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尘中微光【进击的巨人】 > 第154章 未来

尘中微光【进击的巨人】 第154章 未来

作者:时迁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07:52:36 来源:文学城

时光荏苒,如同指尖流沙,悄然滑落。自那场席卷全球、撼动天地,被后世称为“天与地之战”的终结之日算起,已然过去了三个春秋。

冰冷的统计数字揭示出触目惊心的现实:世界总人口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锐减了六成。

广袤的大地上,曾经繁华的都市化为焦土,文明的痕迹被巨大的脚印无情地抹去,留下满目疮痍与难以计数的坟墓。幸存下来的人们,无论是艾尔迪亚人还是马莱人,无论身处墙内还是墙外,心灵上都烙印着难以磨灭的创伤。

那遮天蔽日的超大型巨人,那地动山摇的毁灭步伐,恐怕将成为几代人共同梦魇的背景,持续萦绕在记忆的深处,提醒着世界曾经距离彻底的疯狂与消亡仅有一步之遥。

恐惧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悲伤的河流依旧在暗处汹涌。

然而,人类这种生灵,其最不可思议之处,或许就在于那植根于灵魂深处的韧性。即便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过去,眼眸中残留着惊惧的阴影,活着的人们,依然选择将目光投向前方。

废墟之上,新的幼苗在顽强地探出头;焦土之中,希望如同星星之火,艰难却持续地燃烧着。无论生活变得何等艰难,对未来的期许,如同一种本能,驱使着幸存者们清理瓦砾,重建家园,试图在破碎的世界上,重新编织生活的经纬。

马莱,这个昔日奉行强硬军国主义、曾是无数悲剧源头的国度,也在痛定思痛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马迦特,这位在天与地之战中幸存下来的、马莱军部最高元帅,因其在最终决战中的理智抉择与战后稳定局势的能力,被推举为新马莱的总统。他摒弃了过去的扩张与仇恨政策,转而致力于内部重建、民生恢复与艰难的和解进程。曾经的军事巨人,正尝试学习如何用谈判桌而非飞空艇,用合作协定而非巨人之力,来重新定义自己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中的位置。

在马莱的某一处重建工地上,贾碧和法尔克正在忙碌着。三年的时光褪去了他们脸上最后的稚气,增添了成熟与稳重。他们和各自的家人一起,挥洒着汗水,参与着家园的重建。共同经历的生离死别与并肩作战,早已让这对青梅竹马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如今,两人情投意合,关系明朗,双方的家庭在经过初期的些许复杂情绪后,也终于给予了认可和祝福,这无疑是一桩在战后阴霾中难得的美事。只是,贾碧那火爆直接的性子在某些时刻依旧,但在面对法尔克温柔的注视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少女的羞赧,这小小的“不足”,在旁人看来,反倒为他们的感情增添了几分鲜活可爱的色彩。

类似的情景,也在世界其他角落上演着。无数平凡的人们,在被超大型巨人踩踏过的、布满伤痕的大地上,默默地、坚韧地继续着各自的生活。他们耕种、纺织、贸易、学习、相爱……用最日常、最朴素的行动,对抗着毁灭的余波,宣告着生命本身的不屈。

与此同时,蔚蓝的大海上。

一艘悬挂着新生“联合国”旗帜的白色轮船,正划开平静的海面,朝着一个对于船上大多数人而言,既是故乡又是心灵复杂归属地的岛屿——帕拉迪岛——平稳驶去。

阳光洒在甲板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船舱内,阿明·阿诺德,如今已是联合国最年轻的、也是最富声望的和平大使兼联合国驻帕拉迪岛特别代表,正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他手中拿着一封来自岛内的信件,信纸边缘因反复阅读而略显柔软。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清秀的脸上带着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沉静与智慧。

“是希斯特莉亚的来信,”阿明抬起头,看向舱内或坐或站的同伴们,声音温和地宣布,“她以朋友的身份,给我们这些即将归家的‘大使’和‘代表’们写了信。我读给大家听听。”

他的话语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让·基尔希斯坦、柯尼·斯普林格、萨莎·布劳斯,还有同为联合国大使的皮克·芬格尔,以及安静坐在窗边的阿尼·雷恩哈特,都将目光投向了阿明。三年在国际舞台上的斡旋与历练,让他们每个人都褪去了曾经的青涩,眉宇间多了份沉稳与干练。此刻,他们都穿着剪裁合体的西装,象征着他们如今所肩负的、沟通世界与帕拉迪岛的重任。

阿明展开信纸,清晰而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致我亲爱的朋友们,阿明、让、柯尼、萨莎、马克、阿尼,以及同行的皮克小姐与:”

“见信佳。得知你们的船只已从联合国总部启程,不日即将抵达帕拉迪岛,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期待。阔别三年,想必你们已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和平事业殚精竭虑,辛苦了。”

“首先,请允许我向你们保证,如今的帕拉迪岛,政权已完全稳固。在我的领导下,岛内的各项事务井然有序,民众情绪总体平稳。作为岛上唯一的权力中心,我可以放心大胆地、以最诚挚的热情,欢迎你们回家,并以全新的身份,与我们共同开创未来。”

读到此处,阿明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希斯特莉亚,那个曾经被迫隐藏身份的女孩,如今已然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沉稳有力的女王了。

他继续念道:

“岛内民众的思想,在这三年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德利特和宁芙持续不懈的努力与引导。他们通过教育、宣讲和身体力行,让人们并非一味地沉溺于地鸣带来的短暂‘安全感’,而是开始深刻反思地鸣本身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以及这种极端行为背后隐藏的深渊。虽然彻底消除隔阂尚需时日,但理性的声音和对话的意愿,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在具体发展方面,调查兵团——是的,它依然存在,但职能已转变为技术研发与战略防御的核心——正在韩吉分队长和莫布里特副队长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地推动帕拉迪岛的工业化进程。他们从带回的外界技术资料中汲取灵感,试图让帕拉迪岛尽快跟上世界的步伐。当然,不用我多说,你们也能想象到韩吉分队长那近乎狂热的干劲,莫布里特先生则依然是那位最可靠的‘刹车’与助手。”

舱内几人闻言,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仿佛看到了韩吉在实验室里手舞足蹈、而莫布里特在一旁无奈记录的场景。

“军事方面,埃尔文团长和利威尔兵长依旧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他们领导的新调查兵团,作为岛内最主要的军事力量,保持着平稳而匀速的发展,既维护了岛内的安全,也未曾展现出任何不必要的侵略性,这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信任。”

“也有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米克·扎卡利亚斯分队长和纳拿巴小姐,在战争结束后选择了退休,他们回到了相对宁静的后方,举行了婚礼,如今正悠闲地享受着迟来的安宁与幸福。听说,韩吉分队长对此曾‘强烈抗议’,声称失去了重要的‘嗅觉感知’战力,但最后还是不情不愿地去参加了婚礼,并送上了(据说是非常古怪的)礼物。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现在已经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生活美满。”

萨莎忍不住小声惊呼:“三个孩子!米克分队长动作好快!”柯尼在一旁嘿嘿直笑。

阿明笑了笑,继续念下去:

“宁芙·索洛尔,她的才能与贡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如今,她作为我的首席辅佐大臣,地位超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其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专注于军事领域的埃尔文团长。她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清晰的思路,协助我处理着繁杂的政务,是我不可或缺的臂膀。”

“至于德利特……” 信中的语气似乎带上了一丝无奈的笑意,“他和莱纳在我奖励给他们的海边别墅里,生活得那叫一个‘怡然自得’。我曾多次想请他出山,担任要职,毕竟他的能力有目共睹。但他每次都找各种理由推脱,说什么‘好不容易一切都结束了’、‘让他再休息休息’、‘以后还有事’之类的。我看他就是和莱纳过二人世界上瘾了,乐不思蜀。”

莱纳的名字让舱内的气氛微妙地活跃了一下,几道目光下意识地瞟向了正在另一个角落照镜子的让。

“艾伦和三笠,他们在希干希纳区森林里的那间木屋生活——顺便说一句,我坚持给他们‘升级了房型’,现在可是相当宽敞舒适。他们过着几乎可以说是‘颐养天年’般的宁静生活,与世无争,只专注于彼此。看得出来,他们都很满足于现状。”

“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想念你们,期待着你们尽快回来。尤其是……我和尤弥尔的婚礼日期,已经因为等待你们的归来而推迟了两次了!请务必加快速度!(最后这里画了一个气鼓鼓的可爱表情)”

信的结尾,是希斯特莉亚流畅而优雅的签名。

阿明念完最后一个字,轻轻将信纸折好,长舒了一口气,仿佛也卸下了一份牵挂。他看向周围的伙伴们,大家都还沉浸在信中所描绘的、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帕拉迪岛近况中。

“哇!尼克洛的餐厅!”萨莎第一个跳了起来,双眼放光,仿佛已经闻到了食物的香气,“我终于可以回去大吃特吃了!不知道他有没有研究出新菜式!”

柯尼没好气地戳破她的幻想:“喂,萨莎,你别忘了你出发前下定决心,回去就要跟尼克洛坦白心意的,别一看到吃的就把正事忘了!”

一旁的马克点了点头,沉稳地附和:“柯尼说得对。萨莎,尼克洛等了你这么久,感情的事,还是不要辜负为好。”

萨莎的脸瞬间红了,嘟囔着:“知、知道啦!不用你们提醒!”

另一边,让正对着船舱壁上一面装饰用的镜子,专心致志地整理着自己的头发,试图将那头总是有些不听话的棕发梳得更服帖、更有型一些。

皮克靠在沙发上,看着让的动作,挑了挑眉,带着几分戏谑开口:“让,你那个发型到底要弄多久?而且,我们这算是回家吧?你到底梳给谁看啊?”

让立刻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自豪,理直气壮地说:“当然是给岛上那些即将听我讲授世界历史的年轻女学生们看的!得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这可是外交官的基本素养!”

他这话一出,立刻引来了萨莎、柯尼和马克三人齐刷刷的巨大白眼。

“得了吧让,”柯尼嗤笑道,“谁在乎你的发型啊?”

马克更是故意放大声音,对萨莎和柯尼说:“没关系,我们都知道让就是这样的人,理解一下。”

让被气得跳脚,指着他们:“你们这帮家伙!懂不懂什么叫绅士风度!”

四个人立刻像回到了训练兵团时期一样,吵吵嚷嚷地闹作一团,船舱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主要是让单方面被调侃)。

阿尼没有参与他们的吵闹,她一直安静地看着窗外越来越清晰的海平线。当帕拉迪岛那熟悉的港口终于出现在视野尽头时,她纤细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她转过头,看向走到她身边的阿明,冰蓝色的眼眸中罕见地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阿明……”她的声音很轻,几乎要被海浪声淹没,“真的要……告诉所有人吗?我们的事。”

阿明看着她,温柔地笑了。他伸出手,轻轻覆盖在阿尼的手背上,传递着令人安心的温度。

“嗯,真的要。”他的声音坚定而柔和,“不用担心,阿尼。大家都会理解的。你看,我哥和莱纳,他们不也最终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和支持吗?真爱本身,就值得被尊重。”

阿尼看着阿明眼中毫无阴霾的信任与爱意,心中的那点不安渐渐消散了。她轻轻回握住阿明的手,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轮船拉响了悠长的汽笛,宣告着即将抵达目的地。

众人纷纷走上甲板,倚着栏杆,眺望着远方。

蔚蓝的天空中,成群的白鸽自由地翱翔,划出优美的弧线。前方,那座承载了他们太多记忆、痛苦与希望的岛屿——帕拉迪岛,正静静地矗立在阳光之下,仿佛一位饱经风霜却依旧挺立的母亲,等待着游子的归来。

码头上,已经聚集了迎接的人群。他们看到了站在最前方、头戴王冠、身姿挺拔的希斯特莉亚女王,她身边站着笑容温婉的尤弥尔。旁边是穿着军团制服、气质卓绝的埃尔文团长和依旧一脸酷酷的利威尔兵长。宁芙穿着一身干练的政务官服饰,棕发在海风中飞扬,眼神锐利而充满智慧。德利特和莱纳也站在那里,德利特穿着舒适的便装,神情是前所未有的放松与惬意,莱纳站在他身边,高大的身躯透着一股满足的安稳。甚至还能看到皮克西斯司令那熟悉的身影。

所有归来的游子,看着码头上那些熟悉的面孔,看着这片阔别已久、既熟悉又新生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三年的分离,世界的变迁,身份的转换……所有复杂的情绪,最终都化为了归家的激动与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在帕拉迪岛另一端的希干希纳区,时光仿佛也放慢了脚步。

墙外——不,现在已经没有墙外墙内之分了。

那片曾经充斥着巨人与死亡威胁的广袤土地,如今已大部分被重新生长的茂密森林所覆盖。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翠绿叶片,在地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草木和野花混合的清新气息,宁静而富有生机。

在这片森林的深处,远离喧嚣的城镇与村庄,一座明显经过精心设计和扩建的木屋安静地坐落在一片开阔的空地上。与周边原始的林木相比,这座木屋显得格外坚固而温馨,粗壮的圆木结构显示出建造者的用心,屋顶铺着厚实的防水材料,窗户宽敞明亮,以便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

木屋周围,一圈低矮的篱笆圈出了一片小花园,里面并非名贵花卉,而是些寻常却长势喜人的花草,以及一小片种植着番茄、黄瓜和香草的菜畦,显示出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耐心。

午后温和的阳光,如同金色的蜂蜜般,慵懒地洒满这片小小的世外桃源。

这时,一个身影踏着轻快而稳健的步伐,从林间那条被踩得坚实的小路上走来。

是艾伦。

他肩上扛着一根简易的鱼竿,鱼线末端,一条肥美硕大、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的河鱼正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与数年前那个被仇恨、宿命和巨大压力折磨得眼神阴鸷、面容紧绷的青年相比,眼前的艾伦仿佛脱胎换骨。

他脸上的线条柔和了许多,曾经眉宇间挥之不去的执拗与痛苦被一种近乎沉淀的平和所取代,肤色是长期在户外劳作形成的健康小麦色,甚至带着一丝运动后的红润。他的穿着也十分简单朴素,粗布衣衫上甚至还沾着些许林间的草屑与水边的湿泥。

木屋门口,三笠正坐在一张手工编织的藤椅上。

她乌黑顺滑的长发没有像战时那样高高束起,而是柔顺地披散在肩头,衬得她侧脸的线条愈发柔和。她手中正在编织着一块厚实的羊毛毯子,针脚细密而均匀,神情是全然的放松与专注,那是一种只有在绝对安全和安心环境中才会流露出的状态。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她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艾伦的身影。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黑色眼眸,在看到艾伦的瞬间,便自然而然地漾开了温柔的涟漪。

她放下编织到一半的毯子,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艾伦,你回来了。”她的声音清冽,却带着不容错辨的关切。她先是自然地伸手接过了艾伦肩上的鱼竿,感受到鱼竿末端沉甸甸的重量,眼中闪过一丝小小的惊喜,随即目光又落在他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上,语气轻柔地问,“累不累?今天去了好久。”

艾伦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个轻松而真实的笑容,那笑容驱散了他脸上最后一丝残留的硬朗,显得格外温暖。他伸手想去拿回鱼竿:“不累,沿着溪流往上走了一段,水流缓的地方鱼也多。你看,今天运气不错,钓到的这条特别大,肉质肯定肥美,够我们吃上两顿了。我来处理就好,你坐着休息。”

三笠却没有顺从地松开鱼竿,而是就着两人共同握着鱼竿的姿势,向前轻轻迈了半步,顺势将头靠进了艾伦坚实而温暖的怀里。艾伦也几乎是本能地,空着的那只手立刻环上了她纤细却充满力量的腰肢,将她稳稳地拥住。

两人就这样在洒满阳光的木屋门前,在森林特有的静谧与草木芬芳的包裹下,静静地相拥。

他们之间流淌着一种超越了言语的默契与深沉的安宁,仿佛呼吸都同步在了一起。

这三年的光阴,他们主动远离了帕拉迪岛政治中心的纷扰,也避开了外界可能依旧存在的复杂目光,选择回到这片承载着他们最初记忆、也经历了最深重创伤的森林。

在这里,他们亲手搭建家园,开垦菜园,钓鱼打猎,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平凡中,他们不仅找回了生活最本真的模样,更将彼此之间那份早已超越亲情与爱情、深刻融入骨血的羁绊,锤炼得愈发坚韧和温润。

用希斯特莉亚偶尔寄来的、带着女王印鉴却又充满私人调侃语气信中的话说,他们俩在这森林里早已“腻歪得不行,简直像连体婴”。

但对于艾伦和三笠而言,这种在日常琐碎中自然流露的亲密,并非刻意炫耀,而是失而复得的珍宝,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越绝望深渊后才赢得的平静,他们沉浸其中,永远不嫌多。

就在这静谧温馨的时刻,三笠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微微从艾伦怀中抬起头,说道:“对了,艾伦,今天上午我去了一趟那边的哨站,取回了希斯特莉亚上次来信时提到要一起寄来的报纸和几封公函。”

艾伦稍微放松了怀抱,但仍环着她,低头看着她:“哦?有什么重要的消息吗?” 他的语气带着些许好奇,但并不急切。如今外界的信息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了解故人近况的窗口,而非需要立刻做出反应的指令。

“有一封是阿明写来的,夹在公函里。”三笠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愉悦,“他说,他们代表团的海外任期即将圆满结束,如果一切顺利,就在今天,他们的船应该就能抵达港口了。”

“今天?”艾伦的眼中瞬间亮起了光彩,那是一种听到挚友消息时发自内心的喜悦,“阿明他们……终于要回来了?”

“嗯,”三笠肯定地点点头,脸上也洋溢着笑容,“信上是这么说的。算算时间,如果他们顺利下船并安排好初步事宜,说不定这几天就能抽空过来看看我们。阿明在信里特别提到了,说马克和萨莎在海外也一直念叨着想念帕拉迪岛的空气和我们熏制的肉干呢。”

艾伦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了。

“还有让和柯尼,”三笠继续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阿明信里说,让在外交场合锻炼得越发能言善辩,连马莱的那些老牌外交官有时都占不到他便宜。柯尼还是老样子,是团队里的开心果,不过也成长了很多。”她顿了顿,声音稍微低了一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阿尼和皮克……她两也和他们一起。阿明说,阿尼适应得很好,虽然话还是不多,但在几次关键的安全评估中提供了很大帮助。”

听到阿尼的名字,艾伦的眼神平静无波。

过去的恩怨情仇,在地鸣停止、世界迎来脆弱和平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搁置、或者说,被一种更宏大的和解意愿所覆盖。他知道,阿明能够协调好这个由昔日“敌人”与“同伴”组成的特殊代表团,本身就说明了太多问题。

“真好,”艾伦轻轻叹了口气,但那叹息里充满了释然与欣慰,“大家都平安,而且都在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他想象着伙伴们的身影——阿明睿智的眼神,让那标志性的挑眉,柯尼傻乎乎却真诚的笑容,马克的沉稳,萨莎看到美食时闪闪发亮的眼睛,甚至阿尼那安静却锐利的存在……这些面孔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他沉重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暖明亮的色彩。“说起来,还真有点想念让那家伙跟我斗嘴的样子了。”艾伦忍不住轻笑了一下。

“是啊,”三笠也莞尔,“等他们来了,我们这里可就热闹了。得提前多准备些食物,萨莎的胃口可是丝毫没变,阿明在信里还特意‘警告’了我们呢。”她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地窖里储存的肉干、熏鱼和新鲜蔬菜是否足够招待这一大群朋友。

“没问题,”艾伦信心满满地拍了拍胸膛,指了指还挂在鱼线上的那条大鱼,“这不就是个好开头吗?森林里猎物也多,明天我再去看看之前设下的陷阱。一定要让他们好好尝尝我们‘希干希纳森林特产’!”

两人相视而笑,对即将到来的重逢充满了期待。伙伴们的归来,仿佛又将那波澜壮阔、共同奋战过的岁月拉回到了眼前,只是这一次,不再有战争的阴霾,只有历经劫波后愈发深厚的友情与共享和平的喜悦。

此时,天空之上,一只不知名的飞鸟掠过,姿态优雅而自由,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振翅飞向远方蔚蓝澄澈的天空,消失在天际线。

三笠抬起头,目光追随着那只飞鸟,直到它变成一个小黑点。她感受着耳边拂过的微风,听着林叶的沙沙声,再看向艾伦近在咫尺的、带着笑意和阳光的脸庞,脸上绽放出一个无比温暖而幸福的笑容,那笑容纯粹而满足,仿佛凝聚了她一生所追寻的所有安宁。

“欢迎回家,艾伦。”她轻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毋庸置疑的归属感与深深的满足。

艾伦顺着她的目光,也看了一眼那只早已消失不见的飞鸟曾经飞过的自由轨迹,然后收回视线,深深地望进三笠那双漆黑如墨、深邃如夜,此刻却只清晰地映照着他一人身影的眼眸。他抬起手,有些不好意思地、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那动作依稀还带着几分少年时的青涩与笨拙。

他笑了起来,笑容干净而释然,如同被雨水彻底洗涤过后的湛蓝天空,不见一丝阴霾。

“嗯,”他回应道,声音沉稳而肯定,带着一种落地生根般的踏实,

“我回来了。”

世界的尘埃依旧厚重,历史的伤痕尚未抚平。

在那场几乎毁灭一切的灾难中,无数生命如微尘般消逝,希望也曾渺茫如风中残烛。

然而,即便是在最深沉的黑暗中,也总有微光闪烁。

德利特·阿克曼……或者说,庄岚。

这缕源自异世、曾在绝望尘埃中几近湮灭的微光,这位于无尽黑暗中挣扎、破碎又重生的灵魂。

他背负着沉重的过去,承载着光之巨人的使命,跨越了生与死的界限,最终在这片残酷却又无比美好的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与安宁。

他未能改变所有悲剧的起点,也未能抹去世界固有的伤痕。

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了所爱之人,扭转了既定的惨烈终局,为无数灵魂带来了救赎与新的可能。

他如同一颗投入命运长河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最终扩散开来,悄然改变了许多人、许多事的流向,最终,为这个充满矛盾、痛苦与希望的世界,书写下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剧本的、温柔而浪漫的故事结局。

纵使微光如尘,渺小若埃。

汇聚一心,亦能驱十方之寂暗,照前路之坦途。

继续向前吧。

前方会是一个或许依旧不完美,却充满了无限可能与希望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