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零二当男娘 > 第5章 回家

重回零二当男娘 第5章 回家

作者:诗意蚜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1:44:18 来源:文学城

爷爷脸上那慈和的笑意,在看清谭欣满脸泪水的那一刻,瞬间转为错愕与浓浓的心疼。

“哎呀!亚亚?怎么了这是?”

老人家的声音顿时提高了八度,带着明显的焦急。他也顾不上右脚的些许不便,加快了些脚步,略显蹒跚却异常坚定地朝着谭欣走过来。那微微偏向左侧的重心,在此刻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谭欣酸软的心尖上。

“莫哭莫哭,受委屈了?是哪个欺侮你了?还是军训太辛苦,吃不消了?”爷爷一连声地问着,已经走到了谭欣面前。他那略显粗糙、带着岁月痕迹的手掌有些笨拙却又急切地抬起来,胡乱地替孙子抹着脸上的泪。

那掌心温暖的、实实在在的触感,混合着老人身上淡淡的皂角气味,无比真实地传递到谭欣的脸颊上。

这真实的触碰,反而让谭欣的眼泪流得更凶了。那不是委屈,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巨大庆幸和汹涌的思念,堵在喉咙口,让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像个真正受了委屈的十三岁孩子一样,咬着嘴唇,不住地摇头,任由眼泪决堤。

“哎哟,莫哭了莫哭了,看这眼泪珠子掉的……”爷爷的语气更加软和下来,带着老一辈人特有的、不太擅长却十足真切的哄劝,“第一天军训,肯定累嘛,正常的正常的。回家就好了,我给你煨了排骨汤,香得很!”

他一边说,一边继续用手掌给谭欣擦泪,眼神里全是担忧和呵护,仔细打量着孙子,仿佛要确认他除了哭之外,身上有没有少块肉。

“走,回家,咱们回家。”爷爷见问不出什么,也不再追问,只是用那双温暖有力的大手,轻轻拍了拍谭欣的后背,然后非常自然地伸过去,想要接过谭欣肩上的空书包。

“书包我自己……”谭欣终于挤出一点带着浓重鼻音的声音,下意识地想躲开。

“给我噻!”爷爷不由分说,已经将那个其实没什么重量的新双肩背包摘了下来,挎在了自己肩上,然后用空出来的手,紧紧握住了谭欣的手腕,“走,回家喝汤去。”

那只苍老而温暖的手,牢牢地、带着不容置疑的守护意味,牵着他,转过身,朝着校门外通往“家”的方向走去。

夕阳将一老一少的身影拉得很长,重叠在一起。爷爷微微跛行的步伐,此刻在谭欣眼中,成了世界上最安稳、最值得依赖的节奏。

重新走上这条熟悉又陌生的回家路,更多的记忆碎片如同被脚步惊起的尘埃,纷纷扬扬地浮现于脑海。

路线清晰地呈现在心里:沿着这条主路一直向前,不用去管道路两旁那些通向未知居民区的零星小道,在一个路口拐上一个缓弯,然后几乎走到底,那个略显嘈杂的三叉路口的右侧,就是工商银行的宿舍楼。整个过程,甚至不需要横穿任何一条主干道,安全得很。

爷爷虽然腿脚不便,右脚带着钢钉,走路比常人慢些,但印象里,在他刚入学的这段日子,爷爷基本每天都会提前半小时甚至更早出门,雷打不动地走到学校门口来接他放学,风雨无阻。

后来,大概是母亲觉得这样太辛苦爷爷,也或许是真的想培养谭欣的独立能力,在家里说过几次,才让爷爷降低了来接他的频次。但老人仍会不时地,以“路上工程车多,不安全”为由,突然出现在放学的人流里,给他一个惊喜,就像今天这样。

更细小的记忆开始涌现,是谭欣以为自己早已遗忘的:每次和爷爷一起走这段路,爷孙俩总是慢悠悠的,爷爷会问问学校的事,偶尔停下来看看路边下棋的老头,或者只是单纯因为腿脚不便走不快。这段路,他们总要花上小半个小时。

而当他后来自己背着越来越沉重的书包独行时,脚步会不自觉地加快,超越一个个慢行的路人,只需要十七八分钟就能到家。这种近乎竞走的节奏,似乎就是从这条路上开始养成,并最终成为了他上辈子在羊城那种快速、高效、走路带风的都市节奏的雏形。

想到这点,谭欣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让自己适应爷爷那微微跛行、不紧不慢的节奏。

爷爷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沉默和刚才的失态,但并没有继续追问军训的辛苦,只是用那双温暖的手紧紧握着他的手腕,像是怕他走丢似的。老人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些家常:

“今天市场看到有卖新藕的,蛮嫩,明天给你做藕圆子吃好不?”

“屋里窗台那盆茉莉开花了,香得很,你晚上读书闻得到。”

“走路莫看地下,要看路,这边车子野得很……”

谭欣听着耳边带着浓重乡音的唠叨,鼻间是爷爷身上干净的皂角气味,手腕上是温暖而粗糙的触感,眼前是夕阳下染上金边的街景——报刊亭、五金店、飘着油烟的小吃摊、骑着二八大杠叮铃铃掠过的人……

一切都鲜活而真实。

偶尔有相熟的面孔路过,多是宿舍区里的住户,看到爷孙俩,会笑着打声招呼:“接孙子放学啊?”

爷爷便会挺直些腰板,带着点骄傲回应:“是啊!第一天军训哩!”

但并没有深聊,毕竟他们搬来这市郊的宿舍区不久,认识的也仅仅是点头之交。

就这样,踏着夕阳的余晖,听着熟悉的唠叨,沿着记忆的轨迹,那座熟悉的、有着工商银行醒目logo的宿舍楼,逐渐出现在视野的尽头。

走近那栋略显陈旧的五层宿舍楼,熟悉的单元门洞映入眼帘。水泥台阶的边缘被岁月磨得有些圆润,楼道里零星停放着几辆自行车,墙壁上还残留着不知哪个淘气鬼划下的印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老式住宅楼特有的、混合着各家饭菜香气和淡淡潮气的味道。

爷爷一手紧握着谭欣的手腕,另一手扶着楼梯栏杆,每一步都稍显缓慢却稳当。“慢点走,莫急。”他习惯性地叮嘱,虽然谭欣此刻完全配合着他的节奏。

爬到三楼,停在熟悉的绿色铁门前。爷爷这才松开手,从裤兜里摸出钥匙串,发出哗啦的轻响,准确无误地找出其中一把,插进锁孔。

“咔哒”一声,门开了。

“回来了?”一个女声从里面传来,伴随着走近的脚步声。

谭欣跟着爷爷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狭小但整洁的客厅,老式的沙发、茶几、电视柜摆放得规规矩矩。然后,他看到了母亲。

她系着围裙,似乎刚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抹布。正如记忆深处那般,一头黑色中夹杂着几缕显眼银丝的利落短发,梳得整整齐齐,发质看上去还不错,带着这个年纪特有的韧劲。谭欣知道,母亲此刻正为这几缕早生的华发烦恼,寻找着各种土方子,试图让它们重新变黑。要等到几年后,染发技术更普及也更方便时,她才会开始频繁出入理发店,而后又因为发质损伤和年纪渐长,最终与花白的头发和解。

她的面容清秀,带着一种知识女性特有的干练,谭欣清秀的面庞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她。此刻,她脸上带着一丝下班后的疲惫,但也有关切。

“妈。”谭欣习惯性地、甚至带点下意识拘谨地喊了一声,声音不大。从小由爷爷带大,与父母聚少离多的经历,让他始终有一种微妙的疏离感,即使此刻内心情绪翻涌,也难以一下子变得亲昵。

“嗯,”母亲应了一声,目光在他穿着校服、似乎没什么精神头的脸上扫过,“军训很累?”

不等谭欣回答,爷爷已经放下书包,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替孙子的解释和一点不易察觉的回护:“第一天嘛,肯定辛苦。太阳又大,站了一天军姿。”他顿了顿,看向谭欣,带着点慈爱的打趣,“可能还是有点不习惯新环境。亚亚今天还在学校门口哭鼻子了嘞。”

谭欣顿时有点窘,脸上微微发热,下意识地想低头。

母亲听了,倒是没笑话他,只是了然地点点头,语气平和了许多:“刚来新环境是这样,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想家也正常。这边学习压力也大,和县城不能比,一开始不适应难免的。先去洗把脸,休息一下,马上吃饭了。”

她的理解让谭欣松了口气,但那种成年人式的、略带理性的分析,又无形中隔开了一点距离。他“嗯”了一声,像得到特赦令一样,低着头快步走向记忆里属于自己的那小间卧室,仿佛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来消化这 overload 的情绪和信息。

关上房门,并未完全关严,留了一条缝。他靠在门后,却能清晰地听到外面客厅传来的动静。

爷爷似乎系上了另一条围裙,厨房里很快传来“刺啦”一声菜下油锅的爆响,伴随着锅铲翻炒的熟悉声音,浓郁的菜香开始弥散出来,充满了整个小家。

母亲的声音也隐约传来,似乎是在继续刚才的话题,语气里带着点感慨:“……是啊,一下子把他从县城拎到市里来,环境变了,学习要求也高了,孩子压力是大……”

爷爷洪亮的嗓音夹杂在炒菜声里传来:“不怕!亚亚聪明哩!慢慢就惯了!……盐递给我一下……”

窗外的夕阳彻底沉了下去,夜幕开始降临。昏黄的光线透过房门缝隙,在地板上拉出一道细长的亮痕。门外是人间烟火的声响和气息,门内是少年重新变得汹涌的心事。

谭欣静静地站着,听着,感受着。这个“家”,熟悉又陌生,但他确确实实,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