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半,程潇推开家门时,客厅的灯还亮着,不是平时的主灯,而是沙发旁那盏暖黄色的小台灯,光线刚好够照亮茶几一角。程母正坐在沙发上叠衣服,手里的动作却慢,听见开门声立刻抬头,眼神里藏着几分没说出口的担心:“怎么才回来?今天比平时晚了快一个小时。”
程潇换鞋的手顿了顿,早有准备地笑了笑:“路上碰到辅导的那个孩子妈妈,聊了会儿他最近的学习情况,耽误了点时间。”他把帆布包放在玄关柜上,故意露出包角露出半本数学练习册,那是他昨天特意从书店买的,用来装“家教道具”。
“又去做家教了?”程父从卧室走出来,手里拿着老花镜,语气里带着关切,“这都连续去了快两周了,每天晚上到九点,会不会太累?开学前也该歇两天。”
程潇走到沙发旁坐下,接过母亲递来的温水,指尖碰着杯壁的温度,心里松了口气,父母的疑虑不是质疑,而是担心他累着。他早就在心里编好了完整的“家教故事”:“是那个孩子主动要补的,他明年中考,数理化有点跟不上,家长急得很,说多补会儿没关系。而且报酬也不错,一小时10 块,比发传单轻松,还能巩固我以前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10块一小时?”程母眼睛亮了亮,手里的衣服都忘了叠,“这么多?那一周下来,岂不是能赚一百这样了?”她之前还担心程潇上大学的生活费不够,现在听说有这份“家教收入”,脸上的担心渐渐变成了惊喜。
程潇点点头,故意说得详细些,让谎言更真实:“那孩子家就在市区,离清吧……离他家小区不远,我每天坐公交去,来回也就半小时。他妈妈还说,要是我开学前有空,想让我多补几次,多讲点,估计接下来可能回来的更晚一些,到时候还能多结点工资。”他刻意避开“清吧” 两个字,换成“小区”,语气自然得像在说平常事。
程父坐在对面的单人沙发上,眉头渐渐舒展开,拿起茶几上的烟盒又放下,之前还担心程潇晚上出去不安全,现在知道是去做家教,还是在市区的小区里,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看着程潇,眼神里满是欣慰:“能想着为家里分担,还能利用暑假巩固知识,比爸当年强多了。不过也别太累,要是觉得晚,就跟人家说早点结束,安全第一。”
“我知道的爸。”程潇笑着答应,拿起桌上的数学练习册翻了翻,指着其中一道题,“今天还跟他讲了这道二次函数题,他之前总搞不懂顶点坐标,我给他画了图,总算弄明白了。”这话半真半假,题是他昨天自己看的,“讲解”的场景却是编的,但看着父母认真倾听的样子,他心里虽有一丝愧疚,却也清楚:要是说在酒吧学调酒,父母肯定会担心酒吧环境复杂,说不定还会反对,倒不如用“家教”这个让他们放心的理由。
程母起身往厨房走,边走边说:“我给你留了碗绿豆汤,放冰箱里了,我去热给你喝,解暑。”语气里满是疼惜,却没再提“晚归”的事。
程潇坐在沙发上,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又看了眼父亲手里的报纸,父亲正翻到“高考学子暑假兼职”的版面,嘴角带着笑意,显然是在为他骄傲。他轻轻叹了口气,把练习册放回包里,这个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也是为了能安心把调酒的技艺学好,等以后在沪市站稳脚跟,再慢慢跟他们解释。
不一会儿,程母端着热好的绿豆汤出来,碗里还加了一勺冰糖。程潇接过汤碗,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到了心里。客厅的小台灯亮着,父母的絮语在耳边响起,这样的温馨,是他重生后最珍视的东西。他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这份温馨延续下去,为了能让父母以后不用再为他操心,这份小小的“谎言”背后,藏着的是他对这个家,越来越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