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迟到的秋天 > 第9章 微光与同路

迟到的秋天 第9章 微光与同路

作者:浅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13:03:25 来源:文学城

时雨的大学生活,是从清晨七点的闹钟和枕边的药盒开始的。

她考上了国内顶尖学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报到那天,时君皓想亲自送她,被她婉拒了。她背着简单的行囊,独自走进绿树成荫的校园,看着来来往往朝气蓬勃的同学,心里既有憧憬,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忐忑。她怕自己的病情会影响学业,怕那些偶尔失控的情绪会引来异样的目光,更怕自己撑不起这份来之不易的新生。

专业课的难度远超预期,《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导论》的知识点晦涩难懂,课堂上老师飞快的讲解让她时常跟不上节奏。有好几次,她坐在教室后排,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突然就陷入了情绪的低谷,大脑一片空白,指尖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这种时候,她会悄悄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薄荷糖,含在嘴里,用那股清凉压下心头的慌乱,然后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课本。

她依旧保持着复诊的习惯,药物让情绪稳定了许多,但偶尔还是会被突如其来的低落击中。每当这时,她就会去学校的湖边散步,或者泡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翻看那些关于心理疗愈的书籍。她渐渐明白,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耐心和勇气,一点点与自己和解。

入学第二个学期,学校发起了“公益创新项目孵化计划”,鼓励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时雨看着通知,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她想做一款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APP。那些在病房里挣扎的日夜,那些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些渴望被倾听却又无处倾诉的瞬间,都让她深知,抑郁症患者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具体的陪伴和专业的引导。她想让这款APP成为一束微光,照亮那些被黑暗笼罩的心灵。

她立刻着手撰写项目计划书,明确了APP的核心功能:匿名倾诉社区、AI智能情绪评估、专业心理疏导资源整合、病友互助打卡板块。可当她拿着计划书去寻找合作伙伴时,却屡屡碰壁。有人觉得这个项目太“沉重”,缺乏商业价值;也有人担心她的病情会影响项目进度,委婉地拒绝了她的邀请。

接连的挫败让时雨有些沮丧,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直到那天下午,在《人工智能应用》的课堂上,老师让大家分组讨论案例,坐在她旁边的女生主动跟她搭话:“你就是那个想做抑郁症疏导APP的同学吧?我叫苏霖,我觉得你的项目特别有意义,我想加入你。”

苏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眼神里满是真诚。她是计算机系的学霸,不仅编程能力极强,还辅修了心理学。时雨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地问:“你……你不介意吗?我可能偶尔会……”

“介意什么?”苏霖打断她,轻轻笑了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重要的是我们在做有价值的事。而且我辅修心理学,刚好可以帮你完善APP的心理疏导模块,我们算是互补呀。”

苏霖的加入,像给时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她们很快组成了核心团队,苏霖负责技术架构搭建和算法优化,时雨则主导产品设计和内容策划。起初,团队的磨合并不顺利,苏霖习惯了高效紧凑的工作节奏,而时雨偶尔会因为情绪波动而放慢进度。有一次,因为一个核心算法的调试陷入僵局,团队成员产生了分歧,时雨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独自躲在楼梯间偷偷掉眼泪。

苏霖找到她时,没有说“加油”“别难过”之类的话,只是默默地递给她一瓶热牛奶,坐在她身边,轻声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没关系,我们可以先停下来,等你状态好一点再继续。算法的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总会解决的。”

那天下午,苏霖陪着时雨在楼梯间坐了很久,听她断断续续地说起自己的病情,说起那些黑暗的日子。苏霖没有评判,只是安静地倾听,偶尔点头回应:“这一定很不容易。”

从那以后,苏霖总会在细节上格外照顾时雨。她会提前把复杂的技术文档整理成简洁的笔记,方便时雨理解;会在项目进度紧张时,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让时雨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会在她情绪低落时,拉着她去学校的操场跑步,或者去食堂吃一顿她爱吃的糖醋排骨。

在苏霖的帮助下,时雨渐渐变得更加自信。她开始敢于在团队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直面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她们的合作像四川赛狄与华为的携手,从最初的理念碰撞,到彼此认可,再到互相学习,一步步走向同路 。苏霖佩服时雨的坚韧和共情力,时雨则依赖苏霖的专业和沉稳,她们成为了最好的合作伙伴,也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APP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用户需求调研困难,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挡在她们面前。时雨和苏霖带领团队,常常在实验室里熬夜到凌晨,反复调试代码,优化产品功能。苏霖创新性地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心理评估模型结合,大大提升了APP情绪识别的准确率;时雨则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抑郁症患者需求的深刻理解,设计出了许多温暖而实用的功能——比如“微光打卡”板块,鼓励用户记录每天的小美好;比如“匿名树洞”,让用户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心事。

与此同时,远隔重洋的峦柒,正站在国际医疗科技论坛的演讲台上,分享她主导研发的“智能医疗诊断辅助系统”的最新成果。台下掌声雷动,她的脸上带着自信从容的笑容,眼神里是对技术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憧憬。演讲结束后,一位同行拿着一份资料走到她面前:“峦柒博士,你看国内这款正在孵化的抑郁症疏导APP,理念和你的部分研究方向不谋而合,据说核心团队里还有一位曾患抑郁症的开发者,很有情怀。”

峦柒接过资料,目光落在APP的名字“微光”上,心里莫名地一动。她快速浏览着资料上的功能介绍,看到“匿名倾诉”“病友互助”这些字眼时,脑海里突然闪过高考前时雨苍白的脸。她的心跳莫名加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涌上心头。

她下意识地想深入了解这款APP的团队背景,可手指悬在鼠标上,却迟迟没有点击。她怕,怕从那些信息里,看到那个让她牵挂了五年,也怨恨了五年的名字。最终,她关掉了网页,将那份资料放进了抽屉的角落,强迫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只是那天晚上,她失眠了。窗外的月光清冷,像极了五年前那个夜晚。她想起时雨颤抖的手,想起她崩溃时的哭声,想起那张写着“愿你笔下有星光,心中有远方”的便签纸。那些被她刻意压抑的疑问,再次悄然浮现。

而国内的校园里,时雨和苏霖正对着电脑屏幕,看着APP的测试版成功运行,相视一笑。屏幕上,“微光”两个字在夜色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就像她们此刻的心情,也像那些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的灵魂,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