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河烬·清空玉 > 第31章 虎啸

长河烬·清空玉 第31章 虎啸

作者:娱舟溺星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6:09:15 来源:文学城

永毅二十九年的盛夏,在无声的较量与蓄势中到来。江南的荷花开得正盛,京城的蝉鸣扰人清梦,而北境的风沙则裹挟着愈发浓重的硝烟气息。各方势力在经历了短暂的僵持与试探后,终于在这决定性的时刻,露出了更加清晰的獠牙。

一、 金陵舌战慑群儒

姬如淮(苏怀)端阳诗会上的惊人之语,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江南文坛与官场引起了持续发酵。赞誉者有之,诋毁者更众。尤其是那些与地方豪强利益攸关的士绅官员,视此子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七月初七,金陵文坛泰斗、致仕阁老沈墨林在其位于秦淮河畔的“停云水榭”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文会,名义上是赏荷论诗,实则是江南保守势力对“苏怀”及其所代表的新政思潮的一次公开围剿。收到请柬的,除了江南名士,竟还有化名“苏怀”的姬如淮!这显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鸿门宴”。

陈老夫子忧心忡忡,劝姬如淮称病勿往。年仅十二岁的姬如淮却神色平静,目光清澈而坚定:“先生,他们既已划下道来,学生若退缩,岂非承认理亏?新政之利,民生之艰,学生所言,句句发自肺腑,何惧当众辩论?”

钟吟隐在暗处,看着少年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决绝,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深宫中隐忍、最终却搅动天下风云的女子身影。她最终默许,只是暗中加强了护卫。

停云水榭,宾客云集。沈墨林须发皆白,端坐主位,不怒自威。他并未直接发难,而是先让门生故旧们吟咏风月,营造出一派祥和雅致的氛围。然而,当酒过三巡,话题便不可避免地转向了时政。

一位依附于扬州王侍郎的幕僚率先发难,矛头直指姬如淮:“苏小公子端阳高论,振聋发聩。然则老夫有一事不明,清丈田亩,固然可增国库,然则执行之吏,若借此盘剥乡里,中饱私囊,岂非与初衷背道而驰?小公子可知,如今直隶试点,已有胥吏借机勒索富户,闹得怨声载道?此非‘扰民’,又是何物?”

此言一出,满座皆静,所有目光都投向那个独自坐在角落的少年。

姬如淮放下手中茶杯,起身,向四周团团一揖,举止从容,毫无怯色:“这位先生所虑,确有道理。任何良法美意,若执行之人心存贪念,皆可能成为害民之举。然则,此非新政之过,乃吏治不清之弊!正因如此,才更需整饬吏治,加强监察,而非因噎废食,放弃改革!学生听闻,楚藏楠楚大人已在都察院增设巡按御史,专司监督新政执行,惩处贪腐胥吏。可见朝廷已虑及此弊,正在竭力完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清越:“反之,若因惧怕胥吏贪墨,便任由豪强隐匿田产,逃避赋税,则国库日益空虚,边防无饷,水利不修,一旦天灾**,万千黎民百姓又将何依?届时,先生口中的‘民’,恐怕连被胥吏‘扰’的机会都没有,便已饿殍遍野!两害相权,孰轻孰重,诸位饱读诗书,难道不明?”

一番话,逻辑严密,直指核心,将对方“胥吏扰民”的指责,巧妙地转化为“吏治需清”与“改革必行”的论证。

那幕僚一时语塞。沈墨林另一门生,一位在江南学界颇有名望的老翰林冷哼一声,接口道:“哼,巧言令色!祖宗之法,行之百年,自有其道理。轻易变更,动摇国本,岂是儿戏?尔等少年人,读得几本书,便敢妄议朝政,诋毁成法,实乃狂妄无知!”

这话已是近乎人身攻击,此时水榭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姬如淮却不气不恼,反而微微一笑,朗声道:“学生年幼,确不敢妄称通晓古今。然则学生曾读《周易》,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读《孟子》,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读《史记》,知商鞅变法而秦强,王安石变法而宋振(虽败犹荣)!祖宗之法,若已不合时宜,为何不能变?若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则国势日衰,终至亡国,届时又有何‘国本’可言?!”

他向前一步,目光灼灼,逼视那老翰林:“老先生口口声声祖宗成法,敢问,我朝太祖开国,革除前元弊政,创立新制,是否也算‘变更祖制’?若依老先生之言,莫非我朝开国便是错了?!”

“你…你…强词夺理!”老翰林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姬如淮,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姬如淮环视全场,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虽稚嫩却不容置疑的力量:“学生以为,为士者,当以天下为己任,明辨是非,匡扶正义!见民生疾苦而沉默,遇国之弊政而附和,只知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此非士人风骨,实乃乡愿之行,孔孟之罪人!”

“孔孟之罪人!”

这五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头!不少年轻士子听得热血沸腾,眼中放出光彩;而那些保守派名士则个个面色铁青,如坐针毡。

沈墨林终于坐不住了,他缓缓起身,浑浊的老眼锐利地盯住姬如淮:“苏小公子,好犀利的言辞,好大的口气!却不知,你师承何人?受何人指使,在此妖言惑众?!”

这才是最终的目的——挖出“苏怀”的底细与后台。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陈老夫子脸色发白,钟吟在暗处握紧了剑柄。

姬如淮迎着沈墨林逼人的目光,神色依旧平静,只是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极淡的哀伤与傲然。他缓缓抬起手,指向北方,声音清晰而坚定,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共鸣:

“学生之学,承自天地正气,源自黎民血泪!学生之志,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无人指使,只为此心,只为此理!”

话音落下,水榭内一片死寂。少年单薄的身影立于众人之中,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他那双酷似其母的清澈眼眸中,燃烧着理想与信念的火焰,竟让在场许多饱经世故的名士,不敢直视。

沈墨林死死盯着他,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透。良久,他才重重哼了一声,拂袖坐下,不再言语。这场精心策划的围剿,竟被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以堂堂正正之理,摧枯拉朽般击溃!

金陵舌战,“苏怀”之名,真正声动江南!江南稚虎,不再仅是初露锋芒,而是发出了震动四野的清越虎啸!

二、 京华暗夜藏杀机

姬如淮在江南的声名鹊起,如同投入京城这潭深水的又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波及到了权力中枢。

楚藏楠在得知停云水榭文会的详细经过后,心中既感欣慰,又充满了更深的忧虑。欣慰于那孩子的成长与胆识,忧虑于他过早地暴露在各方势力的视野之下,必将引来更多的明枪暗箭。他立刻通过秘密渠道,向江南的陈老夫子和钟吟发出警示,要求他们务必加强对姬如淮的保护,并设法让其暂时低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深夜,楚藏楠府邸。

烛火摇曳,楚藏楠仍在书房批阅公文。新政推行阻力巨大,边关军情紧急,江南又起波澜,千头万绪,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揉了揉眉心,下意识地拿出那枚青玉簪,冰凉的触感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

“挽儿,若是你…会如何应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异响!楚藏楠警觉地抬头,吹熄了烛火,悄无声息地挪到窗边阴影处。

几乎在同时,数道黑影如同鬼魅般翻墙而入,手中兵刃在微弱的月光下反射出幽冷的光芒,直扑书房而来!杀气凛冽!

眼看刺客就要破门而入,斜刺里忽然闪出数道更加迅捷的身影!刀光乍起,如同暗夜中绽放的雪莲,精准而狠辣地迎上了那些刺客!是秦知复安排的鹰司暗卫!

刹那间,庭院中金铁交鸣之声大作,人影翻飞,鲜血飞溅!刺客显然都是高手,且抱着必死之心,攻势凶猛。鹰司暗卫虽身手不凡,但在人数上似乎略处下风,一时竟被缠住。

一名刺客觑得空隙,摆脱纠缠,如同离弦之箭般射向书房窗户!手中淬毒的短剑闪烁着蓝汪汪的光泽!

楚藏楠瞳孔骤缩,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青玉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玄色身影如同大鹏般从天而降!刀光如匹练般斩下,后发先至,精准地劈在了那刺客持剑的手腕上!

“咔嚓!”骨裂声清晰可闻!短剑“哐当”落地。

那玄色身影落地,正是**秦知复**!他面色冷峻,目光如电,扫视着战场,手中长刀滴着血珠。

“一个不留!”他冷声下令。

有了秦知复的加入,战局瞬间逆转。鹰司暗卫士气大振,攻势更加凌厉。不过片刻,数名刺客尽数伏诛,仅留一开始被秦知复斩断手腕的那个活口。

秦知复走到那瘫倒在地的刺客面前,扯下他的蒙面巾,露出一张平凡却充满戾气的脸。

“谁派你来的?”秦知复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

那刺客狞笑一声,嘴角溢出黑血,头一歪,竟已咬毒自尽!

秦知复眉头紧锁,蹲下身仔细检查刺客的尸体,从其贴身衣物中,摸出了一枚小小的、不起眼的铁牌,上面刻着一个诡异的、如同盘蛇般的图案。

“又是这个标记…”秦知复脸色凝重。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在针对楚藏楠的袭击中,发现这个神秘的标记。这股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如同毒蛇,始终窥伺在侧。

楚藏楠走出书房,看着庭院中的狼藉与血迹,面色沉静,心中却波澜起伏。这已是他数月来遭遇的第三次暗杀了。一次比一次凶险,一次比一次更像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

“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我,更是要彻底扼杀新政…” 他看向秦知复手中的铁牌,“这背后的主使者…究竟是谁?”

三、 北疆烽火连天起

就在京城暗流汹涌之际,北境的局势,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

八月中秋刚过,边境狼烟骤起!敌军集结了超过十万兵力,兵分三路,同时向镇北军防线发动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进攻!这一次,他们准备充分,攻势如潮,显然意图一举突破边境,长驱直入!

江知序与秦知复将要(已提前返回北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镇北军兵力不足,防线多处告急。尽管将士用命,浴血奋战,但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战况极其惨烈。

雪上加霜的是,朝廷承诺的后续援军与粮草,因朝中某些势力的刻意拖延与漕运的“意外”阻滞,迟迟未能抵达!前线军心动荡,谣言四起,甚至有将领开始质疑朝廷的决心。

“将军!左翼防线快撑不住了!王参将请求支援!”

“报!军中存粮仅够三日之用!”

“将军,援军到底何时能到?!”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帅帐内,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江知序盔甲染血,肩伤因连续作战而再次崩裂,剧痛阵阵袭来,她却恍若未觉,目光死死盯着沙盘。

秦知复站在她身侧,脸色同样凝重。他刚刚处理了一起试图煽动士兵哗变的内部奸细。

“知序,”他低声道,声音沙哑,“必须想办法稳定军心,否则…防线一溃,后果不堪设想。”

江知序猛地一拳砸在沙盘边缘,眼中是压抑不住的怒火与决绝:“援军不来,我们就靠自己!传令下去,将所有预备队投入左翼!告诉将士们,援军已在路上!我江知序,与镇北军共存亡!人在,防线在!”

她深吸一口气,看向秦知复,目光交汇间,是无需言语的信任与托付:“秦大哥,我带人去左翼。中军…就交给你了。”

秦知复重重点头:“放心。”

江知序抓起银枪,大步走出帅帐,翻身上马,对着集结起来的亲卫与预备队,厉声高呼:“将士们!随我杀敌!卫我河山!”

“杀!杀!杀!”震天的怒吼声,压过了远处的喊杀与炮火声。

望着江知序一马当先、冲向最危险战场的背影,秦知复眼中充满了担忧与敬佩。他知道,这是背水一战,胜负难料。他转身,对留守的将领冷然下令:“严守中军,擅退者,斩!另外,将那些动摇军心、传播谣言的,全部给我揪出来,军法处置!”

北疆烽火,映照着将士的鲜血与忠诚,也考验着后方朝廷的良心与能力。

四、 龙庭惊梦溯前尘

北境危急的战报,江南“苏怀”引起的波澜,以及楚藏楠接连遇刺的消息,如同雪片般飞入皇宫,堆满了永毅帝的御案。

焦头烂额的皇帝,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无力。朝堂上,勋贵旧臣与改革派争吵不休;后宫也不安宁;边境战火连天;江南又冒出个不知底细的“神童”…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是夜,他再次被噩梦惊醒。梦中,不再是陆挽孤独的身影,而是交织着边关的血火、江南的文会、以及…许多年前,那个躲在东宫帷幕后,瑟瑟发抖的小宫女阿挽,用一双惊恐却清澈的眼睛望着他…

他大汗淋漓地坐起,心脏狂跳不止。那个破旧的布娃娃,仿佛就在眼前晃动。

阿挽…陆挽…苏怀…楚藏楠…

这些名字与面孔,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交织成一团乱麻。他隐隐感觉到,有一条无形的线,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人与事串联在一起,而线的另一端,似乎指向某个他不愿面对、却又无法摆脱的过去。

他再也无法入睡,披衣起身,屏退左右,独自一人走入深邃的宫廷档案库。这里收藏着历朝历代的文书档案,也包括一些尘封的宫廷记录。

鬼使神差地,他命掌管档案的老太监,找出了永毅初年,尤其是端悫太子案发前后,关于东宫人员变动的记录。

在堆积如山的陈旧卷宗中,他费力地翻找着。灰尘弥漫,蛛网遍布。终于,他找到了一本薄薄的、几乎被遗忘的名册——《东宫庚辰年宫人名录》。

他的手指有些颤抖,缓缓翻开。泛黄的纸页上,字迹娟秀。他一页页地看过去,目光最终停留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上:

“苏挽,年十岁,淮安人士,父早亡,母病故,入东宫为浣衣婢…”

苏挽!

果然是她!那个小宫女,真的叫阿挽!姓苏!

那么…镜湖先生苏文正…也姓苏!

江南那个神童“苏怀”…也姓苏!

难道…难道…

一个可怕的、几乎让他窒息的猜想,如同闪电般劈中了他的脑海!

那个孩子…那个叫“苏怀”的孩子…会不会是…是陆挽(苏挽)的孩子?!是那个…她与…与…

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浑身冰凉!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么楚藏楠如此回护那个孩子…江南那股隐藏的力量…还有陆挽临死前那复杂的眼神…一切似乎都有了另一种解释!

她竟然…竟然留下了继承血脉!

而这个血脉,如今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并且…对朝廷,对他这个皇帝,似乎并无太多敬畏之心!

巨大的震惊、愤怒、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瞬间攫住了永毅帝!他猛地合上名册,胸口剧烈起伏,脸色在烛光下变幻不定。

旧日的幽灵未曾散去,新的威胁却已悄然滋生!

而且这个新的威胁,竟然流淌着他最忌惮的那个女人的血液!甚至…可能也流淌着…

他不敢再深想,只觉得头痛欲裂,仿佛有无数声音在脑海中嘶鸣。

“不行…绝不能让这个孩子…继续成长下去…”一个冰冷而残酷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升起。

无论他是不是…都不能留!

夜色深沉,星月无光。

楚藏楠站在庭院中,看着秦知复派人清理刺客的尸首,手中紧紧攥着那枚青玉簪。京城的杀机,边关的烽火,江南的虎啸…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张巨大的网,正在缓缓收紧。

“挽儿,我们的孩子…他很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可是,我恐怕…快要护不住他了…”

江南庄园,姬如淮站在院中,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手中握着那枚星纹玉佩。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来自帝国最高权力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他只是在心中默念:

“母亲…边关又在打仗了…那些将士,是否也像您当年一样,在为了某种信念而苦苦支撑?”

“我要更快地长大…更快地…拥有力量…”

而深宫中的皇帝,独自坐在空旷的宫殿里,眼神阴鸷,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暗夜终将过去,但黎明来临之时,照耀的,会是新生,还是…更加彻底的毁灭?

虎啸已闻,龙吟将起。

这盘以天下为注的棋局,终于走到了最关键的中盘绞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