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河烬·清空玉 > 第18章 劫火煎冰

长河烬·清空玉 第18章 劫火煎冰

作者:娱舟溺星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4:03:38 来源:文学城

江南漕粮贪腐案的爆发,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深潭,激起的不是清澈的水花,而是更加浑浊的泥浆。

三司会审的谕旨一下,整个京城都仿佛被无形的手攥紧,空气里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杜党一改往日的沉稳,展现出近乎疯狂的攻击性。

他们一方面在朝堂上极力为涉事侍郎辩护,指责证据来源不明,乃“小人构陷”,甚至隐晦地将矛头指向与漕运有关的梦玖川,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黑手”;

另一方面,则动用各种关系,或威逼利诱,或干脆让关键证人“意外”消失,试图掐断调查线索。

北镇抚司指挥使冯伦更是“尽职尽责”,以“协助调查”为名,几乎将梦玖川在京城的所有商号翻了个底朝天,虽未找到直接证据,却也极大地干扰了商业运作,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然而,梦玖川此人,能在皇商位置上稳坐多年,其根基与手腕,绝非寻常。

他面上依旧是一派云淡风轻,对冯伦的“骚扰”应对得体,甚至主动“配合”,私下里,通往各方的秘密渠道却运转得更加频繁。

损失的银钱,他似乎并不太放在心上,仿佛早有预料。

楚藏楠曾忧心忡忡地去探望他,却见他正在悠然品茗,只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楚大人,这风暴刮得越猛,藏在底下的东西,才越容易露出来。些许风雨,伤不了根基,就怕…风平浪静,那才真是死水一潭。”

楚藏楠品着这话,心中忧虑更甚。他知道,梦玖川与陆挽关系匪浅,他这般镇定,是否意味着陆挽对此早有布局?

这抛出的证据,是破局的利器,还是…引火烧身的导火索?

每个人都想把陆挽从深渊里拉出来,却不知她早已身在局中,以身作饵。

楚藏楠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他虽被排斥在核心争斗之外,却也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周围监视的目光多了起来。

他知道,这是杜党在警告,也是在试探。

他按捺住去找陆挽的冲动,每日依旧去翰林院点卯,翻阅典籍,看似沉寂,暗地里却将自己在淮安的见闻、对漕运弊政的思考,更加系统细致地整理成文。

他有一种预感,这场风暴,他无法置身事外,他必须做好准备。

而此刻的司礼监值房,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平静”。

陆挽依旧每日处理着仿佛永远也批不完的奏章,对朝堂上针对她或明或暗的攻讦,置若罔闻。

只有秦知复知道,这份平静之下,是何等的暗潮汹涌。

“督主,冯伦的人,盯上了我们安插在漕运衙门的一个暗桩。”

秦知复低声道,语气凝重,“虽然及时切断了联系,但恐怕…对方已经有所察觉。”

陆挽执笔的手顿了顿,朱砂在奏章上留下一个稍重的红点。

“弃了吧。”她声音平淡,“该舍则舍。钟吟那边,有消息吗?”

“有。她似乎…查到了当年伺候端悫太子的一位老嬷嬷的下落。

那嬷嬷在太子被废后就被遣送出宫,隐居在京郊。”

陆挽眼底闪过一丝极复杂的波动,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知道了。让我们的人…适当给她行些方便,但务必小心,不要暴露。”

“督主!”秦知复忍不住抬头,眼中满是不解与担忧。给杀手行方便?这无异于玩火!

陆挽抬起眼,看向他,目光深邃如古井:“秦知复,你跟我多少年了?”

“十年又七个月。”秦知复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你应该明白,有些路,一旦走了,就不能回头。”

陆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水越浑,鱼才越容易摸。至于摸到的是珍珠,还是毒蛇…各凭本事吧。”

秦知复沉默下去。

他知道陆挽自有谋划,但这谋划太过凶险,几乎是以自身为赌注。

他想起北境那个同样身处险境、却依旧挺直脊背的身影,心中一阵刺痛。

他想将陆挽从这必死的棋局中拉出,却发现自己能做的,只是在她落子时,为她扫清棋盘旁的障碍,哪怕那障碍,可能包括他自己。

就在朝堂因漕案争得不可开交之际,一场由燕芙蕖发起、名为“探春”的小型雅集,在城西他的私人别业“蘅芜苑”悄然举行。

受邀者不多,除了几位与他交好的翰林,竟也包括了楚藏楠和…李枫知。

楚藏楠本欲推辞,但送帖的小厮言语恳切,言及燕待诏十分欣赏楚大人才学,望必赏光。

他想到燕芙蕖在朝中复杂的关系,以及诗会上李枫知那石破天惊的话语,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前去一探。

蘅芜苑景致极佳,虽值冬末,园中移栽的耐寒花木依旧苍翠,更有几株早发的玉兰,缀着毛茸茸的花苞,别有一番韵味。

燕芙蕖亲自在门口迎客,他今日换了一身雨过天青色的常服,更显得面如冠玉,风雅无双。

见到楚藏楠,他笑容愈发真挚,执手相携,热情非常。

“楚兄肯来,真是蓬荜生辉!快请进,李观政也已到了。”

他引着楚藏楠入内,穿过几重亭台楼阁,来到一处临水的暖阁。

暖阁内,李枫果然已经到了。

他依旧是一身半旧青袍,独自坐在窗边,望着窗外尚未完全解冻的池水,神色冷峻,与这满室暖香精舍格格不入。

见到楚藏楠,他也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燕芙蕖似乎早已习惯他的冷淡,不以为意,笑着招呼众人落座。

侍女奉上香茗点心,皆是精致异常。

燕芙蕖谈笑风生,从园林营造谈到书画鉴赏,又说到各地风物,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气氛很快被他调动得轻松起来。

然而,楚藏楠却始终无法完全放松。他总觉得,燕芙蕖那双含笑的美目背后,似乎藏着审视与算计。

而李枫知的存在,更像一个沉默的警示,提醒着他这风雅背后的暗流。

果然,几轮茶过后,燕芙蕖似是无意地将话题引到了时局上。

“如今朝中因漕案纷扰,实在是令人扼腕。”

他轻叹一声,“国之根本,在于吏治清明。只是这清明二字,谈何容易?有时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虚。

就拿这证据来源来说,扑朔迷离,倒让人想起一些…旧事。”

他话语含糊,目光却似有似无地扫过李枫知。

李枫知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眼皮都未抬一下,仿佛没听见。

燕芙蕖也不在意,继续道:

“说起来,当年端悫太子在时,也曾大力整顿漕运,可惜…天不假年。”

他语气惋惜,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惆怅。

“哐当!”一声脆响,李枫知手中的茶杯竟被他生生捏碎,瓷片割破了他的手指,

鲜血顿时涌出,他却浑然不觉,猛地抬起头,目光如两道冰锥,直刺燕芙蕖!

暖阁内瞬间死寂。所有人都被李枫知这突如其来的反应惊呆了。

燕芙蕖脸上掠过一丝极快的、几乎无法捕捉的得色,随即化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关切:

“李观政!你的手!快,来人,取伤药来!”

李枫知死死盯着燕芙蕖,胸口剧烈起伏,那冰冷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如此剧烈的情绪波动,那里面是压抑了太久的悲愤、痛苦,还有…一丝杀意。

他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他只是猛地站起身,看也不看流血的手,转身大步离去,留下一地狼藉和满室惊疑。

楚藏楠心中巨震。

李枫知对“端悫太子”这个名字的反应,如此激烈!这绝非偶然!

燕芙蕖是故意的!他故意提起旧事,就是为了刺激李枫知!

他想干什么?试探?还是…想借李枫知之口,引出什么?

燕芙蕖看着李枫知离去的方向,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众人歉然道:

“李观政性子孤介,想必是想起家中旧事,心情激荡,诸位莫怪。”

他处理了手上的碎片,又恢复了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个小插曲。

但楚藏楠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

他清楚地意识到,燕芙蕖绝不仅仅是一个风雅画师,他是杜党阵营里一个极其危险的人物,善于攻心,手段阴柔。

而李枫知,这个看似冰冷的青年,其身后似乎背负着与端悫太子案紧密相关的、沉重的过去。

这场雅集,不欢而散。

楚藏楠离开蘅芜苑时,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他感觉自己正陷入一张巨大而精密的蛛网,燕芙蕖、李枫知、漕案、旧太子案…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人和事,正被无形的线串联起来,而线的另一端,似乎都隐隐指向那个深居宫中的女人——陆挽。

夜色深沉,楚藏楠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白日里李枫知捏碎茶杯的画面,以及燕芙蕖那意味深长的眼神。

他猛地坐起身,点燃灯烛,铺开纸笔。他必须做点什么,他不能眼睁睁看着陆挽独自在那漩涡中挣扎,哪怕他的力量微乎其微。

他决定,将他所观察到的、关于燕芙蕖的异常,以及李枫知与旧案的关联,用最隐晦的方式记录下来,寻找机会传递给陆挽。

他不知道这有没有用,但这是他目前唯一能想到的、靠近她的方式。

就在他凝神书写之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异响。

楚藏楠警觉地抬头,手握住了桌边的砚台。

“是我。”一个低沉的、有些熟悉的声音响起。

窗户被无声地推开,一个身影利落地翻了进来,正是去而复返的李枫知!他手上随意缠着布条,血迹已干,脸色在烛光下显得更加苍白冷硬。

“李观政?你…”楚藏楠惊愕地看着他,没想到他会去而复返,还是以这种方式。

李枫知没有理会他的惊讶,目光扫过他桌上未写完的信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冷冷地开口,声音沙哑:

“楚藏楠,你想帮她?”

楚藏楠心中一震,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警惕地看着他。

李枫知嗤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无尽的苍凉与嘲讽:

“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你以为你递上去的这些东西,能起到作用?幼稚!”

“那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相?”楚藏楠忍不住反问。

李枫知逼近一步,烛光在他眼中跳跃,映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光芒:

“真相就是,这朝廷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早就烂透了!

二十年前的冤案不过是开始,如今的贪腐横行、党同伐异,不过是那棵毒树上结出的恶果!你以为陆挽是什么?

救世主?她不过是这腐烂泥潭里,挣扎得最久、也陷得最深的一个!

她比谁都清楚这局面的无可挽回,她所做的的一切…”

他猛地顿住,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激动的情绪,声音恢复了冰冷:

“…罢了,与你多说无益。我只是来告诉你,离燕芙蕖远点,那个人,是披着人皮的毒蛇。

还有…小心冯伦,他不仅是杜松年的狗,他背后,还有别人。”

说完,他不等楚藏楠反应,身形一闪,便又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窗外夜色中,只留下满室冷风和一席让人心惊肉跳的话语。

楚藏楠呆立原地,浑身冰凉。

李枫知的话,像一把钥匙,试图强行打开那扇通往最黑暗真相的大门。陆挽清楚局面无可挽回?

她所做的一切…是什么?难道她不是在设法匡扶社稷,拨乱反正吗?

还是说…她的目的,从来就不是拯救?

一个可怕的、他从未敢细想的念头,如同毒蛇般钻入他的脑海——如果,她从一开始,就是想拉着这个腐烂的王朝,一同殉葬呢?

与此同时,司礼监值房。

姬如淮已经睡下,均匀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陆挽却没有睡,她坐在书案前,面前摊开的,并非奏章,而是一幅有些年头的、笔法稚嫩的画。

画上是一个穿着宫装的小女孩,蹲在地上,喂食一只瘦弱的小猫,阳光洒在她身上,笑容干净而温暖。

画的角落,用娟秀的字迹写着:赠阿挽,盼安。

她的指尖轻轻拂过画上女孩的笑脸,眼神是前所未有的柔和,带着深切的眷恋与痛楚。

这画,是很多年前,那个如同阳光般温暖的少女画给她的。

那是她灰暗童年里,唯一的光。

“母亲…”睡梦中的姬如淮忽然呓语了一声,翻了个身。

陆挽猛地回过神,眼中的柔和瞬间褪去,重新被冰冷覆盖。

她小心翼翼地将画收起,锁进一个紫檀木盒的底层,仿佛锁住了一个不容触碰的梦。

她走到姬如淮床边,替他掖了掖被角。

孩子睡得很沉,眉眼间依稀有几分她记忆中那个少女的影子。

她看着他,目光复杂。

她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究竟是出于对过往的弥补,还是…在为那个最终的计划,培养一个可能的、干净的继承者?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她必须确保,当那一天来临,这个孩子,能够活下去,能够在一个…或许能干净一点的世界里,活下去。

秦知复无声地出现,低声道:

“督主,楚藏楠那边…李枫知去过了。”

陆挽似乎并不意外,只淡淡“嗯”了一声。

“李枫知情绪激动,说了些…关于旧案和您的话。”秦知复语气带着担忧。

随他去吧。”陆挽转过身,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有些种子,迟早要发芽。有些真相,捂是捂不住的。”

“可是…”

“没有可是。”陆打断他,语气决绝,“棋已过半,落子无悔。你只需记住你的职责。”

秦知复低下头:“是。”

他知道,陆挽心意已决。

她正一步步走向那个她早已选定的终点,无人可以拉回。

而他,能做的,唯有追随,直到…最后一刻。

京郊,一处荒废的农家小院。

星影钟吟如同暗夜中的精灵,悄无声息地潜入院中。

根据她查到的线索,当年伺候端悫太子的老嬷嬷,最后就隐居在这里。

院内杂草丛生,屋舍破败,显然已久无人居。钟吟谨慎地搜查着,不放过任何角落。

终于,在灶台下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里,她发现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木匣。

她打开木匣,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几封泛黄的信笺,以及…半块雕刻着凤纹、质地温润的玉佩。

她借着微弱的月光,快速浏览那些信笺。越看,她的脸色越是苍白,握着信笺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信中的内容,颠覆了她以往的认知,揭示了一段被刻意掩埋的、关乎宫闱秘辛、权力更迭的惊人真相!而那半块玉佩…

钟吟猛地从怀中掏出另半块玉佩——那是当年陆挽给她的信物,刻着星痕。

她将两块玉佩缓缓合拢…严丝合缝!凤鸣九天,星辉相伴!

“原来…原来是这样…”她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巨大的震惊、恍然,以及…一种更深的、难以言喻的痛苦与挣扎。

她一直以为陆挽是权势熏心、残害忠良的阉党之首,是她的目标。

可这匣中的东西却告诉她,陆挽所做的一切,或许…有着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缘由!

她该怎么办?

继续执行任务,杀了这个可能是…背负着巨大冤屈和秘密的人?还是…

钟吟站在荒废的院落中,仰头望着夜空中寥落的寒星,第一次,对自己杀手的身和手中的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蛛网迷局,愈收愈紧。每个人都在这局中挣扎,试图看清方向,却不知自己看到的,是否只是执棋者愿意让他们看到的幻象。

而真正的棋手,正冷静地坐在棋盘另一端,等待着最终…

那一声玉碎宫倾的绝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