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池中鱼非囊中物 > 第18章 第 18 章

池中鱼非囊中物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第八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6:53:27 来源:文学城

“那是自然。”戴明一改唯唯诺诺的姿态,从怀中掏出一份整洁工整的字据,递给郝文。

“陶大人明鉴,此乃我当日与乔家签订的字据,由本县耆老赵公亲笔书写并作保,媒人亦是城中素有清誉的王嬷嬷。时间、人物、物证,一应俱全,皆可查证。”

陶烨接过郝文转呈的字据,裱糊精美、纸张簇新、墨迹沉厚,与田大力那份泛黄旧契形成鲜明对比。但这份字据过于“完美”,纸张崭新得不见丝毫岁月痕迹,所列聘礼之丰厚,更是远超寻常人家纳妾的标准。

“赵公年事已高,王嬷嬷近日亦卧病在床,皆无法到堂。”戴明仿佛早有准备,一句话便堵死了当面对质的可能。

“无碍。”

陶烨出乎意料的平静。他手中捏着那张所谓的戴家礼单,指尖轻轻捻动,正正反反地端详着,仿佛在欣赏一件有趣的玩物。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清亮,语气平淡:“《吴律疏议》有载:凡民间契书,皆需使用官府统一监造的‘官契用纸’,以防作伪。私纸立契,其契无效。”

戴明心头一紧,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戴鹏举,只见家主面色沉静,但眸色已然暗沉了几分。他只得硬着头皮辩解:“陶县令明鉴,这……这民间习俗沿用已久,小人也、也确实不知有此律例……”

“不知者无罪。”

陶烨轻飘飘地打断了他,随即竟不再深究,转而拿起田家的礼单细细查看,将戴明晾在了一边。

这突如其来的宽宥让戴明愣在原地,先是指出自己纳妾违反履历,现在又说这张字据不无效,但似乎都是重重提起又轻轻放下,他完全不明白陶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戴明不明白,一旁的戴鹏举却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审讯中最常见却也最难防备的伎俩,先将人的心绪打乱,引至一条看似危机的路上,待其全力防备时,却又虚晃一枪,转向他处。几番下来,被审问者便会在心神不宁与胡乱揣测中露出破绽。

这位年轻的县令,绕了这么一大圈,其真正的目的,无非是要彻底推翻旧案,拿他戴家开刀,好在这周泽县立下官威,站稳脚跟。

可惜啊可惜,戴鹏举眼底掠过一丝轻蔑的寒意,这年轻人有几分小聪明,却终究是太急了。

陶烨心中雪亮,他这般虚实相间的审讯手段,或许能扰乱戴明的心神,但对戴鹏举这般老练的人物,效用终究有限。然而,戴鹏举对此案细节知之甚少,许多关节并不清楚,这便成了陶烨的优势。

陶烨将两份礼单并置于案前,先扫过田大力那份纸张泛黄、字迹已略显斑驳的旧契,再转向戴家那份墨迹浓黑、纸张挺括的"新契"。他并未急于揭穿材质,反而拈起戴家那份,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闲话家常:“戴明,你是何时娶乔二妞进门的?”

戴明一时语塞,半响带着明显的迟疑说道:“大概是去年?额,前年。”

“乔二妞,你是何时嫁与戴明的?”

“前年二月。”

"戴明,依你所说,乔家是先收了你戴家之聘,田家是后来纠缠。那你这份字据上落款的,是永平四十年正月," 他话音微顿,指尖不轻不重地在田家那份礼单上一叩,"而田大力这份,却是永平三十九年腊月。"

他抬起头,目光清亮地看向戴明,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

"如此算来,岂不是田家下聘,比你还要早上一月有余?这……又该作何解释?"

“田大力的那份聘书,如何做得数?”戴明不屑道。

“我的为何不作数!就你的作数?!你欺人太甚!”田大力猛地暴起,双目赤红,多年来积压的屈辱与愤恨在此刻如火山般喷发。他伸手指着戴明,指尖因极致的愤怒而剧烈颤抖,“我田家在这片土地上刨食,我田大力行得正坐得直!攒了半辈子的聘礼送到乔家,全村人都看着!你呢?你干了什么?!”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嘶哑几乎破音:“我刚下了聘礼,媒人前脚才走,你后脚就带人上门威逼!你不是存心的吗?!”他说着就要扑上去揪戴明的衣领,仿佛要将他那身绫罗绸缎包裹的虚伪皮囊彻底撕碎,看看底下究竟藏着怎样一颗黑心。

“啪——!”

惊堂木炸响的同一瞬,一道玄色刀鞘已如铁闸般精准横亘在两人之间。周芸身形未动,只以单臂便稳稳阻住了田大力前冲的势头。她冰冷的眼神扫过,不带丝毫情绪,却让被怒火冲昏头脑的田大力如坠冰窟,瞬间僵在原地。

眼见田大力被周芸制住,无法近身,戴明胆气顿生,不依不饶地讥讽起来,声音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刻薄:“哼,穷疯了眼了?自己没本事讨不到媳妇,就想把脏水往我戴家身上泼?真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怎么,指望着从我们身上扒下点银钱,好让你那破落户的光景能缓上一缓?”

陶烨冷眼旁观,一是想耗一耗戴明的心力,后面审案不用再听他多余的废话。二是也让田大力出出气。三来,田大力与戴明这般争执下去,说不定能吵出些意想不到的端倪。

他端坐案后,看着那两个男人你一言我一语,用尽粗鄙之词,将各种不堪入耳的指控与辱骂靠着东拉西扯拼凑成句,如同利箭般射向对方。

两人越骂越是面红耳赤,情绪激昂,脚下却都像是画了条无形的线,恰到好处地保持着距离,谁也不敢真的在公堂之上动手。

时间在骂战中流逝,陶烨微微动了动有些发酸的脖颈,犹豫一瞬,终究还是维持着端肃的坐姿。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戴鹏举,正捕捉到对方也似有意无意投向自己的视线,那眼神深处,竟仿佛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等待。

田大力与戴明的对骂从高昂渐趋疲软,变成简短词语互相砸向对方,眼看吵不出什么名堂。

陶烨将手悄然拂上惊堂木,准备结束这场闹剧。

“公堂之上,岂容尔等放肆!”

一声沉浑的怒喝,瞬间将所有的喧嚣彻底镇压。

陶烨拿起惊堂木的手缓缓放下。

原本陷入混乱的公堂,在这一声呵斥下,骤然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势所慑,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来源。

陶烨眯了眯眼睛,逆着光,勉强看清来人一身深蓝色官袍,其上的纹饰昭示着品级远在自己之上。

他心头猛地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下意识地看向站在一旁的戴鹏举,只见对方嘴角那抹若有似无的从容笑意似乎更深了些,仿佛早已料到此刻。

那份不安,顿时在陶烨心中急剧膨胀,变得无比清晰。

陶烨仍是维持着面上的波澜不惊,步履沉稳地走到堂下,这才将来人看了个真切。

对方约莫三十上下年纪,面容轮廓方方正正,一双眸子锐利如鹰,精光四射。

最引人注目的是,尽管身着文官袍服,他却有着一身在江南官员中极少见的、偏深的肤色,更像是一位常在乡间田野劳作的农夫,而非伏案操持文书的文官。

“渝州刺史,顾易之。”

顾易之报上名号后便不再多言,只静立原地,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陶烨,仿佛在等待着他应有的反应。

“下官见过顾大人。”

陶烨依礼恭敬作揖,心头却是一沉。

渝州刺史此时现身周泽县,绝非偶然。难怪方才戴鹏举只在戴明耳边低语几句,便让其稳住了心神,原来是早有依仗,有恃无恐。

陶烨微微眯起眼睛,一股不屈的意念在胸中凝聚。即便如此,在公理道义面前,任谁来,也不行。

“戴大人?”顾易之目光一转,仿佛此刻才看到戴鹏举,脸上立刻浮现恰到好处的惊讶。他快步上前,双手热情地扶住戴鹏举的胳膊,姿态恭敬中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亲昵,竟有几分父子重逢的殷切。“您老怎么也在此处?”

“哎,老夫早就不是大人啦,”戴鹏举摆手苦笑,顺势拍了拍顾易之的手背,语气带着长辈的慈和,“顾大人与他们一样,唤我一声戴老先生便是。” 话音未落,他忽然似无意地倒吸一口凉气,眉头紧蹙,身体向后一个踉跄。

“戴老!”

顾易之与戴明一人一边,眼疾手快地稳稳搀扶住他。

“戴老,您这是怎么了?”顾易之语带关切,声音都提高了些许。

“无妨,无妨,”戴鹏举摆摆手,气息显得有些虚弱,“老了,不中用了,在这堂上站得久了些,气血便有些跟不上……”

“快!来人!给戴老看座!”顾易之立刻回头,沉声吩咐,语气不容置疑。

一阵忙乱的脚步声响起,衙役们风风火火地搬来太师椅,小心翼翼地将戴鹏举安顿坐下,又是递茶又是顺气,好一番殷勤照拂。

在这片突如其来的混乱与关切之中,陶烨独自站在原地,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反应,成了一个多余的旁观者。

他看着戴鹏举那被众人簇拥的身影,心头涌起一股荒谬感。

戏有必要做得这么足吗?

“这案子,怕是要横生枝节了。”趁着众人手忙脚乱照拂戴鹏举的间隙,郝文悄步凑到陶烨身旁,压低声音,眉宇间满是忧虑。

“管他来的是谁,黑的终究说不成白的。”周芸抱着刀鞘冷然立于一侧,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轻蔑。

郝文闻言眉头一皱,带着几分过来人的口吻低斥道:“你这丫头年纪尚轻,哪里懂得这官场里的弯弯绕绕,利害纠葛……”

“呵,”周芸嘴角一撇,反唇相讥,“你官儿都没当上几分,弯弯绕绕懂得倒多?”

周芸此言本是无心,但陶烨知道郝文心中痛处所在,几乎下意识转头看向郝文。

两人目光相触,郝文只尴尬地扯了扯嘴角,默默闭上了嘴。

陶烨目光扫过周芸,语气平和却坚定:“郝师爷是否出仕,是他的选择。你们二人所言皆有道理——官场自有其运转的法则,”他话音微顿,视线转向不远处众星捧月般的戴鹏举与顾易之,声音沉静:“但我也有必须持守的准则。”

这场纷乱的闹剧,直到顾易之在公案后落座才渐渐平息。他端坐堂上,惊堂木重重落下,发出震慑人心的声响。

顾易之锐利的目光直直地看向陶烨,声音洪亮中带着明显的质问:“陶县令,本官奉命巡查渝州,听闻你为了一桩早已定谳的旧案,在周泽县搅得天翻地覆?”

堂下衙役们屏息静气,连戴鹏举也微微前倾身子,静待陶烨的回应。

面对顾易之咄咄逼人的气势,陶烨却神色如常,拱手一礼,声音清朗而坚定:“回禀顾大人,此案疑点重重,远非所谓盖棺定论。下官以为,既是百姓有冤,案情有疑,无论时隔多久,身为父母官,都有责任查明真相,还百姓一个公道。”

他的目光毫不避讳地迎上顾易之的视线:“若因时过境迁便对疑案视而不见,那要这律法何用?要这公堂何用?”

陶烨这番话掷地有声,在寂静的公堂内回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顾易之的眉头越蹙越紧,指节在案几上无意识地敲击,仿佛在重新掂量眼前这个年轻县令的分量。

趁着陶烨说话的间隙,顾易之草草翻阅了几下案卷,随即以一种近乎漫不经心的口吻说道:“此案本官此前略有耳闻。方才粗粗看过卷宗,倒不觉得前任判决有何不妥之处。”

他话锋一转,指向堂下的田大力,声音陡然严厉:“你!上次状告就因证据不足被判败诉,失了田地。今日竟又敢来公堂之上胡搅蛮缠,扰乱秩序!你当这县衙公堂是你家宅院吗?”

说到最后一句,他猛地一拍桌案,声响震得一旁的乔二妞浑身一颤。

顾易之立刻将矛头转向她,目光如冰冷的锥子:“还有你!身为妾室,不守妇道,竟与外人串通一气,坑害自己的丈夫!似你这等……”

“顾大人!”

陶烨生硬地打断了他,声音因压抑着怒意而显得有些紧绷,但语调却异常清晰坚定:

“大人!案未审结,证未质完,此刻便遽然论断孰是孰非,甚至欲加以‘不守妇道’之罪,下官以为,殊为不妥。公堂之上,重的是证据,凭的是律法,岂能先入为主,未审先判?”

他上前一步,目光毫不退缩地迎向顾易之:“若按大人所言,凡有争议便是胡搅蛮缠,凡有质疑便是不守妇道,那百姓蒙冤,又何来昭雪之途?律法威严,又该如何彰显?”

顾易之的目光骤然变得冰冷,他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地凝视着陶烨:“陶县令,你这是在教训本官?”

整个公堂霎时静得可怕,连堂外此起彼伏的议论声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戴鹏举的嘴角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陶烨只觉得一股灼热血气猛地窜上头顶,撞得他耳中嗡嗡作响。

年轻的胸膛不受控制地剧烈起伏,内里仿佛有惊涛骇浪在奔涌冲撞,几乎要冲破骨骼的束缚。但下一刻,陶烨的心脏停了一瞬,接着热血迅速冷却,浑身像坠入了冰窟般散发着寒意。

这是圈套。

就在这时,顾易之的声音再次响起,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案证据不足,原告田大力屡次诬告,按律当责二十大板。乔二妞不守妇道,即日送回戴家严加管教。至于陶县令你......”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如刀锋般扫过陶烨:“年轻气盛,办案操切,即日起暂停职务,在府中静思己过。”

顾易之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似千斤重锤,挟着风雷之势,一下,又一下,狠狠砸在陶烨的心口,又痛又闷。

一股不甘的热流冲上喉头,他几乎要抬起头来,将胸中所有的道理与愤懑尽数倾吐。可那名为权势的枷锁,已重重压在他的肩头,让他寸步难行。

“陶县令,你来。”

顾易之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陶烨缓缓抬起头,公堂内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几缕斜阳透过高窗,映出空气中浮动的微尘。

他一眼就望见了仍等候在廊柱旁的田大力与乔二妞。

田大力佝偻着背,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乔二妞垂首而立,单薄的身影在空旷的公堂里显得格外孤寂。

陶烨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那句“抱歉”卡在喉间,沉甸甸的,终究没能说出口。他慌忙移开视线,像是要逃离什么可怕的东西,加快脚步追随着顾易之远去的方向,将那两道期盼的目光和这片令人窒息的公堂,统统抛在身后。

“久阳!”

陶烨猛地回神,涣散的目光重新聚焦,才惊觉顾易之似乎已在自己面前说了许久。但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心里。

他跟着来,本就不是为了听这些。

“顾大人,”他勉强维持着表面的礼数,声音里透着疏离与疲惫,只想尽快结束这场对话,“若无其他吩咐,下官……”

“久阳,”顾易之打断他,语气却意外地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些许语重心长:“你这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脾气,这么多年,真是一点都没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