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河烬·清空玉 > 第23章 破晓前的暗涌

长河烬·清空玉 第23章 破晓前的暗涌

作者:娱舟溺星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4:03:38 来源:文学城

永毅二十八年的初夏,在连绵阴雨后终于展露些许晴意,阳光穿透尚未散尽的薄雾,洒在琉璃瓦上,却驱不散紫禁城内愈发浓重的权谋硝烟。

李枫知以身为注的惊天一击,虽未立时倾覆杜党大厦,却已使其根基动摇,裂痕丛生。朝堂格局,正经历着微妙而剧烈的洗牌。

一、 朝堂风云忠奸辨

杜松年被“暂留府邸”,虽未夺职下狱,但其权势已然大打折扣。

昔日门庭若市的杜府,如今门可罗雀,唯有最核心的几名党羽仍暗中往来,商议对策,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然而,杜党的反扑亦在暗处疯狂酝酿。

冯伦掌控的北镇抚司加大了对“陆党”官员的清查力度,罗织罪名,构陷迫害,试图剪除陆挽羽翼。

朝堂之上,针对陆挽“任用私人”、“把持朝政”的弹劾依旧不绝,只是少了杜松年坐镇,显得散乱了许多。

这一日廷议,焦点落在了淮安水患后续治理以及北境军需补充的人选上。

杜党余孽意图安插自己人接手淮安,继续掌控漕运命脉,同时拖延北境军需,给镇北军制造压力。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久未就具体政务发表看法的皇帝,却忽然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朝班末尾、一直沉默的楚藏楠。

“楚爱卿,”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你曾在淮安数月,于地方治理、水利修缮颇有心得。

如今淮安百废待兴,你以为,当务之急为何?又该由何人主持更为妥当?”

刹那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楚藏楠身上。

杜党官员眼神阴鸷,清流一派面露期待,而更多人是好奇与观望。

楚藏楠深吸一口气,出列行礼,声音清朗沉稳,不见丝毫慌乱:

“回陛下,淮安之弊,在于吏治不清,水利不修。当务之急,在于选拔清廉干练之臣,彻查积弊,同时加速堤坝、泄洪渠等水利工事,以防患未然。至于人选…”

他略一沉吟,目光扫过御座之侧垂眸不语的陆挽,心中了然,这是她为他争取的机会,也是考验。他必须抓住,也必须回答得恰到好处。

“臣以为,”他朗声道,“当选派熟知民情、通晓水利、且不畏权贵、敢于任事之臣。

譬如…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赵文启大人,为人刚正,曾参与多项水利工程;

或翰林院侍读学士徐有贞大人,学养深厚,曾著《河防疏议》,见解独到。此二位大人,皆是合适人选。”

他没有推荐自己,也没有提名任何与陆挽关系过于密切之人,所荐两人皆是素有清名、业务精熟的中立或略微偏向实务的官员,既避开了党争嫌疑,又确保了事务能得以推进。

皇帝闻言,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又问道:“那北境军需呢?如今国库吃紧,漕运不畅,又如何保障?”

楚藏楠从容应对:“陛下,军国大事,不容耽搁。漕运不畅,可临时启用海路辅运,虽成本稍增,但能解燃眉之急。

臣听闻皇商梦玖川,其商队熟悉海路,或可承担部分转运之责。

至于钱粮,当从严查漕案、吏治中追回之款项优先拨付,既可解军需之急,亦可彰显陛下肃贪之决心!”

他巧妙地将梦玖川的商队引入,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未直接提及陆挽,却暗合了之前陆挽动用梦玖川力量的布局。

同时,将解决军需与追查漕案挂钩,更是将了杜党一军。

一番对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既展现了才干,又懂得避嫌与借力,与当初那个在淮安横冲直撞的愣头青已判若两人。

朝臣中不少人都露出惊讶与赞赏之色。

皇帝盯着他看了片刻,目光深沉,最终淡淡道:

“楚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此事容后再议。至于淮安人选…就依你所奏,着赵文启、徐有贞会同办理。”

虽然没有立刻提拔楚藏楠,但这番当庭垂询与采纳建议,无疑是对他能力的一种公开认可,也向朝臣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个昔日的状元、曾经的“罪臣”,即将被重新启用,并且是得了圣心的!

陆挽站在御座之侧,垂下的眼帘掩去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放松。

她开始为他铺路了,用她的方式,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中,为他争取立足之地,提升他的实力与地位,让他有能力,去完成那些她或许无法亲眼见证的将来。

二、 旧案重波迷雾深

李枫知掀开的,不仅仅是杜党的罪行,更是二十年前那场血雨腥风的端悫太子案的一角。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疑点与线索浮出水面,仿佛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汹涌暗流。

北镇抚司大牢深处,李枫知虽身受酷刑,却始终紧咬牙关,未曾攀咬他人,亦未改其词。

他的刚烈与坚守,反而让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心生敬佩,也让冯伦的刑讯显得愈发酷烈与心虚。

这一夜,牢房阴影里,“星影”钟吟再次如同鬼魅般出现。

她看着倚靠在墙角、遍体鳞伤却依旧眼神清亮的李枫知,沉默地放下伤药和清水。

“值得吗?”她再次问出这个问题,声音比以往少了几分冰冷,多了几分复杂。

李枫知扯了扯干裂的嘴角,露出一个近乎虚无的笑容:“镜湖先生…可还好?”

钟吟浑身一震,眼中闪过极大的震惊!镜湖先生!那是她授业恩师的化名,亦是当年端悫太子最为敬重的幕僚之一,太子案发后便隐姓埋名,不知所踪。李枫知如何得知?!

“你…”

“我祖父,与镜湖先生乃莫逆之交。”李枫知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平静,“先生…他还活着,对吗?他手中,是否握有…足以翻案的关键证物?”

钟吟死死盯着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师父的确还活着,隐居在江南某处,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搜集证据,而她,正是奉师命入京探查。

李枫知的搏命一击,打乱了她原有的计划,却也…让真相的揭露,加快了步伐。

“你想做什么?”钟吟冷声问。

“拨乱反正,以慰忠魂。”李枫知闭上眼睛,“无论付出何种代价。”

两颗因共同目标而靠近的心,在这黑暗的牢狱中,达成了无言的默契。

钟吟的剑,不再只为复仇或报恩而出鞘,更为了那被掩埋的真相与公道。

与此同时,司礼监值房内,陆挽看着秦知复呈上的一份密报,眉头紧锁。

密报显示,冯伦近日频繁接触一位早已致仕多年的老太监,而那老太监,当年曾在伺候先帝的宫殿当值,极有可能知晓端悫太子案的一些宫廷秘辛。

“冯伦也在查…”陆挽指尖轻叩桌面,“他是想抢先一步,销毁证据?还是…他背后之人,想要掌控局面?”

“督主,是否要阻止他?”秦知复问道。

“不,”陆挽眼中寒光一闪,

“让他查。他查得越深,露出的破绽就越多。正好…借此机会,把水搅得更浑一些。

让我们的人,将当年看管证物库的几个老人的下落,‘无意中’泄露给钟吟。”

她要在迷雾中投下更多的石子,看清每一道涟漪的方向,最终将那隐藏在最深处的真相,彻底逼出水面。

三、 情缘交织家国义

权力的漩涡无情席卷,而身处其中的人们,亦面临着情感与道义的艰难抉择。

杜府,后花园。

杜清云独自坐在水榭中,望着池中摇曳的荷花,眉宇间笼罩着化不开的轻愁。

她是杜松年唯一的女儿,年方二八,容貌清丽,气质温婉,与其父的权欲熏心截然不同。

她饱读诗书,心地善良,对朝堂争斗素无兴趣,只愿岁月静好。然而,父亲的处境,家族的危机,如同阴云笼罩着她,让她无法安然。

“小姐,”贴身丫鬟匆匆走来,低声道,

“老爷…老爷又在书房发了好大的脾气,说是…说是北镇抚司的秦首领来了,态度很是强硬…”

杜清云心中一紧。

秦首领…是那个传说中鹰司的正首领,冯伦的顶头上司,秦知衡吗?

她虽深处闺阁,也听闻过此人之名,据说其手段酷烈,冷面无情,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他此时来访杜府…

她忍不住站起身,走向前院书房的方向。

隔着月洞门,她看到书房外守卫森严,一个身着鹰司特有玄色劲装、身形挺拔如松的背影立在廊下,虽未见到正面,但那迫人的气势已让她心生寒意。

就在这时,那身影似乎察觉到什么,缓缓转过头来。

杜清云呼吸一窒。

那是一张与秦知复有着七八分相似、却更加冷硬成熟的脸庞!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紧抿,线条刚毅如刀刻。

最令人心悸的是他那双眼睛,深邃如寒潭,不带丝毫感情,仿佛能洞穿人心,却又在看到她的一瞬间,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

四目相对,不过一瞬。杜清云慌忙垂下眼睑,心跳如擂鼓,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躲回了月洞门后,脸颊却不受控制地泛起一丝红晕。

秦知衡*看着那抹惊慌失措的窈窕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后,冰冷的眸底深处,闪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波动。

杜松年的女儿…竟是这般模样?与他想象中骄纵跋扈的权臣之女,截然不同。

“秦首领,”书房内传来杜松年强作镇定的声音,“请进。”

秦知衡收回目光,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冷硬,推门而入。他是来施压的,是来传达陛下(或者说,是陆挽)意志的。杜党的命运,已在他掌握之中。

只是…方才那惊鸿一瞥,却像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在他沉寂多年的心湖中,漾开了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

一段始于对立、注定坎坷的情缘,在这危机四伏的杜府,悄然萌芽。

梦府密室。

楚藏楠并未因皇帝的当庭垂询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勤勉。他深知,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将更加艰险。

梦玖川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典籍、情报,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与梦玖川探讨经世致用之学,分析朝局动向。

“楚兄,”梦玖川摇着折扇,看着他废寝忘食的模样,笑道,“如今你已简在帝心,重返朝堂指日可待。可有想过,日后如何自处?”

楚藏楠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坚定:

“但求俯仰无愧于心。若得机遇,当以黎民社稷为重,整饬吏治,兴修水利,强兵富民…完成…她未能完成之事。”

最后一句,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无尽的牵挂与决心。

梦玖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陆挽没有看错人。

这个年轻人,有赤子之心,亦有经世之才,更难得的,是那份在磨难中愈发坚韧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

他是陆挽选中的火种,是她在绝望中埋下的希望。

北境,镇北军大营。

江知序的箭伤在军医和秦知复暗中送来的良药调理下,渐渐好转。战事暂歇,但她不敢有丝毫松懈,日夜操练兵马,整饬防务。

秦知复并未立刻回京,他以鹰司副首领的身份,协助江知序清理军中可能存在的细作,整肃军纪。

两人皆是沉默寡言之人,相处时大多时候是无声的。但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却在共同御敌、守护边疆的行动中,悄然滋生。

月色下,两人再次并肩站在营垒上。

“京城…局势如何?”江知序望着南方,忽然问道。

“李枫知搏命一击,杜党根基动摇。督主…正在布局。”秦知复言简意赅。

“她…压力很大吧。”

“嗯。”

沉默片刻,江知序道:“边关有我。”

秦知复侧头看她,月光勾勒出她冷冽而坚毅的侧脸:“我知道。”

千言万语,化作最简单的信任与托付。他们的感情,如同边关的磐石,沉默,却坚不可摧。

四、 砥柱中流砥初心

朝堂的暗涌,旧案的重波,情感的纠葛…这一切,最终都汇聚到司礼监那座孤岛般的值房。

陆挽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霞光将她苍白的面容染上了一层虚幻的血色。

楚藏楠的成长让她欣慰,李枫知的刚烈让她动容,钟吟的转变让她看到契机,北境的稳定让她稍安…

但冯伦与燕芙蕖的暗中活动,杜党可能的垂死反扑,以及那即将被彻底掀开的、血淋淋的旧案真相,都如同悬顶之剑,时刻提醒着她处境的危险。

尤其是…端悫太子案。那不仅仅是政治斗争,更牵扯着先帝时期的宫闱秘辛,当今皇位合法性的根源!

一旦彻底揭开,引发的将是足以颠覆整个王朝的地震!她准备好了吗?这个帝国,准备好了吗?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翻涌。开弓没有回头箭。从她决定为那个冤死的灵魂讨还公道、为这腐烂的王朝寻求一线生机开始,她就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

“母亲。”姬如淮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不安。

陆挽转过身,看着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的孩子。

他长高了些,眉眼间的稚气褪去不少,眼神却依旧纯净。

“如淮,”她蹲下身,与他平视,语气是罕见的郑重,“你怕吗?”

姬如淮看着母亲眼中深不见底的疲惫与决绝,用力摇了摇头:“不怕!如淮会一直陪着母亲!”

陆挽心中酸涩,将他轻轻拥入怀中。这个孩子,是她冰冷人生中意外的温暖,也是她必须守护的软肋,更是她…对未来的最后一点寄托。

“好。”她低声道,“记住母亲教你的道理,记住…你今日的初心。无论将来发生什么,都要守住它。”

她砥柱中流,以身涉险,不仅仅是为了复仇与平反,更是为了给这个孩子,给楚藏楠,给天下千千万万的生灵,搏一个或许能不一样的将来。

哪怕,她注定看不到那一天。

夜色,再次降临。皇城内外,各方势力依旧在黑暗中活跃,谋划,角力。

破晓之前,往往是最黑暗的时刻。

但坚定的心,如同黑暗中不灭的灯塔,指引着方向,凝聚着力量,

等待着最终…黎明刺破黑暗的那一瞬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