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汐仔细回想昨日看见的立于桓表两侧她草草瞥过的秦卒,他们身着皮质的甲胄,腰佩青铜短剑,右手搭在剑柄上,目光炯炯直视前方,面容肃然而立。
秦重法,秦军更是重中之重;只从这立于桓表之旁及桓表侧守关的秦卒中,即清晰可见。
守门卒承担着一个城市的安全,给他们配发的,必定是较好的装备。他们配备的是青铜武器,那么青铜,极大可能就是这个国家的军事主流。
要知道,铁器比之青铜器,有着太多的优势:硬度、韧劲、耐用性…
而基于这些基础之上,这个国家主流还是青铜器,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冶金技术不到位。且青铜的铸造和处理,对于他们来说更有优势。
青铜的熔点只有800度,可铁的熔点在1538度,就现在来说,极有可能是炼制硬件不达标,熔炉是关键。
可她只想讨个巧取信于蒙家,却不想改变这个世界的整体走向。尤其是,一旦整出了这个,恐怕她想要的安宁就没了:将她视作间谍,这倒不至于,没有国家会把这样的技术拱手相让,可挖她老底,却是肯定的!
这样看来,耳室珍藏的那些刀剑等兵械,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无法普及,即便能博蒙家一时惊艳,却无法长久。她需要的是打动他们的心以便长久合作,用于信任的积累。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为她献粮帮忙助推。毕竟粮种到成粮还需要一定的生长时间。
再者,师父是秦人,他们长久大抵还是要在秦国,能得蒙家庇护,也是好事。
虽然,她总觉得,按照她那个臭脾气的师父的性子,屈居人下的可能极少见…
翻翻找找扒拉了半天,湛沅汐总算在另一侧耳室的犄角旮旯里面翻出了一把做工精致、却也娇小的好似模型的连弩。瞅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它怎么会出现在自己陪葬的器物匣中,她尝试着冲着石门一连打出了几发。看着数根细小的钢针“叮叮叮”依次敲击在石门上随后恋恋不舍的掉落在地上,虽说小、但确实是按照实际一比一复刻的,她不惊舒了口气:就它了!
这种连弩,是湛国后期使用连弩的最初版,却也是最适用于如今的秦朝。
弩机的图纸她可以现成画出来,而如果不考究延长使用和重量的话,青铜也可以将它打造出来。当然,如果后期想要延长十年寿命,那么可以在核心的棘齿轮上动动脑筋。
这种连弩可以被视为军队的一大杀器,不仅可以连发数箭且填充方便,可想而知有了它,秦军在装备上就取得了先机。有什么比用这个打动蒙家人的心更加合适的呢?
更何况,似乎秦国正在征兵,秦楚战争很快又会打响;此时不献更待何时?
正要离开陵墓,路过一面琉璃镜时,看着镜中清晰可辨的自己,湛沅汐迟疑片刻,退回了后室一阵的翻找。
半响之后,一个身着紫色织有缥色三兔共耳图锦缎的圆领袍的小郎君自后室走了出来。对镜打量了许久后,小郎君无奈的再次将扔到了一边的斗篷捡了回来,扣上了兜帽,拿着袖珍版连弩出了渊陵。
湛沅汐也很绝望,谁知道系统竟然那么不靠谱,她没想到系统也没想到吗?虽说解绑了可好歹曾经也为它贡献过不少积分!
她这一室湛朝的面料、衣裙,几世她都穿不完,可无奈,她能穿出去吗?且不说形制,就是料子,她都…
秦律苛严,她可不想就因为这细枝末节的不注意,就把自己往死里坑。
可无奈,一没钱,二没照身帖,她…
没事,昨日在市肆上,她也看到了穿着不同服饰、语言口音皆不相同的商人,其中甚至还有零星可见的胡人…没事,就兴胡人不兴她这个西域人?
在强烈的不安中,她硬着头皮自我安慰道: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慌,想想师父…
该庆幸整个咸阳城的规划,整个官员的居住区、市肆都在渭水以北的北城。咸阳宫和市肆的距离虽仅隔开一条宽阔的驰道,可此任秦王似乎是将政务重心全部放在了渭水以南的章台宫。
也幸亏官员的住宿位处北侧,若是在南侧,湛沅汐甚至不知道,她该怎么穿过重重秦卒校验。
蒙府所在极为好找,许是因为武将出生,故而门前屹立的卫士目光如炬。湛沅汐原本是打算打量一番再谋而后动的,可唯恐谨慎被当作别有用心。索性就堂而皇之的上前搭讪,言明她是自荐为蒙家门客的,有连弩献上,或可助秦攻楚夺得先机。
好在,守门的卫士或是蒙家家臣出生,虽看着眼前个子矮小、身着异族服饰的少年,对他所谓的连弩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可仍然招呼着沅汐进了蒙府入了偏室等待。上了茶水点心(备注1)之后,一名管事样的男人开口解释道:“先生烦请稍等片刻,待主公归来,定将先生来意转达主公!”
蒙家的家臣如此礼待,让湛沅汐格外的惊讶。即便是加强了整体思想道德教育的湛国,也将将不过如此,以法家治国的秦国…却有可取之处。难怪那些年师父总是主掌以法治国!可以法治国前期是好,若是大一统之后…不从思想着手,怎么改变基层百姓的观念,确保他们安分度日呢?要知道,他们可是最容易被人煽动的,也是最难处罚的——法不责众!
可秦以法治国,表面确实以各项条规将人束缚的极好,可那却非从思想中着手的本质。就以蒙家的家臣为例,他们如此客气只是碍于家主吩咐或者身份差异,并非是真正的谦逊。就像是一个钉死的模版,死板板的…可若是从思想着手,让人切身对国家产生认同感。他们才会豁出一切为了国家而拼命!
同样是约束,可无形的却要比有形的有用的多。国家需以法立国,可百姓思想却更需要教化,尤其是这种大一统之后!但帝王首先要将那些并入国土的子民视作自己的子民才行!
如今秦国走在大一统的路上,可有些端倪即便她仅混于市肆一天就从消息中显而易见可以总结出来。若是不及时调整,恐影响之后的前行。
但这些,与她相距甚远。等见了师父再根据师父的立场校准方向也不迟!
当务之急,是她能入得了蒙家的眼,将种粮推销出去!
就在她吊儿郎当翘着脚在胡思乱想些什么的时候,外面传来了一阵惊呼声,只一会儿便恢复了平静。
她本想起身去看看,可到底忌讳于…这到底是在她人家中,于公于理有些事她都不变参与。见声音平息下来,她便再次安定的坐了下来。顺便吐槽这个坑爹的时代…连椅子都没有,支踵对于她这个从未跪坐过的人来说,倒不如大大咧咧席地而坐。
与此同时,在她也不知道的外界的天空上,忽然间被一层半透明的介质所覆盖。然后,转变为一望无际的大海模样,阳光为整片海洋度上了一层浅浅的淡金色的光芒,有朵朵绚烂的不知名重瓣红花随着一轮轮的浪潮的击打而耀眼绽放,碎花散作一片,随着浪潮的击打而越推越远。
此时的人,无论是深宫帝王、满朝文武或是黔首也罢,即便是为了养家糊口整日各国之间流窜的商人,也不敢说看到过比此景还要美丽的画面,能看到的,各个直呼神迹。
正当他们陶醉于此的时候,一个箭头轻轻一点,整个画面散作点点白色光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大字:虽然有异于如今文字,可若是猜也能猜出几个。
而秦王嬴政,却是在看到文字的一瞬,就愣住了:这不是…
与此同时,一个温柔的女声传来:
【在场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令仪谨,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品鉴,我们伟大的祖先、千年王朝的第一奠基者——湛熙帝!】
湛熙帝?是哪一国的皇帝,湛?历史上闻所未闻,是之后的国家吗?千年王朝…
能看到天幕的满朝文武都满怀疑惑,却没有人发出声音来。
湛熙帝…是嫋嫋吗…?千年王朝奠基者…
嬴政微微眯起狭长的眼,直直的看向悬在天空中的屏幕,表情难辨喜怒。
湛熙帝…千年王朝,是他们的反秦终究达成所愿了吗?
无论是已经灭亡的三国,还是处于灭国边缘的六国逆反者如是想道。
与此同时,下面一条条横向到文字飞快的划过加大后的字体。
【哈哈哈…总算讲到老祖宗了,‘我不舒坦你也别得意!’威武霸气!】
【哈哈,我不舒服所以‘造反有理’!】
【幸亏是老祖宗上位,否则我们哪儿有现在的生活!要知道,老祖宗可是十项全能!上马能安社稷平天下,下马种地从商两不误!】
【是的,虽然老祖宗的渊陵因为地质变化,很有可能已经沉没在海底了,可是根据那些光华王朝时期重臣墓出土的文献证明,如果没有熙帝,我们还在被压迫被奴役被饿死病死的边缘徘徊!】
【赞美光华大帝,赞美大帝平叛西域带来的高亩产种粮和各类水果蔬菜!不但救了我们的祖先,还丰富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可惜大帝自己却没有享受到自己带来的天下太平,而且熙帝陛下在当时评价褒贬难辨,可想而知她承受了多少!】
【听说陛下本就身患郁症!】
【说起这个,我好想去刨了昭帝的坟,让他那么欺负我们的白月光,如果大帝再多活几年…】
【组团吗?一起去…】
【别介…我可不想在jy里面上网课!虽然还是好可惜…我那NB到打穿了世界的陛下啊!】
【不过话说…无论是史书还是出土的相关文献,都没说陛下到底是怎么死的…】
前面没有备注,这边备注一下:
应该看得出来,湛国的设定偏唐。服装首饰妆容所有一切延续唐制。
备注一:我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秦代有茶但是以巴蜀为中心,要等秦始皇实现大一统之后才推广开。这里就当是沅汐的bug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003 咸阳记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