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池中鱼非囊中物 > 第15章 第 15 章

池中鱼非囊中物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第八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6:53:27 来源:文学城

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何等风雅;而他与祁承璋,却在这三更半夜狼狈不堪地翻窗户。

陶烨趴在窗边,眼看着祁承璋身形轻捷地向外一跃,衣袂在夜风中翻飞,姿态倒是装得十足潇洒。然而下一瞬,便听得“嘭”的一声闷响,他竟重重跌在了地上。

“???”

说好的奇才呢?

陶烨看着那人处变不惊地从地上爬起来,满不在意地拍打着满身的尘土,原本悬着的心霎时被一股哭笑不得的情绪取代。也不知祁承璋凑过去低声同那三人说了些什么,那几人竟真的随他一道朝巷口走去,再无人回头留意这小楼。

陶烨不敢耽搁,迅速打开衣橱,取出祁承璋早已备好的衣袍。

一件玄色长衫,衣摆处却以紫线绣着大朵繁复的缠枝花纹,在昏暗的光线下仍显出一种招摇的风流。

这一看就是祁承璋的风格,到底什么时候能放弃这个骚紫色啊?陶烨一边腹诽,一边匆匆换上身,想了想还是将面具揣入怀中,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出。

夜色浓重,陶烨一身玄衣,几乎融进沉沉的黑暗里。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他向来不能在黑暗中辨明方向。

后街……后街究竟在何处?

他蹙紧眉头,试图借着零星几家屋檐下悬着的昏黄油纸灯笼分辨路径,不过拐了两个弯,便彻底迷失了方向。

若在白日,尚可凭借沿街店铺的招牌辨认,此刻夜深人静,所有招牌早已收起,整条街巷变得陌生而统一。

陶烨晕头转向地乱走了一阵,终于放弃,索性在一处偏僻角落的石凳上坐下,准备静坐到天明再做打算。

周泽县的夜,静得出乎意料。本以为汴州已然足够安宁,此地却连犬吠声都寥寥无几。陶烨耳畔唯有树叶沙沙作响,心绪竟也随之慢慢沉静下来。

自赴任周泽县以来,日日的繁忙仿佛永无止息,他已许久不曾这般静听夜风,更无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陶烨将手撑在身后,整个人舒展开来,抬头望着夜空。

夜空中,繁星渐次穿透薄云,闪烁不定,像极了祁承璋那双总含着笑意的眼睛。不知道他那边什么情况,脱身是否顺利?待自己天明返回县衙,他会不会问东问西?还是说他会……特意来寻他?想到最后一种的时候,陶烨带上了些许希冀。

或许是祁承璋此前那句“是因为你”仍在心中发烫,或许是几番共历险境又坦诚相待滋生出的信任,陶烨发觉自己对他早已改观,祁承璋是一个狡黠、可靠,甚至值得托付的……朋友。

正胡思乱想间,身后忽然响起一阵不紧不慢的脚步声。

陶烨猛地弯下身,将自己更深地藏进阴影里。那脚步声却越来越近,正当他焦急寻找藏身之处时,一声熟悉的呼唤划破了寂静:

“陶烨?”

祁承璋!这声音陶烨不知听了多少次,压得再低也能辨别得出来。

陶烨猛地站起身,压低声音应道:“这儿!”

话音未落,他便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自浓黑夜色中疾步而来,衣袂拂过晚风,带着一丝急切,径直走向他所在的角落。

大约是眼睛看不见所以嗅觉变得敏锐,陶烨觉得比风先扑来的,是祁承璋身上那一缕熟悉的暗香,清冽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如同雪地里绽开的梅花。

“你怎么在这儿?”

“他们呢?”陶烨没回答他的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难道要承认自己连“径直朝后街跑”这样简单的嘱咐都没做到,反而彻底迷了路?祁承璋又是跳窗又是诱敌,自己却连这点事都办不妥,实在有些丢脸。

“早就甩掉了。”陶烨虽看不清祁承璋此刻的神情,却也能想象出他眉梢微挑、唇带得意的模样。

“你……是不是受伤了?”祁承璋的语气忽然紧张起来。

陶烨虽然不明白自己受伤他为何这样紧张,之前怪手袭击那次也是。但出于友好,还是摇了摇头:“没有,你呢?”

“当然没有。”

“我看你摔得挺重的,真没受伤?”陶烨迟疑了片刻问道。

“……快回去吧。”祁承璋似乎不愿多提,伸手握住陶烨的手臂,带着他朝前走去。

可没走几步,陶烨便一个踉跄,险些被凹凸不平的地面绊倒。

“你脚受伤了?”

“没有啊。”陶烨觉得莫名其妙。

“那你干嘛不抬起脚来走路?”

“……”

“你……累了?”祁承璋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

“没有……”

“我背着你走?”祁承璋自说自话地蹲了下来,伸手就捞上了陶烨的腿,陶烨赶紧后退两步:“没有没有,我就是没看见,绊了一下。”

“哦,”祁承璋站直了身子,“那我们快些走吧,睡不上几个时辰又要点卯了。”

陶烨松了一口气,本以为祁承璋会继续深究,自己还要找借口掩饰,虽说夜盲并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但他就是莫名不想说出来,显得自己很弱,处处需要人保护。

“对了,”走出几步,祁承璋像是忽然想起什么。

陶烨侧耳等着下文,却只听一阵衣料窸窣的轻响。

“给你看个东西。”祁承璋站得有些远,陶烨眯眼努力看去,仍是一片模糊。

好在祁承璋没什么耐性,见他没反应,便一股脑说道:“周泽县竟有这么好的矿石,就这么丢在河边,真是怪事。原来周泽县还产矿的吗?”

矿?陶烨回想了一下,似乎从未有过相关记载。他正凝神思索,并未察觉祁承璋也随之沉默了片刻。

随后,那人走近几步,拉过他的手臂,语气如常:“走吧,先回去。”

夜色渐沉,长街空寂,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轻轻回响。祁承璋走在前面半步,手始终不轻不重地牵着陶烨的手腕。时而轻轻一带,引领他避开暗处的坑洼,时而稍稍一松,任他自行两步,随即又稳稳握住。

陶烨低头看着自己的衣袍上若隐若现的紫藤暗纹,感觉自己像极了他手中的风筝。

“周芸……住哪儿?”

陶烨被问得一怔,这个问题他尚未仔细考量。

若让周芸回周家住,虽说离县衙近,万事都方便,但难免父女二人再生龃龉,以她的性子也肯定不愿意;可若不回家,又能安置何处?他正思忖着,不觉慢了脚步。

“我有个想法。”祁承璋也随之放缓步子,与他并肩而行。

在浓稠的夜色中,这两道身影仿佛融成了同一片深浅交织的墨紫,像两株相依的紫藤,又像月光下重叠的晚云。

陶烨静静等着后半句,却许久未闻下文。他心下不免腹诽,这人说话莫非还要个捧哏的不成?但转念一想,或许他真有什么妙计,像哄小孩似的鼓励道:“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祁承璋反倒扭捏起来,犹豫良久说道:“我是想……她可以来我的西院住。”祁承璋反倒有些吞吐,犹豫片刻才低声道:“我是想……她可以来我的西院住。”

陶烨脚下一滑,险些没站稳。原来是少年心事,才这般吞吞吐吐。想起方才在拂月楼,祁承璋就多看周芸几眼,怕是也被她那股英气吸引。陶烨心下好笑,又掠过一丝说不清的涩意,却很快挥散,只压着笑意道:“这……不合适吧?毕竟男未婚女未嫁。”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侧首问:“你是未婚吧?”

“自然!”祁承璋声调一扬,像是急于证明什么。

陶烨借着夜色,无声地弯起嘴角。

“我不是要跟她同住,我跟你住。”

“啊?”

“你前些日子不是说要接田妞来县衙照顾?眼下正好。西院也翻新了,周芸和田妞一起住,互相有个照应。东院只有你和郝师爷,多加我一个而已。再说,有我在还能护着你们,岂不一举多得?”

陶烨本能地想回绝,可祁承璋说得句句在理,田妞与周芸的住处一时皆能解决,倒真解了他心头一件大事。

正踌躇间,祁承璋又道:“就暂住一段,过些日子我自会去寻宅子的。”

陶烨心头一松,终是颔首:“也罢,那这些日子便委屈你了。”

“我一点儿也不委屈。”郝文看着祁承璋指挥下人将大包小箱搬进东院,眼睛亮晶晶的,“咱们这儿可算要过上好日子了。”

陶烨站在廊下,看着这阵仗不禁哑然。不过是暂住,怎么搞得这样兴师动众?花梨木的桌椅、成套的青瓷茶具、描金的碗碟……最后那几个沉甸甸的箱笼,装的竟全是衣裳?

正当他思忖间,祁承璋抱着一叠衣物走到他面前,不由分说地将那堆色彩斑斓的衣料塞进他怀里。

“收拾屋子才发现这些平日不穿的,”祁承璋语气坦然,“上回见你穿我的衣裳倒也合身,这些便给你罢,免得闲置可惜。”

陶烨低头看着怀中那片紫红交织的绚烂,嘴角轻轻一抽:“这……”

“底下有素净的,”祁承璋顺手掀开最上面几件,从一片姹紫嫣红中拎出一角月白,“你看,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哇——”郝文也凑过来,好奇地翻看,“这几件我瞧着也能穿。”

“那正好都给你。”陶烨顺势将整摞衣裳转塞进郝文怀中,随即正色道,“戴明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正满城搜寻两位外乡公子呢,”祁承璋轻笑一声,“看来是真怕我们上戴家告状。”

“既然如此,”陶烨看向郝文,目光一凛,“一炷香后,本官要亲自拜访本地乡绅戴祖诚。”

“对了,”陶烨忽然想起一事,叫住正要转身的祁承璋,“你昨晚捡到的那块矿石,拿出来给郝师爷瞧瞧。”

“矿石?”郝文闻言,立刻把刚才那堆衣服原封不动地塞回陶烨怀里,好奇地凑过来。只见祁承璋从腰间解下一个深蓝色锦囊,袋口朝下轻轻一倒,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块便落入他掌心。

那石头沉甸甸的,在光线下一照,泛出黄褐相间的斑驳色泽,表面粗糙,嵌着些许黯淡的金属光泽和隐隐的绿锈,一眼便知不是寻常河边的鹅卵石。

郝文接过来,在手中掂了掂,又用指腹摩挲着矿石表面粗砺的结晶纹路,脸色渐渐凝重起来:“这质地、这成色……莫不是铜矿?”

铜矿石?陶烨看了眼郝文手中的石头,皱起眉头来。

他上任时仔细翻阅过《周泽县志》和《须知册》,对其中的内容不能说倒背如流也可以算得上是烂熟于胸,他可以肯定,其中从未记载过县内有矿产,更别说是铜矿这等要紧物产。

“你说这是在河边捡到的?”陶烨追问。

“没错,”祁承璋将石头收回锦囊,重新系回腰间,动作干脆利落,“本来想随便捡块石头防身,没想到摸到这个。”

“具体是哪段河边?”

“戴府后墙外,紧挨着他们家那个小码头。”

又是戴家?陶烨心头一沉,怎么会这么巧?

“你确定?”陶烨追问道。

“确定。昨晚我特意把他们往戴家方向引,本想借着戴家的名头吓退他们,结果那帮人反倒更来劲了。”

“他们是想抓住你,还是想赶走你?”陶烨眯了眯眼睛,盯着祁承璋,仿佛要抓住他的每一个细节。

祁承璋被问得一怔,眉头微微蹙起,像是在努力回忆:“当时只觉得他们是想抓我……可现在细想,一路上他们并没真的动手,更像是在盯着我去哪、做什么。唯独在戴府那段河边——他们似乎特别不想让我在那里多停留。”

陶烨听完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面无表情的样子让祁承璋心头莫名一紧。

他在撒谎。

陶烨不动声色地转身,将手中那堆衣服抱进房里。

没人看见,他的眼底已凝起一层薄霜。

祁承璋手中那块石头貌不惊人,若真混在河滩砂石间,绝难引人注目。昨夜那般混乱仓促,他怎会如此“顺手”就恰好捡到?退一步说,即便真是巧合,戴家的人隔得远,天色又暗,又怎会一眼看清他捡起的是什么?

除非……矿脉就在附近,而戴家做贼心虚。

但这种可能,陶烨只在脑中一转,便迅速排除了。若戴家真在河边暗采铜矿,必会严加看守,绝不会容人轻易靠近,更不可能任由一块矿石遗落在如此显眼之处。

那么剩下的可能,便只剩下一种:这根本是祁承璋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他不知从何处找来这块铜矿石,故意在戴家附近演了一出“捡拾”的戏码,再顺势将线索引向戴家。

可他为何要这样做?是与戴家有旧怨,想借官府之手除之而后快?还是他背后另有图谋,意图搅乱周泽县这潭水?

铜矿……究竟在不在周泽县?

当陶烨一行人真正站在戴府门前时,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已呼之欲出。

府邸坐落于城东静巷,高墙迤逦延伸,其规模气派远非寻常乡绅宅院可比。

青砖黛瓦层层推进,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整片建筑群依势而建,一路向着远处的河岸伸展而去。目光越过层叠的屋脊,隐约可见一座私用的青石码头静卧水畔,三两小舟轻系,随波微荡。

据祁承璋所说,他正是在那片河滩上捡到了那块矿石。

陶烨不动声色地望向河岸方向,只见水边栽着一排垂柳,柳条轻拂水面,岸边地上布满密密麻麻的鹅卵石。

在那样的地方,想要一眼认出并拾起一块特定的矿石,绝非易事。他目光微转,瞥了一眼跟在身侧的祁承璋,随即收回视线,重新落在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上。

门虽略显斑驳,门楣上却高悬着“诗礼传家”的乌木匾额,字迹沉厚有力,透着一股曾在京为官的门第才有的规制与气度。

至此,那个一直萦绕在陶烨心头的疑问,终于有了清晰的答案。

戴家这般显赫门第,田庄铺面遍布城乡,家业雄厚,实在没有理由去与田家争夺那一角贫瘠薄地。除非他们步步紧逼的根本目的,从来就不是地上的那几分微薄收成,而是深埋于地下的矿藏。

田家人举家迁至周泽县,凭着双手将荒芜之地一寸寸开垦出来。即便这块土地收成微薄,他们依然坚守于此,想尽办法让贫瘠的土壤变得肥沃。可最终,却落得如此结局。

不幸。两个字,轻飘飘的,几十年血汗,几代人的坚持好像只是一场不认命的代价。

陶烨微微合眼,将胸中翻涌的情绪沉沉压了下去。再睁开眼时,他已恢复成那个神色淡漠、波澜不惊的陶县令。

陶烨静静地立在戴府门口,身后的祁承璋也难得地没有开口。

虽早已派人通传拜访之意,戴府的守卫却仍立于高阶之上,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们,丝毫没有迎客下阶的打算。

郝文见状正要上前理论,却被陶烨抬手拦住。

“走吧,”他语调平静,却清晰得足以让门内每一个竖起的耳朵听见,“戴府今日,看来是不便迎客了。”

郝文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陶烨转身踏上马车。就在车帘将落未落之际,陶烨的声音再度响起,不高不低,却字字掷地:

“既然如此,就请戴老爷明日来县衙公堂上一叙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