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池中鱼非囊中物 > 第3章 第3章

池中鱼非囊中物 第3章 第3章

作者:第八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6:53:27 来源:文学城

“诸位——”

祁承璋望着被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严严实实的陶烨,提高了嗓音,带着几分无奈的笑意喊道。

众人闻声,纷纷抬起头望向他,目光中大多带着同情与安抚。甚至有人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地劝慰:

“没事没事,小哥儿别闹啊,县令大人是好人,在帮你呢。”

“瞧你这身打扮……不是我们本县人吧?”

谁先抢占舆论的先机,谁便握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祁承璋看着被人群簇拥着、却还不忘抽空向自己投来一抹“你活该”眼神的陶烨,忽然觉得辩解索然无味。

他勾了勾嘴角,不再试图为自己辩白,只安然坐着,任由周遭的百姓围着他关切询问,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只是微笑。

他这般沉默温顺的模样,在众人眼中更是坐实了“心智单纯、弱小可怜”的印象,甚至成功激起了不少围观年轻女子的怜爱之心。

一位胆子稍大的姑娘挤上前来,柔声问道:“小公子,你今晚有地方落脚吗?若是没有……姐姐家倒是可以收留你。”说着,脸颊还微微泛红。

祁承璋秉持着哑巴当到底的作风,也不接话,只拿一双眸子直勾勾地瞧着那姑娘。他眼型生得极好,微微上扬的眼角,带着几分天生的张扬与不羁,眸光流转间似笑非笑,直看得那姑娘脸颊飞红,连耳根都染上一层绯色,慌忙低下头去,再不敢与他对视。

一旁的郝文见状,立刻一个箭步上前,稳稳挡在了祁承璋身前,脸上堆起官方而客套的笑容:“多谢姑娘好意!不必麻烦诸位了。我们县令大人既管了这事,就定会负责到底。这位小公子的事,县衙自有安排。”

那几个姑娘闻言,脸上掠过一丝遗憾,又打量了几眼那位俊俏却“可怜”的公子哥,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郝文猛地转过身,狠狠剜了祁承璋一眼。

虽不清楚这两人先前究竟有过何种纠葛,但以他对陶烨的了解,若眼前这小子当真心智如孩童,陶烨绝不会如此大张旗鼓、敲锣打鼓地闹得满城风雨,只会默默地将人安顿好,细致周全地替他寻亲。

既然这小子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人,那先前种种,便只能是刻意伪装,目的无非是博取陶烨心软怜惜。

真是卑鄙!专挑别人的软肋下手,行径何其龌龊!

然而,为好友鸣不平的郝文似乎忽略了,陶烨这处软肋,并非人尽皆知。

回县衙的路上,陶烨脚步轻快,一扫累积多日甚至多月的阴霾,前所未有地感觉心情舒畅。

自打到这周泽县以来,今日算是最为顺利的一日。

虽说这“寻亲”之事纯属乌龙,更是白白浪费了他一番真心实意,但细想起来,倒也并非全无收获。至少借此机会,他在周泽县百姓面前结结实实刷足了存在感,初步立下了一个“体恤民情、为民操心”的父母官形象。

既如此,便需趁热打铁。话本子的宣传必须立刻安排上,紧锣密鼓地吹起来。对于一个初来乍到又根基未稳的县令而言,在百姓间迅速塑造起一个光辉正派值得信赖的形象,至关重要。

只是……这话本子要如何下笔,着实是个难题。既不能过于浮夸,失了真实;又需足够生动,引人入胜。

陶烨自觉于此道并无天赋,笔墨虽工,却少了几分市井流传的趣味。

看来,此事还需得让郝文来帮忙斟酌推敲。别的不说,单凭他从前废寝忘食啃掉的那一摞又一摞的话本子,比起自己这等只看圣贤书的,定然有着先天独厚的优势。

他正暗自盘算着,一旁的郝文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回头看了眼距他俩五步之遥的祁承璋,压低声音问道:“你真打算把这尊大佛请回县衙供着?”

陶烨也回头瞥了一眼那位正悠然自得跟在他们身后,仿佛真是来游山玩水的人,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冷笑:“自然。全城百姓都看着呢,戏自然要做全套。”

“可他……”郝文面露迟疑。

“放心,”陶烨语气笃定,还带着几分不以为意,“县衙厢房破旧成那般模样,你我都觉得艰苦异常,他这等金尊玉贵的公子哥儿,怎么可能真住得下?估摸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他自己就找借口溜了。”

郝文闻言,又回头打量了一下祁承璋那身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绫罗绸缎,不禁失笑:“你也是够狠的。经你这么一闹,他往后在这周泽县里,怕是没人不知道他是个‘走失的痴儿’了,还怎么摆他富少的谱?”

“关我何事?”陶烨挑眉,语气里没有丝毫愧疚,“他装傻充愣骗我的时候,怎么不多想想后果?以德报怨,可不是我陶烨的行事风格。”

以牙还牙,才是。就像当年小土身上留下的那个牙印一样。这句话,郝文明智地没有说出口。自二人重逢以来,陶烨心情难得晴朗一日,何必让那些陈年旧事的阴影破坏这份好心情。

“我没有骗你。”

祁承璋自顾自地在那把漆皮剥落、隐隐有些歪斜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他蹙着眉头,身体略显僵硬,似乎正在努力忍受这简陋环境中无处不在的不适感,但看向陶烨的眼神却异常坦荡,仿佛蒙受了天大的冤枉。

“阁下对‘骗’字的定义,倒是与常人颇为不同。”陶烨气极反笑。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哦?”祁承璋眉梢微挑,反而好整以暇地向后靠了靠,尽管那破旧的太师椅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他也毫不在意。

“久闻陶县令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那不妨趁此机会,为学生解惑,好好解释解释这个‘骗’字?”

他语速不紧不慢,目光却带着一丝玩味,直直看向陶烨:“请问,我从您那里,骗取了何物?是金银财帛,还是机密要闻?我又因此得到了何种实实在在的好处?再者——”

他刻意拖长了语调,眼中狡黠的光芒更盛:“我今日,可曾说过一句假话?”

陶烨被他这一连串的反问堵得一噎,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脑中飞速回溯今日种种。

现下仔细想来,这紫丁香自始至终确实未曾开口宣称过自己心智有缺,一切看似异常的举动,皆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察与推断,而他,不过是顺势而为,甚至可称得上沉默配合。

两个人就这样,一个误解,一个默认,竟手牵着手走遍了半个周泽县!

思及此,陶烨猛地回过神来,一股热血“轰”地一下涌上脸颊,烧得他耳根发烫。方才以为对方是稚子心性,故而牵着他、哄着他、甚至替他拍背擦嘴,这些略显亲昵的动作,当时只觉得是怜恤弱小,并无半点尴尬。此刻一旦醒悟,所有被忽略的细节瞬间变得无比清晰。

这简直……简直是有辱斯文!

再看向祁承璋时,陶烨的眼神里羞愤交加,几乎要喷出火来,恨不得将眼前这个笑得像只狐狸的家伙生吞活剥了。

很快,陶烨便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怒火,面上恢复成一贯的波澜不惊,仿佛刚才的失态从未发生。他声音平稳,甚至带着几分疏离的客气:“既是误会一场,那便不久留阁下了。请自便——”

“好说,好说。”祁承璋从善如流地应着,慢悠悠站起身。

然而,他迈开的方向却并非县衙大门,而是径直朝着西侧的官舍走去。

“走错了!”郝文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拦阻,指着大门方向,“大门在那边!”

祁承璋脚步未停,只侧过头对郝文笑了笑,目光却越过他,精准地投向站在最后方、脸色已逐渐沉下来的陶烨。

“我哪里走错了?”他语调悠然,带着一丝戏谑。

陶烨眯起眼睛,锐利的目光似要将眼前之人的心思看穿。

他实在捉摸不透这位富家公子究竟意欲何为。难不成真想借着方才那场“寻亲”的荒唐戏码,顺水推舟就在这破旧县衙里住下?

观其行止,辨其衣冠,此人绝非寻常之辈,为何偏要屈尊降贵,窝在这穷乡僻壤的简陋官舍?那官舍的简陋,莫说是祁承璋这般金尊玉贵的富家公子,便是陶烨自己这等清贫惯了的人,初入县衙时,也在门前倒抽一口凉气,踌躇了片刻才肯入内。

陶烨住的县衙内宅,大约是旷日持久无人居住,加上年年月月无人修缮,梁柱檐角之间,都是蛛网结了一层又一层,纵横交错,将空气中浮动的尘埃悉数黏附其上,织就一片灰蒙蒙、软塌塌的污浊穹顶。

抬头就能看到疏漏的瓦顶,白日里筛落斑驳日影,夜晚则漏下碎银般的月光,陶烨每日伴着阳光起身,随着月光安枕。

若不是囊中实在羞涩,捉襟见肘,陶烨定会另寻一处能遮风挡雨的安稳所在。

但,对面前的这个小公子而言,他要住这里图什么?是一时兴起的戏弄,还是另有谋算?

种种疑虑在陶烨心中飞速盘旋,他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是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人,像一汪平静的湖水,深不见底。

祁承璋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把精致的折扇,“唰”地一声利落展开,姿态潇洒地轻摇了几下。扇起的微风将他束发的紫色发带卷起,在空中划过优雅的弧线,连带着周遭的空气似乎都染上了他身上那缕若有似无的冷冽花香。

陶烨深吸一口气,唇角牵起一抹略带歉意的微笑,语气却不容置疑地说道:“公子可能有所不知,这县衙官舍乃是朝廷规制之所,并非寻常旅舍客栈,实在不便容留衙署之外的人员居住……”

“哦,对了,”祁承璋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打断了陶烨的话。

他用扇骨轻轻敲击着掌心,眼睛在面色各异的两人脸上流转,最后目光却是又放在了紧盯着他的陶烨身上,一字一句地说道:“忘了自我介绍。”

“在下乃周泽县新上任的县尉——”他微微颔首,动作间带着一种天生的矜贵,“祁瑾,祁承璋。”

清冷的月色如水银般倾泻而下,将庭院清晰地分割成明暗两界。祁承璋站在皎洁的光晕之中,一身淡紫绫罗长袍流转着莹莹银光,宛如一泓清澈见底、却又深不可测的泉水。他面上笑容依旧明朗,可那双看向陶烨的眼睛里,却清晰地透出丝丝缕缕计谋得逞后的狡黠与玩味。“啊……原来是你啊。”郝文在一旁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

“正是在下。”祁承璋从容一笑,姿态闲雅地收了折扇,朝着陶烨略一拱手,“本打算等县令病好后,再正正式式地向陶大人禀明身份、拜见上官,不曾想——”

他故意顿住话音,尾音拖得意味深长,目光落在陶烨那张竭力维持平静却仍透出几分僵硬的脸上,唇角弯起的弧度愈发明显,带着毫不掩饰的促狭:

“不曾想,今日竟先与大人……如此深入地相识了一番,日后还望大人多多提携。”

郝文看了看祁承璋又看了看陶烨,先前只听闻周泽县的县令与县尉皆换了新人,且这县尉之位还是纳捐所得,他本以为来的会是个仕途无望、肚满肠肥的中年商贾,却没成想,竟是眼前这般俊俏张扬的年轻公子。

买官买到周泽县这等穷乡僻壤,想来家中有钱却无权。得罪了他,大约也不至于遭致太过狠辣的报复。

想到这里,郝文暗自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背微微松弛下来。

陶烨素来不是不知轻重、沉不住气的人。现今正字身处腹背受敌的窘境,他必然能强自镇定,寻隙破局。

然而此刻,郝文侧目望去,只见身旁的陶烨,脸色已是青白交错,嘴唇紧抿成一条僵直的线,胸口更是剧烈地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又重又沉,任谁都不难看出,他此刻正濒临暴怒的边缘,那惯常的冷静自持几乎快要绷不住了。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自己方才借着那场“寻痴儿”的戏码,在周泽县百姓心中塑造起一个仁爱负责的父母官形象,那点刚刚萌芽还脆弱不堪的威信,如同风中残烛。

若此刻被众人知晓,这个被他牵着走遍全县寻亲,受尽怜悯与议论的“心智有缺”之人,非但不是痴儿,反而是新到任的县尉同僚……

那方才一切种种,在百姓眼中会立刻沦为一场县衙内部自导自演、愚弄民众的荒唐闹剧!一个为了沽名钓誉而精心设计的骗局!

好你个祁承璋!

陶烨不自觉地咬紧了牙关,他看向祁承璋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怒意汹涌。

越是表面张牙舞爪的猛兽,内里往往越容易受惊;反而那些平日里静水深流、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一旦发起狠来,才最是骇人。

郝文认识陶烨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他情绪起伏如此剧烈、几乎难以自控的模样。

在他,乃至全村人的印象里,陶烨就像一座终年覆雪,万籁俱寂的远山。他永远平静,永远沉默,永远寒冷地矗立在那边,仿佛无论外界如何狂风呼啸、如何喧哗叫嚷,都不会惊动他分毫,更不会引发丝毫雪崩的风险。

可眼下,郝文分明听见了冰层断裂的脆响,看见了雪尘簌簌坠落的征兆。

什么狗屁紫丁香,这就是朵毒死人的附子花!

陶烨瞪着那抹紫色,心里恨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