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長寧 > 第2章 祭典惊变

長寧 第2章 祭典惊变

作者:宜桉浮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8:19:35 来源:文学城

郑国崇神敬天,举国信奉司命天神,宫中祭典更是庄重非凡,凡遇祥瑞或异兆,必以最繁复的仪式请示天意。这年深秋,王府的红墙内格外热闹,又格外暗流涌动——产婆抱着襁褓奔到前厅,萧公正焦躁地踱步,见是两个粉雕玉琢的婴孩,当即抚掌大笑:“上天庇佑我郑国!快,传我命令,按最高规格筹备祭典,三日后请国师入宫,为双生子祈福,告慰天神!”消息传遍王府,黄氏的产房却气氛凝滞,直到辰时,她才诞下一名男婴。听着外间传来的庆贺声,柳氏攥紧了锦被,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同为生产,姚纱却凭双生子独占荣光,自己的儿子日后怕是连立足之地都难有。

黄氏并非出身名门,能入王府全靠几分姿色与萧禹仲一时的新鲜,她深知若没有足够的依仗,自己和儿子迟早会被淹没在深宅大院里。夜里,她抱着熟睡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忽然想起远在国师府当差的竹马聂恒。聂恒与她自幼相识,当年她被迫入府时,聂恒曾暗中许诺,若有难处必当相助。如今,唯有从那场祭典下手,才能扭转局面。

次日清晨,黄氏借着去佛堂祈福的由头,避开耳目,让心腹丫鬟将一封密信递到了国师府。信中,她以旧日情分相求,让聂恒在祭典上偷偷调换国师诵读的祭语——原本的祭语是“双星降世,福泽郑国”,她却在信中写了“双星相冲,必斩后诞之子”。她算准了,双生子中后出生的是儿子,若祭典上天神“降旨”要斩除儿子,姚纱氏必然悲痛欲绝,萧禹仲虽不舍,但在“天意”面前也不敢违抗,届时自己的儿子便能顺理成章地成为王府最受重视的子嗣。

聂恒收到信时,正在国师身边整理祭典用的法器。他展开信纸,看清内容后脸色骤变,手都忍不住发抖。他虽念及旧日情分,却也知晓欺瞒天神、篡改祭语是诛九族的大罪。国师是郑国最受敬重的神职人员,祭典上的每一句祭语都需提前誊写在金箔上,由国师亲自核对,若他贸然调换,一旦被发现,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连远在乡下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那几日,聂恒坐立难安,一边是黄氏的哀求与旧日情谊,一边是触手可及的杀身之祸。直到祭典前一晚,他终于下定决心——不能拿全族的性命冒险,但也不能完全驳回黄氏的请求,否则以黄氏的性子,怕是会再生事端。趁着整理金箔祭文的间隙,他颤抖着拿起笔,将黄氏写的“必斩后诞之子”改成了“必将两子分离”。他想,“送走”总比“斩杀”好,既应了“双星相冲”的说法,又不至于闹出人命,或许还能为自己留条后路。

祭典当日,内外张灯结彩,却又透着一股肃穆。萧禹仲带着姚纱氏与双生子站在祭台之下,黄氏抱着儿子站在侧方,眼神紧紧盯着祭台上的国师。祭台香雾缭绕,青铜鼎中燃着的松枝噼啪作响,将郑王的身影拉得颀长。他双手捧着鎏金托盘,盘中铺着明黄绸缎,放着两枚镌刻着云纹的玉佩,目光落在乳母怀中的双生子身上,语气庄重如叩击玉磬:“今逢双星降世,承星神庇佑,本王为尔等赐名——”

他先看向被乳母抱在左侧、眉眼更显英气的男婴,指尖轻触婴孩软嫩的脸颊:“长子性刚,当承家国之责,赐名‘萧承煜’,愿尔日后光耀门楣,承先祖之辉。”说罢,将一枚刻着“承煜”二字的玉佩系在男婴襁褓上。

转而看向右侧女婴,她正眨着圆眼,小手攥着乳母的衣襟,郑王语气柔了几分:“次女温婉,宜蕴兰芝之质,赐名‘萧书昀’赐字“长宁”,盼尔一生平安顺遂,长宁无忧。”另一枚“书昀”玉佩亦轻轻落定,与男婴的玉佩在风里相碰,发出细碎的叮当声,似为这对双生子的名字,落下最清脆的注脚。

黄氏稳不住了“承煜?女婴赐字?”没想到萧公竟对那两孩子寄予如此大厚望,不过她一想到马上到来的祭文,就忍不住的窃喜

国师身着绣满星纹的法袍,手持玉圭,缓缓展开金箔祭文。

当读到“双星相冲,必将两子分离”时,祭台下瞬间一片哗然。萧禹仲脸色煞白,姚纱氏更是踉跄着扶住身旁的丫鬟,眼泪当即涌了出来:“国师,这……这是天意吗?”

国师收起祭文,面色凝重地颔首:“此乃天神示下,双生子同降,气运相冲,若留于一处,恐祸及王府,甚至影响国运。唯有送走一子,方能化解灾厄。”黄氏心中暗喜,虽未如预期那般斩除姚纱氏的儿子,但能将其一子送走,也算是断了姚纱氏的臂膀。她故作担忧地走上前,柔声劝道:“王爷,王妃,天意难违,为了王府和孩子们的安危,还是早些做决定吧。”

姚纱氏抱着双生子,泪水滴落在襁褓上,她看着怀中两个稚嫩的脸庞,一个是眉眼如萧禹仲的儿子,一个是粉雕玉琢的女儿,无论送走哪个,都是剜心之痛。萧禹仲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罢了,既是天意,便遵旨吧。”他看向姚纱氏,声音带着几分不忍,“送女儿走吧,女孩子家在外或许能少些纷争。” “那就将长宁封为正四品使君送到西洲去吧”萧公一锤定音,姚纱氏缓缓抬头,她明白了,他们这是想保住承煜所以选择牺牲书昀,她也没办法,至少在西洲能保全她的孩子。

当晚,王府的后门悄悄驶出一辆马车,马车内,奶娘抱着熟睡的女婴,身边放着足够的银两与一封书信,信中写明了女婴的生辰,隐去了前因后果。马车一路驶出京城。奶娘抱着襁褓中的萧长宁,趁夜登上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溅起细碎的夜露,将京城的灯火远远抛在身后。一路向西,晓行夜宿,官道旁的枯树在风中呜咽,似在惋惜这被迫离乡的婴孩。

白日里,奶娘用棉布裹紧襁褓,遮挡烈日与尘沙;夜晚便借宿在破败的驿站,就着微弱的油灯,轻轻拍哄哭闹的长宁。马蹄声踏过荒原,越过溪流,远山从模糊的轮廓渐变得清晰,空气中也多了几分西洲特有的干燥气息。十余日后,马车终于驶入西洲地界,奶娘望着前路茫茫,怀中的长宁却不知愁绪,正攥着她的衣角安然熟睡。

奶娘抱着襁褓中的萧长宁,指尖一遍遍摩挲着襁褓里那枚刻着“书昀”的玉佩——这是姚纱桋樾,临行前亲手系上的。

穿过三重哨卡,守兵见了奶娘递上的使君令牌,当即垂首放行。马车驶入王府时,奶娘轻轻拍着长宁,低声哄:“小姐,咱们到了,能见到外祖父了。”

西洲王闻讯赶来,见襁褓中粉团似的婴孩眉眼依稀有女儿模样,再想起女儿为国和亲的模样,眼眶微热。奶娘屈膝行礼,声音带着哽咽:“王爷。”

黄氏得知女婴被送走,脸色大喜,心里还盘算着怎么才能毁掉她最后的一线希望

而萧禹仲虽表面遵从“天意”,却也舍不得女儿,私下嘱咐心腹,每隔一段时间便去西洲探望,确保女儿平安。

多年后,萧长宁习得一身诗书礼仪,容貌更是出落得倾城倾国,听说骑射也是一绝,西洲几位皇子竟也是不如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