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游戏竞技 > 成为考试卷里的NPC该怎么办? > 第1章 月考卷中局

成为考试卷里的NPC该怎么办? 第1章 月考卷中局

作者:夙夜忧叹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17 05:01:33 来源:文学城

六月的风裹着栀子花的甜香撞在教室玻璃上,留下一道模糊的水痕。裴准盯着面前摊开的语文试卷,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一道歪歪扭扭的抛物线——不是数学题,是他烦躁时无意识的涂鸦。

前排女生写字的沙沙声像春蚕啃桑叶,没完没了。裴准舔了舔后槽牙,目光落回现代文阅读题上。题目问“作者借梧桐叶表达了怎样的思乡之情”,他盯着那段“秋风扫过,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的文字,脑子里的吐槽弹幕又开始刷屏:作者写的时候说不定就单纯觉得叶子黄了好看,哪来那么多思乡?你咋不问问叶子落地时转了几圈,是不是在跳圆舞曲?

他烦躁地转了转笔,笔杆滑过汗湿的指尖,“嗒”地砸在试卷上。监考老师的目光立刻扫过来,裴准赶紧把笔捡起来,假装认真地在选项上画圈。余光瞥见旁边座位的严徊,那人正垂着眼做题,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浅影,连握笔的姿势都规整得像教科书——裴准突然有点气闷,同样是考试,怎么有人能这么云淡风轻?

好不容易熬到语文卷收走,数学卷刚发下来,裴准的太阳穴就开始突突跳。最后一道大题是抛物线,他算到第三步就卡了壳,草稿纸上写满了涂改的痕迹。“抛物线……”他咬着笔杆小声嘀咕,“我看你像是个抛物线,专门绕着我转圈圈,就是不让我算对。”

旁边的严徊似乎听到了,笔尖顿了顿,侧过头看了他一眼。裴准赶紧把脸埋进试卷,假装自己在认真审题,耳朵却悄悄发烫——他刚才那话没说多大声,怎么就被听见了?严徊这人看着冷,耳朵倒挺尖。

下午考地理,裴准彻底摆烂。有道题问“某湖泊含盐度低的原因”,他盯着选项里的“降水丰富”“有河流注入”,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歌词,忍不住在心里哼起来:“西湖的水~我的泪~”越哼越觉得贴切,这道题简直就是在为难他,眼泪都快流成湖了,含盐度能不低吗?

选择题最后一道,他纠结了十分钟,A和C看着都像对的,又都像错的。裴准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心里骂道:ABCD中选什么?不如选EFG,反正选啥都错!他干脆闭着眼睛瞎蒙,笔尖落下的瞬间,脑子里突然炸响一个声音——不是他的,也不是考场里任何人的。

那声音像是老式收音机里的播音腔,带着点机械的冷硬,又裹着莫名的威严,直接钻进他的耳膜:“你行你来?”

裴准猛地睁开眼,以为是自己吐槽太投入幻听了。他揉了揉耳朵,看向周围,监考老师正靠在后门打哈欠,同学们都在埋头做题,没人注意到他的异样。“肯定是考试考傻了。”他嘀咕着,刚要低头看试卷,那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次更清晰,像是贴在他耳边说话:

“欢迎来到试卷之中。”

“我是你们的主考官——语文。”

裴准的笔“啪”地掉在地上,墨水在试卷上晕开一小片黑渍。他弯腰去捡,手指刚碰到笔杆,就觉得眼前的光线突然变了——不是教室的日光灯,是一种惨白的、没有源头的光,裹着纸张的油墨味,从四面八方涌过来。

等他再抬起头,考场消失了。

刚才还坐满人的教室变成了一片空旷的白色空间,脚下踩着的是类似试卷纸的材质,柔软却有韧性,踩上去会留下浅浅的折痕。远处悬浮着一张巨大的语文试卷,比他平时用的试卷大了十几倍,上面的题目正泛着淡淡的金光,刚才那个“语文”的声音,就是从试卷里传出来的。

“这……这是啥情况?”裴准的声音有点发颤,他往前走了两步,白色空间没有边界,只有那张巨大的试卷悬在半空,像一块漂浮的云。他伸手想摸,指尖却碰到一层无形的屏障,屏障上还印着“密封线”三个字,和试卷上的一模一样。

“第一题:选出下面哪一项与原文不符。”

主考官的声音再次响起,巨大试卷上的第一题突然放大,清晰地出现在裴准眼前——正是他上午做过的那道现代文阅读题,选项A到D一字不差。

裴准懵了。他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得龇牙咧嘴——不是做梦。那他是穿越了?穿到试卷里了?这也太离谱了吧!

“考生裴准,请在十分钟内作答。”主考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超时未答,视为失败。”

“失败会怎么样?”裴准下意识地问。

“失败即淘汰。”

淘汰?淘汰是什么意思?是永远困在这里,还是……裴准不敢想下去。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盯着题目看——原文他还记得,选项A说“梧桐叶象征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原文里确实有提到“看到梧桐叶,就想起老家院子里的那棵”,应该是对的;选项B说“作者在外地生活了五年”,原文里写的是“在外漂泊了三年”,这明显不符啊!

他刚要开口说选B,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裴准猛地回头,看到严徊正站在不远处,手里还拿着一支笔,表情平静得像只是换了个考场。

“严徊?你怎么也在这里?”裴准惊讶地问。

严徊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巨大的试卷上,“我听到那个声音,然后一抬头,考场就没了。”他顿了顿,看向裴准,“你也听到了?”

“嗯。”裴准点点头,心里莫名松了口气——至少不是自己一个人,有严徊在,好像没那么害怕了。他指了指题目,“主考官说要选与原文不符的,我觉得是B,原文里是三年,不是五年。”

严徊盯着题目看了几秒,点头同意:“对,是B。”

“那我们怎么作答?直接说吗?”裴准问。

严徊刚要开口,主考官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考生严徊已进入考场,作答时间同步计算,剩余五分钟。”

裴准赶紧对着试卷大声说:“我选B!”

严徊也跟着补充:“选B。”

话音刚落,巨大的试卷上突然闪过一道白光,B选项旁边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对勾。紧接着,题目开始扭曲、缩小,最后变成一张小小的卡片,飘到了裴准和严徊面前。

“作答正确,获得道具‘原文摘抄卡’。”主考官的声音柔和了一些,“可在后续题目中使用,查看指定原文片段。”

裴准伸手接住卡片,卡片是纸质的,上面写着“原文摘抄卡(一次性)”,摸起来和普通卡片没什么区别。他抬头看向严徊,严徊手里也拿着一张一模一样的卡片。

“看来这是过关奖励。”严徊把卡片放进校服口袋,目光扫过白色空间,“这里应该是第一个副本,后面还有更多题目。”

“副本?”裴准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你是说,我们要像玩游戏一样,刷完这些题目副本才能出去?”

“大概率是。”严徊点头,“刚才主考官说‘你们的主考官’,说明不止一个主考官,可能对应不同科目,每个科目有不同的副本。”

裴准看着严徊冷静分析的样子,心里有点佩服。换作是他,早就慌了,可严徊却能迅速理清现状。他想起平时在学校,严徊总是年级第一,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很沉稳,现在看来,这种沉稳在这种奇怪的地方反而成了优势。

“那接下来会是什么?”裴准问。

话音刚落,白色空间突然开始变化。脚下的“试卷纸”慢慢染上颜色,先是浅灰色,然后变成深灰,最后变成了青石板路的样子。周围的白光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天空,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打在脸上有点凉。

裴准抬头一看,发现他们站在一条雨巷里。巷子两侧是白墙黑瓦的老房子,墙上爬着青苔,屋檐下挂着红灯笼,灯笼被雨水打湿,颜色暗沉。远处传来隐约的脚步声,还有油纸伞划过墙壁的“沙沙”声。

“这是……”裴准惊讶地睁大眼睛,“这不是刚才那道题的原文场景吗?原文里写的就是‘江南小镇的雨巷’。”

严徊撑开手里的伞——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手里的笔变成了一把黑色的油纸伞。“应该是下一题的副本。”他把伞往裴准那边递了递,“别淋感冒了,这里的环境可能和题目有关。”

裴准愣了一下,赶紧往伞下凑了凑。雨丝落在油纸伞上,发出“嗒嗒”的声音,很清脆。他闻到严徊身上淡淡的洗衣液味道,混着雨水的清新,莫名觉得很安心。

“主考官刚才说第一题是语文题,那这个副本应该也是语文相关的吧?”裴准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巷子很长,看不到尽头,两侧的房子门都是关着的,只有偶尔几扇窗户里透出微弱的光。

“嗯。”严徊点头,目光落在一扇门上,“你看那扇门,上面有字。”

裴准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扇门是朱红色的,上面刻着“杏花村”三个字,字体是行书,和原文里提到的“酒馆门匾”一模一样。“原文里说作者在雨巷里遇到了一家酒馆,叫杏花村,然后进去喝了酒。”他回忆着原文内容,“那这里会不会有和题目相关的线索?”

严徊走上前,推了推门,门没锁,“吱呀”一声开了。里面是一家小酒馆,摆着几张木桌,桌子上放着粗瓷碗,墙角的酒坛上贴着“女儿红”的标签。酒馆里没人,只有柜台后面的一盏油灯亮着,昏黄的光把影子拉得很长。

“有人吗?”裴准喊了一声,声音在酒馆里回荡,没人回应。

严徊走到柜台前,拿起一个粗瓷碗,碗底有一道裂痕。“你看这个碗。”他把碗递给裴准,“原文里写的是‘掌柜的端来一只完整的粗瓷碗’,但这个碗是破的。”

裴准接过碗,果然看到碗底有裂痕,还沾着一点褐色的痕迹,像是酒渍。“这会不会就是‘与原文不符’的地方?”他想起第一题的题型,“难道这道题也是让我们找不符的地方?”

严徊没说话,走到酒馆的窗边,推开窗户。窗外还是雨巷,但远处的灯笼变成了黑色,和刚才看到的红灯笼不一样。“原文里写的是‘屋檐下挂着红灯笼’,但那边的灯笼是黑的。”他指着远处的黑灯笼,“这也是一个不符的地方。”

裴准凑到窗边一看,果然,远处的灯笼都是黑色的,在细雨中显得有点诡异。“那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线索啊?”他有点犯难,“碗是破的,灯笼是黑的,还有没有其他不符的地方?”

两人在酒馆里转了一圈,又发现了几个可疑的地方:酒坛上的标签是“女儿红”,但原文里写的是“米酒”;墙角的蜘蛛网是新的,原文里说“酒馆里很干净,没有蜘蛛网”;桌子上的筷子是两根,原文里是三根。

“这么多不符的地方,到底哪个才是题目要找的?”裴准揉了揉太阳穴,有点头疼。第一题还好,只有四个选项,现在这么多线索,根本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严徊坐在一张木桌旁,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思考着:“原文的中心思想是思乡,所有的场景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思乡之情。这些不符的地方,可能只有一个是和中心思想相关的,其他都是干扰项。”

“和中心思想相关?”裴准坐在他对面,“那原文里和思乡相关的场景是什么?”

“作者在酒馆里喝酒的时候,看到窗外的梧桐叶,想起了老家的梧桐树下的米酒。”严徊回忆着原文,“原文里说‘酒馆里的米酒很香,和老家的一样’,但这里的酒坛上贴的是‘女儿红’,不是米酒。”

裴准眼睛一亮:“对!米酒是和思乡相关的,女儿红不是,这应该就是不符的地方!”

他刚说完,酒馆里突然响起了主考官的声音:“请考生确认答案:是否认为‘酒坛标签为女儿红而非米酒’是与原文不符的核心线索?”

裴准和严徊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是!”

话音刚落,酒馆里的场景开始扭曲,酒坛、桌子、窗户慢慢变成了试卷上的文字,最后又变回了那个白色空间。巨大的试卷再次悬浮在半空,第二题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对勾。

“作答正确,获得道具‘线索放大镜’。”主考官的声音响起,“可放大指定区域的线索细节,有效期三次。”

两张透明的放大镜卡片飘了过来,裴准伸手接住,卡片很薄,像塑料做的,上面印着一个放大镜的图案。他看向严徊,发现严徊正看着自己,眼神里带着一点笑意。

“还好有你,不然我肯定找不到线索。”裴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刚才他只看到了表面的不符,没想到要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还是严徊想得周全。

严徊笑了笑,把放大镜卡片放进兜里:“我们是一起的,互相帮忙应该的。”他顿了顿,看向白色空间的远处,“接下来应该还有更多题目,我们得做好准备。”

裴准点头,心里突然觉得,就算被困在试卷里,有严徊一起,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他看着严徊的侧脸,在惨白的光线下,严徊的轮廓显得很柔和,睫毛很长,鼻梁很挺。裴准突然想起平时在学校,他总是偷偷看严徊,看他上课认真听讲的样子,看他在操场跑步的样子,看他帮同学讲题的样子——原来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注意严徊这么久了。

“在想什么?”严徊突然转头,正好对上裴准的目光。

裴准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移开视线,假装看试卷:“没……没什么,就是在想下一题会是什么。”

严徊看着他泛红的耳朵,没拆穿,只是笑了笑:“不管是什么,我们一起找线索就好。”

白色空间突然又开始变化,这次脚下的“试卷纸”变成了绿色,周围的白光变成了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远处出现了一片田野,金黄色的麦子在风里摇晃,像一片波浪。

“这是……”裴准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好像是语文课文里的《麦收》那篇文章的场景!”

严徊点头,目光落在田野里的一个稻草人身上:“看来下一题是关于《麦收》的,我们得赶紧找线索了。”

两人并肩走进田野,麦子的清香扑面而来,风里带着夏天的热气。远处的稻草人戴着草帽,穿着蓝色的布衣,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和课文里描写的一模一样。

“课文里说稻草人是‘站在田野中间,守护着麦子’,但这个稻草人好像有点不一样。”裴准走到稻草人身边,仔细观察着。稻草人的草帽歪了,布衣上有一个破洞,露出里面的稻草。

严徊蹲下身,看着稻草人的脚边,那里有一个小土堆,土堆上放着一个作业本。“你看这个作业本。”他把作业本捡起来,翻开一看,上面写着“麦收时节,农民伯伯在田里收割麦子,稻草人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劳动”——但课文里写的是“稻草人站在田野中间,没有农民伯伯在收割”。

“这就是不符的地方!”裴准兴奋地说,“课文里说麦收时节还没到,农民伯伯还没来,只有稻草人,但这个作业本上写着农民伯伯在收割,明显不符!”

主考官的声音再次响起:“请考生确认答案:是否认为‘作业本内容提及农民伯伯在收割麦子’是与原文不符的核心线索?”

“是!”裴准和严徊同时回答。

场景再次扭曲,白色空间恢复原样。第三题的位置出现了对勾,这次获得的道具是“原文对照本”,可以查看完整的原文内容。

“已经过了三题了,不知道还有多少题。”裴准坐在地上,揉了揉腿。刚才在雨巷和田野里走了不少路,有点累了。

严徊也坐下来,把“原文对照本”递给裴准:“先休息一会儿,看看这个对照本怎么用。”

裴准接过对照本,封面是硬壳的,上面写着“语文原文对照本(可查阅)”。他翻开一看,里面是空的,但当他心里想着《麦收》的原文时,页面上立刻出现了课文的内容,字迹清晰,和课本上的一模一样。

“好神奇啊!”裴准忍不住感叹,“有了这个,后面找不符的地方就方便多了。”

严徊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嘴角弯了弯:“嗯,不过也不能全依赖道具,还是要仔细观察。”他从口袋里拿出一瓶水,递给裴准,“刚才在田野里看到的,应该是系统给的补给。”

裴准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清凉的水流过喉咙,缓解了口渴。他看向严徊,发现严徊自己还没喝,就把水递了回去:“你也喝。”

严徊接过水,喝了一口,然后把瓶盖拧紧,放回口袋。“我们得尽快适应这里的节奏,不知道每个副本的时间限制是多久,超时的话可能会有危险。”

裴准点点头,收起对照本:“那我们现在就准备下一题吧,早点刷完副本,早点出去。”

白色空间再次变化,这次的场景是一间教室——和他们平时上课的教室很像,黑板上写着“岳阳楼记”四个大字,讲台上放着一本语文书,下面是排列整齐的课桌椅。

“这是《岳阳楼记》的副本?”裴准走到黑板前,看着上面的字,“课文里写的是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情景,怎么会是教室?”

严徊翻开手里的对照本,找到《岳阳楼记》的原文:“原文里没有教室的场景,看来这个副本是结合了我们现实中的教室,需要找与原文不符的地方。”

两人在教室里转了一圈,黑板上的《岳阳楼记》节选有几句写错了,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写成了“先天下之乐而乐”;讲台上的语文书翻开的页码不对,原文对应的页码是35页,书里却翻到了53页;课桌上的笔记本里写着“岳阳楼在湖北省”,但原文里写的是“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

“这些都是不符的地方,哪个是核心线索?”裴准有点纠结,“《岳阳楼记》的核心是‘忧乐观’,黑板上的句子写错了,把‘忧’写成了‘乐’,会不会和核心思想相关?”

严徊点头:“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全文的核心句,写错这个句子,应该就是核心不符点。”

他们向主考官确认答案后,场景再次切换。这次获得的道具是“提示纸条”,可以获得一个关于题目的提示。

就这样,两人一起闯过了语文副本的五道题,从雨巷到麦田,从岳阳楼到桃花源,每一次都互相配合,找线索、分析原文、确认答案。裴准发现,和严徊一起做题,原本枯燥的语文题好像也变得有意思了,而且严徊总能注意到他忽略的细节,在他犯难的时候给出建议。

当第五道题过关后,白色空间里的巨大试卷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然后慢慢缩小,变成了一张语文书大小的卡片,飘到了两人面前。卡片上写着“语文副本通关,获得奖励:语文主考官的认可,可进入下一科目副本”。

“终于通关语文副本了!”裴准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累死我了,比考试还累。”

严徊也坐下来,靠在他旁边,拿出水喝了一口:“还好,我们配合得不错。”他转头看向裴准,发现裴准的头发上还沾着一点稻草——是在麦田副本里沾上的,刚才一直没注意。

严徊伸手,轻轻把那根稻草摘下来。裴准愣了一下,抬头看向他,正好对上严徊的目光。严徊的眼睛很亮,像装着星星,在惨白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温柔。裴准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赶紧移开视线,耳朵又开始发烫。

“下一个副本会是什么科目啊?”裴准假装没在意刚才的小动作,转移话题。

严徊把稻草扔到一边,语气平静:“可能是数学,毕竟我们下午考了数学,而且主考官应该是按科目来的。”

“数学啊……”裴准有点头疼,“数学题可比语文题难多了,尤其是几何和函数,我最不擅长了。”

“没关系。”严徊看着他,眼神里带着鼓励,“数学题讲究逻辑,我们一起分析,应该能过关。”

裴准看着严徊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突然觉得,就算接下来要面对很难的数学副本,只要有严徊在身边,他就有勇气去闯。

白色空间突然开始震动,远处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无限大的符号,泛着蓝色的光。主考官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的声音带着点机械的冰冷,和之前的“语文”主考官不一样:

“欢迎来到数学副本,我是你们的主考官——数学。”

“第一题:求解抛物线y=ax? bx c与x轴的交点坐标。”

裴准看着远处的无限大符号,又看了看身边的严徊,深吸了一口气。不管接下来会遇到什么难题,他都不会害怕了——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严徊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我们去闯数学副本。”

裴准点点头,和严徊一起,朝着那个蓝色的无限大符号走去。白色空间里,两个少年的身影并肩而行,影子在“试卷纸”上拉得很长,像一道坚定的印记,刻在这诡异却又充满挑战的卷中世界里。

疑似作者考试考疯了(不是)[害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月考卷中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