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游戏竞技 > 成为考试卷里的NPC该怎么办? > 第2章 数学副本:抛物线与“歪刘海”三角形

蓝色的无限大符号像块吸铁石,把裴准和严徊往里面拽的时候,他还在心里骂骂咧咧——早知道考完试要遭这罪,他考前就算抄三遍数学公式,也不至于现在看见“抛物线”三个字就头皮发麻。

穿过符号的瞬间,空气里的油墨味突然变成了粉笔灰的味道,呛得裴准打了个喷嚏。他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片铺着网格线的“地面”上,那些线细得像头发丝,还泛着淡蓝色的光,每隔一步就有个小小的数字坐标,连“x轴”“y轴”的标识都明晃晃地刻在远处的白色墙壁上。

“这地方……怎么跟我们数学老师画的坐标系似的?就是比例尺大了点。”裴准踢了踢脚下的网格线,线没动,倒是他的鞋尖沾了点蓝色的荧光粉,蹭在裤腿上像块污渍。

严徊已经举起了之前获得的“线索放大镜”,镜片对着空中扫了一圈:“不止坐标系,你看上面。”

裴准抬头,吓得差点跳起来——半空中悬浮着一个巨大的抛物线,银灰色的曲线弯得跟拱桥似的,顶端还挂着几个小小的黑色方块,仔细一看,居然是写着“a=?”“b=?”“c=?”的纸条,风一吹就晃悠悠的,像在故意挑衅。

“搞什么啊?连a、b、c的值都不给,让我们解空气呢?”裴准的吐槽又上线了,他踮着脚够了够最近的一个方块,差了半截子距离,“这主考官是故意的吧?平时考试还给个已知条件呢,这副本里连题干都藏着掖着!”

就在这时,之前那个机械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比语文主考官的声音更冷硬,像是从旧录音机里传出来的:“数学副本第一关:求解抛物线y=ax? bx c与x轴的交点坐标。提示:已知条件散落在场景内,限时二十分钟,超时则触发‘公式风暴’。”

“公式风暴是啥?”裴准下意识问,话刚出口就看见严徊往旁边躲了躲,紧接着他刚才站的地方,突然落下一串带着尖刺的“根号”符号,扎在网格线上还冒了点火花。

“大概就是这个。”严徊指了指那串还在冒烟的根号,“看来不能站在一个地方不动。”

裴准咽了口唾沫,赶紧跟着严徊往前走:“这副本也太狠了,解不出来还要挨揍?早知道我当初好好听数学课了——不对,我听了也不会啊!”

两人沿着x轴往左边走,网格线旁边偶尔会有散落的白色碎片,捡起来一看,都是写着数字或者公式的纸条。裴准捡了张写着“Δ=4”的碎片,翻来覆去看了半天:“Δ是判别式吧?b?-4ac=4,这算一个条件。”

严徊手里也攒了几张碎片,有“当x=0时,y=3”的,还有“抛物线过点(1,0)”的:“把这些条件凑一凑,应该能算出a、b、c。你记不记得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裴准挠了挠头,眼神飘向远处的抛物线:“记得……好像当x=0的时候,y等于c,所以刚才那张‘x=0,y=3’的碎片,是不是说明c=3?”

“对。”严徊从口袋里掏出之前的“原文对照本”,翻到空白页,不知道什么时候,本子里多了一页“数学公式表”,上面列着二次函数的各种公式,“现在已知c=3,Δ=b?-4ac=4,还有抛物线过(1,0),也就是当x=1时,a b c=0。把c=3代进去,就能得到a b=-3,再结合Δ的条件,就能解出a和b了。”

裴准凑过去看严徊在本子上写的算式:“那Δ= b?-4a×3=4,也就是b?-12a=4。然后a=-3 -b,把这个代进去……”他算到一半就卡壳了,笔尖在本子上划了个圈,“不对啊,算出来b? 36 12b=4?这不对吧?”

严徊看了眼他的计算过程,指了指其中一步:“符号错了,4a×3是12a,Δ= b?-12a=4,而a=-3 -b,所以代入后应该是b? -12×(-3 -b)=4,也就是b? 36 12b=4,然后移项得b? 12b 32=0,因式分解的话,(b 4)(b 8)=0,所以b=-4或者b=-8。”

“哦!对,我刚才把减号看成加号了!”裴准拍了下脑袋,恍然大悟,“那如果b=-4,a就是-3 -(-4)=1;如果b=-8,a就是-3 -(-8)=5。那到底哪个是对的?”

严徊抬头看了看空中的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由a决定,a正开口向上,a负开口向下。你看上面那个抛物线,顶端朝下,开口是向上的,所以a应该是正数,那a=1,b=-4,c=3。”

“原来是这样!”裴准眼睛一亮,刚要喊出答案,就听见主考官的声音:“距离超时还有五分钟,考生尚未确认a、b、c的值,请尽快作答。”

“等等,还没找全条件吗?”裴准有点慌,严徊却拉着他往抛物线的顶端走:“刚才的条件只能算出两个可能的结果,肯定还有一个条件没找到,应该在抛物线顶端附近。”

两人加快脚步,走到抛物线正下方的时候,裴准发现顶端挂着的黑色方块里,还有一张没被注意到的纸条,上面写着“顶点横坐标为2”。

“顶点横坐标是-b/(2a),对吧?”严徊立刻把这个条件加进去,“如果a=1,b=-4,那-b/(2a)=4/2=2,正好符合;如果a=5,b=-8,那-b/(2a)=8/10=0.8,不符合。所以确定a=1,b=-4,c=3。”

“终于找全了!”裴准对着空中的抛物线大声喊,“抛物线方程是y=x?-4x 3,与x轴的交点就是y=0的时候,解方程x?-4x 3=0,因式分解是(x-1)(x-3)=0,所以交点坐标是(1,0)和(3,0)!”

他话音刚落,空中的抛物线突然闪了闪,银灰色的曲线慢慢变成了绿色,顶端的黑色方块全部炸开,变成了一张绿色的卡片,飘到两人面前。主考官的声音也柔和了一点:“作答正确,获得道具‘坐标定位仪’,可快速定位任意点的坐标,有效期五次。”

裴准接住卡片,上面画着一个小小的坐标系,摸起来滑溜溜的,像塑料材质。他递给严徊看了一眼,又塞回自己口袋:“这道具还行,至少下次找坐标不用瞎摸了。不过这数学副本也太费脑子了,比考试还累。”

严徊把公式表收起来,指了指远处的一扇门——刚才还没有的门,现在突然出现在y轴的尽头,门上画着一个三角形:“应该是下一关的入口,看图案像是几何题。”

“几何?”裴准的脸瞬间垮了,“我最讨厌几何了,什么全等、相似,还有辅助线,画得我头晕。上次考试我把三角形画成了梯形,被数学老师当众点名批评。”

严徊忍不住笑了笑,推开门:“进去看看再说,说不定没那么难。”

门后面的场景和之前的坐标系完全不同,像是一个用几何图形搭成的房间。墙壁是用长方形拼的,地板是正六边形,天花板上挂着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有直角的、锐角的、钝角的,还有的缺了一个角,晃晃悠悠地悬在半空。

“欢迎来到数学副本第二关:几何证明。”主考官的声音从天花板上传来,“请证明图中两个三角形全等,限时二十五分钟,提示:图形可移动,辅助线需自行构建。”

裴准抬头一看,房间正中间的平台上,放着两个三角形,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蓝色的,看起来差不多,但红色三角形的一个角旁边,多了一道小小的划痕。

“这怎么证明啊?连已知条件都没有?”裴准绕着平台走了一圈,伸手碰了碰红色三角形,三角形居然动了,他赶紧缩手,“还真能移动啊?”

严徊拿起“坐标定位仪”,对着两个三角形扫了一下,仪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红色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4、5,蓝色的是3、4、6,看起来有两条边相等,但第三条边不一样。”

“那怎么全等?全等需要三边对应相等,或者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啊。”裴准皱着眉,“难道这两个三角形不是完整的?”

他仔细看了看蓝色三角形,发现其中一条边的末端,有个小小的缺口,像是被切掉了一块。严徊也注意到了,用手指碰了碰缺口,掉下来一小块蓝色的碎片,碎片上写着“补充边长1”。

“原来如此。”严徊把碎片拼回蓝色三角形上,原本6的边长,瞬间变成了5,“现在两个三角形的边长都是3、4、5,根据SSS(边边边)定理,应该全等了。”

裴准刚要点头,就看见天花板上的三角形突然开始旋转,房间里的地板也跟着倾斜起来,他没站稳,差点摔下去,幸好严徊拉了他一把。

“小心点,场景在变化。”严徊扶着他站稳,“刚才的碎片可能不是唯一的条件,你看那些旋转的三角形,上面好像有字。”

裴准抬头,果然看见旋转的三角形上写着各种角度,比如“∠A=90°”“∠B=53°”。他赶紧用“坐标定位仪”把角度记下来:“红色三角形的直角在∠C,蓝色的在∠F,要是能证明直角对应相等,再加上两条边对应相等,用SAS(边角边)也能证明。”

严徊从口袋里掏出之前获得的“辅助线模板”——刚才通关第一关的时候,除了坐标定位仪,还顺带拿到了这个,模板上有各种常见的辅助线形状,比如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他把模板放在两个三角形中间,对着直角的位置比了比:“红色三角形的直角边是3和4,蓝色的也是3和4,直角对应相等,所以根据SAS,两个三角形全等。”

“那赶紧告诉主考官啊!”裴准对着天花板喊,“我们证明出来了,两个三角形用SSS和SAS都能证明全等!”

主考官的声音响了起来:“请考生指出全等的对应顶点。”

“啊?还要对应顶点?”裴准愣了一下,赶紧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规则,“红色三角形的顶点是A、B、C,蓝色的是D、E、F,∠C和∠F是直角,所以A对应D,B对应E,C对应F!”

房间里的三角形突然停止旋转,全部飘到平台上,拼成了一个完整的长方形。主考官的声音再次响起:“作答正确,获得道具‘几何图形拼接板’,可拼接任意散落的几何图形,有效期三次。”

裴准松了口气,靠在墙上:“这关比上一关还惊险,差点摔下去。不过这道具还行,下次拼图形不用手忙脚乱了。”

严徊递给他一瓶水——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的口袋里多了两瓶水,应该是系统给的补给:“先休息五分钟,下一关可能更难。”

裴准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清凉的水流过喉咙,缓解了刚才的紧张。他看了眼严徊,发现对方正在整理刚才的道具,手指修长,翻卡片的时候很灵活。他突然想起平时在学校,严徊也是这样,不管做什么都很有条理,连抽屉里的课本都摆得整整齐齐,不像他,抽屉里全是零食包装袋和揉成团的草稿纸。

“想什么呢?”严徊抬头,正好对上裴准的目光。

裴准赶紧移开视线,假装看墙上的图形:“没什么,就是在想下一关会是什么。不会是函数吧?我最讨厌函数了,尤其是反比例函数,图像长得跟双曲线似的,绕来绕去。”

严徊笑了笑,站起身:“不管是什么,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下一扇门在房间的另一侧,门上画着一个函数图像,看起来像是一次函数。裴准推开门,里面的场景居然是一个小商店——货架上摆着各种零食,有薯片、巧克力、饼干,还有几瓶饮料,柜台上放着一个计算器和一本账本,墙上贴着一张价格表,写着“薯片5元一包,巧克力8元一块,饼干3元一包”。

“这是……函数应用题?”裴准拿起一包薯片,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居然是“2024年6月15日”——正是他们考试的那天,“搞什么啊?用零食出题?”

主考官的声音从货架后面传来:“欢迎来到数学副本第三关:函数应用。某商店销售薯片、巧克力、饼干三种商品,已知薯片的销量是饼干的2倍,巧克力的销量比饼干多5件,三种商品的总销售额为240元,求每种商品的销量。限时三十分钟,提示:账本中有隐藏条件。”

“销售额=单价×销量,对吧?”严徊走到柜台前,翻开账本,里面写着几行字:“今日进货:薯片30包,巧克力20块,饼干15包;今日剩余:薯片18包,巧克力12块,饼干8包。”

“进货量减去剩余量就是销量啊!”裴准凑过来看,“薯片销量是30-18=12包,巧克力是20-12=8块,饼干是15-8=7包。不过这和题目里说的‘薯片销量是饼干的2倍’不符啊,12不是7的2倍,8也不是7 5=12。”

严徊点点头:“说明账本里的数字有问题,应该是被修改过的。你看这行‘饼干剩余8包’,数字旁边有涂改的痕迹,可能原本不是8。”

裴准仔细看了看,果然,“8”字旁边有淡淡的铅笔印,像是从“6”改过来的:“如果饼干剩余6包,那销量就是15-6=9包,薯片销量是2×9=18包,进货30包,剩余就是30-18=12包,和账本里的剩余量对得上。巧克力销量是9 5=14块,进货20块,剩余就是20-14=6块,但账本里写的是12块,所以巧克力的剩余量也被改了。”

“那总销售额呢?”严徊拿出计算器,“薯片单价5元,销量18包,销售额是5×18=90元;巧克力单价8元,销量14块,是8×14=112元;饼干单价3元,销量9包,是3×9=27元。加起来是90 112 27=229元,不是240元,还差11元。”

“还差11元?”裴准挠了挠头,“难道还有其他商品?货架上除了这三种,还有饮料啊!价格表上没写饮料的价格,可能饮料也是其中一种?”

他走到货架前,拿起一瓶饮料,标签上写着“单价2元”。严徊也走过来,翻开账本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饮料销量:x瓶”,但x被涂掉了。

“那总销售额应该包括饮料。”严徊重新计算,“90 112 27 2x=240,也就是229 2x=240,2x=11,x=5.5?这不对啊,销量不能是小数。”

裴准也觉得奇怪:“难道饮料的单价不是2元?或者我算错了?”他又算了一遍,还是一样的结果。严徊拿起“线索放大镜”,对着价格表扫了一下,放大镜下,价格表上的“薯片5元一包”旁边,多了一行小字:“周末促销,薯片买二送一”。

“原来是有促销活动!”裴准恍然大悟,“买二送一的话,销量就不能直接按进货减剩余算了。比如买两包送一包,实际卖出的包数和收到的钱不一样。”

严徊点点头,重新分析:“假设饼干销量是x包,那么薯片销量是2x包,巧克力是x 5块。因为薯片买二送一,所以每卖出3包,只收2包的钱。设薯片实际卖出的‘组’数为y,那么3y=2x,收到的钱是5×2y=10y。”

“那10y 8(x 5) 3x=240。”裴准在账本上写下来,“又因为3y=2x,所以y=2x/3,代入进去就是10×(2x/3) 8x 40 3x=240,也就是20x/3 11x=200,20x 33x=600,53x=600,x≈11.32?还是不对,怎么还是小数?”

两人都沉默了,房间里的时钟滴答作响,距离超时还有十分钟。裴准有点着急,抓了抓头发:“难道促销活动不是买二送一?或者我理解错了?”

严徊走到柜台前,拿起计算器,又看了看账本里的进货量:“薯片进货30包,剩余18包,说明实际被拿走的是12包,不管是不是促销,被拿走的数量是12包。如果是买二送一,那么顾客花两包的钱,拿走三包,所以设顾客买了z包,送了z/2包,总拿走的是z z/2=3z/2=12,z=8包,所以薯片的销售额是5×8=40元。”

“哦!对!我刚才搞反了!”裴准拍了下桌子,“买二送一,是买两包送一包,所以顾客支付两包的钱,得到三包。所以被拿走的12包里面,有8包是顾客买的,4包是送的,销售额是5×8=40元。”

严徊继续计算:“现在薯片销售额40元,设饼干销量x包,巧克力x 5块,饮料y瓶,单价2元。总销售额40 8(x 5) 3x 2y=240,也就是40 8x 40 3x 2y=240,11x 2y=160。”

“另外,账本里的进货量和剩余量,饼干进货15包,剩余应该是15-x;巧克力进货20块,剩余20-(x 5)=15-x;薯片剩余18包,没问题。”裴准补充道,“但这里有两个未知数x和y,怎么解?”

严徊看了眼货架上的饮料,发现饮料的进货量写在账本第一页:“饮料进货10瓶,剩余10-y瓶,而剩余的饮料数量不能是负数,所以y≤10。11x=160-2y,160-2y必须是11的倍数,而且x必须是整数,因为销量不能是小数。”

“160除以11是14余6,2y除以11的余数应该是6,这样160-2y才能被11整除。”裴准开始试数,“y≤10,2y最大20,所以2y=6的时候,y=3,160-6=154,154÷11=14,x=14。”

“x=14,那饼干销量14包,巧克力14 5=19块,饮料3瓶。”严徊计算总销售额,“40 8×19 3×14 2×3=40 152 42 6=240,正好对得上!”

“终于对了!”裴准对着天花板大喊,“饼干销量14包,巧克力19块,薯片实际卖出8包(送4包,共拿走12包),饮料3瓶!”

房间里的货架突然开始发光,所有的零食都飘了起来,拼成了一个完整的算式。主考官的声音响起:“作答正确,获得道具‘数据计算器’,可自动计算数据,排除错误答案,有效期三次。”

裴准接住飘过来的计算器,小巧玲珑的,按下去还有清脆的声音。他递给严徊看了一眼,又塞回口袋:“这道具简直是我的救星,下次再也不用算错数了。不过这关也太绕了,又是促销又是隐藏商品的,比平时的应用题难十倍。”

严徊把账本合起来,指了指房间尽头的另一扇门——门上画着一个骰子,还有几个数字:“应该是下一关,看图案像是概率题。”

“概率?”裴准的脸又垮了,“概率更难了,什么古典概型、几何概型,还有期望方差,我上次考试把概率算成了负数,被数学老师笑了半节课。”

严徊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我们一起分析,概率题其实就是找样本空间和事件数,慢慢来。”

裴准点点头,跟着严徊走向那扇门。推开门的时候,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刚才的商店,心里默默吐槽:幸好这副本里的零食不能吃,不然他肯定忍不住先吃了再说,哪还有心思解题。

门后面的场景是一个巨大的转盘,转盘上分成了红、黄、蓝、绿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上都写着数字,周围还有几个骰子,散落在地上。主考官的声音从转盘中间传来:“欢迎来到数学副本第三关:概率计算。请计算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向红色区域,且同时掷两个骰子,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限时三十分钟,提示:转盘区域面积不等,骰子可能存在异常。”

裴准看着转盘,又看了看地上的骰子,忍不住叹了口气:“看来这关又是一场硬仗。不过幸好有你在,不然我肯定早就被公式风暴扎成筛子了。”

严徊笑了笑,拿起“坐标定位仪”对着转盘扫了一下:“先看看转盘每个区域的面积,再确定概率。慢慢来,总能解出来的。”

裴准点点头,跟着严徊走到转盘前,开始仔细观察。阳光从不知道哪里来的窗户里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满是数字和图形的地面上,像是两道并肩作战的印记,在这充满挑战的数学副本里,慢慢向前推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