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启2006 > 第9章 第 9 章

重启2006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婉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3:34:59 来源:文学城

时间像是被粘稠的糖浆裹住了,流逝得异常缓慢。中考结束后的日子,并未如想象中那般轻松惬意,反而在等待的焦灼中,被拉扯得格外漫长。李铭尽力让自己显得平静,他帮着母亲做些家务,整理自己房间里堆积如山的课本和试卷,偶尔也会拿起一本从陈老师那里借来的高中物理课本翻看。但无论做什么,心底总有一根弦紧绷着,悬着,等待着那最终审判的落下。

父亲李建华似乎也比往常更加沉默。他依旧早出晚归,身上带着厂里那股熟悉的机油味,但李铭注意到,他下班后坐在饭桌旁发呆的时间变长了,手里夹着的廉价香烟,常常燃到烫手才猛地惊醒般摁灭。他没有再问过成绩的事,甚至刻意回避着与李铭的眼神交流,但那偶尔扫过电话机的、快速而隐蔽的一瞥,泄露了他内心同样的不平静。

母亲王秀芹则是另一种状态的焦虑。她变得有些絮叨,反复擦拭着本就干净的家具,做饭时有时会忘了放盐,有时又会重复放两次。她试图用忙碌掩盖不安,但那双不时看向日历、计算着放榜日期的眼睛,却将她的心事暴露无遗。

家里的空气,仿佛暴雨前的闷热,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终于,到了电话查分的那天。

清晨,天刚蒙蒙亮,一家三口就已经围坐在了客厅那张老旧的小方桌旁。那部红色的老式座机电话,被郑重地放在桌子中央,像是一个决定命运的圣物。窗外,知了还没开始聒噪,只有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反而更衬出屋内的死寂。

王秀芹双手紧紧攥着围裙边缘,指节泛白。李建华坐在她对面的小凳上,腰板挺得笔直,嘴唇抿成一条僵硬的直线,目光低垂,盯着水泥地面的一道裂缝,仿佛能从中看出答案。李铭坐在两人中间,双手放在膝盖上,指尖微微发凉。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缓慢的跳动声,咚,咚,咚,每一下都敲打在紧绷的神经上。

“时间……到了吧?”王秀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李建华抬起手腕,看了眼那块戴了十几年、表蒙已经有些模糊的上海牌手表,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哑声道:“再……再等两分钟,怕线路忙。”

这两分钟,仿佛有两个世纪那么长。

当时针终于精准地指向预定位置时,李建华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伸手抓起了电话听筒。那动作,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他按照早就烂熟于心的查询号码,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用力按下了按键。

“嘟——嘟——”

忙音!

冰冷的、规律的忙音,像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李建华握着听筒的手僵了一下,眉头紧紧锁起。他没有放下,而是直接按下了重播键。

“嘟——嘟——”

还是忙音!

再一次。

依旧是忙音!

一次又一次,李建华固执地重复着拨号、倾听、挂断、再拨号的动作。他的脸色随着每一次忙音的出现,而越来越沉,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那原本挺直的脊背,也似乎在这反复的失望中,微微佝偻了下去。

王秀芹的眼圈开始发红,嘴唇翕动着,无声地祈祷着什么。

李铭看着父亲那固执而略显笨拙的背影,看着他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的手指,心中那股因为重生而带来的先知先觉的优越感,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在这种决定个人乃至家庭命运的时刻,任何超前的知识都显得苍白无力。他依旧被裹挟在这巨大的不确定性中,与所有平凡的考生一样,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就在空气几乎要凝固成冰块的时候,李铭忽然站起身。“爸,让我试试吧。”

李建华猛地转过头,看向儿子。李铭的眼神平静,没有他预想中的慌乱或绝望,只有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李建华怔了怔,几乎是下意识地,将手里那部仿佛滚烫的电话听筒,递了过去。

李铭接过听筒,指尖传来的塑料冰凉感让他精神一振。他没有像父亲那样急切地连续重拨,而是停顿了十几秒,然后才沉稳地再次按下那串号码。

“嘟——”

短暂的忙音后,紧接着——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细微的电流杂音,随后,一个清晰、平稳,不带任何感**彩的电子合成女声响了起来!

通了!

一瞬间,王秀芹捂住了嘴,李建华的呼吸骤然停止,身体前倾,几乎要贴过来。

李铭的心跳也漏了一拍,但他强迫自己冷静,按照语音提示,熟练地输入了自己的准考证号。每一个按键音,在寂静的房间里都显得格外清脆、惊心。

短暂的沉默,仿佛是系统在调取数据。这短短的几秒钟,榨干了房间里所有的氧气。

然后,那个电子女声,毫无波澜地,一字一顿地报出了分数:

“语文,一百三十八分。”

“数学,一百四十九分。”

“英语,一百三十一分。”

“理综,二百八十五分。”

“总分,七百零三分。”

“……考生总分,七百零三分。重复查询请按……”

后面的话,已经没人去听了。

“七……七百零三?”王秀芹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像是没听懂这个数字代表的意义。随即,她猛地反应过来,眼泪“唰”地一下决堤而出,不是啜泣,而是毫无征兆的、汹涌的泪水。她一把抱住身边的李铭,声音因为极致的喜悦而变了调,语无伦次:“七百零三!铭铭!七百零三!省一中!能上省一中了!我娃考上了!考上了!!”她用力拍打着儿子的后背,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确认这不是一场梦。

李铭被母亲紧紧抱着,能感受到她身体的剧烈颤抖和滚烫的泪水浸湿了自己肩头的衣服。他悬了数月的心,在这一刻,终于轰然落地。一股巨大的、近乎虚脱的轻松感席卷全身,随之涌上的,是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欣慰。他抬起手,轻轻回抱住母亲,眼眶也抑制不住地发热发红。

他转过头,看向父亲。

李建华依旧保持着前倾的姿势,僵在原地。他脸上的表情极其复杂,像是被这个巨大的惊喜冲击得失去了反应能力。震惊,茫然,难以置信……最终,所有这些情绪,都融化在他微微泛红的眼眶里,汇聚成一种极其复杂的光芒。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只发出几声模糊的“嗬嗬”声。

然后,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快得甚至带倒了身后的小凳子。他没有像王秀芹那样扑过来,而是大步走到李铭面前,抬起那只布满老茧和裂纹的大手,似乎想摸摸儿子的头,或者拍拍他的肩膀,但手臂在空中停顿了片刻,最终,只是重重地、一下又一下地,拍打在李铭的胳膊上。力道很大,带着一种压抑了太久、不知如何宣泄的激动。

“好……好……”他终于从喉咙深处挤出了这两个字,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明显的哽咽。说完这两个字,他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猛地转过身,快步走向阳台,留给李铭一个微微颤抖的、却仿佛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的背影。

他需要一点空间,来消化这巨大的、几乎不敢奢望的喜悦,来藏起那可能即将夺眶而出的、属于一个父亲的眼泪。

家里的电话,很快成了热线。

先是陈老师打来的,语气充满了欣慰与激动,连声说“好样的!就知道你小子行!”;接着是张浩,电话那头鬼哭狼嚎地表达着祝贺与羡慕;然后是亲戚、邻居……消息像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小院,传遍了左邻右舍。

不到半小时,家里就涌进了不少闻讯而来的邻居。道喜声,惊叹声,充满了这间狭小却从未如此热闹过的老屋。

“秀芹啊,你们家李铭可真给你们争气!”

“七百多分!了不得!咱们这片儿头一份吧!”

“建华,以后可就享福喽!”

“李铭,以后上了省一中,成了大人物,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街坊啊!”

王秀芹脸上挂着泪痕,却又笑得合不拢嘴,忙不迭地给众人递烟、倒水。而李建华,不知何时已经从阳台回来了,他挺直了那常因生活重压而微微弯曲的脊梁,脸上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混杂着矜持与自豪的光彩,从容地给前来道喜的男人们散着烟。那动作,不再带有往日的沉闷与郁气,而是透着一股扬眉吐气的舒展。

李铭被众人围在中间,接受着或真心或客套的赞美。他看着父母脸上那从未如此灿烂、如此有光彩的笑容,看着这个家因为他的成功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这一步,他走对了,也走稳了。

深夜,喧嚣散去。

家里恢复了宁静,空气中还残留着烟味和喜悦的气息。王秀芹在厨房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清洗着堆积的茶杯。李建华坐在客厅,破天荒地没有开电视,只是静静地坐着,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舒缓的弧度。

李铭回到自己狭小的房间,拧亮台灯。他拿出那个写着“逆袭”的笔记本,翻到最初立下誓言的那一页。

“第一,考上省一中,走出这里。”

他拿起笔,在这一行字的后面,停顿了一下,然后,用力地、清晰地,划上了一个对勾。

墨迹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深沉。这一个对勾,勾销了前世的遗憾,勾画了今生的起点,也勾起了父母脸上久违的荣光。

然而,合上笔记本,李铭的目光却投向了窗外深邃的夜空。省一中,只是一个跳板,一个更大世界的入口。他知道,踏进那所名校,意味着接触更优秀的同龄人,更广阔的平台,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以及,启动他脑海中那个庞大商业蓝图的可能性。

第一个目标,已然实现。但更艰巨的第二步——“三年内,让这个家换个活法”,才刚刚拉开序幕。省一中的大门之后,等待他的,究竟是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他那凭借“先知”积累第一桶金的计划,在人才济济的省一中,又能否顺利展开?

夜色正浓,前路未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