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唯一所知晓的将军其实是姜老将军,姜迟的母亲。”
“在很长一段的记忆里,北疆所有的功绩,都被认为是姜迟这位继承了姜家天赋的将军。”
“穆夫人最大的功绩,就是生下了一个据说天赋异禀的孩子,一位未来可期的少将军。”
“所以朝堂上是不会派穆将军过来的。”
“这不是欺君之罪吗,大家只是被蒙在鼓里了。”
“嗯,也许一些小官不知道,但是皇帝陛下是绝对知晓的,几位皇子也是知情人。”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季野,你的思维方式才是错的。”
“什么?”
“北疆也许确实有神明庇佑吧,这里的一切一切,与我所见到的,听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景。”
“这里有女子从军,有着女性的统领,就连山上的贼匪都有女统领。”
“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可思议的存在。”
“像谢长缨这种的,不参军才是不可能吧。”
“不可能。”
“姜老夫人即使率领军队,也不过几年光阴,在她的儿子长大后,姜家的一切就那么自然而然的移交了过去,她回京城安享晚年。”
“在我所有有记忆的人生里,唯一尚且称得上将军的女子只有这么一位。”
“我从小就像参军,因为我是穆将军救下的,希望有一天能加入她的麾下。”
叶声寒说着北疆人从小听到大的故事,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想着参军,那是一直被允许的存在,行商,参军。”
“在这里,有一座庙宇,供奉着的是一位将军也许上百年,也许几千年。”
“听老人们说,这位将军不仅庇护着北疆人的生命。”
“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人长期遭受着压迫,女子更甚,连奴隶的生活都不如,那时有一位将军,带领着一支军队,赶走了外敌,自己也战死在沙场。”
“但她留下的那支军队接管了北疆,这片曾经朝廷照射不到的地方,在据说很长一段的时间内,北疆的任免,这位将军留下的军队有着绝对的权利。”
“为了抵御外敌,有着强制参军的命令,据说就从那时起,这里开始了第一个女兵的营帐。”
“很遥远的故事啊。”
赵衍舟感慨着,所以在北疆的这里,京城的一切才不正常,所以在周晏宁的眼中,京城的一切才显得那么奇怪。
她不知怎么都想到了林乐知的信,当时打开的信封中,描述的江南生活。
在那里,若是家中没有男子,就没有田地,会被其他人家欺负,若是没有男子,若是男子较少,家中被强制征兵后,留下的妇孺只会被欺负,所以在那里,家中最基本的保障就是一定要有男丁。
在这样的一套约定俗称的规则下,女子的生存处境就愈发艰难,就好像本应保证人们生活的方式,变成了刺向女子刺向了每一个人的屠刀。
“他们不会放任让穆将军来的。”
因为朝堂上的高官,包括姜迟将军,他们可以在危难关头暂时容忍姜老夫人的的,姜老夫人也识趣的没有贪恋权势,穆将军能安稳的活到现在也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将名声归结于自身。
现在有了新的替代品,姜承宇,只待他长大,便可名正言顺的继承着这一切,姜家的荣耀,穆将军的心腹,便可名正言顺的继承,就算朝堂上党派众多,利益出现分歧,但是不会让穆将军回归疆场的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共识。
那些平常在朝廷上吵的不可开交的政敌,恨不得撕下来对方的一块肉,此刻却达成了共识,他们可以商量着瓜分利益,但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前来分一本羹。
“老夫人,您这又是何必呢。”
贴身丫鬟劝说着,
“您现在正是该安享晚年的时刻,何必要操这份心呢。”
“姜钰小姐已经成家,承宇少爷也是英雄出少年。”
“您啊,正是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况且姜钰小姐又怀了孩子,孕中多思。”
丫鬟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姜家的荣耀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姜老夫人回忆着,当年的丈夫战死沙场,独留她一人在北疆,生下了姜迟这个遗腹子,然后独自撑起整个姜家。
她比玄礼幸运,因为姜家有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无数的族老,边疆的战士都在期盼着这个带有姜家血脉的孩子,成为一名将军,继续光耀门楣。
也许是气数将尽,他顽劣不堪,又因为独子的身份被过分宠溺,被她发现时已经是本性难改,狂傲自大的个性,她将人送去了战场,可却又因为他是姜家的血脉总有人不留余力的保护他,直到她看到了玄礼。
她说想成为将军,和自己一样的保家卫国的将军。
可现在姜家已经有了继承人,就算顽劣不堪,刚愎自用,但那样的人确是未来的将军。
她想开口将人送过去,那群人却变了脸色,因为她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继承者,没有外来者置喙的余地。
若说玄礼只是有着少年心性,没什么才能也就罢了,送到战场无异于送死,或者当好属下,为姜迟铺路。
可偏偏,她武也厉害,文也不差,出身的贫寒却让她格外的坚毅,所以他们不允许,姜家出了一个女子便也罢了,出不了第二个,即使她强行的将人送去,在边疆,双拳难敌四手,不止胡人,那里的每个人都是玄礼的敌人。
她是个卑劣的人,一个懦夫,她向众人,向皇帝提出了一个方案,让穆玄礼这位真正的有将士之才的人与她那顽劣不堪的儿子成婚,
婚后,以随军的名义共赴疆场,从此,边疆的一切功绩归属于姜家,那个被世人歌颂,威风凛凛的将军就这么诞生了,她不敢看这个姑娘,曾几何时,被她当做女儿一般看待的姑娘。
玄礼很优秀,过于的优秀,锋芒毕露,即使是在那处处受到钳制的北疆,依旧能有做出自己的一番作为,让众人信服,比自己做的更好。
终究是心中有愧啊,玄礼生下了承宇,那个寄托着姜家希望的孩子。不负众望遗传了玄礼的天赋,意外怀孕的女儿,体弱多病,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威胁。
所以这几年来府中一直过着家宅和睦,姜迟更是罕见的宠爱着女儿,虽说姜钰清醒的时间不多,这几年也多在外征战,但是兄妹的感情一直和睦,玄礼也是在京中有着独一份的尊荣,虽说没有那名声,但是有些东西是不会被夺走的,日子就这么平淡而又温馨的过着。
原本只待捷报传来,一切都尘埃落定,承宇名正言顺的接管,可胡人,在多年的压制下,也出现了几位勇猛的将士,一时间,打的难分伯仲,又有姜迟这个拖后腿的家伙在,甚至有时候略显颓势。
若不是碍于孝道,承宇也许能有一番作为,若不是匈奴出现的新王比以往都要骁勇,也许战事不会僵持这么久。
玄礼被困在了京城,不会有人想让她回去的,若她赢了,便是承认着无能,若她输了,在北疆,则再无能够匹敌的将士。
只是边疆的那些战士,她们在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土地而战,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有着以姜家为首的将士,想要扬眉吐气的决心,太子想要的兵权,更有那朝廷的蛀虫,希望通过粮草,养肥自己的口袋。
求和的人呢,嘴上说着的也是冠冕堂皇,暂时的和平保不住北疆人的性命,求和之后,北疆这略显颓势的情况下暂且不提可能会遭受的屈辱,送给那胡人的财宝,却不肯为北疆的人民多一口粮。
自此大型的冲突可能会有所避免,可那片土地将永无宁日,人们再也不可能安心的耕作种粮,胡人此次的首领更是野心勃勃,此举无异于放虎归山。
还有一件事,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姜老夫人看着这身软甲,与一旁那红缨枪。
“师傅,等我旗开得胜,封侯拜相。”
鲜红的旗帜飘扬,少年的穆玄礼意气风发,打的敌人节节败退。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愿风调雨顺,英灵得祀,孤魂有归。”
此时的穆玄礼更像是将军,变得寡言而沉稳,将年幼的女儿托付到了京城。
“保重。”
此后的行军之路,二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直到奉旨入京,穆玄礼都想一个普通的妇人,不再是那拯救北疆的英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天命,统驭万方,赖文武协心,以安社稷。咨尔姜迟,忠勇天授......
今特授尔为镇国大将军,封为忠勇侯,赐金印紫绶,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坤仪辅德,内政攸关。壶范流徽,朝章斯重。咨尔姜穆氏,乃镇国大将军之妻,柔嘉维则...
兹特封尔为一品夫人...
“谢主隆恩。”
姜老夫人抚摸着这身铠甲,她想要一个将军,一个神采奕奕的大将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4章 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