的打手和……必要时可以被推出去的挡箭牌。

凌婉的指尖在册子的一行记录上停顿下来。

那是承天十四年秋,一批送往北境边军的制式腰刀验收文书副本的摘录,末尾有一个极不起眼的、似乎只是随手划下的墨点标记,旁边有“锐目”分析人员的小字批注:“此批军械验收官之一,时任工部主事,于次年调任吏部,现为王崇侍郎门下。”

王崇的手,伸得比想象中更早,也更长。

她合上册子,眼中寒光凛冽。对手很谨慎,几乎抹平了所有直接证据。但只要是做过的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赵铭案爆发和迅速了结,本身就是最大的痕迹!对方急于掐断线索,正说明这条线上,有他们极为忌惮的东西。

而那个东西,很可能就藏在……翰林院那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记录了整个过程细节的往来文书和档案之中!

比如,当年那份“精铁预储”的原始奏请,那份“火硝损耗”的具体报告,甚至可能包括赵铭在任期间,所有经他手批示、但最终被更高层级官员核准或修改过的底单存根。在这些易于隐藏的细微之处,必将存在着某些背后之人无可避免的疏漏。

这些,都需要沈砚的帮助。

凌婉走出密室时,天色已大亮。她重新换上华美的宫装,描眉敷粉,恢复了那个高贵雍容、似乎只关心风花雪月的长公主形象。

早膳时,她与沈砚依旧同桌而食,但彼此没有任何交流,甚至连眼神都未曾交汇。府中下人皆低眉顺眼,大气不敢出,只觉得这新婚府邸的气氛,比屋外的秋风还要冷上几分。

然而,就在凌婉用完早膳,拿起绢帕擦拭嘴角时,她状似无意地,将帕子在自己的唇上,极其轻微地、多停留了一瞬。这个动作细微得几乎无人察觉。

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沈砚,执箸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他记得,昨夜在书房,她离开前,似乎也用指尖,轻轻碰过自己的下唇。

这是……约定好的暗号?还是他自己的错觉?

他抬起眼帘,目光极快地掠过凌婉,她已起身,正吩咐侍女今日要整理库房,不见外客。神态自然,仿佛刚才那个小动作真的只是无心之举。

但沈砚的心,却微微提了起来。他知道,风暴并未过去,只是转入了更深的暗流。而她,显然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很可能……需要他的参与。

他垂下眼眸,掩去其中的深思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棋盘之上,他这颗看似被动的棋子,或许,也该主动落子了。

凌婉回到书房,铺开一张宣纸,却并未写字,只是用指尖蘸了清水,在纸上缓缓画下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类似鹰隼展翅的符号。水迹很快干涸,不留痕迹。

她在等待。等待玄鹰卫反馈回新的消息,也在等待……那个身处翰林院的“盟友”,会如何回应她这无声的召唤。

窗外,秋日高悬,却驱不散这皇城内外,愈加深沉的迷雾。

婉狗:轻轻的,我的吻

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鹰者,硕大飞鸟也,好吃好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